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模型分析涂覆长周期光纤光栅复折射率传感器
1
作者 罗涛 顾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9-66,74,共9页
对于涂覆长周期光纤光栅(LPG)传感元件,涂覆层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时将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然而在涂覆层厚度为纳米量级时,涂覆层的折射率将具有一定的吸收,吸收将对LPG传感元件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线偏振(LP)模近似理论和耦合模理论... 对于涂覆长周期光纤光栅(LPG)传感元件,涂覆层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时将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然而在涂覆层厚度为纳米量级时,涂覆层的折射率将具有一定的吸收,吸收将对LPG传感元件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线偏振(LP)模近似理论和耦合模理论(CMT)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对这一情况进行研究讨论。详细分析了模式转变点附近和远离模式转变点区域涂覆LPG的模式结构和透射谱情况。在无吸收的理想模型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消光系数对模式转变和重新组合的影响,以及模式结构的转变对LPG透射谱的影响,得出吸收将会导致LPG灵敏度、可测量的动态范围的变化。最后,文章给出了一种新型的LPG吸收传感元件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光纤光栅 耦合理论 lp模 消光系数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非相干组束的机理及理论模型
2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2 位作者 胥杰 楚兴春 李云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3-1618,共6页
基于布里渊散射耦合强度方程,分析了多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非相干组束的机理,建立了其非相干组束的理论模型,并依据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多模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产生的Stokes光以LP01模传输;其非相干组束过程是混... 基于布里渊散射耦合强度方程,分析了多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非相干组束的机理,建立了其非相干组束的理论模型,并依据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多模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产生的Stokes光以LP01模传输;其非相干组束过程是混合光分解成线偏振光的逆过程;计算的组束功率与T.H.Russel等人的实验结果相一致。最后,分析了组束光强的分布,表明了组束光强对模场尺寸的依赖关系,证明提高组束光强的有效措施是减小组束光的模场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受激布里渊散射 Stokes光 lp01 非相干组束 组束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集上的投影问题
3
作者 孙秀真 李文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研究了点在凸集Cp={η∈Rn|ηp≤1}(其中p=1,2,+∞)的投影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表达式及点在C1上投影的二分法算法。
关键词 lp模 凸集 投影 算法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的大长度轴向侧面抛磨实验及理论分析
4
作者 魏环 裴丽 +1 位作者 赵瑞峰 姜彬 《光电技术应用》 2008年第4期5-7,13,共4页
在光器件的制作中,应用接近纤芯内部或附近传播的光场,常以光纤的轴向侧面抛磨为实现方法.目前小长度的光纤研磨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大长度的研磨仍为一技术难点.理论分析了光纤研磨的特性;实现了光纤的大长度研磨实验,并比较了实... 在光器件的制作中,应用接近纤芯内部或附近传播的光场,常以光纤的轴向侧面抛磨为实现方法.目前小长度的光纤研磨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大长度的研磨仍为一技术难点.理论分析了光纤研磨的特性;实现了光纤的大长度研磨实验,并比较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二者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研磨精度可控,长度可选,最长可达十几厘米;在给定光纤参数下,得出光纤研磨的适宜深度范围为51.42~57.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侧面抛磨 标量分析法 lp01的传输常数 功率限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