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成像的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巴兆玉 黄宇峰 +7 位作者 沈彬 张琰 刘炬 于彬 席秉勇 赵卫东 赵江民 吴德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73-976,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que,PROSET)成像观察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在体影像学特点。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选取50例(男24例,女26例)志愿者,年龄30... 目的:利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tion technique,PROSET)成像观察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在体影像学特点。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选取50例(男24例,女26例)志愿者,年龄30~75岁,平均52.5岁。均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PROSET行腰椎冠状位扫描,用Mimics 14.0软件系统测量下腰椎神经根的直径(RD),神经根与硬膜囊之夹角(根囊角,RA),神经根与相邻上下位椎弓根之间的距离(神经根上缘与上位椎弓根下缘的距离,PSRD;神经根下缘与下位椎弓根上缘的距离,PIRD),神经根出硬膜囊的位置到椎弓根下缘的距离(PD)。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同一节段RD、RA、PSRD、PIRD及PD的左右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将各指标的左右侧数据合并统计。L3至L5的RD为3.90±0.46mm(1.7~6.4mm)~5.70±0.61mm(3.2~9.0mm),由上至下逐渐增粗;RA为26.70°±3.78°(19.7°~35.1°)~28.50°±3.54°(23.0°~38.5°),由上至下逐渐增大;PSRD为6.50±3.35mm(2.0~10.0mm)~4.60±2.31mm(1.2~9.7mm),PIRD为12.60±3.34mm(8.2~22.4mm)~12.90±3.87mm(5.8~26.1mm),即L5神经根较L3和L4更贴近椎弓根下缘走行,远离椎弓根的上缘;PD为8.40±2.34mm(8.2~27.6mm)~25.90±4.78mm(12.1~54.5mm),从上至下神经根出硬膜囊的位置与椎弓根的距离逐渐变远。结论:磁共振PROSET成像能无创、快速、全面提供下腰椎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学特点,有助于临床对腰椎疾患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 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成像 影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选择性激励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神经根显示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红 王云玲 +1 位作者 马景旭 邓佳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MR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显示神经根的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志愿者1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7例,进行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成像,所有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 目的:探讨MR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显示神经根的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志愿者1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7例,进行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成像,所有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态、走行及与突出椎间盘的关系。结果:15例志愿者PROSET成像均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的走行。47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PROSET成像全部清楚显示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压迫及其程度。结论:PROSET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解剖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为腰椎间盘突出时神经根受压情况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激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诊断脊神经根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红 王皓 +1 位作者 贾文霄 马景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诊断腰骶部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正常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组,脊神经根病变47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成像,所有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诊断腰骶部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正常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组,脊神经根病变47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成像,所有图像均经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态、走行及与病变的关系。结果:对照组PROSET成像均能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的走行,MIP重建图像能多方位观察神经根走行。观察组PROSET成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根压迫和侵犯程度。结论:PROSET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解剖具有独特优势,结合常规磁共振图像,为临床诊治腰骶神经根病变提供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激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腰神经根解剖结构的MR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丽艳 周顺科 +2 位作者 郭云志 郭薇 高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利用选择性激励(PROSET)成像观察正常成人腰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在体磁共振特点。方法:对40例中国正常成人志愿者行腰椎PROSET扫描,测量神经根直径(RD)、根囊角(RA)、神经根出硬膜囊的位置到椎弓根下缘的距离(RPD)、... 目的:利用选择性激励(PROSET)成像观察正常成人腰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在体磁共振特点。方法:对40例中国正常成人志愿者行腰椎PROSET扫描,测量神经根直径(RD)、根囊角(RA)、神经根出硬膜囊的位置到椎弓根下缘的距离(RPD)、神经根上缘与上位椎弓根下缘距离(PSRD)、神经根下缘与下位椎弓根上缘的距离(PIRD)、椎弓根间距(IPD)、椎弓根高度(PH)、椎弓根宽度(PW)等指标。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RD、RA、RPD、PIRD、IPD、PH、PW在L1~L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至下RD、RPD、PW、IPD逐渐增大,RA、PH、PSRD逐渐减小;L1、3节段IPD和L1、4节段PW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男性大于女性。结论:磁共振PROSET成像能无创、准确、全面提供活体腰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激励技术 影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腰骶段神经根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丽艳 赵伟 +3 位作者 褚丽娟 郭云志 申国强 周顺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接受3.0T多源磁共振检查,采用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及DTI融合图像,分别在L4、L5、S1神经根的节前...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接受3.0T多源磁共振检查,采用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及DTI融合图像,分别在L4、L5、S1神经根的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和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三个不同水平设定兴趣区(ROI)测量左、右两侧神经根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同时进行神经根DTT。结果:2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PROSET、DTI及DTT均成功,可以清晰显示L4、L5、S1神经根,测量其FA及ADC的均值分别为0.56±0.10和(0.94±0.53)mm^2/s,0.52±0.11和(1.07±0.50)mm^2/s,0.48±0.11和(1.18±0.45)mm^2/s;各神经根相同水平左、右两侧的FA值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神经根ADC值除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水平各神经根之间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A值变化呈L4>L5>S1趋势,ADC值变化趋势反之;同一神经根在三个不同水平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A值变化呈节前<神经节<节后趋势,ADC值变化趋势反之。结论: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DTI及DTT是可行的,与PROSET融合图像能够显示神经根走行并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神经根病变提供了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激励技术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 神经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三维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丽艳 周顺科 +2 位作者 郭云志 郭薇 高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48-285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神经根的显示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9月在本院行脊神经根MR PROSET成像者47例,其中正常者20例,LDH患者27例,分析所有受检者MR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位腰... 目的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神经根的显示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9月在本院行脊神经根MR PROSET成像者47例,其中正常者20例,LDH患者27例,分析所有受检者MR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位腰神经根成像,并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三维重组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态、走行及其与椎间盘突出髓核的关系。结果 20例正常者MR PROSET成像均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节前段、神经节和节后段的走行。27例LDH患者中,共计30个椎间盘突出,其中中央型16个,侧旁型11个,椎间孔型3个。各型LDH神经根三维PROSET成像特征表现为:椎间孔型突出的髓核向外上推压同侧上位神经根,向内侧推压下位神经根;侧旁型仅推压下位神经根;中央型多数无神经根受压征象。结论 MR PROSET成像能清晰显示各型LDH患者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压迫的特征,尤其对椎间孔型更有优势,故MR PROSET可以为LDH患者神经根受压情况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冠军 苗洁 +1 位作者 李晓东 刘炳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4-1358,共5页
为研究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记录术中情况、并发症发... 为研究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记录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采用Macnab量表评价手术疗效。结果表明: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术中出血量(32.34±12.45)mL,平均手术时间(64.14±16.42)min,术后卧床时间(1.23±0.82)d,平均住院时间(3.34±1.12)d;1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优良率为90.83%。12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其中术侧感觉迟钝与腰痛复发各3例、手术部位再突出与损伤血管丛各2例。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PROSET序列在腰脊神经根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文美 黄忠奎 +1 位作者 罗英译 龙莉玲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序列对腰脊神经根显示及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用3.0T超高场MRI仪,对健康对照组70例及病例组43例行腰椎MRI常规序列(T1WI、T2WI)、PROSET序列及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序列扫描,PROSET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序列对腰脊神经根显示及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用3.0T超高场MRI仪,对健康对照组70例及病例组43例行腰椎MRI常规序列(T1WI、T2WI)、PROSET序列及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序列扫描,PROSET用"肥皂泡"软件行神经根曲面容积重组,MRM行MIP重组。由2位教授级MRI诊断医师分析和比较3种方法显示腰脊神经根长度及病变的影像表现,评价PROSET的应用价值。结果:2位MRI诊断医师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即PROSET显示腰脊神经根长度达节后段,MRM未显示节后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SET与常规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ROSET显示神经根鞘受压移位、神经根病变及与神经根关系的全貌。"Soap Bubble"后处理PROSET图像在一帧图像上显示神经根走形全貌。结论:PROSET序列能诊断神经根病变,且图像质量优于MRM,是常规MRI的重要补充;"Soap Bubble"后处理图像可提供直观的解剖形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激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