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家堡凹陷西部地区九佛堂组层序地层格架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利 李三国 +3 位作者 李中超 魏立新 刘伟伟 王文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113,共4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地震、测井与钻井资料,对陆家堡凹陷西部地区九佛堂组层序和体系域边界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层序发育与沉积序列关系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九佛堂组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3个体系域。低位体...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地震、测井与钻井资料,对陆家堡凹陷西部地区九佛堂组层序和体系域边界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层序发育与沉积序列关系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九佛堂组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3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由3个准层序组构成,自下而上沉积水体加深;湖侵体系域可细分为4个准层序组,总体表现为退积式和加积式叠置样式;高位体系域可划分为4个向上砂地比增大的进积准层序组。研究区在3个体系域沉积时期的地层厚度变化不同,在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主要沉积中心位于包日温都断裂带北部,之后向西南迁移至包日温都断裂带中段与五十家子庙洼陷南部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体系域 地层格架 九佛堂组 陆家堡凹陷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鲁盆地陆家堡凹陷九佛堂组火山碎屑岩油藏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冉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1-5,146,共5页
开鲁盆地陆家堡凹陷九佛堂组火山碎屑岩主要包括火山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砾)岩等五大类岩性,且火山碎屑含量自下向上有减少的趋势。火山碎屑岩发育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等... 开鲁盆地陆家堡凹陷九佛堂组火山碎屑岩主要包括火山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砾)岩等五大类岩性,且火山碎屑含量自下向上有减少的趋势。火山碎屑岩发育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等4类储集空间,有利火山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多为"原生和次生组合型"。火山碎屑岩油藏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白垩系下统九佛堂期为凹陷快速断陷期,该时期欠补偿沉积的深湖-半深湖相泥岩及油页岩是火山碎屑岩油藏形成的资源基础;良好的储集性能是火山碎屑岩油藏形成的有利条件。火山机构特征决定此类油藏的分布;构造应力作用增加了火山碎屑岩成藏几率;火山活动时期关系到火山碎屑岩油藏储层改造程度并最终决定油气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家堡凹陷 九佛堂组 火山碎屑岩 成藏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