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8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的彬州市LUCC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世锋 洪增林 +2 位作者 薛旭平 张锋军 石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2-299,共8页
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可为区域的土地规划、生态城市建设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基于彬州市2009年和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和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分析,从自然因素和... 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可为区域的土地规划、生态城市建设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基于彬州市2009年和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和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分析,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中选取7种驱动因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再运用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以研究区2009年土地利用为基期,模拟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并对预测结果精度验证。最后以2019年为基期数据,在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限制城市过度开发3种情景下,预测了202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10年间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5.57%,土地利用变化显著;驱动因子的回归分析通过有效性检验,预测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的Kappa系数值为0.7612,预测结果可信。在自然发展情景下,2029年彬州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40.54%,耕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减少27.31%,3.84%,或对研究区的生态平衡造成威胁;在生态保护和限制城市过度开发两种情景下,建设用地面积得到控制,水域、耕地等生态用地得到保护,有利于彬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 驱动因子 多情景模拟 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敏 刘国栋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4期108-109,共2页
探索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有助于明确其用地变化信息与掌握其用地规律。选取2005和2015年2期Landsat遥感解译数据并选取地形和GDP密度、人口密度等自然和人文驱动数据,借助IDRISI软件平台,利用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可获取研究区土地... 探索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有助于明确其用地变化信息与掌握其用地规律。选取2005和2015年2期Landsat遥感解译数据并选取地形和GDP密度、人口密度等自然和人文驱动数据,借助IDRISI软件平台,利用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可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且可探究所选驱动力因子与其的定量关系,模拟预测2025年研究区用地类型结构。研究表明:2015年模拟土地利用图对比同年土地分类利用图,Kappa指数精度为0.7841,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基于2015年分类用地图模拟得到2025年模拟预测图,主要变化表现于建设用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logistic-ca-markov模型 模拟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3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劣化灰岩能量演化规律与损伤本构模型
4
作者 杨忠平 侯善萌 +2 位作者 张益铭 高宇豪 刘新荣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768,共10页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下灰岩能量演化规律并提出了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根据能率-位移曲线,将岩石破坏过程划分为易损区压密、微裂隙闭合、弹性变形、微裂隙扩展及峰后破坏5个阶段;随着劣化应力的增加,部分耗散能提前释放,耗散能与弹性能相等时的应变逐渐减小;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破坏时总能量对应力的敏感性增强;揭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机理;提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考虑压密阶段劣化灰岩的损伤本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库区灾害预测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 单轴压缩 能量演化 WEIBULL分布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解析产能预测模型及其流动耦合方法综述
5
作者 韩国庆 舒晋 +2 位作者 董亚 岳震铎 梁星原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1期85-94,共10页
针对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原理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问题,为了系统地总结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开展了文献调研、原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面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产能预测模型包括解析模型、... 针对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原理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问题,为了系统地总结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开展了文献调研、原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面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产能预测模型包括解析模型、数值模拟模型以及半解析模型。其中,半解析模型综合了解析模型的严格数学推导和数值模拟模型的复杂情形处理能力,展现出高精度与快速计算的优势。2)解析方法虽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求解偏微分方程,但处理油藏及井筒复杂性有限;而数值方法虽可描述复杂油藏情况,其计算精度和速度却受到离散化程度的限制。3)多场耦合是半解析模型的核心优势,不同耦合问题需建立合适的模型来求解耦合方程组。这些耦合模型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设计和应用需求。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油田现场技术人员选择合适的产能预测模型并有效地处理复杂的耦合问题,对未来油藏管理和优化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产能预测 半解析模型 建模与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高精度小样本的流固耦合代理模型
6
作者 钱志浩 丁陈森 +4 位作者 许灵辰 郭朝阳 喻月 罗词金 刘谋斌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3-815,共13页
针对传统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效率低、建模成本高的技术瓶颈,本研究使用了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GP)的数据驱动降阶模型(reduced order model,ROM)实现了流固耦... 针对传统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效率低、建模成本高的技术瓶颈,本研究使用了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GP)的数据驱动降阶模型(reduced order model,ROM)实现了流固耦合问题的代理仿真.通过融合无网格粒子法对流固耦合问题的仿真结果,构建了高保真流场数据集,重点实现了高维流场特征提取与多物理场耦合响应预测两大关键问题,建立了流固耦合ROM.该模型基于POD方法建立流场本征模态空间,实现数百万维流场数据的低维特征表达(维度约简率可达99.8%),并结合GP非参数化建模框架,在仅数十个训练样本的条件下即实现了高精度预测.数值实验表明:在内插情况,模型对流场的平均预测误差在2%左右;当参数外推范围达5%时,最大相对误差仍保持在4.7%以内;即便在参数外推20%的严苛工况下,模型仍能保持定性可靠.效率测试表明:本ROM的计算耗时仅为传统SPH方法的10%左右.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1)不同密度比工况下的结构沉没过程动力学预测,其流固耦合核心特征捕捉误差在5%左右;(2)水下运动体尾迹场重构,表面波高预测与仿真结果的平均误差约为2%.研究成果为海洋流固耦合问题的分析提供了高效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降阶模型 代理模型 高斯过程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连续-离散耦合模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受力分析
7
作者 沈书拯 江巍 +3 位作者 欧阳晔 谭亿虹 吴剑 陈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加法获取给定安全系数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内力变形,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排距、桩距和桩径对内力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连续-离散耦合模型可有效获取桩后土体潜在滑移趋势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前后排桩弯矩分布呈现“S”型曲线特征,且前排桩承受更大弯矩。前后排桩侧向位移总体上均由桩底向上逐步增大,前排桩略大于后排桩,但由于连梁约束作用前排桩侧向位移在近桩顶处减小。给定安全系数增大会导致前后排桩弯矩增大和侧向位移非线性增长。排距增大后,前排桩桩顶负弯矩增大,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减小、负弯矩增大。桩距增大对桩顶弯矩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桩径增大后,后排桩桩顶正弯矩增大,前排桩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后排桩正弯矩增大而负弯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 连续-离散耦合模型 重力增加法 弯矩 侧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
8
作者 王雨洁 李致家 +1 位作者 姚成 牛颢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114,共9页
为更准确地模拟秦淮河流域洪水演进情况,采用松散耦合方法,结合水文、水动力过程,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上游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下游则结合一维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复杂水流动态,在河道采用一维模... 为更准确地模拟秦淮河流域洪水演进情况,采用松散耦合方法,结合水文、水动力过程,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上游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下游则结合一维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复杂水流动态,在河道采用一维模型,在主要城区采用二维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全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2015-2020年间的5场洪水,模拟结果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达0.932,验证了模型的高精度与可靠性。以20200713号洪水为例模拟了下游南京市城区的淹没情况,发现秦淮河下游城区多处区域(如郑淮路、凤凰东街、武定门闸区域等)存在显著淹没风险,最大淹没水深均超过0.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洪水淹没模拟 网格新安江模型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的船舶载运汽车火灾风险耦合分析
9
作者 王意如 王彦富 +1 位作者 乔健 李逊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7,共9页
风险之间由于传播效应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险因素耦合,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了分析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风险的耦合性,提出N-K模型和贝叶斯网络(BN)模型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历史事故的统计分析,探讨船舶... 风险之间由于传播效应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险因素耦合,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了分析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风险的耦合性,提出N-K模型和贝叶斯网络(BN)模型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历史事故的统计分析,探讨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的原因,明确人员、机械、电气和环境因素的风险耦合类型;其次,构建N-K模型研究各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和风险耦合机制;最后,根据上述结果构建BN模型并验证。此外,我们还将开展敏感性分析和反向推理分析等深入研究,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船舶载运汽车发生火灾概率最高的耦合类型是“人员-机械”耦合,发生概率为14.795%;发生火灾概率最低的是“人员-机械-电气-环境”耦合,发生率为1.354%,但其风险耦合值最大,约为0.43。我们应当特别关注与人员操作和机械故障相关的风险因素,以预防这些因素的共存或多重叠加,进而有效降低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的发生,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对提升船舶载运汽车的防火规范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风险评估和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载运汽车火灾 风险耦合分析 BN模型 N-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垂直风廓线的机器学习风速订正模型
10
作者 张流杰 王强 +5 位作者 明轩萱 杨树林 叶时彤 王凯 罗坤 樊建人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约束下训练得到机器学习风速订正的方法(耦合模型)以提高模型泛化性能。试验中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CNN_LSTM模型,风速垂直分布规律指一段时间各高度的时均风速满足指数分布规律,通过物理与数据结合的方... 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约束下训练得到机器学习风速订正的方法(耦合模型)以提高模型泛化性能。试验中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CNN_LSTM模型,风速垂直分布规律指一段时间各高度的时均风速满足指数分布规律,通过物理与数据结合的方法提升订正效果。研究表明,以测风数据为基准,耦合模型订正结果更接近测风数据,较WRF模拟风速在试验中均方根误差最高可降低1.74m/s,较CNN_LSTM订正模型均方根误差最高可再降低0.46m/s,两种不同的订正方法可将相关系数由0.65左右提升到0.9左右,其中耦合模型相关系数能够提升到0.92左右。本研究提出的通过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中耦合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订正模型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订正 机器学习 垂直风廓线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耦合振动的车轮多点接触模型与试验验证
11
作者 龙金喜 朱尚清 +2 位作者 荚瑞馨 董方 蔡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2,共8页
针对现有车桥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精度不足和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文章以某简支T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实际路面不平整度的车桥耦合数值模拟方法,通过ABAQUS建立多点接触模型,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试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在实测桥... 针对现有车桥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精度不足和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文章以某简支T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实际路面不平整度的车桥耦合数值模拟方法,通过ABAQUS建立多点接触模型,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试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在实测桥面不平整度以及规范中4种等级的桥面不平整度条件下,多点接触模型与传统单点接触模型的接触作用效应,并利用某简支空心板桥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所述模型的有效性与通用性。结果表明:毫米波雷达不仅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便利性,而且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动态测试;多点接触模型比单点接触模型能更精确地预测车辆与桥梁的相互作用,随着桥面不平整度的变差,多点接触模型的计算精度更显著,在D级路面下2种模型的最大动挠度误差可达9.59%。某简支空心板桥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多点接触模型的适应性,证明了多点接触模型较高的精度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 车轮接触模型 试验验证 毫米波雷达 桥面不平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重叠法求解一、二维耦合浅水动力学模型
12
作者 杨浩 敬玥彤 +3 位作者 刘海飞 毕娟 王洪达 褚珣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129,共9页
提出一种重叠耦合法(superposition coupling method, SCM),以高精度地实现基于一维与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的水动力模型在复杂地形浅水区域的跨维度模拟耦合。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浅水水体进行水动力模... 提出一种重叠耦合法(superposition coupling method, SCM),以高精度地实现基于一维与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的水动力模型在复杂地形浅水区域的跨维度模拟耦合。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浅水水体进行水动力模拟通常涉及跨维度建模,可能会在某些边界处做近似处理,例如河流-湖泊汇合处、洪水淹没区和河口区域。为高效求解跨维度浅水方程(shallow water equations, SWE)问题,SCM通过在一维和二维LBM模型边界处人工设置重叠区域,使不同维度的2个模型在该区域交换水动力信息。在重叠区域采用零梯度边界条件,从而得到耦合所需的变量。1D-2D耦合模型通过了圆形空腔射流和急弯河道2个验证模型的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一、二维耦合模型的精度与二维模型基本相当。本研究通过SCM有效地求解了跨维度浅水方程问题,提高了一维与二维模型间的耦合精度,为复杂地形浅水区域的水动力模拟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水动力模型 一、二维耦合 重叠法 浅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模型的电动车火灾事故风险因素耦合分析
13
作者 张庆 伍爱友 曾雯 《矿业工程研究》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减少电动车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动车安全管理水平,收集和整理了2018年—2022年发生的206起电动车火灾事故报告,分析引发电动车火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探讨各因素的耦合作用对电动车火灾事故的影响.基于N-K模型构建电动车火灾事故多... 为减少电动车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动车安全管理水平,收集和整理了2018年—2022年发生的206起电动车火灾事故报告,分析引发电动车火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探讨各因素的耦合作用对电动车火灾事故的影响.基于N-K模型构建电动车火灾事故多风险因素耦合模型,并进行耦合交互信息值的计算,得到不同风险因素耦合发生的概率.研究表明:参与耦合的风险因素数量增加,耦合值也相应增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愈加密切.物-环境-管理是三因素耦合中造成电动车火灾事故风险最大的耦合因素;人-物是双因素耦合中造成电动车火灾风险最大的耦合因素,减少风险因素耦合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研究成果可为电动车火灾事故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火灾 风险分析 N-K模型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和SNA模型的旧工业建筑施工改造风险耦合分析
14
作者 骆明真 李红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3-2302,共10页
为解决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对旧工业建筑安全施工改造项目的影响,发现并控制关键风险因素,防止旧工业建筑施工改造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利用文本分析法解析2010—2024年间130起国内各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报告,并提炼出5... 为解决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对旧工业建筑安全施工改造项目的影响,发现并控制关键风险因素,防止旧工业建筑施工改造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利用文本分析法解析2010—2024年间130起国内各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报告,并提炼出5种影响旧工业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包括管理、旧工业建筑物、人员、设备及材料、环境。融合N-K模型与(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SNA模型,形成新的风险耦合分析框架,为探究旧工业建筑施工改造的风险耦合性提供工具。首先,利用N-K模型对2010—2024年旧工业建筑施工改造事故案例原因进行耦合分析,计算各一级风险的耦合值;其次,利用SNA模型分析风险网络因素的中心度和可达性,得到系统网络中各风险因素的关键性评价;最后,将N-K模型的风险耦合值与SNA模型的出度接近中心度进行耦合因素修正,确定最终旧工业建筑施工改造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显示:风险耦合值大小基本与参与耦合的风险因素数成正比,参与耦合因素越多,风险耦合值越大则施工风险越大;人员的不安全因素诱发管−物−人−设多风险耦合能力较强;强风、暴风雨、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是施工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重点防范。研究结果识别出旧工业建筑施工改造阶段中关键的风险因素,可为该类改造工程风险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改造 风险耦合 N-K模型 SNA模型 安全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散射耦合模型和高分数据的草地土壤水分反演
15
作者 翁昊哲 陈思 +3 位作者 郭君达 王荣彬 孙晨 郑兴明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土壤水分是评估地表旱情最直接的环境指标。以海南省文昌市沿海地区为研究区,构建雷达后向散射耦合模型,发展适用于海水倒灌地区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结合水云模型和裸土后向散射模型构建后向散射耦合模型,选取4种植被指数构建植被含水... 土壤水分是评估地表旱情最直接的环境指标。以海南省文昌市沿海地区为研究区,构建雷达后向散射耦合模型,发展适用于海水倒灌地区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结合水云模型和裸土后向散射模型构建后向散射耦合模型,选取4种植被指数构建植被含水量估算模型。实验随机选取50%的地面实测数据,结合高分辨率三号(GF-3)卫星数据对后向散射耦合模型进行参数化,利用余下的50%实测数据进行后向散射系数的模拟,并与卫星提取的后向散射系数之间构建代价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土壤水分和地表粗糙度的协同反演。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和地表粗糙度的反演精度R分别为0.470和0.562,RMSE分别为0.022 cm^(3)/cm^(3)和0.071 cm,Bias分别为-0.001 cm^(3)/cm^(3)和-0.003 cm。该研究对于昼夜温差大、风速快的沿海地区的土壤水分和地表粗糙度反演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土壤水分 后向散射耦合模型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城市管网运行风险预测
16
作者 龙岩 曲佳 +3 位作者 左向阳 李韫昱 刘子维 陆寅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4,共13页
【目的】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管网排水压力显著增大,及时判断管网运行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方法】以广州市黄埔区文涌排涝片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构建洪涝过程分析机理模型,研判不... 【目的】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管网排水压力显著增大,及时判断管网运行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方法】以广州市黄埔区文涌排涝片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构建洪涝过程分析机理模型,研判不同降雨情景管段充满度情况;然后,基于单井、多井计算模式构建数据模型,对城市管段充满度进行预测,并选最适合的数据模型;最后,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综合风险指数法,对城市管网运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基于多井计算模式的决策树模型精度最优,RMSE为0.077,MAE为0.030,单次工况运行时间较SWMM模型提升60万倍。(2)在敏感点聚集区社会因素对管网运行风险影响最大,所占权重为0.72;在敏感点非聚集区经济因素对管网运行风险影响最大,所占权重为0.68。【结论】基于多井计算模式的决策树模型可满足城市内涝应急响应的精度和时效性要求;城市不同区域对管网运行风险的约束因素不同,需要因地制宜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模型 数据模型 耦合 管网运行风险 管段充满度 气候变化 城市内涝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C模型的深部岩石爆破裂纹受不耦合系数影响的模拟研究
17
作者 何家辉 胡义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1,共11页
在深部岩石爆破开挖中,装药不耦合系数对岩石的破裂程度和损伤范围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已有试验数据标定HJC(Holmquist-Johnson-Cook)模型参数,使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引入额外的失效准则以更准确地描述模型拉伸损伤情况,并通过模拟岩石... 在深部岩石爆破开挖中,装药不耦合系数对岩石的破裂程度和损伤范围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已有试验数据标定HJC(Holmquist-Johnson-Cook)模型参数,使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引入额外的失效准则以更准确地描述模型拉伸损伤情况,并通过模拟岩石单孔爆破试验和利用经验公式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不耦合系数和围压与爆破裂隙区范围间的关系,分析不耦合系数变化对粉碎区和炮孔周围环向应力场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耦合系数和围压共同决定裂纹的扩展行为,不耦合系数增加,导致环向拉应力减小,径向裂纹扩展效应减弱,而围压的提升限制了裂纹的扩展,改变了径向裂纹的扩展范围;双向等值围压下,裂隙区范围随着不耦合系数和围压的增大呈先陡后缓的缩减趋势,围压对控制裂纹范围占主导地位;构建描述不耦合系数和侧压力系数对裂隙区范围影响的关系式,认为裂纹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根据其中关系,以期能够为深部岩石爆破中实现爆破裂纹的精细化控制,优化岩石破碎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石爆破 HJC模型 耦合系数 爆破裂纹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洪水风险研究
18
作者 王颖 石强 +3 位作者 张煜 刘亮 周楠 徐曙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6期53-57,共5页
文章以峡江水利枢纽上游库区为研究区域,搭建库区及其影响区域一二维水动力模型,并使用侧向连接方式耦合一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模型开展库区洪水风险研究。以研究区域内2024年6月历史场次洪水为基础,对水动力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各个站... 文章以峡江水利枢纽上游库区为研究区域,搭建库区及其影响区域一二维水动力模型,并使用侧向连接方式耦合一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模型开展库区洪水风险研究。以研究区域内2024年6月历史场次洪水为基础,对水动力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各个站点的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9,洪峰水位相对误差在±5cm以内。基于率定后的水动力模型,根据4个频率下的设计洪水资料,模拟并分析水库敞泄情况下峡江库区的淹没情况,统计淹没面积,为峡江水利枢纽防洪调度策略制定及应急抢险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耦合模型 洪水风险 淹没范围 峡江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沙耦合模型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野 《东北水利水电》 2025年第3期38-40,55,72,共5页
本文以辽宁南部小流域为例,深入探究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量变化规律,通过构建水沙耦合模型来预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情况,并运用详实的实测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全面且严谨的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产沙模型相比,水沙耦合模型能够综合... 本文以辽宁南部小流域为例,深入探究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量变化规律,通过构建水沙耦合模型来预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情况,并运用详实的实测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全面且严谨的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产沙模型相比,水沙耦合模型能够综合考量降雨侵蚀与坡面产沙的因素,显著提升了水土流失的预测精度。该研究成果为小流域治理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沙耦合模型 小流域 辽宁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S-CN与GIS耦合模型预报预警小流域临界雨量
20
作者 黄晓林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5年第4期79-84,61,共7页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暴雨空间不确定性造成洪涝灾害空间不确定性。为精准识别无资料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提前预警,开展小流域临界雨量模型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河池市578个洪涝区临界雨量阈值为基础,借助变异函数,构建了SCS-CN与GIS...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暴雨空间不确定性造成洪涝灾害空间不确定性。为精准识别无资料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提前预警,开展小流域临界雨量模型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河池市578个洪涝区临界雨量阈值为基础,借助变异函数,构建了SCS-CN与GIS耦合模型,探讨了河池市临界雨量阈值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丰富了“四预”预报预警数字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预警 SCS-CN与GIS耦合模型 临界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