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风险、环境行动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顾乃康 邱奇唯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74,共18页
气候风险是否引起投资者关注并在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中得以合理反映是气候金融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气候风险中最具破坏性、影响范围最广的干旱风险为例,通过考察干旱风险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进而对此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 气候风险是否引起投资者关注并在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中得以合理反映是气候金融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气候风险中最具破坏性、影响范围最广的干旱风险为例,通过考察干旱风险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进而对此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干旱风险显著提高了地方债发行时的信用利差和到期收益率,这种影响在农业产量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自治区所发行的地方债中更为明显,而干旱风险对地方财政的冲击以及投资者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是干旱风险被定价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诸如地方水利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基于水资源改善的环境行动在总体上能够减轻投资者对未来气候风险的负面预期,进而降低地方债发行时的干旱风险溢价。总之,气候风险已成为影响我国地方债发行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基于水资源改善的环境行动在抑制气候风险所引起的融资成本提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干旱风险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利差 环境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与企业劳动雇佣
2
作者 曹策 李逸飞 楚尔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6,共15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已成为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把2015年开始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已成为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把2015年开始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劳动雇佣,该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主要通过产出规模效应和投资互补效应促进企业劳动雇佣增加,且产出规模效应的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融资约束大、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以及所在城市地方债规模较大和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劳动雇佣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影响企业劳动雇佣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管理体制 企业劳动雇佣 融资约束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能源转型:基于政府与公众异质约束视角
3
作者 董依婷 原珂 +1 位作者 赵贤 龚新蜀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1,共12页
该研究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机制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分别具有倒“U... 该研究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机制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分别具有倒“U”形、“U”形特征,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强化人才集聚、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等方式促进城市能源转型。(3)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在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政府环境治理目标在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城市能源效率方面的正向调节作用有限;公众环境关注在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4)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与资源型城市的能源转型。基于此,建议政府部门应制定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政策措施,并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管,以协同推进城市能源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能源转型 经济增长目标 环境治理目标 公众环境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与企业ESG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珊 陈思敏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2,共16页
地方政府承担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谐共生”的重要责任,其环境注意力对其所辖地企业的ESG决策偏好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组织注意力理论,并结合2010—2022年中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 地方政府承担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谐共生”的重要责任,其环境注意力对其所辖地企业的ESG决策偏好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组织注意力理论,并结合2010—2022年中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并且政府环境注意力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企业ESG表现平均提升了0.512%。此影响主要通过增加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提升企业高管绿色认知等渠道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影响效应在非国有、非重污染和成熟期等类型的企业中更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缓解融资约束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提高环境注意力配置效率,引导企业积极开展ESG体系建设以及贯彻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注意力 企业ESG表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财政、双重目标约束与制造企业创新意愿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文 杨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84,共16页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意志的重要体现必然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与企业的创新意愿密切相关。基于理论分析,以2010—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经...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意志的重要体现必然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与企业的创新意愿密切相关。基于理论分析,以2010—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规制目标的双重目标约束对两者关系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抑制了企业创新意愿,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融资约束与政府投资偏向是土地财政作用于制造企业创新意愿的可能渠道;第三,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加剧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企业创新意愿的抑制效应,而环境规制目标约束则有效缓解了抑制效应;第四,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制造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后土地财政”治理体系、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方式、平衡企业创新意愿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 创新意愿 融资约束 政府投资偏向 经济增长目标 环境规制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生命周期与企业绿色创新
6
作者 洪攀 刘兴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5,共9页
企业ESG表现是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对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甚为关键。选取2011—2022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ESG表现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企业ESG表现有助于增... 企业ESG表现是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对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甚为关键。选取2011—2022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ESG表现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企业ESG表现有助于增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更加显著;从产权属性看,相较于国有企业,ESG表现对于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非国有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提升作用;针对企业绿色创新“量”和“质”的探讨发现,企业ESG表现推动成长期企业绿色创新提质增量,对成熟期企业的影响主要在绿色创新提质方面,对衰退期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ESG各分项指标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最强,对于衰退期企业影响较弱;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通过融资约束和信息透明度两条路径影响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信息披露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德方能行稳致远:ESG表现与企业韧性
7
作者 胡玲 陈昭 刘子茗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6,共16页
VUCA时代,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中提高韧性,成为企业存续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选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绿色创新、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三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表... VUCA时代,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中提高韧性,成为企业存续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选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绿色创新、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三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卓越的企业展现出更强的企业韧性,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创新和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行业环境污染指数以及企业环境信息质量异质性条件下,ESG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本文明确了ESG表现与企业韧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厚德”经营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仅为企业实施ESG战略提供了动力,也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企业韧性 公司治理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环境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地大客户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8
作者 张润达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共14页
在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中,大客户通常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于本地大客户这一兼具地理邻近性和行政区划的客户特征,考察其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大客户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具有促进作... 在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中,大客户通常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于本地大客户这一兼具地理邻近性和行政区划的客户特征,考察其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大客户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具有促进作用。环境关注、监管压力和声誉风险是主要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当企业环境表现较差、政府环境规制较强、媒体环境报道较多时,本地大客户能够发挥环境信息监督作用,进而推动企业增加环境信息披露。披露内容检验显示,本地大客户不仅增加了定性披露,还增加了定量披露,但更倾向于增加定量披露;不仅增加了正面披露,还增加了负面披露,但更倾向于增加负面披露。基于客户特征发现,上述促进作用会因本地大客户与企业的关联关系、政府背景而减弱,而在重污染行业中则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本地大客户 环境信息披露 企业环境表现 政府环境规制 媒体环境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建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绩效的影响
9
作者 王中雅 牛晓艳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8,共12页
财政在促进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目标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究与新基建有关的财政压力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绩效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实现减污降碳目标。本文从空间溢出视角出发,使用2013—2021年我国267个地级市... 财政在促进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目标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究与新基建有关的财政压力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绩效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实现减污降碳目标。本文从空间溢出视角出发,使用2013—2021年我国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新基建引发的相对财政压力对环境保护支出绩效的影响,以及我国环境保护支出绩效的空间溢出性。研究发现,新基建引发的相对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绩效,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我国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绩效存在明显正向外溢效应,且这种外溢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对于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绩效及释放财政压力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绩效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升 被引量:16
10
作者 洪源 万里 +1 位作者 秦玉奇 单昱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预算硬约束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的环境治理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静 周孟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5,共14页
随着环境治理绩效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渴求也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而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环境规制手段已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已有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成为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新动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拓展环境... 随着环境治理绩效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渴求也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而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环境规制手段已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已有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成为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新动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拓展环境绩效边界的重要途径。通过爬虫技术抓取上市企业年报中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关键词来刻画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基于2008-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其环境绩效,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企业内部融资约束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提升效果不仅受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等企业内部特征的影响,还受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强化数字技术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环境绩效 环境治理效应 绿色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与企业产能过剩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勇 孙帆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0,共11页
通过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是新时代有效化解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相较于被动执行中央环境保护政策,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境治理目标和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本级相关部门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结合地区实际制定适宜的环境保... 通过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是新时代有效化解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相较于被动执行中央环境保护政策,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境治理目标和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本级相关部门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结合地区实际制定适宜的环境保护政策。然而,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视角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Python提取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环境保护相关词频,构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指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该结果在采用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通过发挥“遵循成本效应”抑制企业过度投资,以及发挥“创新补偿效应”倒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迫使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第三,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去产能效应在“产能攀比”激烈行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显著,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去产能效应带动了企业价值提升。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产能过剩的政府干预理论提供了新证据,也延伸了政府环境治理化解产能过剩的理论框架,还为当前去产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提升企业ESG表现的机制研究——基于“环境—社会—治理”三维绩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延芳 张津铭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1,共16页
数字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并改善了信息环境,可以增强企业绿色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公司治理的动力和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最终实现ESG表现的显著提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 数字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并改善了信息环境,可以增强企业绿色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公司治理的动力和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最终实现ESG表现的显著提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并对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增加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数字化程度提高的影响不显著;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增加绿色投资和加强环境管理来提升环境绩效,通过降低内部薪酬差距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社会绩效,通过增加分析师关注度和改善内部控制来提升治理绩效;数字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强和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促进金融科技与企业ESG表现深度融合,推进ESG信息公开标准化,强化对企业ESG表现的监督管理;企业应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培育先进企业文化,着力于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ESG表现 环境绩效 社会绩效 治理绩效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下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晓丽 韩明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191,共9页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收益及政治好评、治理失能下政府公信力损失、惩罚性收入、政府奖励支出等要素积极作用于政府决策行为中。当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监管策略时,环境治理效益提升,监督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中央政府加强数字监管;当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损失成本增加、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效果得到提高时,地方政府选择积极配合。可见,研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态演化过程及均衡点,推导出政府决策最优情景,为政府探索现代化环境治理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演化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异质性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基于24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维安 谢朱斌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4,共11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探索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起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总体的促进作用;(2)从机制来看,地方...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探索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起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总体的促进作用;(2)从机制来看,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削弱指导性环境规制、增强处罚性环境规制倒逼企业等主体促进绿色技术创新;(3)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数字经济水平均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财政压力 环保目标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勇 薛晓琦 魏婕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共15页
在对增长目标约束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数字基建”)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0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发现:(1)增长目标约束将通过政府关注效应和资金支... 在对增长目标约束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数字基建”)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0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发现:(1)增长目标约束将通过政府关注效应和资金支持效应促进数字基建,软约束可以显著促进数字基建,但硬约束则相反。(2)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建的影响受到市场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市场化水平越低(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建的促进作用越强。(3)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增长目标约束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数字基建水平的促进效果更强。同时,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仅在2012年后成立,且负向的社会绩效反馈差距比正反馈对数字基建的提升作用更大。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政府在数字基建中承担的角色,为更好促进数字基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目标约束 政府关注效应 资金支持效应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约束能否提升企业ESG质量?——基于文本分析法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妍 宋怡瑾 沈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50,共14页
全面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推动该发展过程的核心主体,企业如何实施环保减排措施、承担社会责任并提升治理水平已成为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整理了2010—2020年中国275个地级市的政府... 全面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推动该发展过程的核心主体,企业如何实施环保减排措施、承担社会责任并提升治理水平已成为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整理了2010—2020年中国275个地级市的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构建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的约束性指标,并明确了“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两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治理目标约束。实证分析发现:与原则导向相比,规则导向的环境治理目标约束更有效地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ESG质量,且这一结果在更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外生事件冲击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稳健。政府绿色补助、公众环境关注、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社会责任承担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都是规则导向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约束提高企业ESG质量的重要机制。表明区域内企业提升ESG质量的过程,需要政府、公众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使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以及高度响应政策的企业中,规则导向的环境治理目标约束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环境(E)、社会(S)和治理(G)三个方面,规则导向的治理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在环境方面尤为突出。这为实现减污降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目标约束 ESG质量 政府行为 公众环境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助推重污染企业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冬梅 王学渊 赵连阁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2017年成立的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三重差分方法,通过比较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相对于非试点地区、重污染行业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碳排放是否变化... 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2017年成立的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三重差分方法,通过比较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相对于非试点地区、重污染行业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碳排放是否变化来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碳排放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末端治理、融资约束以及缩减规模是绿色金融政策降低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在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重污染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评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还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复制和推广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污染排放 环境治理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分权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途径:一个补充讨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锐 罗刚 +1 位作者 洪正 王将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9,共14页
从中国金融分权实施形式出发,分析地方银行作为金融分权的具体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首先,地方银行的建立确实会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比率,但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经济发达、地方国有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更... 从中国金融分权实施形式出发,分析地方银行作为金融分权的具体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首先,地方银行的建立确实会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比率,但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经济发达、地方国有企业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方面,重要的不是地方银行规模增加而是银行控制权结构优化,由地方政府向市场控制分权越多,越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从城市商业银行入手详细探讨银行控制权变化对其信贷倾向的影响,发现随着地方政府的退出和民营股权的增加,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中的民营企业信贷占比会显著增加。但是,并非地方政府退出程度越高越好,在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过度退出反而不利;相反,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需要更大程度地退出才能有效促进城市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融资。因此,在适当扩大地方银行规模的基础上,优化其控制权结构和加快地方产业升级是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分权 地方银行 民营企业 融资约束 产业升级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信贷可得性与企业创新投入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莉 周笑朵 任广乾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5,共14页
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从财政体制改革层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高效制度支撑。本文运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信贷可得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地方... 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从财政体制改革层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高效制度支撑。本文运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信贷可得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增加了企业创新投入,且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高了企业信贷可得性,缓解了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及信贷可得性的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区域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更明显。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理论研究,有助于发挥地方债务资金的引领作用,对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协同升级,促进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国家善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信贷可得性 企业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