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林 邢国栋 +3 位作者 李正 孙祥余 李艳婷 袁金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80,共9页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境退化、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整体不稳定、流域综合监管能力和系统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提升九湖流域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为导向,以恢复九湖流域水质为核心,从山地林草保护修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河流水生态修复、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治理修复、综合监管能力提升五大方面、23个方向出发,梳理集成现有成熟有效的修复技术及整治措施,形成九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框架,以期为九湖流域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生态保护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修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核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2
作者 杨璇玺 宁德鲁 +5 位作者 王高升 吴涛 潘莉 肖良俊 刘娇 马婷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研究云南主产区核桃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核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在云南核桃主产区的8个州市选择57个典型的核桃园,采集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并对养分状况进行分... 研究云南主产区核桃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核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在云南核桃主产区的8个州市选择57个典型的核桃园,采集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并对养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云南省核桃主产区有91.2%的土壤分布在酸(pH 4.5~5.5)和微酸(pH5.5~6.5)区间,91.24%有机质含量在适宜及以上级别;样本中有91.23%土壤全氮含量在适宜以上级别,有12.28%的样本全磷含量缺乏、5.26%为极缺乏,有12.28%土壤全钾含量缺乏;土壤中碱解氮有12.28%缺乏、1.75%极缺乏,有效磷含量仅17.55%在适宜及以上水平,速效钾适宜及以上样本占96.49%;不同产区之间土壤营养状况差异较大,大理、丽江有一定量全氮缺乏,除临沧外的7个州市碱解氮缺乏,保山、楚雄、临沧有一定量全磷缺乏,8个州市有效磷均一定程度缺乏,丽江地区全钾较为缺乏,速效钾含量总体丰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效磷,全氮与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全磷与碱解氮、有效磷,全钾与速效钾,碱解氮与有效磷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核桃园管理过程中,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园地土壤情况,重视土壤酸化问题,通过施用生石灰、土壤改良剂等提高pH值,注意及时补充速效氮肥和磷肥,控制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核桃主产区 土壤 养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方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3
作者 张智雄 李青 +4 位作者 王东升 陈尧 王晗 余娅丽 王紫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96-903,共8页
山洪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背景下,对山洪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区划评估,有助于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采用了《洪水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编制... 山洪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背景下,对山洪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区划评估,有助于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采用了《洪水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编制技术要求》中对于山地洪水防治区划的推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算法改进,依托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对云南省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得出了云南全省各级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的面积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山地洪水重点、中等、一般防治区分别占行政区划面积的7.73%、4.99%和87.28%,重点防治区在云南省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布较为密集。并且本次采用的计算方法可随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更新进行快速迭代,可为各地山地洪水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洪水威胁区 防治区划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滇中典型区采矿损毁地植被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4
作者 何思璇 杨杰皓 +3 位作者 张国有 朱大明 王冲 胡官兵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5,共8页
云南省滇中地区采矿损毁地分布众多,开展其植被恢复研究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本文以安宁市、弥勒市及曲靖市马龙区等采矿损毁集中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EE平台处理2000-2022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年均kNDVI指数表征植... 云南省滇中地区采矿损毁地分布众多,开展其植被恢复研究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本文以安宁市、弥勒市及曲靖市马龙区等采矿损毁集中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EE平台处理2000-2022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年均kNDVI指数表征植被覆盖特征;并结合2023年县域采矿损毁地空间分布数据,综合运用XGBoost-SHAP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Theil-Sen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等方法,系统分析采矿损毁地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研究区内采矿损毁地植被变化呈现严重退化趋势、稳定性较差,且具有正向持续性特征;地形因子(高程、坡度)是植被演变的主导因素,土壤化学性质因素(氮、磷、钾)次之,土壤物理性质因素(孔隙率、黏土含量)影响较小。本文提出的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驱动因子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区域植被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类似区域的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损毁土地 云南省滇中区域 植被覆盖率 XGBoost-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热带地区种植结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华春莉 邓雯 +1 位作者 唐怡 吴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4,共6页
针对热带地区种植结构的多样性,在用水总量控制和农业“两区”建设约束条件下,以云南省热带地区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县(市)的水稻、玉米、水果、甘蔗4种典型作物种植结构为基础,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 针对热带地区种植结构的多样性,在用水总量控制和农业“两区”建设约束条件下,以云南省热带地区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县(市)的水稻、玉米、水果、甘蔗4种典型作物种植结构为基础,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单方水经济净效益最优和产生灰水足迹最少的生态效益最优2组方案,并通过耦合熵权法和TOPSIS评价法得到三县(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显示,西双版纳州降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水果种植面积18.8%~57.4%,对减少灰水足迹和提高单方水经济净效益均起到积极作用;勐海县和勐腊县增加水稻种植面积13.6%~67.7%,单方水经济净效益未降低;在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的基础上,可在景洪市和勐腊县适当增加甘蔗播种面积;种植结构优化后的方案可使单方水经济净效益提高13.0%~62.0%,灰水足迹减少1.9%~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多目标优化 作物水足迹 TOPSIS评价法 热带地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修复区识别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雪 李益敏 +2 位作者 赵娟珍 蒋文学 李媛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90,共1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序,为该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空间相关性,与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保护红线结合识别云南省生态修复优先序。... [目的]分析云南省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序,为该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空间相关性,与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保护红线结合识别云南省生态修复优先序。[结果]①22 a间云南省RSEI均值呈S形变化趋势,分别以2005年和2011年作为上升和下降的拐点。②2000—2022年空间上生态环境质量均表现为“西高东低”的态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而中部城市群及东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③2000—2005年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好。2005—2011年则因旱灾和建设用地的剧烈扩张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大幅下降。2011—2016年是旱灾后恢复时段,除中部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外,其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在逐渐恢复。2016—2022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变好。④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全局与局部自相关。⑤2000—2022年云南省碳储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2 a间总碳储量减少2.38×10^(7)t,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带性分布特征。⑥云南省生态修复极优先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东部地区,约占总面积的18.08%,生态修复优先区及中等优先区则分布较为广泛,约占总面积的70.17%。生态修复一般优先区主要位于普洱市等地,约占总面积的11.76%。[结论]云南省2000—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在时空上均呈现一定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区划分,因地制宜地治理生态环境,推进云南省生态及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修复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安科 邓军 +5 位作者 彭正武 吴宁 任晓东 张如松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6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治理分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原现状及分区保护与修复策略
8
作者 彭正武 袁启慧 +2 位作者 谢燕梅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据最新调查数据,云南省石漠化草原主要分布于曲靖、昆明、红河等5个州(市),总面积37.97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53%,其分布最广的海拔区间为1 500~2 500 m,占比47.85%,基岩裸露度分布区间为30%~94%,以植被盖度为10%~19%的分布区间面积... 据最新调查数据,云南省石漠化草原主要分布于曲靖、昆明、红河等5个州(市),总面积37.97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53%,其分布最广的海拔区间为1 500~2 500 m,占比47.85%,基岩裸露度分布区间为30%~94%,以植被盖度为10%~19%的分布区间面积最广,占比37.85%,绝大部分分布于土层薄甚至极薄区域,占比达92.10%。根据石漠化草原空间分布特征,在充分衔接各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规划基础上,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云南省石漠化草原区划为6个分区,分区阐述石漠化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草原 分布特点 保护与修复 云南省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耕地现状及治理策略
9
作者 彭正武 袁启慧 +2 位作者 谢燕梅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12.85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19.81%,其中石漠化耕地面积46.3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78%,石漠化耕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12.85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19.81%,其中石漠化耕地面积46.3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78%,石漠化耕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在着投资标准低,投入不足,治理需求大,成果巩固压力大,管理体制不顺,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藉此,提出遵循水土保持原则,因地制宜,改善农业条件,大力发展林禽林下经济模式,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节约集约用地,严把耕地红线关,降低石漠化区域耕地承载压力,遏制石漠化耕地发生等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耕地 综合治理 林下经济 云南省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平地区Au、Cu、Pb、Zn、Ag成矿元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天祥 路永严 +4 位作者 李文辉 赵俊 刘飞 黄亮 吴清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5,共14页
云南金平地区是哀牢山南段重要的Au、Cu多金属矿集区,而Au、Cu为该区主成矿元素的论断和依据缺乏,Au、Cu等成矿元素时空富集配分规律、约束机制尚无论断,该区找矿方向及靶区需进一步明确。本文通过开展1∶5万金平县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 云南金平地区是哀牢山南段重要的Au、Cu多金属矿集区,而Au、Cu为该区主成矿元素的论断和依据缺乏,Au、Cu等成矿元素时空富集配分规律、约束机制尚无论断,该区找矿方向及靶区需进一步明确。本文通过开展1∶5万金平县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统计分析全区及各主要地质单元元素含量平均值(X)和相对富集系数(K)等,结合金平地区的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和元素间组合关系、元素异常与成矿相关性,确定了Au、Cu、Pb、Zn、Ag为金平地区主成矿元素。通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时空分布富集规律,可知金平地区元素地球化学富集配分受时间、空间限制,该地区Au、Cu、Pb、Zn、Ag主成矿元素富集峰期为两个阶段(300~400 Ma、470~485 Ma),进而确定了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为该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时代及地层。通过系统研究元素异常与构造、岩浆和成矿的关系,发现区内三家河断裂、马过河断裂、甜竹山断裂对元素富集有明显的影响和控制作用,金平地区元素异常与成矿具有密切相关性。结合金平地区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圈定了12处综合异常,划定了2个找矿预测区,对2个找矿预测区进行找矿潜力分析,指明了找矿方向,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元素 找矿潜力 金平地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智泉 罗久富 +2 位作者 罗忠新 李培铨 隋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讨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干热河谷光伏电站为试验区,检测全光照对照区、光伏阵列行间、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微生境指标,并测定花生单株结荚数、分枝数、根瘤数、主茎粗... 【目的】探讨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干热河谷光伏电站为试验区,检测全光照对照区、光伏阵列行间、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微生境指标,并测定花生单株结荚数、分枝数、根瘤数、主茎粗度、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厚度、荚果质量、百仁质量等农艺性状和花生粗蛋白、直链淀粉、粗脂肪含量等品质指标,分析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全光照对照区相比,光伏阵列行间光合有效辐射降低了28.67%,土壤温度降低了2.12℃,土壤湿度增加了6.40个百分点;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降低了95.22%,土壤温度降低了4.21℃,土壤湿度增加了21.01个百分点。与全光照对照区相比,光伏组件下方花生分枝数、根瘤数、单株结荚数、荚果质量、百仁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厚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其中单株结荚数降低了61.09%,百仁质量降低了46.23%;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27.02%。光伏阵列行间花生分枝数、根瘤数、单株结荚数、荚果质量、百仁质量和粗蛋白含量等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全光照对照区,其中单株结荚数增加了68.33%,百仁质量增加了34.32%,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9.82%;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了20.64%。【结论】光伏阵列行间花生产量、品质、食味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光伏组件下方花生产量和品质均降低。据此,进一步筛选适宜光伏组件下方生境的典型耐阴或喜阴作物,与光伏阵列行间适生作物间作,有效利用光资源、改善下垫面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遮阴 生态脆弱区 农艺性状 花生 云南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域空间治理的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飞 聂伟齐 +1 位作者 瞿国寻 李宗屿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2,共8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是提升规划治理效力的关键。基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实践,采用“历程回顾—问题剖析—逻辑重构—体系构建”的研究路径,全面梳理云南省详细规划的发展演进历程,精确诊断编管体系面临的难题,深入... 构建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是提升规划治理效力的关键。基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实践,采用“历程回顾—问题剖析—逻辑重构—体系构建”的研究路径,全面梳理云南省详细规划的发展演进历程,精确诊断编管体系面临的难题,深入剖析全域空间治理视角下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转型逻辑,进而提出以统一底图底数为基础、以分层传导为手段、以全域治理为目标、以编管结合为核心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构建策略,旨在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空间治理 详细规划 编管体系 分级传导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山辣椒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珂 欧立军 +3 位作者 吕俊恒 邓明华 唐圣果 刘周斌 《辣椒杂志》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辣椒产业是云南的优势农业产业,但云南大量高原山地土壤得不到有效利用,限制辣椒产业的发展。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制定出高山辣椒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辣椒 云南 高山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特征及其体系重构规划策略
14
作者 吴亮 王瑛 +4 位作者 董草 杨霞 马山俊 曾双贝 谭秀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00-105,112,共7页
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有序开展省域和全国2个层级的自然保护地归并整合及体系规划,以云南省域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客观基础,提出体系规划策略“完备制度、科学规划”。对云南省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及16个州市... 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有序开展省域和全国2个层级的自然保护地归并整合及体系规划,以云南省域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客观基础,提出体系规划策略“完备制度、科学规划”。对云南省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及16个州市自然保护地资源进行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梳理、归纳分析,从现象到本质凝练特征,提出体系重构规划策略。结果发现:全省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由7个主管部门管理,分布于全省16个州市约377处,面积约55277 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约14%。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差异极大,以林业和住建行政主管部门为管理主体,分级和分级标准不确定。空间分布特征以“哀牢山—无量山”为界限,以西有创建国家公园等大型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以东则适合构建自然公园体系。一是以体系思维、系统完整性为重构逻辑。二是“哀牢山—无量山”以西的滇西、滇西南、滇西北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区域。三是“哀牢山—无量山”以东的滇中、滇东、滇东南、滇东北等地则亟待完善自然公园体系。展望由地表覆盖类型、距道路遥远度、人口分布密度、距聚居点遥远度、生物物理自然度等维度识别云南省域最不被打扰的地理空间及客观存在的相对较荒的区域作为省域自然保护地扩容的备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保护地体系规划 规划策略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水青树在云南省潜在适生区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云芳 徐佳月 +5 位作者 宋昊洋 厉小明 那倩雯 肖盈燕 张静 姜健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85-92,共8页
依据水青树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ENMTools工具筛选出24个气候变量。结合土壤、地形及土地覆盖共3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水青树潜在适生区进行模拟,用GIS软件对模拟结果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进行适生区... 依据水青树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ENMTools工具筛选出24个气候变量。结合土壤、地形及土地覆盖共3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水青树潜在适生区进行模拟,用GIS软件对模拟结果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进行适生区区划。结果表明,水青树的低、中、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为73545、16725、7788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66%、4.24%、1.98%。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干季、最冷季有一定的降水,湿季降水量适中,有适量太阳辐射,平均温差6~10℃,年温差17~19℃或25~29℃,等温线在28~45,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燥红土、新积土,pH3.6~6.5,土壤质地为壤土,地类为有林地、河渠、城镇用地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水青树 潜在适生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个旧锡矿田碱性岩和煌斑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1
16
作者 程彦博 毛景文 +3 位作者 陈懋弘 杨宗喜 冯佳睿 赵海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38-1149,共12页
笔者报道了运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云南个旧地区碱性岩侵入年龄和煌斑岩的测年结果,即白云山碱性岩的形成时代为76.6±3.6Ma,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为77.2±2.4Ma,这两种类型的岩石均为燕山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地... 笔者报道了运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云南个旧地区碱性岩侵入年龄和煌斑岩的测年结果,即白云山碱性岩的形成时代为76.6±3.6Ma,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为77.2±2.4Ma,这两种类型的岩石均为燕山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岩石学组合的构造指示意义及前人的有关其他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岩石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的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岩 煌斑岩 LA-ICP-MS 动力学背景 个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潞西盆地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杜毓超 吕勇 罗贵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6-412,共7页
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西段的潞西盆地含水层结构复杂、温泉甚多。选择该盆地的典型温泉——法帕温泉和芒留温泉,针对该区温泉成因分析中存在的疑点问题开展了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分析该区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 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西段的潞西盆地含水层结构复杂、温泉甚多。选择该盆地的典型温泉——法帕温泉和芒留温泉,针对该区温泉成因分析中存在的疑点问题开展了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分析该区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与不同条件的温泉作类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温泉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法帕温泉和芒留温泉为典型的断裂型温泉,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后被断层中的高温内生流体加热并在断层中储集和运移,储热层均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灰岩,热储深度为2000m左右,温度可达1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潞西盆地 温泉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09
18
作者 孙志明 尹福光 +4 位作者 关俊雷 刘建辉 李军敏 耿全如 王立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96-900,共5页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的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一直令人关注,已获得的一些数据虽然具有参考意义,但高质量的SHRIMP定年还很缺乏。在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中上段发育的近180m厚的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岩屑凝灰岩中采集样品D0202一件,选出锆石...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的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一直令人关注,已获得的一些数据虽然具有参考意义,但高质量的SHRIMP定年还很缺乏。在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中上段发育的近180m厚的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岩屑凝灰岩中采集样品D0202一件,选出锆石百余粒,获得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03±17)Ma。样品D0202的锆石Th/U大于0.48,并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表明黑山组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这一年龄表明昆阳群的形成时代至少大于1500Ma,为准确地标定昆阳群的时代和层序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东川地区 昆阳群 锆石SHRIMP U-PB年龄 中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风能资源的特点 被引量:33
19
作者 顾本文 王明 施晓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云南与我国“三北”和沿海等地有关风能资源要素的对比分析 ,表明云南多数山区风能分布广泛 ,冬春季极具开发价值 ,风能地形效应显著 ,风向稳定 ,风力机安全性高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风能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风能资源 云南 风能利用 风能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智龙 王联魁 朱成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4-87,共14页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煌斑岩 岩石学 金矿床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