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Gamma Irradiation on Space Charge Trapping Characteristics in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被引量:2
1
作者 TANG Chao LIAO Ruijin +2 位作者 ZHOU Tianchun CHEN George YANG Liju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25-I0025,共1页
关键词 空间电荷 低密度聚乙烯 高分子材料 特性 俘获 线对 电力行业 电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填充浓度对LDPE/Silica纳米复合介质中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吴建东 尹毅 +3 位作者 兰莉 王俏华 李旭光 肖登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77-183,2,共7页
为研究纳米颗粒填充浓度对复合介质内部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以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为基料,纳米二氧化硅(Silica)为填充颗粒,制备了浓度在0%~5%范围的纳米LDPE/Silica复合介质,并测试了复合介质的准稳态直流电... 为研究纳米颗粒填充浓度对复合介质内部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以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为基料,纳米二氧化硅(Silica)为填充颗粒,制备了浓度在0%~5%范围的纳米LDPE/Silica复合介质,并测试了复合介质的准稳态直流电导和空间电荷分布。当LDPE内填充不同浓度的纳米silica后,复合介质内部的平均体空间电荷密度均得到有效抑制,且其平均衰减速度随填充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但复合介质的准稳态直流电导在填充浓度低于0.5%时比纯LDPE时要大,当填充浓度高于0.5%时,准稳态直流电导随着填充浓度的升高而快速下降。结果表明试样内部的空间电荷分布存在3种趋势:当纳米silica填充浓度为0%~0.1%时,试样内表面侧的异极性空间电荷量随填充浓度升高而下降;当填充浓度为0.5%~2%时,试样内表面侧积累同极性电荷,并随填充浓度升高而增大;当填充浓度高于2%时,同极性空间电荷量下降。最低空间电荷密度和准稳态直流高场电导对应的纳米填充浓度分别为0.5%和5%,表明在应用纳米颗粒对聚合物的绝缘性能改良时,为获得最佳的介电性能,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填充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材料 纳米复合介质 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氧 化硅 空间电荷 高场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分散性对SiO_2/LDPE纳米复合介质直流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佳明 赵洪 +2 位作者 郑昌佶 王暄 杨超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087-5094,共8页
纳米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与纳米粒子分散性密切相关。选取两种具有不同分散能力的纳米Si O2粉末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复合,研究了纳米粒子分散性对纳米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空间电荷及直流击穿强度特... 纳米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与纳米粒子分散性密切相关。选取两种具有不同分散能力的纳米Si O2粉末分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复合,研究了纳米粒子分散性对纳米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空间电荷及直流击穿强度特性影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的静电力模式观察了Si O2/LDPE纳米复合介质的表面电势分布。结果表明:改善纳米粒子分散性对于抑制SiO 2/LDPE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电流,提高空间电荷抑制能力及直流击穿强度有积极影响。通过静电力分析证实了SiO 2/LDPE纳米复合介质中,Si O2粒子与基体聚合物界面存在荷电分布,该荷电分布可对载流子迁移起散射作用,从而降低直流电到电流和提升击穿强度。通过引入观测的界面核电区厚度参数,理论计算证实了改善纳米粒子分散性可增加单位体积荷电域所占的体积分数,且被认为是高分散型Si O2/LDPE纳米复合介质介电性能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介质 SIO2 ldpe 直流介电性能 荷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条件对LDPE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远翔 刘鸿斌 +4 位作者 王宁华 高斌 梁曦东 关志成 高田达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0-23,共4页
使用冷却速率不同的3种退火方法制备了不同微观形态的LDPE薄膜,对薄膜试品进行了显微观测, 并运用傅立叶红外分析对3种试品的结晶度进行了比较,同时使用PEA空间电荷测量技术对不同电场下这3种 试品的空间电荷分布进行了观测,并基于结晶... 使用冷却速率不同的3种退火方法制备了不同微观形态的LDPE薄膜,对薄膜试品进行了显微观测, 并运用傅立叶红外分析对3种试品的结晶度进行了比较,同时使用PEA空间电荷测量技术对不同电场下这3种 试品的空间电荷分布进行了观测,并基于结晶度和微观形态对LDPE空间电荷特性做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施 加电场撤压后,高速冷却试品比低速冷却试品和正常冷却试品积聚更多的空间电荷,而随着撤压时间的增加, 低速冷却试品中积聚的空间电荷衰减得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聚乙烯 电声脉冲法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填充LDPE薄膜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帅 焦清介 +1 位作者 臧充光 解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7-470,共4页
通过向聚合物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填加导电填料不锈钢纤维和镍粉,制备成了LDPE-Ni/不锈钢纤维电磁屏蔽复合薄膜.实验研究了金属填充聚合物LDPE作为电磁屏蔽复合膜的性能,分析了金属填料的加入对复合膜电磁性能、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通过向聚合物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填加导电填料不锈钢纤维和镍粉,制备成了LDPE-Ni/不锈钢纤维电磁屏蔽复合薄膜.实验研究了金属填充聚合物LDPE作为电磁屏蔽复合膜的性能,分析了金属填料的加入对复合膜电磁性能、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该薄膜对800 MHz以下的低频段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效能,屏蔽值为25-30 dB;“渗滤阈值”为15%-20%;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波功能;当不锈钢纤维和镍粉的质量分数为16%时,复合材料达到最大拉伸强度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ldpe) 复合薄膜 电磁屏蔽 不锈钢纤维 镍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LDPE薄膜雾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涛 宋磊 +2 位作者 郝振军 方宏 王世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探讨了加工工艺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雾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优化了加工工艺参数,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熔体温度170℃,冷凝线高度20.0 cm,吹胀比3.5,牵伸比4.0;使产品透明度提高,50μm薄膜雾度在7.0%以下。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吹塑薄膜 雾度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高透明LLDPE棚膜专用料的研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邦 曹建秋 +2 位作者 王春胜 吕明源 赵万里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随着农膜市场对棚膜透明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透明LLDPE棚膜专用料的研制成为各石化企业关注的热点。以DFDA-9085的基础粉料DGH-1875为基础,考察了自制有机、纳米添加剂组分不同比例含量对该树脂生产的薄膜雾度的影响,开发出了高透明线性... 随着农膜市场对棚膜透明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透明LLDPE棚膜专用料的研制成为各石化企业关注的热点。以DFDA-9085的基础粉料DGH-1875为基础,考察了自制有机、纳米添加剂组分不同比例含量对该树脂生产的薄膜雾度的影响,开发出了高透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棚膜专用料DFDA-9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透明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材料 棚膜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剂对LLDPE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锐 王群涛 +3 位作者 王日辉 许平 高凌雁 石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8,共3页
研究不同开口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开口剂种类、粒径尺寸对薄膜的光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口剂粒径尺寸越大及开口剂含量增大时,薄膜光学性能和外观变差。通过筛选开口剂使采用工业化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加工的薄膜具... 研究不同开口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开口剂种类、粒径尺寸对薄膜的光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口剂粒径尺寸越大及开口剂含量增大时,薄膜光学性能和外观变差。通过筛选开口剂使采用工业化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加工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开口性和光学性能,采用优化的开口剂配方生产的LLDPE树脂制备的薄膜雾度比采用目前装置生产的DFDA7042制备的薄膜雾度降低35%左右,比进口树脂降低4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薄膜 开口剂 光学性能 开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LLDPE/POE薄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华 曾宪通 +2 位作者 李刚 刘述梅 赵建青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进行改性,研究了 LLDPE 和 POE 对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探讨了 LLDPE 增强 HDPE 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 LLDPE,使 HDPE... 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进行改性,研究了 LLDPE 和 POE 对共混体系薄膜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探讨了 LLDPE 增强 HDPE 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 LLDPE,使 HDPE/LLDPE 薄膜的拉伸强度较纯 HDPE 薄膜有所增加,而单位冲击破损质量则有所下降。当 w(LLDPE)为15%时,HDPE/LLDPE 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21.6%,薄膜的单位冲击破损质量降低23.0%。在 HDPE/LLDPE/POE 三元体系中,当 w(POE),w(LLDPE)分别为10%,15%时,薄膜的拉伸强度、单位冲击破损质量、断裂伸长率比纯 HDPE 薄膜分别提高2.3%,113%,36.0%,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共混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侃社 闫兰英 +1 位作者 邵水源 赵晓玲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石墨(普通鳞片石墨FG、可膨胀石墨KP35、膨胀石墨EG35)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填充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101对石墨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制备出力学性能、导电、导热等综合... 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石墨(普通鳞片石墨FG、可膨胀石墨KP35、膨胀石墨EG35)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填充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101对石墨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制备出力学性能、导电、导热等综合性能优良的LDPE/石墨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石墨的填充大大改善了聚乙烯的导电、导热和耐热性能,当石墨含量达20%时(文中的各种元素含量均指质量分数),LDPE/KP35的电导率达到1.91×10-7S/m,拉伸强度较LDPE有小幅提高,可作为导热抗静电材料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ldpe) 石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棚膜专用树脂的加工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艳芳 赵丽梅 +3 位作者 于永珍 苏一凡 耿存 王素玉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7,53,共5页
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棚膜专用树脂LD165的基础物性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LD165具有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总支化度低的分子结构特点,同时其结晶度及结晶速率高,还具有较高的熔体张力和牵伸速率,成膜稳定性能好。LD165扭... 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棚膜专用树脂LD165的基础物性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LD165具有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总支化度低的分子结构特点,同时其结晶度及结晶速率高,还具有较高的熔体张力和牵伸速率,成膜稳定性能好。LD165扭矩略高、加工能耗高,不过,其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的扭矩值与对比试样相当。适当提高加工温度、吹胀比,有利于提高LD165薄膜的光学性能和力学纵横向平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棚膜 流变性能 加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LDPE/纳米TiO_2复合薄膜的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许云 王兆波 +1 位作者 王新 臧云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6期43-46,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添加纳米TiO2制成LLDPE/LDPE/纳米TiO2复合薄膜。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纳米TiO2填充LLDPE/LDPE复合... 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添加纳米TiO2制成LLDPE/LDPE/纳米TiO2复合薄膜。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纳米TiO2填充LLDPE/LDPE复合薄膜的力学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在薄膜中呈现出理想的分散水平,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纳米TiO2在LLDPE/LDPE复合体系的结晶过程中,可起到明显的诱导成核作用,使球晶尺寸细化且数量增多,但复合体系的结晶度无明显变化。该薄膜的透光性仅轻微下降,可满足透明薄膜的使用要求,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纳米TIO2 复合薄膜 复合体系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熔融共混 平均粒径 球晶 结晶过程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剂母粒用于LDPE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胜先 张铭辉 +2 位作者 侯雅丽 陈雷 王丽芬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选用国内生产的3种原材料进行了开口剂母粒配方的研究.考察不同品种的开口剂母粒在低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上的试用效果,并通过吹膜实验,考察开口剂母粒对薄膜制品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开口剂母粒在装置上的使用效果存在... 选用国内生产的3种原材料进行了开口剂母粒配方的研究.考察不同品种的开口剂母粒在低密度聚乙烯生产装置上的试用效果,并通过吹膜实验,考察开口剂母粒对薄膜制品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开口剂母粒在装置上的使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磷酸氧钙开口剂母粒效果最好;在薄膜牌号产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开口剂母料可以有效提高吹膜制品的开口性能,而且产品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但对其光学性能略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剂 母粒 配方 低密度聚乙烯 ldpe装置 薄膜制品 磷酸氢钙 开口性能 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抗菌剂/LDPE抗菌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卢叶 杨福馨 张恒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30,共4页
将载银抗菌剂粉末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中,通过共混、吹塑等工艺,制备出了抗菌薄膜。研究表明,随着载银抗菌剂含量的增加,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再减小,透过率逐渐减小,摩擦系数则逐渐增大,透湿系数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 将载银抗菌剂粉末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中,通过共混、吹塑等工艺,制备出了抗菌薄膜。研究表明,随着载银抗菌剂含量的增加,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再减小,透过率逐渐减小,摩擦系数则逐渐增大,透湿系数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增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抗菌剂在基体树脂中分散均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标的抗菌性能测试表明,载银抗菌薄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薄膜 载银抗菌剂 低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文香 樊铭聪 +2 位作者 赵淑芳 孙亚男 胡欣蕾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6期6-11,共6页
为比较不同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以0.015mm、0.030mm和0.045 mm 3种不同厚度的LDPE膜为包装材料,在模拟超市冷鲜货架温湿度条件(温度约14±1℃,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约85%)下,探讨了不同厚度LDPE膜对平... 为比较不同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以0.015mm、0.030mm和0.045 mm 3种不同厚度的LDPE膜为包装材料,在模拟超市冷鲜货架温湿度条件(温度约14±1℃,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约85%)下,探讨了不同厚度LDPE膜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015mm膜和0.030mm膜相比,0.045 mm LDPE膜虽能显著提高平菇的失重率,保持包装内的较高的CO2体积分数和较低O2的体积分数(P<0.05);但在贮藏的第4天后,0.045mm LDPE膜对抑制平菇呼吸强度、维持细胞膜透性,提高平菇感官分值的效果显著低于0.030mm LDPE膜(P<0.05)。3种不同厚度的保鲜膜以0.030mm LDPE膜对平菇的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保鲜膜 保鲜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PA6共混阻透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承民联 裴峻峰 +2 位作者 丁永红 叶建华 朱敏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3-46,共4页
将LDPE、PA6和PE -g -MAH等混合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内 ,经熔融挤出吹塑制成LDPE/PA6共混阻透薄膜。通过考察成型工艺条件及PA6和PE -g -MAH的用量对薄膜阻透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共混配方和薄膜制备工艺 ,阻透薄膜的阻透性能与... 将LDPE、PA6和PE -g -MAH等混合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内 ,经熔融挤出吹塑制成LDPE/PA6共混阻透薄膜。通过考察成型工艺条件及PA6和PE -g -MAH的用量对薄膜阻透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共混配方和薄膜制备工艺 ,阻透薄膜的阻透性能与纯LDPE薄膜相比提高了 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6 阻透薄膜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对LLDPE薄膜结构及雾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施红伟 张晓红 郭梅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5,共5页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含有不同成核剂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行为和聚集态结构,探讨了LLDPE薄膜内部及表面结构与薄膜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含量以及分散程度的增加,LLDPE的结晶速率加...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含有不同成核剂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行为和聚集态结构,探讨了LLDPE薄膜内部及表面结构与薄膜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含量以及分散程度的增加,LLDPE的结晶速率加快,同时内部球晶尺寸减小,表面粗糙度降低。成核剂VP-401E在LLDPE中的分散程度相对更高,这是其成核剂效果较好的原因。随着成核剂含量以及分散程度的增加,LLDPE薄膜内部晶粒更加细化,表面变得平整,可从内部和表面同时降低薄膜的雾度,改善透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薄膜 成核剂 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用高性能LLDPE树脂的开发 被引量:5
19
作者 宫向英 袭一泽 +2 位作者 王立业 佟德永 郭恩义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6,共3页
采用气相流化床工艺,使用钛系催化剂,以1-己烯作共聚单体,采用连续不停车切换生产薄膜用高性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测试结果表明:树脂的各项性能良好,薄膜的落镖冲击破损质量达92 g;拉伸断裂应力达31.7 MPa;拉伸断裂应变达1 183%。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1-己烯 薄膜 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填充无卤阻燃型LDPE复合薄膜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帅 臧充光 焦清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1-114,共4页
为了改善聚合物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阻燃性能,通过向其中添加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可膨胀石墨(EG),制备了无卤阻燃型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薄膜。实验研究了膨胀阻燃剂填充聚合物LDPE作为阻燃复合薄膜的性能,分析... 为了改善聚合物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阻燃性能,通过向其中添加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可膨胀石墨(EG),制备了无卤阻燃型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薄膜。实验研究了膨胀阻燃剂填充聚合物LDPE作为阻燃复合薄膜的性能,分析了膨胀阻燃剂的加入对复合膜阻燃性能、残重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该新型配方中的EG和APP/PER对复合薄膜的阻燃性能具有协同作用,当配方中APP/PER/EG的填充量达到30%质量分数(APP∶PER∶EG∶LDPE质量比16∶8∶6∶100)时,薄膜材料的氧指数可达到27.5%;与纯LDPE薄膜相比,阻燃薄膜的氧指数提高了10.3%,改善了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薄膜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膨胀型阻燃剂 可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