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
1
作者 王晓霞 万莉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0-584,共5页
针对因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首先,设定资源负载分配的目标函数,计算服务器链路剩余资源与剩余带宽的最佳比例关系,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虚拟网络资源映射;其次,利用计算... 针对因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首先,设定资源负载分配的目标函数,计算服务器链路剩余资源与剩余带宽的最佳比例关系,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虚拟网络资源映射;其次,利用计算能力率、通信率、路径能力和关联度等网络能力因子参数反映资源的负载均衡情况;最后,基于求得的虚拟网络节点能力指标,设置资源属性调度周期,引入公平因子,更新链路的吞吐量,得到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实现资源负载均衡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善了资源分配的均衡度,使网络吞吐量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资源 负载均衡分配 能力因子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舰船齿轮减速器的均载特性分析
2
作者 李小梅 符志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3-136,共4页
大型舰船齿轮减速器在动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舰船行星齿轮减速器为研究对象,阐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行星减速器载荷不均匀的原因。内齿轮安装误差、外齿轮安装误差、星轮厚度误差均对均载系数有影响,对行星齿轮... 大型舰船齿轮减速器在动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舰船行星齿轮减速器为研究对象,阐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行星减速器载荷不均匀的原因。内齿轮安装误差、外齿轮安装误差、星轮厚度误差均对均载系数有影响,对行星齿轮减速器中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外啮合副均载特性和内啮合副均载特性,结果表明在多种误差影响下,外啮合副和内啮合副均存在载荷不均的问题,最后研究单一误差对均载系数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提升大型舰船齿轮减速器的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减速器 均载特性 行星减速 均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性土中自平衡试验转换系数取值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小娟 戴国亮 +2 位作者 龚维明 徐文希 王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59-668,共10页
自平衡法测试基桩抗压承载力时转换系数取值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检测结论的准确性。为确定砂性土中转换系数?的准确性,选取3个工程,主要土层均为砂性土,同一场地均进行了自平衡法和传统静载试验。每个工程中选取自平衡检测的基桩与传统... 自平衡法测试基桩抗压承载力时转换系数取值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检测结论的准确性。为确定砂性土中转换系数?的准确性,选取3个工程,主要土层均为砂性土,同一场地均进行了自平衡法和传统静载试验。每个工程中选取自平衡检测的基桩与传统静载的基桩为对比组,其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桩的几何尺寸、桩顶和桩底高相近或一致,以传统静载法测得结果为基准,采用Matlab编程对自平衡法测得等效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得出与传统静载法结果拟合度最佳的?取值。将?的拟合值和?=0.6、0.7和?原工程取值分别得到的等效位移荷载曲线与传统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3个工程中所得转换系数γ拟合值取值范围在0.42~0.71之间,与原工程中采用的γ值相比均偏小;(2)?取值对等效受压桩上段桩总摩阻力和弹性压缩量的影响很大;(3)采用转换系数γ拟合值计算的等效转换曲线与原工程中采用的?值相比更接近传统静载法所得结果,表明3个工程中?的取值均过大,导致所测极限承载力过于保守;(4)砂性土中自平衡转换系数建议取值为0.6~0.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试验 传统静载试验 砂性土 转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定向分簇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新华 李方敏 +1 位作者 旷海兰 方艺霖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44-2052,共9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分簇网络中节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分布式定向分簇算法(DDC).DDC算法基于簇的局部信息对节点在下一轮中的能量水平及其负载能力进行预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预评估因子.在每一轮成簇过程中,首先基... 针对无线传感器分簇网络中节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分布式定向分簇算法(DDC).DDC算法基于簇的局部信息对节点在下一轮中的能量水平及其负载能力进行预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预评估因子.在每一轮成簇过程中,首先基于节点能量预评估因子将网络分割成适当的分区,然后在每个分区中,根据节点在本轮的负载能力预评估因子选取簇头,前者可以有效保证各分区的能量均衡性,后者可以实现分区内节点的负载平衡.DDC算法的这种特性能将网络能量与节点负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DDC算法的能量有效性效果显著,网络中节点负载更加均衡.在网络初始能量异构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算法 负载均衡 能量有效性 预评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连通度分簇的负载均衡分簇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擎 柴乔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0-343,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最大连通度生成簇算法得到的簇结构,簇头节点往往负载过重,并且各簇头节点间负载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性在传感器节点分布不均匀的场合尤为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负载均衡分簇算法。通过网关节点调整所属...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最大连通度生成簇算法得到的簇结构,簇头节点往往负载过重,并且各簇头节点间负载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性在传感器节点分布不均匀的场合尤为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负载均衡分簇算法。通过网关节点调整所属簇使簇间负载趋向均衡,并在调整后将负载依然较大的簇进行分裂,使分簇的逻辑结构适应节点拓扑分布,更加合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在降低和均衡簇头节点负载方面比传统的最大连通度分簇算法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关节点 负载均衡 负载平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协议的改进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玉华 赵永锋 +1 位作者 许凯华 高景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17-120,共4页
延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研究的重点。基于LEACH协议中簇头生成算法提出了改进、调整节点竞选簇头的阀值函数,并在非簇头节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簇头时综合考虑了候选簇头节点的剩余能量... 延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研究的重点。基于LEACH协议中簇头生成算法提出了改进、调整节点竞选簇头的阀值函数,并在非簇头节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簇头时综合考虑了候选簇头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距基站的距离等因素,给出了新的成簇机制的适合因子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簇首选择机制能够有效平衡节点的能耗分布,延长节点与网络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改进的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协议 簇头选择 负载均衡 适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节点传输能量均衡优化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叶仕通 万智萍 +2 位作者 倪伟传 刘少江 王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0-55,共6页
针对现有异构网络算法负载不均衡和网络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均衡与动态调节的节点筛选算法。根据网络节点间的相邻性与链路结构特点计算节点的距离和能量,引入方向因子与能量调节因子对节点选择概率进行优化,实现网络节点的... 针对现有异构网络算法负载不均衡和网络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均衡与动态调节的节点筛选算法。根据网络节点间的相邻性与链路结构特点计算节点的距离和能量,引入方向因子与能量调节因子对节点选择概率进行优化,实现网络节点的动态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节点的关联性选取目标路径,并通过建立节点筛选机制实时排除能量不足的节点,从而保证网络正常运行与能耗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延长网络寿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数据接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负载均衡 网络寿命 节点 方向因子 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法试桩的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徐长节 李碧青 蔡袁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2-1268,共7页
通过分别采用自平衡法试桩和静载法试桩对杭州市某工程6根抗压试桩进行对比测试,分析基桩在自平衡法试桩条件下的Q-s曲线、桩身轴力、侧摩阻力等分布规律,并与静载法试桩条件下桩身受力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平衡法试桩上部... 通过分别采用自平衡法试桩和静载法试桩对杭州市某工程6根抗压试桩进行对比测试,分析基桩在自平衡法试桩条件下的Q-s曲线、桩身轴力、侧摩阻力等分布规律,并与静载法试桩条件下桩身受力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平衡法试桩上部桩与静载法试桩的桩身受力特性差别较大.前者桩侧摩阻力由下及上发挥,后者桩侧摩阻力由上及下发挥.砂性土、黏性土及圆砾的侧摩阻力折减系数可取0.688、0.774、0.860.在本工程土质情况下,自平衡法试桩的侧摩阻力折减系数可取0.782.自平衡法试桩的经转换后的Q-s曲线较平滑,且在加载值较小时与静载法试桩的Q-s曲线有一定差异,但随着加载值的增大,两者的曲线趋于一致,说明了自平衡法试桩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法 静载法 试桩 Q-S曲线 桩身轴力 侧摩阻力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池电源模块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均衡控制 被引量:13
9
作者 续丹 毛景禄 +1 位作者 王斌 周佳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85,共7页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充放电程度不一致而造成的电池过放/过充,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均衡控制方案。首先,采用单体电池电源模块串联的分布式储能结构,以单体锂电池估算SOC为控制对象... 针对储能系统中锂电池充放电程度不一致而造成的电池过放/过充,从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OC)均衡控制方案。首先,采用单体电池电源模块串联的分布式储能结构,以单体锂电池估算SOC为控制对象;然后,设计基于SOC均衡的加权因子分配公式,通过对电源模块分配不同的加权因子来调整各电源模块的占空比,从而动态调节各单体锂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实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SOC均衡控制,改变了传统电池组组内、组间两级均衡控制形式,消除了组内单体锂电池间能量传递造成的功率损失;最后,采用负载电压调节与SOC均衡的双闭环控制结构,保证均衡过程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均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储能系统的动态均衡控制,与SOC比例均衡控制方法相比均衡时间缩短了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系统 荷电状态均衡 加权因子 负载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维度QoS的云资源在线调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进发 焦合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99-4303,共5页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资源调度未能全面考虑QoS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QoS约束的调度方法。采用公式化描述和性能分析对多维QoS进行建模,在优化方法中,引入系统指标,通过偏好因子改变权重,结合主元和客元的合成以及公平性评判,实现了对...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资源调度未能全面考虑QoS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QoS约束的调度方法。采用公式化描述和性能分析对多维QoS进行建模,在优化方法中,引入系统指标,通过偏好因子改变权重,结合主元和客元的合成以及公平性评判,实现了对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非劣最优解的锁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用户多维QoS需求,在系统开销相当的情况下,负载均衡程度明显提高,且平均提高了17%,资源分配能更好的符合用户满意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在线调度 多维QOS 偏好因子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负载均衡与能量消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彬彬 于寒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52-1556,共5页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的能耗不均衡、网络生命周期短等问题,设计一种综合负载均衡与能量消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首先根据传感器节点与基站节点间的距离,将节点合理划分到相应的簇中;然后引入负载均衡因子,建立无线传...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的能耗不均衡、网络生命周期短等问题,设计一种综合负载均衡与能量消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首先根据传感器节点与基站节点间的距离,将节点合理划分到相应的簇中;然后引入负载均衡因子,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聚合路由,节约数据传输能量;最后采用MATLAB2014工具箱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节点能量利用率较高,能保持传感器节点能量消耗的均衡,且网络生存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负载均衡因子 数据聚合算法 簇头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加权最小连接数的负载均衡算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高振斌 潘亚辰 +2 位作者 华中 段小红 赵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5,共5页
酒店智能终端系统中,为了解决随着终端用户数量的增加导致的服务器负载过重从而用户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的负载均衡技术,将连接个数作为负载因子进行综合考虑,使得新加入的终端用户能够自动在多云分... 酒店智能终端系统中,为了解决随着终端用户数量的增加导致的服务器负载过重从而用户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的负载均衡技术,将连接个数作为负载因子进行综合考虑,使得新加入的终端用户能够自动在多云分支服务器之间做出最佳决策,选取当前周期内负载最轻的一台服务器进行自动连接并实现整个酒店智能系统的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可以使得酒店智能终端机顶盒与多云分支服务器的自动连接实现整个系统的负载均衡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均衡 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 云分支服务器 酒店智能终端机顶盒 负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FFB试验高耸结构风荷载谱高度修正系数及风振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楼文娟 胡鹏瑞 张跃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9-45,共7页
分段估计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振型结构高频天平(high-frequency force balance,HFFB)试验模态力计算方法,可以对结构脉动风荷载的空间分布进行估计。该文章抛弃了分段估计法中无量纲风荷载谱沿高度不变的假定,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荷... 分段估计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振型结构高频天平(high-frequency force balance,HFFB)试验模态力计算方法,可以对结构脉动风荷载的空间分布进行估计。该文章抛弃了分段估计法中无量纲风荷载谱沿高度不变的假定,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荷载谱沿高度变化的方法。以Kaimal脉动风谱为例提出并推导了无量纲风荷载谱沿高度变化的修正系数,并以某真型输电塔架为算例,结合HFFB试验,分析了修正系数对结构响应计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前后位移响应的背景分量计算值差异很小,但共振分量差别明显,偏差幅度达25%。对柔度较大的高耸结构,其共振分量在总响应中占比较高,需考虑荷载谱沿高度的变化;对于沿高度减小或增大的风速谱而言,现有荷载谱沿高度不变的分段估计法将高估或低估结构的位移响应。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广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天平试验 无量纲风荷载谱 修正系数 高耸结构 输电塔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大功率单相感阻性负载对电网危害的研究
14
作者 罗乾显 唐健 潘建国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9年第4期36-38,共3页
针对目前大功率单相感阻性负载供电对电网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提出一种采用三相变单相变压器或用斯柯特变压配加平衡器件的经济,有效的供电方法。文中对这种方法提高供电功率因数,维持供电电网三相平衡,提高供电质量和容量的机理进行了... 针对目前大功率单相感阻性负载供电对电网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提出一种采用三相变单相变压器或用斯柯特变压配加平衡器件的经济,有效的供电方法。文中对这种方法提高供电功率因数,维持供电电网三相平衡,提高供电质量和容量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感阻性负载 平衡器件 功率因数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值与平均连接度的导弹组网设计
15
作者 刘春玲 施玉鑫 张然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6期325-328,共4页
为了实现导弹侦打一体化,针对导弹机动能力强、发射平台多样、节点分布分散等特点,要求作战节点之间能够建立高速、可靠、低时延的通信网络。为了提高作战节点的通信效率,在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抗毁性的前提下,优化通信节点选取和最大化... 为了实现导弹侦打一体化,针对导弹机动能力强、发射平台多样、节点分布分散等特点,要求作战节点之间能够建立高速、可靠、低时延的通信网络。为了提高作战节点的通信效率,在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抗毁性的前提下,优化通信节点选取和最大化通信覆盖范围,提出了基于通信权值与平均连接度的组网算法。当主弹与从弹能够正常通信时,由主弹管理通信网络;当主弹无法完全覆盖从弹时,从弹之间自行通过计算节点通信能力的强弱和节点在网络拓扑中的平均连接度对节点的综合通信能力进行评估,选取出能够满足网络通信需求的中心节点。通过MATLAB仿真软件中的Truetime扩展工具箱对其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与最小ID算法和基于平均连接度的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数据链 通信权值 平均连接度 组网 网络负载平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均匀分簇路由协议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志刚 李腊元 李春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81-84,共4页
针对LEACH算法中,簇头位置分布不合理时导致的簇内通信能耗不均和簇的覆盖区域重叠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LEACH_UD算法,一是在簇头的初次选举阶段,要考虑簇头之间的距离,使簇头大致均匀地分布在监测区域;二是取消LEACH协议中每轮重新... 针对LEACH算法中,簇头位置分布不合理时导致的簇内通信能耗不均和簇的覆盖区域重叠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LEACH_UD算法,一是在簇头的初次选举阶段,要考虑簇头之间的距离,使簇头大致均匀地分布在监测区域;二是取消LEACH协议中每轮重新成簇所带来的额外能量消耗,当初次簇头确定以后,簇的数量和分布不再变化,每一个簇的下一轮簇头由上一轮的簇头根据节点的能量情况来指定。用NS2对LEACH算法和LEACH_UD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比较,验证了LEACH_UD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头均匀分布 分簇路由算法 网络生存时间 负载平衡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多核操作系统负载均衡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世涛 张激 +1 位作者 李健 唐立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90,共5页
通过研究VxWorks操作系统中运行队列负载均衡算法和Linux操作系统中基于调度域的负载均衡算法,发现Linux操作系统中高优先级任务无法抢占其他CPU正在运行的低优先级任务。因此,对Linux负载均衡算法进行改进,在以运行队列长度作为负载因... 通过研究VxWorks操作系统中运行队列负载均衡算法和Linux操作系统中基于调度域的负载均衡算法,发现Linux操作系统中高优先级任务无法抢占其他CPU正在运行的低优先级任务。因此,对Linux负载均衡算法进行改进,在以运行队列长度作为负载因子的基础上,将任务的优先级也纳入到负载因子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证负载均衡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实时性,使系统能够尽快运行高优先级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多核 调度域 负载均衡 实时性 负载因子 任务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代理协作的IT复杂应用管理任务分解算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斐 邱雪松 +1 位作者 高志鹏 孟洛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9-2058,共10页
基于多代理协作的IT复杂应用管理模型,给出了用于IT复杂应用管理的代理能力模型及管理任务分解问题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一种动态多角色的管理任务层级分解算法.算法考虑到多代理的能力限制,以及由管理端策略、IT基础设施或业务逻辑改... 基于多代理协作的IT复杂应用管理模型,给出了用于IT复杂应用管理的代理能力模型及管理任务分解问题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一种动态多角色的管理任务层级分解算法.算法考虑到多代理的能力限制,以及由管理端策略、IT基础设施或业务逻辑改变而引起的IT复杂应用管理任务的动态性.同时,算法兼顾了分解后子任务的平衡性,即执行子任务的多代理的负载平衡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多代理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由该算法所分解的子任务集呈现出了良好的执行效率及稳定的负载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理系统 IT复杂应用管理 任务分解 多代理能力限制 负载平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控制器负载均衡架构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敏敏 章韵 段元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32,共7页
在分析多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分布式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SDN分布式控制架构。该架构将控制层分为负载均衡层和控制系统层,使用多个负载均衡器运行负载均衡算法,避免大型网络中负载均衡器成为网络约束因素。负载均衡因子... 在分析多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分布式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SDN分布式控制架构。该架构将控制层分为负载均衡层和控制系统层,使用多个负载均衡器运行负载均衡算法,避免大型网络中负载均衡器成为网络约束因素。负载均衡因子除采用主机CPU和内存占用率外,增加了控制器的请求连接数,且基于动态实时反馈信息,准确反映各控制器的负载情况。在虚拟机和Mininet软件上的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架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分布式控制架构 负载均衡算法 多控制器 负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均衡技术在统一采集平台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渊 郭涛峰 +2 位作者 张攀翔 高建军 臧佳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154,共10页
随着高性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动态负载均衡作为集群系统中的重要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高性价比的并行/分布式计算的技术焦点。通过对动态负载均衡原理的诠释、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云资源池硬件搭建方案的阐述、不同场景下设计机制的实... 随着高性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动态负载均衡作为集群系统中的重要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高性价比的并行/分布式计算的技术焦点。通过对动态负载均衡原理的诠释、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云资源池硬件搭建方案的阐述、不同场景下设计机制的实现以及灵活权重因子的配置说明和负荷监控说明,成功解决了统一采集平台在基于x86私有云资源池中动态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最后对统一采集平台中动态负载均衡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采集平台 动态负载均衡 任务调度 集群系统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