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既有超限高层结构加固改造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莉娜 曹宇 高美娇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0期55-57,101,共4页
依托某既有超限高层建筑,设计开发了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新增剪力墙,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改造方案,将原结构转变为高度和规则性不超限的高层建筑,并采用YJK空间分析程序进行弹性分析、SAUSAGE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改变... 依托某既有超限高层建筑,设计开发了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新增剪力墙,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改造方案,将原结构转变为高度和规则性不超限的高层建筑,并采用YJK空间分析程序进行弹性分析、SAUSAGE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受力体系以后,结构抗震性能良好,且减少了加固改造的经济成本及施工难度,综合效益显著,证明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合理有效的,可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 改变受力体系 加固改造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及应用分析
2
作者 李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9期26-28,共3页
针对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与应用展开论述,介绍轻型钢结构在工业建筑应用中的优势,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的设计要点,如荷载组合设计、梁柱截面设计、钢架侧移与变形分析、校核钢架截面、墙梁和檩条设计级支撑设计等。
关键词 工业建筑设计 轻型钢结构 荷载组合 梁柱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刘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江阴某住宅建筑高度为140.95m,属于B级高度建筑,高宽比超限;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属于超限高层建筑。针对结构超限情况,工程设计人员采用PKPM和MIDAS两种不同软件对工程建筑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计算,采用PKPM软件进行多遇地震下弹性时程分... 江阴某住宅建筑高度为140.95m,属于B级高度建筑,高宽比超限;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属于超限高层建筑。针对结构超限情况,工程设计人员采用PKPM和MIDAS两种不同软件对工程建筑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计算,采用PKPM软件进行多遇地震下弹性时程分析,同时还利用PUSH&EPD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整体设计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并针对结构超限采取了加强措施,以提高其结构承载能力和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剪力墙结构 抗震性能化设计 加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中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等效设计
4
作者 李世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期47-49,54,共4页
在常规的风振控制等效设计中,我国现有技术标准对高层建筑中高耸结构的风振响应计算时仍然存在较大偏差,由于选择刚性结构搭建建筑框架,使得其结构会受到较高风载荷,从而导致风振受力过高等问题。为了准确计算高耸结构的风振响应,将结... 在常规的风振控制等效设计中,我国现有技术标准对高层建筑中高耸结构的风振响应计算时仍然存在较大偏差,由于选择刚性结构搭建建筑框架,使得其结构会受到较高风载荷,从而导致风振受力过高等问题。为了准确计算高耸结构的风振响应,将结构脉动响应分为背景部分和共振部分的基础上,选择振动控制作为设计基础以确定其结构应力,通过阵风因子法和荷载组合法分析高耸结构的顺风向风振响应,在风振控制的荷载中实现了对风速的变化模拟。最后,再对高耸结构开展实例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研究的设计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传统控制方法的风振力等比减小15%~18%,具有较为突出的风振控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高耸结构 风载荷 风振控制 等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的错层高层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
5
作者 钟维浩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7期9-13,18,共6页
介绍深圳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的错层超限高层的结构和性能化设计,通过建立对比模型,进行弹性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并从周期、位移、楼层剪力、关键构件等方面分析,以研究错层布置及框支转换对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错层对结构的... 介绍深圳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的错层超限高层的结构和性能化设计,通过建立对比模型,进行弹性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并从周期、位移、楼层剪力、关键构件等方面分析,以研究错层布置及框支转换对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错层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小,对剪力墙、楼板构件的内力影响较大,通过合理的设置拉通层以及相应的加强措施,能使结构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层高层结构 部分框支转换 超限高层 抗震性能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设计荷载组合取值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戴国欣 邓玉孙 +1 位作者 熊刚 刘海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8,共5页
以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修订进展为背景 ,介绍并分析了因荷载组合取值变更对结构设计可能产生的普遍影响 ,按概率理论给出算例进行比较 。
关键词 结构设计 荷载组合 概率理论 荷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白亮 梁兴文 李向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对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别从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反应分析和计算方法、构造细节等方面对这两本规范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今... 对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别从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反应分析和计算方法、构造细节等方面对这两本规范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今后我国各行业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宜逐步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桥梁 建筑结构 抗震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低洼棚户改造房屋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苏东君 王毅红 +1 位作者 傅鹏斌 康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63-66,共4页
阐述了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多次变化和在不同时期建造的砌体房屋在抗震性能上存在的差异。选择西安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低洼棚户改造工程中有代表性的6层砌体结构住宅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抗震规范对该房屋进行抗震计算和分析;指出墙体局... 阐述了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多次变化和在不同时期建造的砌体房屋在抗震性能上存在的差异。选择西安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低洼棚户改造工程中有代表性的6层砌体结构住宅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抗震规范对该房屋进行抗震计算和分析;指出墙体局部尺寸过小,大洞口两侧没有构造柱加固,墙段水平剪力分布不均与构造柱、圈梁数量及配筋率偏低等抗震薄弱环节,最后提出了解决小墙段抗震承载力不足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规范 房屋抗震性能 砌体结构 房屋加固 防震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条对某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易 王鑫 季长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超高层建筑外幕墙围护结构的骨架等粗糙条构件,会改变建筑表面绕流形态,从而对风效应产生影响,但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尚缺乏相关规定。文中以某典型超高层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建筑模型表面设置粗糙条与去除粗糙条两种工况进行... 超高层建筑外幕墙围护结构的骨架等粗糙条构件,会改变建筑表面绕流形态,从而对风效应产生影响,但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尚缺乏相关规定。文中以某典型超高层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建筑模型表面设置粗糙条与去除粗糙条两种工况进行刚性模型同步测压试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建筑模型表面风压系数、基底倾覆弯矩和体型系数等风荷载特性的变化,以研究建筑表面粗糙条对超高层建筑结构风荷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设置粗糙条对建筑表面极值正压影响不大,但会显著降低建筑表面极值负压绝对值、最大降幅约39.8%,将显著影响建筑角区及侧风面,使建筑侧风面的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显著减小、最大减幅分别为24%和30%,整体上,设置粗糙条有利于建筑围护结构的抗风设计。设置粗糙条会影响结构整体风荷载,在0°正吹风向角下,粗糙条会使建筑沿层高分段风荷载体型系数略微增大、最大增幅约为8%,使塔楼基底绕X轴的倾覆剪力和倾覆弯矩略微增大、增幅分别为4.9%和6.0%;设置粗糙条对建筑顶部峰值加速度极值出现的风向角有影响,且可降低峰值加速度幅值,降幅约为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粗糙条 风洞试验 风荷载 风压分布 建筑结构风荷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改进建议Ⅰ:实用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国强 侯和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我国现行规范中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与框架柱验算计算长度法的不足,为简化设计和提高精度,提出了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和框架柱极限承载力验算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框架柱 结构设计 钢框架 结构稳定 计算长度 设计规范 建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安庆 陆洲导 何海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利用结构概念设计和程序计算分析,对一栋高宽比和平面规则性超限的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通过调整结构平面布置、计算分析和设置适当的构造措施,使结构整体设计既满足了建筑功能的需要,又符合了现行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构造措施 建筑功能 高宽比 平面布置 结构分析 概念设计 利用结构 调整结构 行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调整——以2012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基础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麟 张杨 孟庆铂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设计条件按照专业规范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其中各种荷载与作用的输入与组合均需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随着2012版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颁布,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设计条件按照专业规范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其中各种荷载与作用的输入与组合均需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随着2012版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颁布,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文章介绍了新版荷载规范的修订背景,对新规范修订章节中涉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基于新版荷载规范,从条文适用条件、工程结构形式、设计资料准备等方面提出毕业设计相应的调整工作,确保指导教师与学生能在毕业设计中准确把握与贯彻2012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修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为例看教学相长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敬书 闫标 张伟鹏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在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一道关于风荷载计算的例题与当时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不符。在布置该例题作为课下习题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问题,并按照规范给出了正确解答,个别同学... 在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一道关于风荷载计算的例题与当时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不符。在布置该例题作为课下习题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问题,并按照规范给出了正确解答,个别同学还对该例题进行了较大补充,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解答。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学相长实例,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从中得到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风荷载 荷载规范 教学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式教学法在土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国富 李永梅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宽基础、多出口的培养目标,提出将对比式教学法运用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课堂教学中,比较了公路桥涵与建筑结构在作用效应组合、材料性能、构件承载力计算和构造等方面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上的异同,突出了教学重点,加... 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宽基础、多出口的培养目标,提出将对比式教学法运用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课堂教学中,比较了公路桥涵与建筑结构在作用效应组合、材料性能、构件承载力计算和构造等方面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上的异同,突出了教学重点,加强了相关学科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公路桥涵 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作用下巨子型有控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涛 连业达 +1 位作者 张洵安 吴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9-713,共5页
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一个新的分支。文章将地震地面运动作为随机过程,结合双调制函数生成人工地震波,对巨子型有控结构进行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与普通巨型框架结构在相同地震波输入情况下的动... 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一个新的分支。文章将地震地面运动作为随机过程,结合双调制函数生成人工地震波,对巨子型有控结构进行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与普通巨型框架结构在相同地震波输入情况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巨子型有控结构在双调制非平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抗震规范中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并且其位移与加速度响应小于同等工况下巨型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 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 动力反应 速度响应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拉/压弯剪扭统一计算公式的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西拉 陈溪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拉/压弯剪扭的不同内力组合下,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统一破坏理论。理论上长期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复杂组合荷载下(特别是灾害荷载下)的强度计算。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拉/压弯剪扭的不同内力组合下,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统一破坏理论。理论上长期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种复杂组合荷载下(特别是灾害荷载下)的强度计算。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用试验数据回归的方法给出压弯剪扭组合受力下的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但缺少拉弯剪扭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目前的修订工作是在2002版基础上加以改进,力图增加拉弯剪扭组合情况的承载力计算。作者基于近期的研究认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拉/压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统一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尽管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新规范中构件承载力计算主要还是依靠试验数据回归,但是其基本内涵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构件破坏的机理,表达形式应该简明。这一点应该引起规范修订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以建立钢筋混凝土普通矩形截面构件在拉/压弯剪扭组合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公式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以供今后进一步修改规范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修订 统一理论 复合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设计BIM协同方法的改进和结构自动导载系统的研发
17
作者 任彧 戴一鸣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现有的结构设计BIM软件开发只是原有工作流程的复制,没有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自动高效获取专业以外数据是BIM专业间协同的主要价值所在。通过“基于BIM方法的结构自动导载系统”的研究,提出在专业间信息交换界面上设置数据预处理模... 现有的结构设计BIM软件开发只是原有工作流程的复制,没有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自动高效获取专业以外数据是BIM专业间协同的主要价值所在。通过“基于BIM方法的结构自动导载系统”的研究,提出在专业间信息交换界面上设置数据预处理模块可以显著改善专业间协同的效率,并研发了专业交换数据自动降维方法和基于“影子模型”快照的差异识别方法,提升了BIM在结构专业的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建筑信息模型 结构设计 自动导载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改进建议Ⅱ:数例验证(2)
18
作者 侯和涛 李国强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1]存在的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2]。利用单层和3层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现行规范方法和本文建议方法在内力计算与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和截面强度进行了详细比较,对本文... 针对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1]存在的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2]。利用单层和3层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现行规范方法和本文建议方法在内力计算与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和截面强度进行了详细比较,对本文建议方法的精度与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柱 结构设计 钢框架 结构稳定 计算长度 设计规范 建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改进建议Ⅱ:数例验证(1)
19
作者 侯和涛 李国强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8,共4页
针对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1]存在的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2]。利用单层和3层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现行规范方法和本文建议方法在内力计算与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和截面强度进行了详细比较,对本文... 针对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1]存在的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2]。利用单层和3层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现行规范方法和本文建议方法在内力计算与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和截面强度进行了详细比较,对本文建议方法的精度与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柱 结构设计 钢框架 结构稳定 计算长度 设计规范 建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设计院设计高层建筑结构体会
20
作者 熊勇权 史少华 《山西建筑》 2015年第18期43-44,共2页
对地方甲级设计院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所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某高层结构设计实例总结了地方设计院的设计心得,并从勘察准备阶段、建筑设计过程、施工阶段等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办法。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设计 水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