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与地方债券信用利差
1
作者 张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9,共14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也对地方财政运行产生普遍影响。人口老龄化会不断扩大地方债券信用利差,提高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成本。那些个人所得税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省份、人口净流出省份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也对地方财政运行产生普遍影响。人口老龄化会不断扩大地方债券信用利差,提高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成本。那些个人所得税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省份、人口净流出省份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省份,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更为突出。人口老龄化导致生产性人口减少、生产性活动减弱,既会降低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也会推高地方财政支出特别是医疗与社会保障等支出,使地方债券违约风险增高,信用利差持续扩大。顺应老龄化时代资产配置需求变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实施与老龄化相关的银发产业行动,有利于地方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能不断降低地方债券融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地方债券 收入效应 支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绿色创新
2
作者 李晓慧 宝露日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共10页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DEA模型构建区域绿色创新指标,探索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区域绿色创新;机制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两条路径来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该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法治水平、教育水平较高地区更加显著。研究有助于厘清“国家宏观治理—地方政府行为—区域绿色创新”这一从宏观治理到微观经济的作用路径,对地方政府基于国家审计视角探索区域绿色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 地方政府行为 区域绿色创新 监督效应 激励效应 财政支出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财政的制度保障:来自减税政策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士坤 马海涛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9,共9页
民生支出的崛起是近年来地方财政的突出特征,然而其背后的制度因素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收集2012—2021年地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全面减税政策与地方支出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减税政策冲击下,地方政... 民生支出的崛起是近年来地方财政的突出特征,然而其背后的制度因素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收集2012—2021年地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全面减税政策与地方支出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减税政策冲击下,地方政府的支出水平显著下降,而民生支出占比显著提升。此外,本文还发现距离行政中心的距离、支出分权程度能够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削减行为。研究认为政府间财政关系在解释地方政府民生支出保障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上述发现为理解近年来民生支出的增长提供了制度性解释,并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完善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支出 减税政策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隶属到共享——财政激励与全国统一资本要素市场建设
4
作者 李书音 王雪标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25,共20页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是提升大国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选择性行为是引起当前国内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现象的重要原因,其中财政激励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2002年实施的所得税分享改...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是提升大国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选择性行为是引起当前国内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现象的重要原因,其中财政激励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2002年实施的所得税分享改革为切入点,利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财政激励对资本要素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国内资本要素市场的分割现象。原因在于:一方面,改革有效地减弱了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同辖区隶属企业利润之间的联系,从而扭转了地方政府阻止辖区企业向外投资兼并的财政激励,促进了辖区资本要素的向外流动。另一方面,为弥补由改革带来的收入损失,地方政府展开了激烈的税收竞争,通过降低实际税率的办法吸引辖区以外的资本要素流入。本文拓展了财政激励与资本要素市场整合方面的研究,在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分享改革 财政激励 地方政府行为 统一资本要素大市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地方收入体系优化方略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克和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9,共12页
地方收入体系,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体系,是我国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总和及其配套的制度和征管体系。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全新概念后,优化地方收入体系就... 地方收入体系,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体系,是我国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总和及其配套的制度和征管体系。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全新概念后,优化地方收入体系就成为未来国家治理工作的关键要务。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地方收入体系存在事权划分出现“收权放责”且地方政府民生事权偏重现象,税种划分不够合理、地方政府资源经营性收入占比过大、高度依赖非税收入以及地方政府收支缺口较大等主要问题,提出基于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地方收入体系优化方略,即在坚持中央统一框架、以人民为中心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政府财政事权、确定支出责任与标准、改进税收分成体制、用转移支付填补地方财力缺口。由此确定新时代地方收入体系由转移支付、地方专享税收入、适量的非税收入和合规的地方债等政府性债务收入等四部分组成的大体设想。希冀通过探讨,进一步弥补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适应问题研究的不足,更好地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方针下优化地方收入体系,为持续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收入体系 财政事权 支出责任 转移支付 地方专享税收入 非税收入 政府性债务收入 优化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洪源 郭平 梁宏亮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52,共11页
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特征出发,通过将政府收支变量嵌入到房地产市场四象限模型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选取2001~2010个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 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特征出发,通过将政府收支变量嵌入到房地产市场四象限模型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选取2001~2010个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变量对房地产价格上涨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地方政府收支行为与房地产价格都互为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收支行为 房地产价格 四象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及制度根源 被引量:17
7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32,共9页
本文以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制度根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总体上加剧了我国省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其中经济性支出比重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 本文以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制度根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总体上加剧了我国省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其中经济性支出比重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社会支出比重的影响并不显著。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支出分权总体上加剧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省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收入分权则有助于遏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经济性支出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效应,但也强化了社会性支出比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地方政府支出结构 居民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地方政府行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8
8
作者 余菊 邓昂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7,共12页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加强地方政府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作用,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支出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雷万鹏 钱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本文探讨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问题。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存在"重物轻教"、"重城轻乡"、"重物... 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本文探讨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行为问题。研究认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存在"重物轻教"、"重城轻乡"、"重物轻师"等行为偏差,此种状况对教育公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均带来不利影响。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民众广泛参与的机制,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对民众需求的回应性,规范政府教育支出行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利益偏好 教育支出行为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能够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吗?——财政分权的视角 被引量:27
10
作者 马东山 韩亮亮 张胜强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1,共13页
以2005—2016年我国31个省级政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财政分权的视角,研究了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且政府审计增收节支效应在低债务规模... 以2005—2016年我国31个省级政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财政分权的视角,研究了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且政府审计增收节支效应在低债务规模省份能够发挥抑制作用,政府审计建立健全制度效应在高债务规模省份能够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效应存在财政分权体制差异,财政分权越高,政府审计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强。研究对于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效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分权 增收节支效应 建立健全制度效应 转移支付制度 预算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文化财政支出竞争与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贺达 顾江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3,共12页
本文基于效用最优化模型假定地方政府在文化财政支出上存在相互竞争,搭便车和相互独立三种可能行为;运用我国2004~201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5类空间权重矩阵,通过SAC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的策略性行为... 本文基于效用最优化模型假定地方政府在文化财政支出上存在相互竞争,搭便车和相互独立三种可能行为;运用我国2004~201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5类空间权重矩阵,通过SAC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的策略性行为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显著表现为相互竞争行为;其中财政分权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区经济状况有较高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财政支出 策略性行为 地方政府间竞争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行为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海东 倪鹏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72-81,共10页
当前,中国正逐步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行为比过去更加系统化、协同化和现代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助于检测中国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际进展,更有助于促进中国... 当前,中国正逐步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行为比过去更加系统化、协同化和现代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助于检测中国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际进展,更有助于促进中国全面脱贫和共同富裕。基于2004-2016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行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地方政府行为可以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在控制其他控制变量、城市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条件下,这一结果依然显著;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剔除极端值、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用时间距离和地理距离解决内生性问题等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地方政府行为依然使城乡收入差距显著降低。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所决定的地方行为正向作用表明: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在不断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城乡发展 收入差距 地方治理能力 地方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4-88,共15页
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土地财政是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自我累加"机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quo... 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土地财政是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自我累加"机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分权"的交互作用三种影响机理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产生扭曲效应。通过分区域和分时段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机理还存在一定的分离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淡化地方财政支出的投资职能,除了要改革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竞赛制度以外,还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出让 一般公共预算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投资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行为与半城市化现象——基于21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6,共10页
鉴于21个大中型城市面板数据,分别利用静态OLS和动态GMM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市中的公共支出结构扭曲度显著提高了半城市化率,偏向生产的公共支出结构不利于城市福利性公共支出的增加,增大了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公共福利... 鉴于21个大中型城市面板数据,分别利用静态OLS和动态GMM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市中的公共支出结构扭曲度显著提高了半城市化率,偏向生产的公共支出结构不利于城市福利性公共支出的增加,增大了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公共福利体系的难度;财政自主权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半城市化率;人均财政收支缺口的增加则倾向于提高半城市化率。缓解当前城市中的半城市化现象,需要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行为入手,通过完善财税体制和地方官员晋升制度,激励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行为 公共支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胡佳 杨运忠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99,共6页
文章将财政分权和支出行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运用31个省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就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促进... 文章将财政分权和支出行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运用31个省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就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促进社会公平有积极作用;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的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和支农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公共管理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与基础建设支出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两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支出 财政分权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行为、财政支出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华 郭凯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从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6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部门的过度攫取与干预都可能导致经济扭曲,损害本地... 本文从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6年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部门的过度攫取与干预都可能导致经济扭曲,损害本地区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经济增长。总的来看,基建支出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但行政管理费支出比例过高会损害地区经济效率;经济越发达,科技支出对经济促进的效果越明显,而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支出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压力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丹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86,共9页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是地方财政的重要职责。基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选择的视角,文章利用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地方财政压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对就业质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不同...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是地方财政的重要职责。基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选择的视角,文章利用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地方财政压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对就业质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不同地区财政压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不同。机制分析表明,面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通过加大税收征管、偏向特定行业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渠道影响就业质量。稳就业的财政政策,应高度关注地方财政压力变化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引导地方政府的收入汲取行为,规范地方政府的支出调整行为,因地制宜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就业质量 地方政府行为 税收征管 财政支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业收入分配失衡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晓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6期13-21,共9页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使用Mincer方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职工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所引致的,而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行政垄断是主要诱因。进一步基于2005—2014年省级区域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使用Mincer方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职工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所引致的,而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行政垄断是主要诱因。进一步基于2005—2014年省级区域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研究行业行政垄断的生成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参与程度以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是影响行业行政垄断的重要变量;在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企业所有制 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支出压力 行政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金收支失衡对地区发展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丛春霞 邵大妞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9-31,共13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经济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人口结构巨变、新业态发展、居民收入差距大等问题,如何重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当前社会各界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经济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人口结构巨变、新业态发展、居民收入差距大等问题,如何重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当前社会各界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且地区差距愈来愈大,主要原因是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中国养老金收支失衡会加重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不利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因此,应尽快建立高质量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尽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快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步伐,以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收支失衡 地方政府财政 市场竞争 地区发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与基于地方政府激励的解释——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为杰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7,共8页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运用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的情况下,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制度特征。现实中地方政府倾向于生产性支出...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运用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的情况下,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制度特征。现实中地方政府倾向于生产性支出,忽视民生性支出。但是,前者对滞后期的增长效应相对较小,而后者对滞后期增长的效应较为明显。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根源在于面对较强的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较小的公众声誉机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结构 增长效应 地方政府行为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