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3+)掺杂Lu_3Al_5O_(12)球形荧光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金凯 滕鑫 +1 位作者 曹丙强 刘宗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4-640,共7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均匀沉淀技术制备前驱体颗粒,经后续煅烧获得分散性能良好的球形(Lu_(0.95)Eu_(0.05))_3Al_5O_(12)((Lu_(0.95)Eu_(0.05))AG)荧光颗粒。通过调整尿素浓度实现了球形荧光颗粒尺寸的可控合成。在此基础上,采用FT-IR、T... 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均匀沉淀技术制备前驱体颗粒,经后续煅烧获得分散性能良好的球形(Lu_(0.95)Eu_(0.05))_3Al_5O_(12)((Lu_(0.95)Eu_(0.05))AG)荧光颗粒。通过调整尿素浓度实现了球形荧光颗粒尺寸的可控合成。在此基础上,采用FT-IR、TG/DTA、XRD、FE-SEM、TEM和PLE/PL对材料的合成、物相形成及荧光性能等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较低的温度1100℃煅烧即可获得(Lu0.95Eu0.05)AG球形荧光颗粒,且该荧光颗粒具有高的理论密度,适于闪烁体材料的应用。在235 nm电荷迁移带(CTB)的激发下,(Lu_(0.95)Eu_(0.05))AG石榴石于592 nm(Eu^(3+)的~5D_0→~7F_1磁偶极子跃迁)处呈现优异的橙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0.63,0.37)。该荧光颗粒的发光强度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强,荧光寿命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缩短。球形(Lu_(0.95)Eu_(0.05_)AG石榴石颗粒有望成为一类新型荧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照明及显示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3al5o12石榴石 eu3%PluS%掺杂 球形颗粒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Eu^(3+)共掺Lu_3Al_5O_(12)多晶的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研究
2
作者 骆家亮 吴云涛 任国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1-1217,共7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Ce3+、Eu3+共掺杂的(Ce0.01EuxLu0.99-x)3Al5O12(x=0.02%、0.5%、1%、2%)多晶粉末,并对其结构和光谱学特性,特别是Ce3+向Eu3+的能量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所制备样品具有单一的石榴石结构。利用...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Ce3+、Eu3+共掺杂的(Ce0.01EuxLu0.99-x)3Al5O12(x=0.02%、0.5%、1%、2%)多晶粉末,并对其结构和光谱学特性,特别是Ce3+向Eu3+的能量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所制备样品具有单一的石榴石结构。利用X射线激发发射谱和光致激发发射谱研究了Eu3+掺入浓度对发光中心Ce3+和Eu3+离子发光特性的影响以及Ce3+向Eu3+的能量传递。样品的热释光谱进一步证明Ce3+向Eu3+的能量传递及其与Eu3+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3al5o12 ce eu 多晶 发光特性 热释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3Al_5O_(12):Eu^(3+)荧光粉表面包覆SiO_2的研究
3
作者 张霞 于方丽 王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化学均相沉淀法在YAG:Eu3+荧光粉表面包覆了SiO2。利用XRD、SEM、Zeta电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包覆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SiO2包覆层紧密附着在荧光粉表面,而不改变YAG:Eu3+荧光粉的晶体结... 采用化学均相沉淀法在YAG:Eu3+荧光粉表面包覆了SiO2。利用XRD、SEM、Zeta电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包覆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SiO2包覆层紧密附着在荧光粉表面,而不改变YAG:Eu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中心;并通过改善荧光粉的表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eu3%PluS% 荧光粉 表面包覆 SIo2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磷酸盐的燃烧法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庆平 周虹鹏 +1 位作者 金叶 张丁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6-529,共4页
本文以磷酸盐荧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基质的红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可以改善光色、提高显色指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室温下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用F-4600测定了其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Lu12P2O23∶E... 本文以磷酸盐荧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基质的红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可以改善光色、提高显色指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室温下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用F-4600测定了其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Lu12P2O23∶Eu3+,YP5O14∶Eu3+与La3PO7∶Eu3+均属单斜相结构,Eu3+在单斜结构基质中占据非对称性格位。在完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不同基质下掺杂Eu3+离子的发光强度进行比较,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Eu3+浓度对La3PO7发光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lu12P2o23eu3%PluS% YP5o14∶eu3%PluS% La3Po7∶eu3%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稀土石榴石Ln_3Al_5O_(12)(Ln=Y,Ce,Yb)
5
作者 李梅 李海 +2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王觅堂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68,共5页
以Y2O3、Yb2O3、Al(NO3)3.9H2O和Ce(NO3)3.6H2O为原料,NH4HCO3、NH3.H2O做复合沉淀剂,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稀土石榴石Ln3Al5O12(LnAG,Ln=Y,Ce,Yb)粉体。用TG/DTA、XRD、SEM、TEM等手段对LnAG前驱体及煅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 以Y2O3、Yb2O3、Al(NO3)3.9H2O和Ce(NO3)3.6H2O为原料,NH4HCO3、NH3.H2O做复合沉淀剂,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稀土石榴石Ln3Al5O12(LnAG,Ln=Y,Ce,Yb)粉体。用TG/DTA、XRD、SEM、TEM等手段对LnAG前驱体及煅烧后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在1 000℃煅烧3h可得到分散性好、形状规则且粒径为50nm左右的Y3Al5O12、Yb3Al5O12、Y2.9Ce0.1Al5O12石榴石粉体,但不能得到Ce3Al5O12石榴石,合成石榴石粉体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 0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LnAG(Ln=Y ce Yb) Ln3al5o12 纳米粉体 性能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Lu_3Al_5O_(12)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2
6
作者 田燕娜 杜英 +3 位作者 沈巧巧 焦艳 马婧 柏朝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1-1776,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e、Sm共掺Lu_3Al_5O_(12)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发光特性,并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以及能量传递方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具有...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e、Sm共掺Lu_3Al_5O_(12)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发光特性,并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以及能量传递方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具有单一的石榴石结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464 nm蓝光激发下,Sm^(3+)的引入可增加Lu_3Al_5O_(12)∶Ce,Sm发射光谱中红光成分,并且随着Sm^(3+)浓度的增加,Ce^(3+)发光强度逐渐减弱。计算出Ce^(3+)、Sm^(3+)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达77.42%,确定了Ce^(3+)、Sm^(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3al5o12 ce33 Sm33 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Gd3(In,Al)5O12∶Ce石榴石粉体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帅 吕滨 +2 位作者 吴冠洁 汪振海 陈红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将Gd_2O_3、In_2O_3、NH_4Al(SO_4)2·12H_2O和Ce_2(CO_3)3试剂溶入稀硝酸制取可溶盐混合溶液,采用NH_3·H_2O和NH_4HCO_3混合溶液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获得碱式硫酸碳酸复合盐水合物前驱体,经950℃以上温度烧结处理制备出立方晶... 将Gd_2O_3、In_2O_3、NH_4Al(SO_4)2·12H_2O和Ce_2(CO_3)3试剂溶入稀硝酸制取可溶盐混合溶液,采用NH_3·H_2O和NH_4HCO_3混合溶液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获得碱式硫酸碳酸复合盐水合物前驱体,经950℃以上温度烧结处理制备出立方晶系GIAG∶Ce石榴石粉体。应用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了前驱体所含特征官能团和热化学行为,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了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烧结所出现的物相变化,应用表面电镜和粒度分析表征了GIAG∶Ce粉体的SEM形貌和粒度分布,GIAG∶Ce粉体的荧光光谱呈现365 nm和450 nm两个发光峰,表明Ce^(3+)离子已固溶进入粉体介质晶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3(In al)5o12ce 共沉淀法 纳米粉体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镥铝石榴石(Lu_3Al_5O_(12)∶Pr)晶体的生长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汪超 丁栋舟 +3 位作者 李焕英 吴云涛 史坚 任国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89-3394,共6页
用提拉法生长出了直径45 mm的Lu_3Al_5O_(12)∶1%Pr(LuAG∶Pr)石榴石闪烁晶体。测试了该晶体不同部位样品的吸收谱、激发发射光谱和多道能谱等。对晶体的吸收波段、发光峰位和激发波长及其对应的Pr离子中电子的跃迁能级进行了指认。测得... 用提拉法生长出了直径45 mm的Lu_3Al_5O_(12)∶1%Pr(LuAG∶Pr)石榴石闪烁晶体。测试了该晶体不同部位样品的吸收谱、激发发射光谱和多道能谱等。对晶体的吸收波段、发光峰位和激发波长及其对应的Pr离子中电子的跃迁能级进行了指认。测得LuAG∶Pr晶体在137Cs放射源激发下的闪烁衰减时间为29 ns,光产额约为10800±540photons/MeV,光致发光衰减时间为21.93 ns。LuAG∶Pr晶体样品的热释光(TSL)曲线证实晶体中存在较多的能够束缚电子的浅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3al5o12∶Pr 晶体生长 闪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Y_3Al_5O_(12):Tb^(3+),Ce^(3+)的光学性能及能量传递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英茂 周贤菊 +1 位作者 王志亮 周桐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25-28,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Y3Al5O12(YAG):Tb3+,Ce3+荧光粉,对其物相、光学性能和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YAG晶相,没有其它杂相。当样品在Tb3+的特征激发峰273 nm激发时,除了Tb3+的...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Y3Al5O12(YAG):Tb3+,Ce3+荧光粉,对其物相、光学性能和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YAG晶相,没有其它杂相。当样品在Tb3+的特征激发峰273 nm激发时,除了Tb3+的特征发射外,还观察到位于467 nm的YAG基质的电荷迁移带、位于520 nm的Ce3+的2D3/2,5/2→2F5/2,7/2跃迁,这说明可能存在Tb3+到Ce3+的单向非辐射能量传递。通过监测共掺样品520 nm的发光,得到273 nm的激发峰,使得Tb3+(5D3)到Ce3+(2Di,i=5/2,3/2)的单向非辐射能量传递得到验证;并且随着掺杂Tb3+浓度的增大,273 nm激发峰增强。同时,Ce3+掺杂YAG:Tb3+并没有使Tb3+发光增强,相反YAG:Tb3+,Ce3+中Tb3+发光与YAG:Tb3+相比有1个数量级的减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一是Tb3+到Ce3+的单向非辐射能量传递,使得Tb3+发光减弱;二是Ce3+掺杂YAG:Tb3+后基质所多吸收的能量传给了Ce3+而非T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Tb3%PluS% ce3%PluS% 能量传递 缺陷吸收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对白光LED用荧光粉YAG∶Ce^3+的增红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聪 马明星 +2 位作者 韩涛 曹仕秀 朱达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9-1103,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2.78-xSrxGd0.1Al5O12∶0.06Ce3+系列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晶型、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HSP-6000光谱分析仪,测荧光粉与InGaN/GaN芯片配合所得白光的色温。结果表明,Sr2+对其波长和发光强度有...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2.78-xSrxGd0.1Al5O12∶0.06Ce3+系列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晶型、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HSP-6000光谱分析仪,测荧光粉与InGaN/GaN芯片配合所得白光的色温。结果表明,Sr2+对其波长和发光强度有显著影响:波长随着x的增大先红移,然后发生微弱蓝移。当x<0.05时,发光强度几乎不变;x在0.05~0.1之间时,发光强度减弱缓慢;x>0.1时,发光强度迅速减弱。随着波长和发光强度的变化,色温先降低后升高。当x>0.2时出现杂相A,对荧光粉发光性能有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78-xSrxGd0.1al5o12∶0.06ce3%PluS%荧光粉 红移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固态照明用LuYAG∶Ce荧光陶瓷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新友 王雁斌 +7 位作者 程梓秋 陈昊鸿 代正发 田丰 陈鹏辉 胡松 周国红 李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4-974,共11页
实现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是固态照明的迫切要求。因此,用于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LED/LD)的高性能荧光转换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这项工作中,通过将Lu^(3+)离子引入YAG∶Ce荧光陶瓷中方法作为有效策略来改... 实现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是固态照明的迫切要求。因此,用于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LED/LD)的高性能荧光转换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这项工作中,通过将Lu^(3+)离子引入YAG∶Ce荧光陶瓷中方法作为有效策略来改善YAG∶Ce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采用固相反应和真空烧结法制Article ID:1000-7032(2023)06-0964^(-1)1收稿日期:2022^(-1)2-31;修订日期:2023-01-30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2010301)Supported by Th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DA22010301)第6 HUANG Xinyou期,et al.:LuYAG∶Ce Transparent Ceramic Phosphors for High-brightness Solid-state…备了不同Lu^(3+)含量的(Lu,Y)_(3)Al_(5)O_(12)∶Ce荧光陶瓷(LuYAG∶Ce荧光陶瓷)。随着Lu^(3+)含量的增加,LuYAG∶Ce荧光陶瓷中的Y^(3+)位点被Lu^(3+)位点取代,Ce^(3+)的发射峰呈现从573 nm到563 nm的蓝移现象。当Lu^(3+)含量为60%时,通过将LuYAG∶Ce荧光陶瓷与蓝光LED组合,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流明效率达到114 lm∙W^(-1)。使用450 nm激光源与LuYAG∶Ce荧光陶瓷构建了透射模式下的激光驱动照明装置。随着功率密度从2.2 W·mm^(-2)增加到39 W·mm^(-2),Lu^(3+)含量为60%的荧光陶瓷光通量从128 lm增加到1874 lm,且没有发光饱和的迹象,最佳发光效率达到128 lm·W^(-1)。因此,LuYAG∶Ce荧光陶瓷有望成为高功率LED/LD照明的潜在荧光转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Y)_(3)al_(5)o_(12)∶ce荧光陶瓷 固态照明 荧光转换材料 高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煅烧制备铕掺杂钇铝石榴石粉体及其荧光性能
12
作者 孙凌云 王显威 +2 位作者 尚军 胡鹏 王小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9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Y_3Al_5O_(12)的红色荧光粉,以不同的温度煅烧发现,在700℃煅烧的样品为非晶,已开始出现荧光性能,到1000℃时出现Y_3Al_5O_(12)纯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变好,晶粒长大,荧光强度增强,但温度...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Y_3Al_5O_(12)的红色荧光粉,以不同的温度煅烧发现,在700℃煅烧的样品为非晶,已开始出现荧光性能,到1000℃时出现Y_3Al_5O_(12)纯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变好,晶粒长大,荧光强度增强,但温度达到1300℃时,样品的荧光强度稍有下降.对1000℃煅烧所得的样品进行低温二次煅烧处理表明,处理后的样品的物相和形貌无明显变化,但晶粒排列更有序,Eu^(3+)更均匀的置换Y^(3+)格点位置,同时也减少了表面缺陷,使荧光性能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eu3%PluS% 溶胶-凝胶法 二次煅烧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