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利拉鲁肽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OD样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R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代艳芳 孙立元 +1 位作者 张新波 王绿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主要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导致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FH患者LDLR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表面LDLR减少或缺如,机体代谢胆固醇能...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主要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导致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FH患者LDLR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表面LDLR减少或缺如,机体代谢胆固醇能力降低,血浆胆固醇增高并沉积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常伴有全身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因此FH也是最常见的严重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对LDLR基因突变的报道总共有1741种,经整理我国目前报道的140例FH指示病例,包括108种LDLR基因突变类型。文章对已报道的中国FH患者LDLR基因突变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综述,旨在为FH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突变 中国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cofuranone增加HepG2细胞LDLR报告基因表达的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华 张成刚 姜成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49-451,469,共4页
以控制LDLR基因表达的调控元件SRE为靶位点 ,使用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染人肝细胞系HepG2筛选模型高通量筛选微生物来源的能够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表达的具有潜在的降胆固醇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筛选过程中 ,通过对... 以控制LDLR基因表达的调控元件SRE为靶位点 ,使用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染人肝细胞系HepG2筛选模型高通量筛选微生物来源的能够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表达的具有潜在的降胆固醇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筛选过程中 ,通过对一株真菌产生的化合物ascofuranone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测活用细胞株的LDL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有中等强度的激活作用 ,其SC150 为 40 .4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ofuranone 生活活性 高通量筛选 荧光素酶 基因表达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对大鼠PCSK9-LDLR表达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谭超 肖红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3,共3页
为了研究柚皮苷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机制,将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高剂量预防组,低、高剂量治疗组;低、高剂量分别为10 mg/kg和30 mg/kg。5周结束,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 为了研究柚皮苷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机制,将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高剂量预防组,低、高剂量治疗组;低、高剂量分别为10 mg/kg和30 mg/kg。5周结束,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表明,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PCSK9的表达和血清中TG、TC、LDL-C水平都低于高脂模型组,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LDLR的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说明柚皮苷通过PCSK9-LDLR通路防治试验性大鼠的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和LDLR^(-/-)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差异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建茹 刘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3-1037,共5页
动物模型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主要有鼠、兔、猪、非人灵长类动物等,其中ApoE^(-/-)和LDLR^(-/-)小鼠模型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2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两者虽然均可形... 动物模型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主要有鼠、兔、猪、非人灵长类动物等,其中ApoE^(-/-)和LDLR^(-/-)小鼠模型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2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两者虽然均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灶,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该文从脂质代谢、斑块形成及病理、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miRNA表达及调控等方面对这2种小鼠模型的差异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载脂蛋白E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于伟 张桂芳 +3 位作者 宋雪建 甄井龙 迟晓星 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5-210,共6页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N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高脂模型对照组(HF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g/(kg·dm_b)辛伐他汀片灌胃),蓝靛果花色苷低、中、高剂量组(HFD+L、HFD+M、HFD+H,分别给予4.0、40.0、120.0 mg/(kg·dm_b)的花色苷灌胃),持续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取大鼠肝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肝脏组织中LDLR、ABCG1、ABCA1 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LD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靛果花色苷干预后,与HFD组相比,花色苷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LDL-C、Apo-B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升高HDL-C及Apo-A的含量(P<0.05或P<0.01)。花色苷各剂量组LDLR蛋白和m RNA水平均增高,与HF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A1 m RNA和ABCG1 m RNA的表达水平也高于HFD组,尤其是花色苷中、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40.0 mg/(kg·dm_b)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LDLR和ABC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花色苷 高脂大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miR-34a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7
作者 战盈瑾 周杰 +3 位作者 臧辰禧 马嘉霖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LCDV-cn致病机制解析和淋巴囊肿病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茎环RT-PCR获得cid-miR-34a,并测序鉴定;采用定量PCR(qRT-PCR)测定cid-miR-34a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cid-miR-34a的调控因子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靶基因;转染cid-miR-34a mimic过表达cid-miR-34a,转染cid-miR-34a inhibitor抑制cid-miR-34a表达,并用qRT-PCR检测cid-miR-34a、lncRNA、靶基因和LCDV-cn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的表达。【结果】cid-miR-34a长度为22 bp,保守性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id-miR-34a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感染72 h达峰值后下降。lncRNA LRP1靶向结合cid-miR-34a,并调控cid-miR-34a的释放,且cid-miR-34a靶向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lrp1的表达,lncRNA LRP1、cid-miR-34a和靶基因lrp1形成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LCDV-cn感染GCO后,lncRNA LRP1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与LCDV-cn的感染呈正相关。过表达cid-miR-34a后,lrp1表达量降低,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降低;抑制cid-miR-34a表达后,lrp1表达量升高,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升高。【结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调控着病毒感染和复制。lncRNA LRP1竞争性结合cid-miR-34a,cid-miR-34a靶向抑制lrp1的表达,LRP1又发挥着促进LCDV-cn复制和疾病发展的作用。cid-miR-34a、lncRNA LRP1和lrp1均是抑制LCDV-cn感染和治疗淋巴囊肿病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草鱼卵巢细胞 cid-miR-34a 长非编码RNA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降低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仝彤 孙嘉颖 +2 位作者 史艳楠 邵莹 杨利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7-953,共7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探讨金丝桃苷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的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喂食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金丝桃苷干预组及阳性对照组给予不同剂量金丝桃苷灌胃和洛伐他汀灌胃8周。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检...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探讨金丝桃苷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的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喂食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金丝桃苷干预组及阳性对照组给予不同剂量金丝桃苷灌胃和洛伐他汀灌胃8周。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检测小鼠血浆胆固醇相关指标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脂质累积情况及肝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能力,检测金丝桃苷干预后肝细胞和肝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丰度变化。结果: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与高胆固醇模型组相比,金丝桃苷干预组小鼠血总胆固醇(TC)水平下降(P<0.05);低剂量金丝桃苷干预组LDL-C水平下降(P<0.05);高胆固醇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大量空泡脂肪样变,肝细胞稀疏且排列紊乱,金丝桃苷干预组小鼠较高胆固醇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脂肪样变明显减轻,脂滴数量显著减少;体外实验发现,金丝桃苷能增加肝细胞中TC和LDL-C的含量(P<0.01),促进肝细胞对LDL-C的摄取,提高肝细胞及小鼠肝组织中LDLR丰度(P<0.01)。结论:金丝桃苷可能通过提高LDLR丰度促进小鼠肝组织摄取血LDL-C,进而降低小鼠血浆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高胆固醇血症 食药两用植物(EMPs)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1和LDLR在不同妊娠时期绒毛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聂青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41-246,265,共7页
目的检测CD8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在人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了解一些可能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入胞的宿主因子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81、LDLR在人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mRNA表达水... 目的检测CD8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在人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了解一些可能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入胞的宿主因子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81、LDLR在人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81、LDLR在不同孕期胎盘绒毛组织的表达。结果发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组织的CD81、LDLR表达量随孕期呈递增趋势。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证实了CD81、LDLR在不同孕期胎盘绒毛组织的表达。结论胎盘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中可以定位并表达HCV入胞的宿主相关因子CD81、LDLR。为进一步研究CLEC4M传播HCV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 人体 肝炎病毒 丙型 CD81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绒毛组织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活体荧光技术观察LDLR^(-/-)小鼠血管损伤后初期病变形成的动态变化
10
作者 高岱岳 高蒙蒙 +6 位作者 秦蒙 王丽丽 吕新勇 王振中 萧伟 刘树民 许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I0001,I0002,共6页
目的应用活体荧光技术,研究血管损伤后初期病变形成的动态变化。方法 112只雄性LDLR-/-小鼠随机分成14组,每组8只。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敲除(GFP+/LDLR-/-)小鼠的骨髓移植到LDLR-/-小鼠中,行血管损伤手术。从术后第1天... 目的应用活体荧光技术,研究血管损伤后初期病变形成的动态变化。方法 112只雄性LDLR-/-小鼠随机分成14组,每组8只。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敲除(GFP+/LDLR-/-)小鼠的骨髓移植到LDLR-/-小鼠中,行血管损伤手术。从术后第1天至14天,麻醉小鼠,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股动脉血管病变变化的动态状况。结果术后第1天即见血管内大量荧光细胞随血液高速循环,术后第3天出现血液中的荧光细胞呈点状粘附于血管内壁,术后第6天,在血管内壁荧光细胞粘附的部位,外膜组织开始明显增生,增生的外膜组织中可见荧光细胞,此时血管内壁的病变呈不规则的片状分布。术后第9天,血管外纤维组织显著增生,并见大量的荧光细胞,同时可见外膜组织中有血液流动的新生营养血管。至病变第14天,受损血管的病变程度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病变部位血管内膜上粘附聚集大量的荧光细胞,形成内衬而附着于血管内膜。结论血管损伤后的初期病变存在着由血管内到外的发展趋势。病变的形成与循环血中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在内膜部位粘附和聚集具有紧密的联系,血管内膜的病变对血管外纤维组织的增生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荧光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敲除小鼠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VLDLR基因转移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tau蛋白Alzheimer病样改变
11
作者 杨雁 孙婷婷 +5 位作者 徐永平 张建华 张木勋 张晓洁 刘永健 袁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D)的重要特征,在2型糖尿病中tau蛋白呈AD样过度磷酸化改变。本研究运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转移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T2DM),观察海马tau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变化。方法:将8周龄雄性Wista... 目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D)的重要特征,在2型糖尿病中tau蛋白呈AD样过度磷酸化改变。本研究运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转移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T2DM),观察海马tau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变化。方法:将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TL)以普通饮食喂养,2型糖尿病组(T2DM)及2型糖尿病处理组(T2DM+VLDLR)。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浆血糖,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Western blotting分析海马内总tau、tau蛋白上部分位点磷酸化及VLDLR水平。[γ-32P]标记的ATP和特异性底物肽检测海马内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中的关键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结果:T2DM组大鼠经VLDLR基因处理之后(T2DM+VLDLR)与对照组(CTL)海马回总tau蛋白水平无差异,T2DM组tau(pS214)、tau(pS396)、tau(pS422)及tau(pSpS199/202)位点上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CTL组,而在tau-1位点免疫反应显著弱于CTL组;运用VLDLR基因处理之后,tau蛋白上tau(pT217)、tau(pS396)及tau(pSpS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tau-1位点显著增强,但tau(pS214)及tau(pS422)位点磷酸化水平无显著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检测到T2DM组大鼠海马区tau蛋白在Ser214位点上磷酸化程度较CTL组显著增高,运用VLDLR基因处理之后,tau蛋白磷酸化程度逆转不明显。3组大鼠海马细胞内总GSK-3β无显著差异,但T2DM组GSK-3β磷酸化程度显著下降,运用VLDLR基因处理后GSK-3β磷酸化程度显著上升。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VLDLR基因处理可能是通过抑制GSK-3β活性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tau蛋白上部分位点的Alzheimer病样过度磷酸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极低密度脂蛋白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质类 糖原合成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X-1促进低氧诱导的内皮细胞自噬与凋亡
12
作者 李燕飞 黄灿 +2 位作者 罗平 何芳 胡长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7-1025,共9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植物凝集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对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植物凝集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对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别给予低氧(1%O2)不同时间(0、6、12、24 h)处理后,观察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水平。进一步通过干预LOX-1以探究其对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感染GFP-LC3B腺病毒后LC3B的表达;透射电镜检测自噬小体;Real-time PCR法检测LOX-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OX-1、LC3II/I、Beclin-1、Atg 5、cleaved-caspase 3、Bax、Bcl-2蛋白表达;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Hoechst法、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低氧(1%O2)处理HUVECs 24 h,可明显增加荧光显微镜下LC3II斑点,上调LC3II/I蛋白表达,电镜下检测到自噬小体;低氧增加ROS生成,促进细胞凋亡;低氧上调HUVECs 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LOX-1 siRNA可显著逆转低氧引起的细胞自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 5、LC3II/I)表达下调;LOX-1 siRNA能减少ROS生成,抑制细胞凋亡,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 3、Bax的表达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结论:低氧诱导LOX-1表达上调,促进ROS生成,从而介导内皮细胞自噬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凝集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低氧 自噬 凋亡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纤维内源特异性TGF-β信号通过LRP1减轻小鼠急性骨骼肌炎
13
作者 蔡祺晖 蓝海强 +7 位作者 冼柏俊 王楠 黄晓蕾 牛晓璐 胡欣雨 李辰 谢俊毅 廖钊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5-1374,共10页
目的:探究骨骼肌纤维内源特异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对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诱导的小鼠急性骨骼肌炎后肌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86只野生C57BL/6小鼠和138只肌纤维TGF-β受体2(TGF-βrec... 目的:探究骨骼肌纤维内源特异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对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诱导的小鼠急性骨骼肌炎后肌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86只野生C57BL/6小鼠和138只肌纤维TGF-β受体2(TGF-βreceptor 2,TGF-βr2)条件性敲除(SM TGF-βr2^(-/-))小鼠。胫骨前肌注射CTX诱导小鼠急性骨骼肌损伤,对部分SM TGF-βr2^(-/-)小鼠给予Smad信号激动剂SRI-011381(SRI)肌注,主要分为对照(control)组、SM TGF-βr2^(-/-)组和SM TGF-βr2^(-/-)+SRI组,每组24只。采用RT-q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损伤肌内炎症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损伤肌内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HY3)和胚胎肌球蛋白重链(embryonic myosin heavy chain,eMHC)蛋白的表达。提取乳鼠四肢肌肉组织,体外分化培养肌源性前体细胞(myogenic precursor cells,MPCs),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培养,且给予SRI和重组小鼠细胞外基质蛋白1(recombinant mous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rmECM1)等试剂单独或联用处理,主要分为以下7组(每组6只):control-MPCs组、control-MPCs+LPS组、TGF-βr2^(-/-)-MPCs组、TGF-βr2^(-/-)-MPCs+LPS组、TGF-βr2^(-/-)-MPCs+LPS+SRI组、TGF-βr2^(-/-)-MPCs+LPS+rmECM1组及TGF-βr2^(-/-)-MPCs+LPS+SRI+rmECM1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肌管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molecules,MHC-I/H-2Kb)、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 molecules,MHC-II/H2-Eα)、Το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和L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肌管内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ing factor,Moy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在体内,较之于control组,SM TGF-βr2^(-/-)组损伤肌内促炎因子显著上调(P<0.05)、抗炎因子与LRP1、MHY3和eMHC等显著下调(P<0.05),肌纤维再生修复延迟。体外炎症环境中,较之于control-MPCs+LPS组,TGF-βr2^(-/-)-MPCs+LPS组中LRP1、MoyD和myogenin等显著下调(P<0.05),给予SRI处理后,下调趋势得以逆转(P<0.05)。此外,与TGF-βr2^(-/-)-MPCs+LPS组比较,联用rmECM1与SRI能显著上调MyoD和myogenin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在小鼠急性骨骼肌炎中,肌纤维内源特异性TGF-β信号通过Smad2/3信号调控损伤肌局部免疫特性,促进LRP1分子的表达,后者能与ECM1充分结合后促进肌再生修复,从而改善急性骨骼肌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急性骨骼肌炎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再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1例报告
14
作者 陈昕雨 吴慧潇 +1 位作者 徐潮 孔磊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4,共7页
报告1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osteoporosis-pseudoglioma syndrome,OPPG)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一名先天性双目失明... 报告1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osteoporosis-pseudoglioma syndrome,OPPG)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一名先天性双目失明的男性,8岁时因跌倒发生胸椎骨折,28岁时无明显诱导发生双上肢骨折。查体见双目失明,鼻梁宽而短,颈短,双上肢活动受限伴肩关节疼痛,脊柱后凸畸形。颈胸椎CT平扫示骨质疏松,T5、T6、T7椎体压缩性改变。双肩CT平扫示双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基因检测发现患者携带LRP5基因c.1349G>A(p.Arg450His)和c.884-1G>A(p.?)的复合杂合突变,且分别遗传自其父母。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随访期间未再发生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 LRP5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LR激动剂模型的建立及上调LDLR功能的黑茶品类筛选
15
作者 吴文亮 黄建安 +4 位作者 刘仲华 杨新河 袁勇 黄浩 杨文波 《茶叶通讯》 2017年第3期7-12,16,共7页
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激动剂药物筛选模型,并用该模型筛选出具有上调LDLR功能的黑茶品类。合成LDLR启动子片端(189bp),克隆入含有萤火虫荧光素梅报告基因的p GL3-basic载体中,构建了重组报告基... 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激动剂药物筛选模型,并用该模型筛选出具有上调LDLR功能的黑茶品类。合成LDLR启动子片端(189bp),克隆入含有萤火虫荧光素梅报告基因的p GL3-basic载体中,构建了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 GL3-LDLR,以p RL-TK为内参质粒,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ep G2;以降脂药物辛伐他汀作为阳性对照物,优化反应条件,再应用该模型对8种黑茶水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对荧光素酶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且呈一定剂量的依赖性,Z′因子为0.72,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成功地建立了靶向LDLR转录活性的双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并发现待测黑茶均有一定的激动活性,其中金花天成茶对模型的激活值最高,激活值达1.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药物筛选模型 黑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通过SCAP-SREBP2-LDLr途径促进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脂肪变肝细胞胆固醇内流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琳 刘宏 谢友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 探讨炎症促进CCl4所致的单纯性脂肪变肝细胞进一步脂质集聚形成脂肪肝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12只6~8周龄的 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和炎症组(n=6)。2组均预先皮下注射CCl4 2周,再分别给予对照组和炎... 目的 探讨炎症促进CCl4所致的单纯性脂肪变肝细胞进一步脂质集聚形成脂肪肝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12只6~8周龄的 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和炎症组(n=6)。2组均预先皮下注射CCl4 2周,再分别给予对照组和炎症组生理盐水和酪蛋白皮下注射16周,18周后留取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及脂质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脂肪肝病变程度,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肝组织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SREBP-2)和SREBP裂解激活蛋白(SREBP cleavage activating protein,SCA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炎症组的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和TNF-α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236.09±38.45)ng/mL vs (35.68±11.34)ng/mL,(82.59±11.48)pg/mL vs (17.91±2.77)pg/mL,P〈0.05],炎症组的血清HDL-c、LDL-c、TC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0.91±0.10)vs(1.80±0.12)mmol/L,(2.65±0.44)vs(5.76±0.33)mmol/L,(3.69±0.26)vs(4.16±0.22)mmol/L,P〈0.05],HE及油红O染色显示炎症组可见大量的脂质堆积。炎症组的LDLr、SREBP-2、SCAP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结论 炎症可能通过上调肝细胞LDLr、SREBP-2、SCAP的表达,导致CCl4刺激下的脂肪变肝细胞摄入外源性胆固醇增加,加重肝脏脂质的异常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四氯化碳 SREBP-2 ldlr S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金黄地鼠PCSK9-LDLR表达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江立 安胜军 常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金黄地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机制。方法:3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NS组3组,每组10只。正常组地鼠饲喂普通饲料,其余2组地鼠饲喂高脂饲料;4周后高血脂症模型已经建成,PNS组腹腔注射血塞通注射...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金黄地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机制。方法:3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NS组3组,每组10只。正常组地鼠饲喂普通饲料,其余2组地鼠饲喂高脂饲料;4周后高血脂症模型已经建成,PNS组腹腔注射血塞通注射液(5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2周后,处死地鼠,收集血液,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取肝组织,采用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地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地鼠血清TC、TG、LDL-C和ALT水平显著增高(P<0.05),PNS干预组地鼠TC、TG、LDL-C和ALT水平显著下降(P<0.05),各组地鼠血清中HDL-C和AST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地鼠肝脏中PCSK9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LDL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PNS组地鼠肝脏组织PCSK9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DL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CSK9和LDLR mRNA变化不明显。结论:PNS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具有显著降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CSK9-LDL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高脂血症 三七总皂苷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LDLR基因敲除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及其表型分析
18
作者 王兆卫 吕亚楠 +1 位作者 胡正 杨永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76,共6页
目的: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敲除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并对血液胆固醇水平进行分析评价,为构建具有高脂血症的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提供新方法。方法:基于CRISPR/Cas9技术,将有效识别LDLR基因外显子2和18... 目的: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敲除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并对血液胆固醇水平进行分析评价,为构建具有高脂血症的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提供新方法。方法:基于CRISPR/Cas9技术,将有效识别LDLR基因外显子2和18的sgRNA/Cas9 mRNA注射到NOD SCID小鼠的受精卵中,通过对新生小鼠基因型鉴定筛选得到基因敲除的F0代阳性(LDLR^(+/-),Aa)小鼠,再将此小鼠与NOD SCID(LDLR^(+/+),AA)小鼠繁育,鉴定得到能稳定遗传基因型的F1代(Aa)小鼠。将F1代阳性杂合小鼠与NOD SCID小鼠繁育,获得大量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的F2代(Aa)小鼠,在F2代间进行大规模繁育,获得的F3代小鼠依据基因型和性别进行分组,分别为雄性AA、雄性Aa、雌性AA和雌性Aa,对体质量进行监测,同时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液胆固醇水平检测。结果:通过上述构建方法获得了NOD SCID LDLR^(+/-)(Aa)小鼠,经过8周的体质量检测,Aa杂合子基因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影响小鼠体质量,雌性Aa的胆固醇水平为(100.80±4.42)mg·dL^(-1),雄性Aa的胆固醇水平为(120.56±11.16)mg·dL^(-1),与阴性对照(基因型为AA的小鼠)比较,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雌性AA的胆固醇水平为(60.78±2.11)mg·dL^(-1),雄性AA的胆固醇水平为(75.43±10.06)mg·dL^(-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小鼠体质量的前提下,通过CRISPR/Cas9技术在NOD SCID背景下成功构建出了胆固醇水平自发升高的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胆固醇 CRISPR/Cas9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x-LDL/LOX-1信号通路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肺癌进展中的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阳 姚坚 陈金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31,共7页
目的基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人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号通路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肺癌进展的机制。方法收集81个已鉴定的具有成对相邻非癌组织(离肿瘤至少5 cm)的肺腺癌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OX-1表达。... 目的基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人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号通路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肺癌进展的机制。方法收集81个已鉴定的具有成对相邻非癌组织(离肿瘤至少5 cm)的肺腺癌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OX-1表达。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细胞)中过表达LOX-1。用Transwell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用不同浓度oxLDL处理细胞,并检测细胞中LOX-1表达情况。结果在包含原发性人肺癌和匹配的邻近非癌组织中,肿瘤中LOX-1染色比非癌组织样品明显增强(中值H分数99.4 vs.16.2,P<0.001)。高LOX-1表达与低生存显著相关(P<0.001)。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具有更高的LOX-1水平(中值H分数83.2 vs.121.1,P<0.01)。LOX-1过表达显著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细胞数(P<0.01)。此外,LOX-1是ox-LDL诱导的肺癌细胞转移所必需的功能靶点。伊他替尼抑制LOX-1过表达的A549在体外的转移能力。结论LOX-1的表达随着oxLDL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并且LOX-1的表达上调促进了肺癌细胞的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anus激酶/转录因子激活子(JAK1/STAT6)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肺癌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LRP5基因多态性与骨量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娅 李军 +3 位作者 李思源 王曦龄 卢韵秋 李子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5,LRP5)rs556442、rs312778位点基因多态性及突变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骨量异常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 目的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5,LRP5)rs556442、rs312778位点基因多态性及突变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骨量异常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新疆石河子地区的142例绝经后女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29)、T2DM组(B组,n=30)、骨量降低组(C组,n=28)、骨量降低+T2DM组(D组,n=55)。收集记录相关基线资料,运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受试者血糖、血脂及骨代谢指标。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LRP5基因位点多态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测定,采用SNPscan技术对上述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①四组基线资料比较,绝经年限、年龄及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A组相比,B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P<0.05);D组的FPG、HbA1c的血清学水平升高,甘油三酯(TG)血清学水平降低(P<0.05);③rs556442位点:与A组相比,D组基因型分布(AA/AG/GG基因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12778位点组间基因型(CC/CT/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rs556442位点:与AA基因型相比,B、C组AG/GG基因型的股骨颈BMD水平降低;D组AG/GG型的HDL血清学水平降低(P<0.05)。rs312778位点:与CC基因型相比,A组HbA1C、FPG血清学水平较CT/TT基因型低(P<0.05);D组CT/TT基因型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学水平升高(P<0.05);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s556442位点,TG增加是腰L_(1~4)BMD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rs312778位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降低是腰L_(1~4)及股骨颈BMD降低的危险因素,TG增加是腰L_(1~4)BMD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⑥在rs556442、rs312778位点骨量异常与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LRP5基因rs556442、rs312778基因位点的突变可能与骨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绝经女性 基因突变 骨量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