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控理论下的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探索
1
作者 李琪琪 孟萍 +1 位作者 黄艳敏 谢璐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8-232,共5页
公用房管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提升高校公用房的科学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基于内部控制理论,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及内部监督等维度,构建了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系统,并着重从收费范围、收费流程及经费管理等方面建立收费... 公用房管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提升高校公用房的科学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基于内部控制理论,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及内部监督等维度,构建了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系统,并着重从收费范围、收费流程及经费管理等方面建立收费管理模式。以云南大学为例,通过公用房管理改革,建立了以制度建设、收费管理及绩效评价为核心的有偿使用管理系统。改革实践有效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资产管理水平,推动了有偿使用的顺利实施,为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公用房 有偿使用 收费管理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视角下厦门市保障房与商品房就医可达性对比
2
作者 刘文惠 张国钦 王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8,共13页
以厦门市为例,结合百度地图实时交通数据测度驾车及公共交通方式下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就医可达性,通过分析两类住房就医可达性差异及其在城市内不同分区及不同交通方式下的表现特征,探究不同住房群体的就医空间公平性。研究结果显示:1)保... 以厦门市为例,结合百度地图实时交通数据测度驾车及公共交通方式下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就医可达性,通过分析两类住房就医可达性差异及其在城市内不同分区及不同交通方式下的表现特征,探究不同住房群体的就医空间公平性。研究结果显示:1)保障房相较商品房而言,在建设选址及周边医疗设施配套建设上处于明显劣势;2)无论在何种出行方式及区域尺度下,保障房就医可达性均低于商品房,且二者就医空间不公平现象在外围市区及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时尤为突出;3)即便是医疗设施配建充足,两类住房就医可达性均较好、驾车出行下就医空间公平性较好的城市核心分区,在以公共交通为出行方式就医时也存在着空间不公平现象。研究结果反映出厦门市医疗设施空间配置在不同类型住房中的不均衡与偏向性,也体现出居住于保障房中、更依赖于公共交通的群体面临着更低的就医可达性。政府有关部门未来应重点加强对外围市区保障房周边医疗设施配套建设,并重视保障房周边公共交通体系的配套建设;此外,在未来规划新建保障房时应注重选址的公平性,并同步做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将社会公平理念落实于规划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房 商品房 就医可达性 公共交通 空间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租房人群公共服务消费对租金的影响——兼论保租房政策改革完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庆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现有制度下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受户籍制度制约,尤其是无常住地产权住房的租房群体,其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保障问题成为改革难点。当前政策以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现有制度下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受户籍制度制约,尤其是无常住地产权住房的租房群体,其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保障问题成为改革难点。当前政策以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实现该群体“住有所居”的目标。以住房支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公共服务各领域消费支出与租金支出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租房群体的消费结构特征。数据显示,租房群体整体在医疗支出方面与租金构成消费替代关系,在教育、文娱、设施的其他支出项方面构成消费互补关系,根据收入高低与户籍类型不同,这种关系会进一步呈现出群体分化特征。针对租房人群,保租房作为准入门槛最低、覆盖面最广的一种住房保障政策,其改革需统筹考虑群体差异与实际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房群体 公共服务 消费结构 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物的开发现状研究
4
作者 刘人滋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5-271,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数字出版物在市场规模、技术应用和版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中外数字出版物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数字出版物市场的快速扩张及其多样化产品形态。同时,通过调...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数字出版物在市场规模、技术应用和版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中外数字出版物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数字出版物市场的快速扩张及其多样化产品形态。同时,通过调研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包括电子书出版、APP开发、数字化知识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本文提出了出版企业应紧跟技术更新步伐、加强版权保护、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培育复合型人才等策略,以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物 数字出版 出版社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预期与城市房价溢出效应——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龚金金 郑挺国 曹伟伟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共10页
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本文考察了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预期能够促进城市间的房价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作用主要聚焦于短期,而房地产繁荣时期下的、来自发达地区的公... 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本文考察了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预期能够促进城市间的房价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作用主要聚焦于短期,而房地产繁荣时期下的、来自发达地区的公众预期对城市房价溢出效应的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公众预期会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供地策略以及需求方的交易行为影响城市间的房价溢出效应。本研究对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以及优化调控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预期 房价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日常活动时空集聚、响应模式及其诠释模型——基于“家庭分工”视角的实证
6
作者 何彦 吴晓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7-1122,共16页
文章以南京市大型保障性住区为案例,从家庭分工视角对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规律进行解读,比较和阐释该类住区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响应模式,并对其时空选择过程进行理论层面的推导。从时空集聚看,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集聚现象往... 文章以南京市大型保障性住区为案例,从家庭分工视角对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规律进行解读,比较和阐释该类住区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响应模式,并对其时空选择过程进行理论层面的推导。从时空集聚看,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集聚现象往往与家庭分工强度、空间尺度休戚相关,其中,中、高强度分工下的日常活动时空集聚在主城区尺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低、中强度分工下的日常活动集聚则在住区尺度上。从响应模式看,各类活动的“时间+家庭”和“空间+家庭”响应模式差异均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工作和非工作活动之间。从诠释模型看,不同活动所涉时间范围的长短总体为:维持型活动>生存型活动>自由型活动,其时间响应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发生在中强度和高强度家庭分工之间;不同活动所涉及空间范围的大小总体为:生存型活动>维持型活动>自由型活动,其空间响应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体现在高强度家庭分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集聚 家庭分工强度 理论诠释 大型保障性住区居民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支持背景下老年人社区服务设施需求特征研究——以深圳公共住房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珊 刘嘉 陈春一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3,共12页
深圳市老年人非户籍人口占比大,提供代际支持的随迁老年人构成了常住老龄人口主力。立足于深圳公共住房建设现状及老年人特征,通过问卷调研多维度探析老年人设施使用需求;采用活动日志调研探析老年人日常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 深圳市老年人非户籍人口占比大,提供代际支持的随迁老年人构成了常住老龄人口主力。立足于深圳公共住房建设现状及老年人特征,通过问卷调研多维度探析老年人设施使用需求;采用活动日志调研探析老年人日常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行为链特征;结合典型案例定点行为观察,探析老年人时间-行为-设施使用场景。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社区活动设施需求显著,农贸菜市场及连锁超市的需求较大,教育设施成为老年人使用的重要设施,社康中心需求大于综合医院,养老设施需求较低等特征;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设施组合使用规律明显等。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公共住房社区服务设施适老性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支持 深圳公共住房 社区服务设施 老年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存量公房活化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军 陈作任 +1 位作者 周小天 詹美旭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9-1262,共14页
在存量时代发展要求下,公房的管理使用成为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公房更新改造实践经验和“城市针灸”研究进展,结合广州实际情况选取老城区6个较具代表性的公房集聚区开展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探讨存... 在存量时代发展要求下,公房的管理使用成为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公房更新改造实践经验和“城市针灸”研究进展,结合广州实际情况选取老城区6个较具代表性的公房集聚区开展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探讨存量公房如何实现有效活化利用的更新难题。结果表明:1)公房对租户的住房保障作用至关重要,尽管面临诸多现实困难,租户仍表现出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邻里信任感,且认可公房的使用价值。2)在系统总结了翻新出售、功能转换和民生保障3种活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广州的公房活化利用“以民生保障为主,其次是功能转换,最后才是翻新出售”。3)在实证基础上,文章回归关注“城市的人”,在人本主义视角、地理学范畴内进一步总结提炼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存量公房活化模式分析框架,提出存量公房分类评价综合评估模型,用于判别公房的活化模式类型,并探讨了活化利用实施路径的4个步骤:查找问题,精准诊断;以人为本,点出“穴位”;“穴位”活化,以点带面;良性互动,循环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公房 城市针灸 城市更新 城市体检 盘活利用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压力如何影响青年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基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建军 周真禅 丁万川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匹配我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考察住房压力对青年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及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住房压力与青年流动人口落户意愿之间呈倒U型关系;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能够延...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匹配我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考察住房压力对青年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及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住房压力与青年流动人口落户意愿之间呈倒U型关系;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能够延缓住房压力对青年流动人口落户意愿负面影响的发生。进一步分析表明,青年流动人口户籍所处地理位置与居住证办理情况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城市公共服务的调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压力 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青年流动人口 落户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均等化与资本化效应——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金东 初虹 李启航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82,共19页
根据公共服务资本化理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公共服务资本化效应以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为必要前提,故而基础设施资本化程度与非均等化程度同步走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本文分析认为,传统基础设施的地理锚定特征和距离衰减特征... 根据公共服务资本化理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公共服务资本化效应以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为必要前提,故而基础设施资本化程度与非均等化程度同步走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本文分析认为,传统基础设施的地理锚定特征和距离衰减特征是造成房价资本化和非均等化的根源,并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为政府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事件冲击,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房价资本化和均等化的影响,得到如下几点结论:首先,基于强度DID的回归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具有地理穿透性和普惠性特征,保证了居民受益程度与不动产权益脱钩,故而没有产生显著的房价资本化效应。其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克服地理距离带来的公共服务受益递减,从而削弱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房价资本化趋势,这一影响在短期和长期都显著存在。再次,基于UHS和区县嵌套数据的回归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降低了家庭间房价差异程度,从而缓解了财产分配差距。本文的研究从房价资本化视角揭示了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基建”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另一条重要路径,也为三重压力下如何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 资本化 房价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化发展和空间实践——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的启示
11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探索和挑战进行解析。在我国居住区发展背景与“社区化”发展需求下,进一步提出从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得到的启示,为我国社区建设和地域特色复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住房 公共空间 社区 空间实践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用房成本核算机制研究与实践
12
作者 曹康 栗兴 +1 位作者 战莉 李继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179,256,共5页
针对高校办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公用房资源来保障教学和科研活动,分析了国内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的现状,在总结了北京理工大学公用房收费管理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确定了公用房成本核算的关键对象和参数,并构建了一套公用房成本核算指标... 针对高校办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公用房资源来保障教学和科研活动,分析了国内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的现状,在总结了北京理工大学公用房收费管理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确定了公用房成本核算的关键对象和参数,并构建了一套公用房成本核算指标体系。实践应用表明,采用此成本核算体系能显著提高高校公用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能有效减少闲置和浪费现象,同时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该研究不仅将学科系数纳入考量,还充分考虑了学科之间在资源需求和价值贡献上的差异,为高校公用房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对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公用房 成本核算 指标体系 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临时”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启示——基于临时城市主义的视角
13
作者 刘嘉瑶 朱金 何深静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普遍面临房价高企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问题,在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政策背景下,亟需创新空间利用方式和探索多渠道的供给模式。近年来,香港地区面对高房价引发的管治危机,积极探索“临时”保障性住房建设,... 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普遍面临房价高企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问题,在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政策背景下,亟需创新空间利用方式和探索多渠道的供给模式。近年来,香港地区面对高房价引发的管治危机,积极探索“临时”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应对常规运作下的公共租赁住房(公屋)供给不足的问题。“临时性”作为一种时空整合策略,可增加住房供给、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是保障住房体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新思路。从临时城市主义视角出发,梳理香港地区“临时”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背景和发展历程,在空间利用和住房供给两方面将传统公屋与两类“临时”保障性住房(过渡性房屋和简约公屋)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讨论“临时性”作为时空整合策略在住房供给中的应用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临时城市主义 房屋阶梯 过渡性房屋 简约公屋 香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烟气流动对半开竖井连廊疏散效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溢 韦芊竹 +1 位作者 周白霞 李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7-1954,共8页
为了探究在外廊与半开竖井结构设计耦合情况下火灾烟气流动对疏散安全性的影响,采用Revit与Pyro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模拟两类火灾场景下不同火源功率、天井结构因子及楼梯间开口变化下的烟气流动过程,分析连廊与室内受潜在火灾烟雾传... 为了探究在外廊与半开竖井结构设计耦合情况下火灾烟气流动对疏散安全性的影响,采用Revit与Pyro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模拟两类火灾场景下不同火源功率、天井结构因子及楼梯间开口变化下的烟气流动过程,分析连廊与室内受潜在火灾烟雾传播危害的情况。结果表明:(1)竖井火灾连廊疏散安全性可维持时间主要受烟气减光性影响,随着扩散高度的升高,烟气温度下降较快,烟气温度对连廊安全基本不产生影响,上部楼层安全性受烟气影响最大,建议高层天井处加装固定式防火窗取代自动闭合式防火窗;(2)室内火灾烟气从前室扩散导致着火层上层的连廊安全性可维持时间小于室内逃生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日常保证防火门与防火窗正常关闭,住户逃生时关闭户门至关重要。研究为消防安全管理及改造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数值模拟 高层住宅 烟气蔓延 外廊 竖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限购、公众预期与房价调控——来自中国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相锋 廖文军 王岭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113,共29页
本文以第二轮限购政策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热点城市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二手房市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DID联立方程研究政策实施、公众预期与房价调控之间关系。研究发现:第一,限购政策无显著效果,且限价政策会导致新建住宅和二... 本文以第二轮限购政策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热点城市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二手房市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DID联立方程研究政策实施、公众预期与房价调控之间关系。研究发现:第一,限购政策无显著效果,且限价政策会导致新建住宅和二手房房价倒挂。第二,政府出台限购政策主要考虑市场交易量、房价以及公众预期三个方面,是基于房地产市场活跃程度、居民承受的房价压力和政府面对的社会压力做出的决策。第三,公众预期会存在两种效应,即非理性预期的直接效应和舆论压力引致政府非理性决策的间接效应。第四,二线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以及土地财政依赖度较强的城市实施的限购政策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购政策 公众预期 房价调控 限价政策 多期DID联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卫日常空间:城市更新视角下上海近现代公共住宅遗产价值的再认知
16
作者 魏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3,共7页
在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背景下,研究近现代公共住宅的缘起、发展脉络与遗产价值极具现实意义。上海是近代居住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通过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救济型住房,拉开了住房制度转型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的... 在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背景下,研究近现代公共住宅的缘起、发展脉络与遗产价值极具现实意义。上海是近代居住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通过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救济型住房,拉开了住房制度转型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的公共住宅得到了空前发展,20世纪50年代的工人新村、20世纪60—70年代的各类新村、20世纪80—90年代的公共小区以及2000年后多种形式的保障性住房,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商品化的住宅发展道路,形成了紧凑型、社区化的邻里生活,建构了新型的日常空间。文章通过对上海近现代公共住宅发展和演变历史的梳理,探寻其在空间规划、功能理念、建筑美学以及邻里关系上的意义,重新认识其在空间遗产、社会遗产和文化遗产上的重要价值。研究旨在为城市决策者带来一些观念上的突破,实现对这些存量住宅的价值重估,推动社区居民的自主改造与自主更新,以保卫日常空间,保卫普通市民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住宅 日常空间 城市更新 遗产价值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双重锚点:中心城区社区公共绿地服务范围的解析——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
17
作者 王淳淳 金云峰 《园林》 2024年第8期102-110,共9页
社区公共绿地是社区层级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准确理解其服务范围对规划治理具有现实意义。针对中心城区社区公共绿地的超距离服务现象和就业人口的双生活圈设施使用现象,提出职住双锚点假设。以上海市黄浦区为案例,探索双锚点下访问距... 社区公共绿地是社区层级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准确理解其服务范围对规划治理具有现实意义。针对中心城区社区公共绿地的超距离服务现象和就业人口的双生活圈设施使用现象,提出职住双锚点假设。以上海市黄浦区为案例,探索双锚点下访问距离的可解释性、访问时间的聚集表现和居住地的空间分布,并讨论超距离服务范围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相比传统单居住锚点,职住双锚点分析模式增强了中心城区社区公共绿地服务范围的解释性,中心城区绿地服务范围受职住距离影响,且职住锚点具有不同的访问高峰时段。中心城区社区公共绿地的超远服务距离构成职住分离的侧写,在公共绿地的治理规划工作中应当考虑职住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公共绿地 服务范围 职住分离 大数据 时间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可以移植到中国吗?——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1
18
作者 魏宗财 陈婷婷 +1 位作者 李郇 钱前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97,共7页
如何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新加坡建立了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公共住房制度,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新加坡成功的住房政策能否移植到正处于转型期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中国?如果可以,能在多大程度上... 如何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新加坡建立了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公共住房制度,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新加坡成功的住房政策能否移植到正处于转型期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中国?如果可以,能在多大程度上移植?首先,基于分析新加坡住房政策取得的成绩,通过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尺度分析其政策环境的可移植性以评价其住房政策的可移植性。然后,从管治结构、金融政策、土地征用政策三个方面来讨论"政策引进"城市——广州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移植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认为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将实现全民"居者有其屋"作为首要目标,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城市国家的独特产物;政策的成功归因于建屋发展局的独特管治结构、中央公积金机制的有效运作以及土地征用法强有力的落实等的共同作用。由于政策目标和政策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只能部分移植到广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公共住房政策 移植 保障性住房 中国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供需现状及特征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调研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菊芬 胡月 朱杰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99,共5页
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这一群体为主要受众之一的公租房政策在各地纷纷出台并被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供需状况的调研,首先分析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及其对住房的实际需求... 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这一群体为主要受众之一的公租房政策在各地纷纷出台并被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供需状况的调研,首先分析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及其对住房的实际需求,认为这一群体有着强烈的租房需求,并对低租金、小户型、交通及配套设施以及政策关注等方面的需求特征明显,然后从市场租赁主导下的住房供给、政策主导下的公租房供给两个角度分析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供给现状,并对当前公租房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了阶段性分析,最后对新就业大学生未来住房的多途径供给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应的公租房政策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大学生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公租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公用房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一柏 唐永新 +2 位作者 王晶 李玉红 祖占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5-247,共3页
转变用房观念,树立"多建房不如用好房"的用房理念。定额核算,有偿使用,对于有限的房屋资源,研究、探索与完善公用房管理模式,如何优化配置,提高效益,使高校公用房使用及管理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关键词 公用房管理 用房观念 定额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