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herapeutic horseback riding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military veterans 被引量:3
1
作者 Rebecca A.Johnson David L.Albright +10 位作者 James R.Marzolf Jessica L.Bibbo Hayley D.Yaglom Sandra M.Crowder Gretchen K.Carlisle Amy Willard Cynthia L.Russell Karen Grindler Steven Osterlind Marita Wassman Nathan Harms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2018年第1期19-32,共14页
Background:Large numbers of post-deployment U.S.veterans are diagnosed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and/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leading to an urgent need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sympto... Background:Large numbers of post-deployment U.S.veterans are diagnosed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and/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leading to an urgent need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symptoms and increase veterans’coping.PTSD includes anxiety,flashbacks,and emotional numbing.The symptoms increase health care costs for stress-related illnesses and can make veterans’civilian life difficult.Methods:We used a randomized wait-list controlled design with repeated measures of U.S.military veterans to address our specific aim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a 6-week therapeutic horseback riding(THR)program for decreasing PTSD symptoms and increasing coping self-efficacy,emotion regulation,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Fiftyseven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and 29 enrolled in the randomized trial.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the horse riding group(n=15)or a wait-list control group(n=14).The wait-list control group experienced a 6-week waiting period,while the horse riding group began THR.The wait-list control group began riding after 6 week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trol group.Demographic and health history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rom all the participants.PTSD symptom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standardized PTSD Checklist-Military Version(PCL-M).The PCL-M as well as other instruments including,The Coping Self Efficacy Scale(CSES),The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DERS)and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Scale for Adults-short version(SELSA)were used to access different aspects of individual well-being and the PTSD symptoms.Results:Participants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TSD scores after 3 weeks of THR(P≤0.01)as well as a statistically an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after 6 weeks of THR(P≤0.01).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had a 66.7%likelihood of having lower PTSD scores at 3 weeks and 87.5%likelihood at 6 weeks.Under the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our ANOVA findings for the coping self-efficacy,emotion regulation,and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results for coping self-efficacy and emotion regulation trended in the predicted direction.Results for emotional loneliness were opposite the predicted direction.Logistic regression provided validation that outcome effects were caused by riding longer.Conclusion: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R may be a clinically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alleviating PTSD symptoms in military veter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assisted intervention Coping self-efficacy Emotion regulation Military veteran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ocial engagement therapeutic horseback rid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晓栋 孔伟 陈红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3-144,156,共3页
目的 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均43例,外剥内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PPH组采用... 目的 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均43例,外剥内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PPH组采用PPH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记录。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用时、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肛肠动力指标[肛门静息压(ARP)、肛管高压区长度(HPZ),肛门最大收缩压(MSP)],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PPH组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外剥内扎组(79.07%,P<0.05);PPH组手术用时、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9.70±2.89)min,(7.05±1.62)d,(5.79±1.68)d],均显著低于外剥内扎组[(29.67±3.28)min,(13.67±2.49)d,(9.79±2.63)d,P<0.05];治疗后,两组的ARP、HPZ、MSP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并且PPH组治疗后的ARP、HPZ、MSP水平分别为(49.88±6.17)mm Hg、(4.50±0.89)cm、(149.72±12.80)mm Hg,高于外剥内扎组[(36.60±3.87)mm Hg、(3.58±0.80)cm,(119.35±10.01)mm Hg,P<0.05];PP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外剥内扎组20.93%(P<0.05)。结论 PPH在环状混合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肛肠动力,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可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肛肠动力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多珠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3
作者 孙娟 闻静 +2 位作者 张成斌 郑兆炜 王娅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86-89,148,共5页
目的 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长期使用维多珠单抗(VDZ)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 Med、Embase、ClinicalKey、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以缓解期U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VDZ为干预条件的随机对... 目的 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长期使用维多珠单抗(VDZ)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 Med、Embase、ClinicalKey、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以缓解期U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VDZ为干预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语言仅限于英文。结果 最终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缓解期UC患者使用VDZ,可以获得更高的临床缓解率[RR=2.60,95%CI(1.92,3.52)]、临床反应率[RR=2.21,95%CI(1.75,2.78)]、黏膜愈合率[RR=2.51,95%CI(1.93,3.26)]、持久临床缓解率[RR=2.42,95%CI(1.88,3.12)]、无皮质类固醇缓解率[RR=3.23,95%CI(1.9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事件[RR=1.00,95%CI(0.91,1.10)]和严重不良事件[RR=0.97,95%CI(0.72,1.29)]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DZ可使UC患者获得长久的内镜黏膜愈合,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UC患者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珠单抗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中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黄勇 肖远流 +1 位作者 王大明 杨景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细胞因子、凝血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神经丝轻链蛋白、D-二聚体浓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指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疗效 血清细胞因子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地区866例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病因及药物疗效随访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翔 韩志英 +4 位作者 刘爱红 范彧 杜敏 魏语泽 段玥如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对太原地区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常见病因构成特点及药物疗效进行随访、分析,为该地区慢性咳嗽患儿的经验性诊疗提供思路,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6例0~1... 目的:对太原地区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常见病因构成特点及药物疗效进行随访、分析,为该地区慢性咳嗽患儿的经验性诊疗提供思路,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6例0~14岁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遵循国内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作出诊断并予相应治疗,按时随访,评估药物疗效。结果:866例患儿年龄6个月~14岁,653例(75.4%)慢性咳嗽为单病因所致,213例(24.6%)为混合病因。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697例(80.5%)、感染后咳嗽(PIC)190例(21.9%)、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66例(19.2%)、过敏性咳嗽(AC)19例(2.2%)、心因性咳嗽(PC)11例(1.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2例(0.2%)。病因分布具有年龄、季节差异,而无性别差异。明确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太原地区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常见病因为CVA、PIC和UACS,无性别差异;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药物干预是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咳嗽 病因 药物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祚才 陈建平 王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10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按术式差异分... 目的探讨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10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按术式差异分为半髋关节置换术组(n=53例)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组(n=53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安全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两组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更多,卧床时间更长(P<0.05)。两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HS)评分高于术前,不等长例数少于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且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比较,HHS评分更低,VAS评分更高(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不等长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量表中总体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组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和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低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的16.9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具优势。术前一般状况欠佳且对术后功能要求不高老年患者宜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前一般状况良好且对术后功能恢复有一定要求老年患者宜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治疗用蛋白药物免疫原性评估
7
作者 邱基程 张璐 +2 位作者 陈苏蒙 苏富琴 曹兴元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近年来,兽用治疗用蛋白药物已经逐渐成为药物研发热点。免疫原性是治疗用蛋白药物的固有属性,可能导致药物体内暴露量改变、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兽用治疗用蛋白药物免疫原性评估和研究贯穿于该类药物非临床评价、临床... 近年来,兽用治疗用蛋白药物已经逐渐成为药物研发热点。免疫原性是治疗用蛋白药物的固有属性,可能导致药物体内暴露量改变、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兽用治疗用蛋白药物免疫原性评估和研究贯穿于该类药物非临床评价、临床评价、上市后评价的整个研发过程,是该类药物研发评价的重点,更是药物评价的难点。本文参考人用治疗用蛋白药物免疫原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以及上市药物分析评价方法,对免疫原性检测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评价要求进行分析。同时,对临床免疫原性设计评价方法和对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不良反应相关性统计分析方法等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兽用治疗用蛋白药物的免疫原性评价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治疗用蛋白药物 免疫原性 抗药抗体 安全性相关性分析 有效性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外国家窄治疗指数药品的仿制药替代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8
作者 刘敬峰 左臣伟 +1 位作者 史扬帆 颜建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2,共8页
为了保障窄治疗指数(narrow therapeutic index,NTI)药品仿制药替代的安全有效性,完善与优化我国的仿制药替代政策,通过检索国外文献数据库以及政府网站,梳理域外国家保障NTI药品仿制药替代安全有效性的代表性举措,涉及药物研发注册、... 为了保障窄治疗指数(narrow therapeutic index,NTI)药品仿制药替代的安全有效性,完善与优化我国的仿制药替代政策,通过检索国外文献数据库以及政府网站,梳理域外国家保障NTI药品仿制药替代安全有效性的代表性举措,涉及药物研发注册、仿制药临床替代和上市后监测等环节,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可以借鉴参考的做法。研究发现我国在NTI药品仿制药替代方面存在NTI药品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对象不明确、NTI药品的仿制药替代决策依据合理性有待提升和上市后监测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和挑战。建议制定NTI药品清单、充分发挥医师和药师在仿制药替代中的作用、依据用药风险高低调整NTI药品仿制药替代和完善仿制药替代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治疗指数药品 仿制药替代 安全有效性 典型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骨化三醇联合五禽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中、远期疗效比较
9
作者 庄天微 谢伟 +3 位作者 胡志洋 张晶 祁莉娜 王彤彤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化三醇联合五禽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10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化三醇联合五禽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10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骨化三醇联合五禽戏治疗,观察组采取大剂量骨化三醇联合五禽戏治疗。在患者治疗3、6和12个月时,从患者腰椎L1~L4骨密度、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心理和疼痛评分方面比较两种疗法的早、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3、6个月时,两组患者腰椎L1~L4骨密度、ALP水平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腰椎L1~L4骨密度和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心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同剂量骨化三醇联合五禽戏治疗的早期和中期疗效并不显著。但在长期疗效方面,高剂量骨化三醇联合五禽戏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五禽戏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早期疗效 中期疗效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临床观察
10
作者 董瑞波 罗东斌 +3 位作者 唐东鸣 汤永南 侯大标 焦峰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瘀斑面...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瘀斑面积、肿胀程度、皮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炎症因子水平、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尿白蛋白(urine albumin,Al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瘀斑面积、皮温、肿胀程度评分、VA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一氧化碳水平更低(P<0.05),HSS评分更高(P<0.05),Hb与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6/37)]高于对照组[81.1%(30/3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1/37)]低于对照组[18.9%(7/37)](P<0.05)。结论:采用利伐沙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瘀斑患者,可降低肿胀及疼痛程度,维持正常皮温,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利伐沙班 中药熏洗 瘀斑 治疗效果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生活质量提升分析
11
作者 骆翠萍 熊永志 《天津药学》 2024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生活质量提升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6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生活质量提升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6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药物治疗,口服10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口服奥氮平片15 mg/次,氨磺必利片400 mg/次,均1次/d;两组均根据病情调整用量,均连续口服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症状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精神症状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神经病理症状及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RS的策略在疗效、精神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存在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氨磺必利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2
12
作者 苏怡芳 马俊 +1 位作者 章左艳 伍爱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61-63,67,共4页
目的观察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Ⅱ-Ⅲ期压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棉纱布换药(n=30),观察组使... 目的观察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Ⅱ-Ⅲ期压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棉纱布换药(n=30),观察组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压疮愈合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床单污染次数。结果观察组Ⅱ期压疮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57.1%vs 92.3%,χ^2=4.340,P〈0.05),Ⅲ期压疮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7.1±3.8)d vs(35.6±3.2)d,t=2.964,P〈0.05)];观察组中Ⅱ、Ⅲ期压疮患者创面换药和床单污染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合并Ⅱ期压疮患者的创面愈合率、缩短Ⅲ期压疮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和床单污染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糖尿病 压疮 护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二期不置肾造瘘管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佛林 邹晓峰 +12 位作者 肖日海 袁源湖 伍耿青 王晓宁 张国玺 李宏召 龙大治 薛义军 徐辉 杨军 刘敏 廖云峰 钟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评价即刻二期不置肾造瘘管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Instantly phase-Ⅱ tubeless MPCNL)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54例上尿路结石行MCPNL,术后12~24h内在明确无需二次镜检、无明显血尿及尿路感染的情况下拔除肾造瘘管。研究结... 目的评价即刻二期不置肾造瘘管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Instantly phase-Ⅱ tubeless MPCNL)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54例上尿路结石行MCPNL,术后12~24h内在明确无需二次镜检、无明显血尿及尿路感染的情况下拔除肾造瘘管。研究结果与对照组即同一时期内行常规留置肾造瘘管的MPCNL及一期不置肾造瘘管的MPCNL(tubeless MPCNL)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54例成功施行即刻二期不置肾造瘘管的MPCNL。3组病例的年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平均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一期tubeless MPCNL和即刻二期tubeless MPCNL组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的需求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MPCN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54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尿外渗及尿路感染,穿刺通道愈合良好,随访无肾周尿囊肿形成。结论对有适应证的患者施行即刻二期tubeless MPCNL安全、可行、有效。较常规留置肾造瘘管MPCNL术后疼痛不适更轻微、恢复更快,还可降低一期tubeless MPCNL术后继发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造瘘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文学 王建伟 +3 位作者 康新 伏光辉 李凤利 刘宇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1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大面积脑梗死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患侧大骨瓣减压和硬脑膜成形术。在随访的12个月中,应用巴氏指数(BI... 目的评价早期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1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大面积脑梗死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患侧大骨瓣减压和硬脑膜成形术。在随访的12个月中,应用巴氏指数(BI)及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价。结果 30 d病死率为20%(12例),12个月病死率为26.6%(16例)。与病死率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脑疝征象、手术时间超过24 h(OR=42.20、0.10、17.80,P=0.0068、0.0499、0.0463)。平均GOS为(3.3±1.7)分,平均BI为(65.1±40.1),29例(65.9%)患者效果良好(BI≥60)。结论年龄小于60岁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有较好的疗效,手术时间应小于24 h。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和脑疝形成是影响病死率和功能恢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 大面积脑梗死 疗效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儿童弱视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缪超英 钟修樑 熊敏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方法:从近10a来在我院经过弱视治疗的患儿中,选出109例117眼,9~15岁的患儿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经过红光闪烁,后像,光刷或光栅等综合治疗。结果:基本痊愈47.9%;进步31.6%;无效20.5%,总...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方法:从近10a来在我院经过弱视治疗的患儿中,选出109例117眼,9~15岁的患儿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经过红光闪烁,后像,光刷或光栅等综合治疗。结果:基本痊愈47.9%;进步31.6%;无效20.5%,总有效率79.5%。其中轻,中度弱视治疗效果优于重度弱视;黄斑中心注视疗效优于非中心注视。结论:用综合方法治疗大龄儿童的弱视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对这部分患儿应积极治疗而不应放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儿童 弱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总结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静 潘慈 +6 位作者 董璐 叶辉 周敏 汤静燕 薛惠良 顾龙君 王耀平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1-203,209,共4页
目的总结72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疗效。方法72例患儿中30例慢性再障,42例急性再障。慢性再障给予安雄、CsA治疗,急性再障给予安雄、CsA、大剂量丙种球蛋白、ATG治疗,其中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72例再障患... 目的总结72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疗效。方法72例患儿中30例慢性再障,42例急性再障。慢性再障给予安雄、CsA治疗,急性再障给予安雄、CsA、大剂量丙种球蛋白、ATG治疗,其中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72例再障患儿中慢性再障组和急性再障组在性别和发病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30例慢性再障病人中17例进步或治愈,11例无效或进展,无死亡病例;42例急性再障病人中14例进步或治愈,20例无效或进展,7例死亡,两组病人达进步或治愈者均无复发病例,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56.67%vs33.33%P<0.05),两组病人总的生存率统计学上有差异(100%vs83.33%P<0.05)。两组出现疗效的时间无差异(P>0.05),而在中位输血时间间隔上,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在42例急性再障病人中,28例接受ATG治疗,14例未接受ATG治疗,ATG组中有11例出现进步或治愈,未接受ATG组中仅3例出现疗效,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42.13%vs21.43%P<0.05),72例再障病人中有3例转变为AML(分别为M2,M3,M5),2例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治愈。结论慢性再障治疗疗效及生存率明显高于急性再障,而联合免疫治疗是治疗急性再障除了骨髓移植外的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群 朱子凤 +1 位作者 江平康 周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30-3632,共3页
[目的]从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中开发高效、长效、广谱、低毒、价廉的抗病毒新药。[方法]以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和扶正药黄芪、甘草等组成抗病毒复方制剂,用于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VH)、H9亚型禽流感... [目的]从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中开发高效、长效、广谱、低毒、价廉的抗病毒新药。[方法]以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和扶正药黄芪、甘草等组成抗病毒复方制剂,用于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VH)、H9亚型禽流感(AI)和禽肿头综合征等疾病自然发病家禽的治疗。同时,以单体黄芪多糖饲喂家禽作为对照。[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对ND、IBD、DVH、AI和禽肿头综合征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87%、69%、100%、100%,均高于黄芪多糖;其痊愈率分别为33%、37%、13%、69%、75%,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P<0.01);其治疗效果较差的病例百分比分别为15%、21%、24%、6%、7%,均显著低于黄芪多糖(P<0.01)。[结论]中药复方对某些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在降低死亡率和促进生产性能方面优于单体黄芪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黄芪多糖 病毒性疾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程度及治疗效能感对口腔癌患者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宏 孟箭 +3 位作者 王茜 刘苗苗 段敏凡 周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3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程度及治疗效能感对13腔癌患者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13腔癌患者为观察组.13腔科的100例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MCMQ量表、JCS-60量表及改良M...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程度及治疗效能感对13腔癌患者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13腔癌患者为观察组.13腔科的100例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MCMQ量表、JCS-60量表及改良Morisky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及治疗效能感口腔癌患者三个量表的评估结果,以Pearson分析上述方面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MCMQ量表回避、屈服得分及JCS-60量表评分中自我依赖、情感宣泄、逃避、宿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MCMQ量表、JCS-60量表及改良Morisky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程度与治疗效能感较高的口腔癌患者三个量表评分显著好于社会支持程度与治疗效能感较低的患者(P〈0.05),Pearson分析显示上述方面与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社会支持程度及治疗效能感对口腔癌患者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较大,应注意改善口腔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及治疗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程度 治疗效能感 口腔癌 应对方式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对照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金凤 刘如秀 刘志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予强心复脉合剂口服,对照组(81例)予阿托品口服,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和...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予强心复脉合剂口服,对照组(81例)予阿托品口服,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4 h动态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率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36%,24 h平均心率分别增加10次/min和4次/min,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VEF: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的作用(P<0.01)。结论强心复脉合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率和改善心功能,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强心复脉合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22A1、SLC22A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泽菁 刘欣跃 +2 位作者 李婧 王君 刘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SLC22A1 rs628031与SLC22A4 rs27289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300例T2DM患者与3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2个基因多态性位...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SLC22A1 rs628031与SLC22A4 rs27289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300例T2DM患者与3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2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在甘肃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选取其中新诊断的T2DM患者105例,接受每日口服500 mg二甲双胍的治疗,随访90 d;根据基因型分组,分析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情况与各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SLC22A1 rs628031与SLC22A4 rs272893在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C22A1 rs628031 AG型与AA型、GG型与AA型FPG、Hb A1c治疗前后变化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LC22A4 rs272893基因多态性中GG型与AA型FPG治疗前后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22A1rs628031和SLC22A4 rs272893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22A1 SLC22A4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基因多态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