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剑明 胡勇 +2 位作者 顾勇杰 马维虎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或钉板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48例,其中男2... 目的:探讨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或钉板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8~62岁,平均39.6岁。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6例,C级20例,D级4例。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板或棒,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8例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个级别恢复,其中Frankel C级28例,D级14例,E级6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一过性喝水呛咳3例,术后3个月恢复。咽喉部异物感2例,术后1个月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选择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较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杰 赵刘军 +4 位作者 徐荣明 马维虎 蒋伟宇 张明 祁峰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椎弓根螺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运用前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下颈骨折脱位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47岁,平均38.2岁。下颈椎损伤严重程度SLIC评分6—9分,平均7.5... 目的:探讨前路椎弓根螺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运用前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下颈骨折脱位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47岁,平均38.2岁。下颈椎损伤严重程度SLIC评分6—9分,平均7.5分。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6例,D级2例。18例患者术后均摄颈椎x线片及行CT检查,在CT横断位和矢状位上对螺钉进行安全性评级。定期随访,复查颈椎X线片及CT片了解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以ASIA脊髓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3个月ASIA脊髓损伤分级改善1级8例,2级2例;末次随访改善1级7例,2级4例。所有患者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8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恢复;2例出现吞咽不适,经雾化吸入后,3周左右症状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脱出、神经血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导致的“三柱”损伤采用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可以达到彻底减压的效果,能恢复颈椎高度及生理曲度,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严重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新建 廖绪强 +1 位作者 关宏业 杨林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骨折固定术 颈椎严重骨折脱位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6
4
作者 梅伟 陈长安 +1 位作者 杨勇 杜良杰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采取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牵引下切开复位。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充分松解后方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置平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 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采取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牵引下切开复位。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充分松解后方关节突交锁与脊髓后方压迫。然后置平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安放钢板固定。结果15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平均融合时间33个月,无植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脱出。无术中血管、神经系统损伤,颈椎生理曲度、脱位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维持良好。12例脊髓不全损伤神经功能改善。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解除后方关节突的交锁及椎管的压迫,经前侧入路复位、植骨与固定,可完全恢复颈椎的序列,使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植骨块与上下椎体间接触面积增大,融合率较高,安放钢板操作容易,颈椎术后即刻得到稳定,减少了卧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路联合 颈椎 陈旧性 植骨 手术治疗 压迫 椎体 平均 目的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疾病 被引量:5
5
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4 位作者 孙韶华 黄雷 应江炜 蒋伟宇 张思胜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对严重下颈椎疾病,包括骨折脱位、脊髓型颈椎病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采取一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探讨该疗法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本组48例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21~75岁,平均48岁。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1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 d^3周;... 目的:对严重下颈椎疾病,包括骨折脱位、脊髓型颈椎病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采取一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探讨该疗法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本组48例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21~75岁,平均48岁。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1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 d^3周;钳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夹持型颈椎病)19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3例。本组均采用全麻下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前路带锁钢板固定,自体植骨或钛网加自体骨移植。本组前路采用O rion带锁钢板17例,AO带锁钢板3例,Zephir带锁钢板28例;前路减压后采用自体骨移植9例,采用钛网加自体骨移植39例。后路采用Axis钛板螺钉固定45例,Vertex系统3例,其中采用侧块螺钉9例,颈椎椎弓根螺钉39例。结果:随访6~36个月,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者术后经斜位及CT检查发现有7个椎弓根螺钉位置稍差,其中6枚穿破外侧皮质,1枚穿破内侧皮质,但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假关节形成1例,而且1枚螺钉断裂。钳夹型颈椎病19例和后纵韧带骨化症13例,术后疗效按JO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1周及1、3、6个月评分均较术前增加(P<0.05)。结论:严重下颈椎疾病采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术后稳定性好,患者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诊治 被引量:4
6
作者 尹国栋 倪斌 +4 位作者 杨军 郭翔 周风金 杨建 刘军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病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手术的13例AS合并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病例,男11例,年龄33~60岁,平均46岁;女2例,年龄36~59岁,平...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病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手术的13例AS合并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病例,男11例,年龄33~60岁,平均46岁;女2例,年龄36~59岁,平均47.5岁。AS病程12~27年,平均14.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可伴有四肢肌力减弱、上肢感觉麻木等,X线片示颈胸段脊柱连续性中断,HLA-B27阳性。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ASIA评分)。结果:13例中,6例行颈前路单间隙减压内固定术,4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内固定术,1例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2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43个月,平均35.6个月,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结论:AS合并颈胸段脊柱骨折多为不稳定的三柱骨折,常需手术治疗,术前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术式,可减少并发症,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颈椎 胸椎 骨折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曦 宋跃明 +3 位作者 刘立岷 吕超亮 孔清泉 屠重棋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n-HA/PA66支撑体行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n-HA/PA66支撑体行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46.8岁。损伤节段:C35例,C414例,C,12例,C67例,C74例。伤后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1例,C级13例,D级9例,E级5例。28例行前路伤椎次全切减压,14例行椎问盘切除减压。根据FrankeⅠ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依据疼痛视觉评分(VAS)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颈椎侧位X线片评估融合节段高度以及前凸角度;通过三维CT评估支撑体位置、外形以及植骨块融合情况。结果:42例均获随访,时间3-5.2年,平均4.1年。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11例,D级8例,E级18例,较术前明显改善(Z=-4.845,P〈0.001)。术后3d及朱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2.6±1.8和1.3±1.0,均较术前改善(P〈0.05)。无支撑体脱出、塌陷、破裂等情况出现。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2.4%)支撑体轻微移位(〈2mm),总体植骨融合率为97.6%(40/41)。患者术后融合节段高度及前凸角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01),但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撑体下沉距离平均为(1.5±1.1)mm,下沉率(下沉距离〉3m)为4.8%。结论:n-HA/PA66支撑体能有效恢复及维持融合节段生理高度及弧度,促进植骨融合,方便术后手术节段的影像学观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颈椎前路支撑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脊柱融合术 减压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苑福升 刘健 +4 位作者 闫鹏 高琦 朱本清 王海涛 杨小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和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10年7月笔者对83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前路、后路和一期后-前路或是前-后-前联合入路(后路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颈椎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和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10年7月笔者对83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前路、后路和一期后-前路或是前-后-前联合入路(后路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颈椎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钛板(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比评估的方法,使用测量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Frankel评分表评价脊髓功能恢复与脊柱损伤重建稳定性等情况。结果 80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在手术参数、术后力学参数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较单纯前路或后路组长,神经学方面,7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术后4~6个月摄片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应用一期联合手术入路在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方面较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具备更宽的适证,需要掌握严格手术指征和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一期联合入路 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9
作者 占蓓蕾 叶舟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8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手术治疗5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男45例,女12例;年龄18~73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5例,坠落伤17例,压砸伤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手术治疗5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男45例,女12例;年龄18~73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5例,坠落伤17例,压砸伤5例。骨折脱位节段:C3-C44例,C4-C513例,C5-C632例,C6-C78例。骨折脱位类型:单侧小关节脱位32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5例。神经损害程度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9例,B级17例,C级19例,D级12例。手术入路:14例前路手术,11例后路手术,32例前后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效果按神经功能(ASIA)评分:平均提高1~2级。骨折脱位节段完全复位,颈椎序列与曲度恢复正常,无节段性不稳,前路植骨融合均于术后12周获骨性融合。结论:单节段新鲜骨折脱位,颈椎牵引容易复位者或爆裂性骨折、严重成角畸形,选择前路手术;颈椎椎板或关节面骨折,压迫以后方为主或多节段颈椎损伤,选择后路手术;对于脊髓受到前后夹挤性压迫时,宜选择前后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形式固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雷杰 陆继业 +1 位作者 梁彪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7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经颈后正中入路采用经关节螺钉钉棒形式固定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在11例下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9例颈椎管狭窄的后路固定中应用经关节螺钉以Vertex钉棒系统形式固定。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9~76岁,平... 目的:探讨下颈椎经颈后正中入路采用经关节螺钉钉棒形式固定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在11例下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9例颈椎管狭窄的后路固定中应用经关节螺钉以Vertex钉棒系统形式固定。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9~76岁,平均51岁,均行颈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减压(其中3例结合前路手术)。经关节螺钉置钉方法:以侧块中心点内侧1mm为进钉点,进钉角度在矢状面上尾倾35°~40°,在冠状面上外倾15°~20°。术后摄颈椎X线片,评价螺钉位置和颈椎的序列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共置入经关节螺钉88枚,其中10枚于C3,4,20枚于C4,5,32枚于C5,6,26枚于C6,7。术中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未出现椎动脉、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置钉相关并发症且均获得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失败。JOA评分:术后1周平均改善率55.8%,其中优5例,良7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60%;术后3个月平均改善率为74.5%,其中优6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75%。术前与术后3个月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路经关节螺钉钉棒形式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下颈椎固定形式,经过初步临床应用发现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这一新的固定形式,尚需长期的临床随访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脊柱骨折 脱位 内固定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7T_1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其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进 刘浩 +2 位作者 李涛 龚全 曾建成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 :总结C7T1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以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辅以非结构性植骨治疗的8例C7T1骨折脱位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5.0岁(32-6... 目的 :总结C7T1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以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辅以非结构性植骨治疗的8例C7T1骨折脱位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5.0岁(32-68岁),其中6例患者入院时颈椎X线片无异常而由CT扫描明确诊断。骨折脱位按AO分型:B型4例,C型4例。合并单侧关节突交锁2例、双侧2例,术前MRI显示椎间盘损伤者6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50-320 min,平均246.3 min;出血量150-600 ml,平均307.5 ml。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术后6个月时基本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1例Frankel A级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平均随访38.6个月(12-63个月)。骨折脱位均获完全复位,术后12个月复查时骨折脱位均愈合,无假关节形成。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明显,末次随访时A级中1例病故、1例脊髓功能无变化,B级2例恢复到C级1例、D级1例,C级1例恢复到D级,D级3例均恢复到E级。结论:C7T1骨折脱位临床少见、容易漏诊,有必要对颈椎X线片阴性而高度怀疑损伤者进行CT检查;诊断明确后可尝试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辅以非结构性植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胸椎 骨折 脱位 骨移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上颈椎损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柳炳 沈忆新 +2 位作者 范志海 张鹏 王璐璐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颈椎损伤的分型以及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6例创伤性上颈椎损伤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4~75岁,平均44岁。其中齿状突骨折5例,寰椎骨折3例,Hangman骨折5例,寰枢椎脱位3例。颈椎MR检查:5例... 目的:探讨上颈椎损伤的分型以及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6例创伤性上颈椎损伤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4~75岁,平均44岁。其中齿状突骨折5例,寰椎骨折3例,Hangman骨折5例,寰枢椎脱位3例。颈椎MR检查:5例颈髓有不同程度受压和T2相高信号改变。根据其损伤机制、影像学表现、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果:非手术治疗7例,手术治疗9例,均获随访,时间7~34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均愈合或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未发生神经根椎动脉或脊髓损伤。结论:X线片、CT扫描及MR检查是上颈椎损伤必要的诊断措施,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牢固固定上颈椎,同时又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隆 林其仁 +3 位作者 黄杰苗 曾昭浚 戴章生 何立江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前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因不同原因于伤后4周以上行持续颅骨牵引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前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因不同原因于伤后4周以上行持续颅骨牵引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周~3个月。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4例,C级2例,D级2例,E级2例。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高度和颈椎椎体序列。结果:17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后症状消失。平均随访23个月(4~47个月),术后X线示椎间隙高度和颈椎序列恢复满意,内固定物和植骨稳定无松动,融合满意。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A级5例,B级5例,C级1例,D级3例,E级3例。结论:单纯前路手术可以使屈曲牵引型(DF)Ⅰ、Ⅱ型和部分Ⅲ型复位,对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仕奋 巫洪波 +3 位作者 谢惠缄 江铃波 陈民 郑剑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42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分非手术组及手术组进行分析,观察各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JOA评...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42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分非手术组及手术组进行分析,观察各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JOA评分平均较术前改善,手术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基础及受伤机理选择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无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兵 崔易坤 +1 位作者 陈利江 尹振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的不同,对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Frankel分级和JOA17分法评价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的不同,对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Frankel分级和JOA17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为(5.3±2.5)分,术后随访末次JOA评分为(12.2±3.7)分,改善率为59%,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无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邵川强 刘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评估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植骨融合程度及神经功... 目的探讨颈前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评估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植骨融合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3.5±1.5)个月,植骨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内固定物未出现断松动、断裂。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测量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Frankel分级,B~D级患者较术前有恢复,A、E级患者变化不明显。术后与术前比较,JOA评分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应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可重建颈椎稳定性,恢复颈椎的高度及生理曲度,解除脊髓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前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附15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时和同 孟晓林 +3 位作者 艾继超 张全治 马东亚 黄卫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283-284,共2页
目的 总结经颈椎前路行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15例的体会。方法 经颈前路减压后用自体髂骨植入,然后用带锁钛板作内固定。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过6个月~2年随访观察,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 目的 总结经颈椎前路行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15例的体会。方法 经颈前路减压后用自体髂骨植入,然后用带锁钛板作内固定。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过6个月~2年随访观察,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融合,颈椎稳定,脊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加带锁钢板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住合并脊髓损伤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减压 骨移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陈旧性脱位合并小关节损伤36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鹏 孙庆 +5 位作者 王爽 王兆麟 程杰 孙东 秦廷正 孙长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陈旧性脱位合并小关节损伤的治疗策略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陈旧性颈椎小关节损伤患者36例,通过Frankel及JOA评分系统评价损伤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例,后-前-... 目的探讨下颈椎陈旧性脱位合并小关节损伤的治疗策略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陈旧性颈椎小关节损伤患者36例,通过Frankel及JOA评分系统评价损伤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例,后-前-后联合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4例,后路松解-前路融合内固定22例,前路融合内固定3例。随访6个月~2年,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Frankel评分术后改善1级34例,改善2级1例,无改善1例。JOA改善率0%~12.3%,平均8.3%。结论下颈椎陈旧性小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后路对绞锁的关节突的松解及复位,前路的松解对复位有一定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陈旧性损伤 颈椎骨折 颈椎脱位 手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颈推骨折脱位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诗强 陈岳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9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颈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推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4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48例获得随访,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颈椎高度及曲线... 目的探讨颈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推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4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48例获得随访,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颈椎高度及曲线无丢失,植骨块呈骨性愈合。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得到早期稳定,重建颈椎的稳定性、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脱位 前路减压 钢板 植骨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匡文忠 胡召云 +3 位作者 周骏武 田永庆 陈武 周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4例中行手术治疗的6例,非手术治疗的8例。取术后1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结果:按照JOA评分标准,手术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 目的:观察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4例中行手术治疗的6例,非手术治疗的8例。取术后1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结果:按照JOA评分标准,手术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椎间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