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糠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与Ln(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6
1
作者 范玉华 邹彦娜 +4 位作者 毕彩丰 薛尧森 马少华 孙冲 言亮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98,共5页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C16H15N3O2,以L表示)的3种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分析技术,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3-(CH3OH)].H2O(Ln为La、Pr、Eu)。用非等温热重分...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C16H15N3O2,以L表示)的3种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分析技术,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3-(CH3OH)].H2O(Ln为La、Pr、Eu)。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La(Ⅲ)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第3步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3/2[(1-α)-1/3-1]-1,并计算出了该步热分解的活化熵ΔS≠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ΔG≠分别为-79.84 J/(mo.lK)和120.6 kJ/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配合物 希夫碱 合成 表征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Ⅲ)与糠醛缩-L-酪氨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9
2
作者 范玉华 毕彩丰 李金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 L 酪氨酸盐 (以KL表示 )的 5种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L (NO3) (H2 O) 2 ) ] (NO3) (H2 O) x(x为 0~2 ,Ln =La、Nd、Sm、Gd、Er;L ...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 L 酪氨酸盐 (以KL表示 )的 5种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L (NO3) (H2 O) 2 ) ] (NO3) (H2 O) x(x为 0~2 ,Ln =La、Nd、Sm、Gd、Er;L =C1 4H1 2 NO4 )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Er(Ⅲ )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第 1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e-E/RT·(1-α)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配合物 糠醛缩-L-酪氨酸席夫碱 席夫碱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Ln(Ⅲ)配位聚合物(Ln:Eu,Sm,Tb,Gd)的合成及其荧光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艳红 李野 +2 位作者 牛淑云 金晶 迟玉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55-106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个具有1D结构的Ln(Ⅲ)配位聚合物,[Eu2(C9H7O2)6(C9H7O2H)(C2H5OH)]n(1)、[Sm(C9H7O2)3]n(2)、[Tb(C9H7O2)3]n(3)和[Gd(C9H7O2)3]n(4)(C9H8O2=肉桂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这4个Ln(Ⅲ)配合物中,Ln(Ⅲ...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个具有1D结构的Ln(Ⅲ)配位聚合物,[Eu2(C9H7O2)6(C9H7O2H)(C2H5OH)]n(1)、[Sm(C9H7O2)3]n(2)、[Tb(C9H7O2)3]n(3)和[Gd(C9H7O2)3]n(4)(C9H8O2=肉桂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这4个Ln(Ⅲ)配合物中,Ln(Ⅲ)的配位数均为9,桥配体均为肉桂酸根,但其配位方式有差异。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NIR和荧光光谱等表征。分析了各配合物的荧光发射,结果表明,在可见区,配合物1发射较明显的红光,配合物2、3发射绿光,配合物4发射蓝光,但很弱。讨论了具有刚柔相混杂性质的肉桂酸配体对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稀土离子发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Ⅲ)与2-羟基-1-萘醛缩4-氨基安替吡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毕彩丰 范玉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6,共6页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 2 -羟基 - 1 -萘醛缩 4-氨基安替吡啉 (以 HL表示 )的 3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方法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HL) (C2 H5OH)(H2 O) 2 ] (NO3 ) 3 (Ln=La,Nd,Eu)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 2 -羟基 - 1 -萘醛缩 4-氨基安替吡啉 (以 HL表示 )的 3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方法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HL) (C2 H5OH)(H2 O) 2 ] (NO3 ) 3 (Ln=La,Nd,Eu)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 Eu( )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推断出第 3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 e-E /RT· 1 /2 (1 -α) [- ln(1 -α) ]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 Eu()配合物 热分解反应力学 ln()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齿席夫碱配体构筑的Ln^(Ⅲ)_(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晓丽 雷文婷 +2 位作者 张清芳 周宇 康晓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2,共8页
使用多齿席夫碱配体,通过溶剂热法,设计与合成了3例新的稀土配合物[Ln_(2)(L)_(2)(acac)_(2)(CH_(3)OH)_(2)]·2CH_(3)OH(Ln=Sm(1)、Gd(2)、Ho(3),H_(2)L=吡啶⁃2⁃羧酸⁃(1⁃甲基⁃3⁃氧代丁烯基)⁃酰肼),并对配合物1~3的结构与磁性质进... 使用多齿席夫碱配体,通过溶剂热法,设计与合成了3例新的稀土配合物[Ln_(2)(L)_(2)(acac)_(2)(CH_(3)OH)_(2)]·2CH_(3)OH(Ln=Sm(1)、Gd(2)、Ho(3),H_(2)L=吡啶⁃2⁃羧酸⁃(1⁃甲基⁃3⁃氧代丁烯基)⁃酰肼),并对配合物1~3的结构与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单晶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3为同构,每个中心稀土Ln(Ⅲ)离子为八配位,其配位几何构型为扭曲的四方反棱柱;相邻的中心稀土Ln􀃮离子通过2个μ_(2)⁃O连接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Ln_(2)O_(2)]核心。磁性测试揭示配合物2具有磁制冷性质,其最大磁熵变(-ΔS_(max))为31.9 J·K^(-1)·kg^(-1)(T=2.0 K,ΔH=70 kOe);配合物3表现出了慢磁驰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_(2)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 磁制冷性质 慢磁驰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Ⅲ)-9-羟基-9-芴羧酸配合物
6
作者 王明昭 王波 金林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由菲醌一步合成9-羟基-9-芴羧酸(HFC)。测定了它在乙醇和在1,4-二烷/水中的质子常数。采用摩尔比法测定了溶液中它与Ln(Ⅲ)所形成配合物的组成,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合成了固体配合物[Eu(FC)2... 由菲醌一步合成9-羟基-9-芴羧酸(HFC)。测定了它在乙醇和在1,4-二烷/水中的质子常数。采用摩尔比法测定了溶液中它与Ln(Ⅲ)所形成配合物的组成,用pH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合成了固体配合物[Eu(FC)2(H2O)3]Cl,并对其性质作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 芴酸 芴酸络合物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Ln(Ⅲ)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近红外发光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晓双 王艳梅 +5 位作者 王岩 李艳莹 杨艳红 迟玉贤 金晶 牛淑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6-488,共3页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5种结构新颖的配聚物:{[Ln_2(1,3-bdc)_3(H_2O)_4](DMF(H_2O}_n[Ln=Pr(1),Nd(2),Gd(3)]和{[Ln_4(1,3-bdc)_6(H_2O)_4(DMF)](DMF(2H_2O}_n[Ln=Er(4),Ho(5)](1,3-bdc:间苯二甲酸,DMF:N,N-二甲基酰胺)。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5种结构新颖的配聚物:{[Ln_2(1,3-bdc)_3(H_2O)_4](DMF(H_2O}_n[Ln=Pr(1),Nd(2),Gd(3)]和{[Ln_4(1,3-bdc)_6(H_2O)_4(DMF)](DMF(2H_2O}_n[Ln=Er(4),Ho(5)](1,3-bdc:间苯二甲酸,DMF:N,N-二甲基酰胺)。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聚物1~3是同构的,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聚物4、5是同构的,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晶体中,间苯二甲酸根采用多样的配位模式,使配聚物呈现多维的结构。除配聚物4,其余均呈现Ln(Ⅲ)的特征NIR发光,并与其UV-Vis-NIR吸收光谱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配聚物 晶体结构 近红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戊酸和含氮配体构筑的Ln(Ⅲ)配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洁芳 熊艳菊 +4 位作者 程靖祥 黄树婷 方乐欣 陆珣 乐善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9-1456,共8页
在水热条件下2个配体特戊酸(piv H)和1-H-咪唑[4,5-f][1,10]-菲咯啉(IP)和稀土金属反应得到了6个稀土配合物[Ln(piv)3(IP)2],(Ln=Nd(1),Eu(2),Gd(3),Tb(4),Dy(5),Ho(6))。结果显示,2个混合配体和不同的稀土金属形成了6个相似的零维结构... 在水热条件下2个配体特戊酸(piv H)和1-H-咪唑[4,5-f][1,10]-菲咯啉(IP)和稀土金属反应得到了6个稀土配合物[Ln(piv)3(IP)2],(Ln=Nd(1),Eu(2),Gd(3),Tb(4),Dy(5),Ho(6))。结果显示,2个混合配体和不同的稀土金属形成了6个相似的零维结构,进而通过N-H…O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6个配合物均用元素分析、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表征,且对配合物2和4的荧光性质及1和2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特戊酸 荧光性质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Ln(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Ln(Ⅲ)=Yb、Ho、Er)
9
作者 朱文婷 牛淑云 +3 位作者 金晶 迟玉贤 李艳莹 杨艳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6-1433,共8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个Ln髥配位聚合物:[Ln(NH2-C6H4-COO)2DMF(HCOO)(H2O)]n(Ln=Yb1,Ho2,Er3);通过X-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吸收光谱(UV-Vis-NIR)、发射光谱(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和近红外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个Ln髥配位聚合物:[Ln(NH2-C6H4-COO)2DMF(HCOO)(H2O)]n(Ln=Yb1,Ho2,Er3);通过X-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吸收光谱(UV-Vis-NIR)、发射光谱(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和近红外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3为同晶化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14号空间群。结构数据分析表明化合物为1D链状Ln髥配位聚合物。在晶体中,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大量氢键,这些氢键使1D链进一步被连成3D无限网络结构。经过对化合物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对比分析,较好的指认了各谱带,并且对发射谱带的位移和劈裂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氢键 发射光谱 电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科军 温和瑞 +1 位作者 刘芳 贾德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77-1280,共4页
以低聚壳聚糖(L-CTS)为配位体,稀土铈(Ⅲ)为配位离子,在pH值1~2的酸性条件下制备了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L-CTS-Ce),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 以低聚壳聚糖(L-CTS)为配位体,稀土铈(Ⅲ)为配位离子,在pH值1~2的酸性条件下制备了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L-CTS-Ce),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L-CTS与Ce(Ⅲ)发生配位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羟基而不是氨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稀土铈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配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兰萍 赵大庆 +1 位作者 张斌 许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1-83,86,共4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TS)为配位体,铁(Ⅲ)为配位离子,采用均相法在pH7.0的中性条件下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铁(Ⅲ)配合物(CMCTS-Fe),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羧基的引入使CMCTS...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TS)为配位体,铁(Ⅲ)为配位离子,采用均相法在pH7.0的中性条件下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铁(Ⅲ)配合物(CMCTS-Fe),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羧基的引入使CMCTS比壳聚糖(CTS)具有更强的配位能力;CMCTS与铁(Ⅲ)发生配位作用的基团是-COOH、-NH2和-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羧甲基壳聚糖铁()配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合成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君 熊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72-1574,1577,共4页
合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配合物,即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和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由FTIR加以证实。这些配合物的发射光谱为Eu(Ⅲ)在615nm处的电偶极跃迁(... 合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配合物,即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和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由FTIR加以证实。这些配合物的发射光谱为Eu(Ⅲ)在615nm处的电偶极跃迁(由5D0→7F2)所产生。CMC的取代度对CMC/Eu(Ⅲ)的荧光光谱和强度都产生影响。Eu(Ⅲ)含量也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影响,当Eu(Ⅲ)含量为5%(质量比)时,这些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纤维素醚 Eu() 配合物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Ⅲ)(CAI)_3与DNA相互作用的反应机理
13
作者 拓宏桂 黎泓波 +4 位作者 王兴明 胡志彪 宋宏涛 赵金花 丁立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2-956,959,共6页
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并以吖啶橙作探针研究了Sm(Ⅲ)(CAI)_3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钙黄绿素(CAI)与钐(Ⅲ)形成了配合物,其结合比n_钐(Ⅲ):n_(CAI)=1:3,生成八面体构型稀土配合物,Sm(Ⅲ)(CAI)_3与DNA的结合常数K=2.09... 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并以吖啶橙作探针研究了Sm(Ⅲ)(CAI)_3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钙黄绿素(CAI)与钐(Ⅲ)形成了配合物,其结合比n_钐(Ⅲ):n_(CAI)=1:3,生成八面体构型稀土配合物,Sm(Ⅲ)(CAI)_3与DNA的结合常数K=2.09×10~4L·mol^(-1)。Scatchard方程表明该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为中等强度的嵌插和部分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Sm()(CAI)3 DNA 吖啶橙 作用机理 荧光光度法 吸收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Cr(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光电性能
14
作者 刘懿 牛淑云 +3 位作者 金晶 陈亚东 于战 杨光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39-1444,共6页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3种Cr(Ⅲ)配合物:[Cr(en)2ox][Cr(en)(ox)2].2H2O(1)、[Co(NH2NHC-SNH2)3][Cr(ox)3].7H2O(2)和Cr(acac)3(3)(en=ethylenediamine,ox=oxalic acid,acac=acetylaceto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3种Cr(Ⅲ)配合物:[Cr(en)2ox][Cr(en)(ox)2].2H2O(1)、[Co(NH2NHC-SNH2)3][Cr(ox)3].7H2O(2)和Cr(acac)3(3)(en=ethylenediamine,ox=oxalic acid,acac=acetylaceto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测试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SPS光谱对3种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与其相应的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均可呈现较好的光伏响应,而且测得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峰位置和紫外吸收光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配合物 晶体结构 紫外光谱 表面光电压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菲啰啉和5-羟基-1,3-苯二甲酸铁(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5
作者 刘希慧 卓馨 +2 位作者 张孝杰 谢永 刘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4-1848,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铁的新配合物{[Fe(phen)3]·2(O-BDC)·H3O+·3H2O}n(1),[phen=1,10-菲啰啉,OBDC=5-羟基-1,3-苯二甲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铁的新配合物{[Fe(phen)3]·2(O-BDC)·H3O+·3H2O}n(1),[phen=1,10-菲啰啉,OBDC=5-羟基-1,3-苯二甲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9818(18)nm,b=2.2400(4)nm,c=1.8615(3)nm,F(000)=2132,Dc=1.494 g·cm-3,V=4.5791(13)nm3,Mr=1029.76,Z=4,μ=0.409 mm-1,R1=0.0477,ωR2=0.0710。该配位聚合物晶体中,5-羟基-1,3-苯二甲酸没有参加配位,1,10-菲啰啉与铁原子形成零维结构,零维结构通过1,10-菲啰啉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5-羟基-1,3-苯二甲酸与水形成的氢键相连接,形成三维的孔状结构,铁的一维链状结构填充在三维的孔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啰啉 5-羟基-1 3-苯二甲酸 铁()配合物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Er(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淑梅 牛淑云 +5 位作者 金晶 迟玉贤 吕春欣 朱文婷 李野 张广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7-1704,共8页
分别以均苯四甲酸,对硝基苯甲酸,肉桂酸为配体,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3种Er(Ⅲ)配位聚合物:{[Er2(btec)1.5(H2O)4].2H2O}n(1),[Er4(NO2-C6H4COO)12(H2O)10].2H2O(2),[Er(C9H7O2)3]n(3)。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构分析表... 分别以均苯四甲酸,对硝基苯甲酸,肉桂酸为配体,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3种Er(Ⅲ)配位聚合物:{[Er2(btec)1.5(H2O)4].2H2O}n(1),[Er4(NO2-C6H4COO)12(H2O)10].2H2O(2),[Er(C9H7O2)3]n(3)。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1个具有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其构筑单元为{[Er2(btec)1.5(H2O)4].2H2O},每个结构单元中含有4个Er3+离子,它们属于2种晶体学类型,以及3个配位方式不同的均苯四甲酸根。配合物2是1个四核配合物,在同1个分子中,含有4个Er3+离子,它们也属于2种晶体学类型,在2的晶体中存在大量的氢键。配合物3是1个一维配位聚合物。实验测定了各配合物晶体粉末的FP,IR,UV-Vis-NIR等光谱,对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对比了3个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髥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近红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性离子配体构筑的Eu(Ⅲ)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对呋喃西林的检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凯民 李立凤 +5 位作者 石明凤 叶艳青 王玉娜 郭津榕 唐怀军 马钰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43-1852,共10页
合成了一个新的铕(Ⅲ)配合聚合物{[Eu(L)_(2)(H_(2)O)_(4)]Cl_(3)·2H_(2)O}_(n)(1)(L=1,1’-(2,3,5,6-四甲基-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吡啶-1-鎓-4-羧酸盐))。配位聚合物分子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对配合物1进行了X射线... 合成了一个新的铕(Ⅲ)配合聚合物{[Eu(L)_(2)(H_(2)O)_(4)]Cl_(3)·2H_(2)O}_(n)(1)(L=1,1’-(2,3,5,6-四甲基-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吡啶-1-鎓-4-羧酸盐))。配位聚合物分子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对配合物1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法和固体荧光光谱表征。固体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1具有非常明显的稀土铕离子特征发光,表明配体能够高效地敏化稀土离子发光。此外,这种水稳定的1被用作化学传感器来检测各种常见的抗生素,发现它对水相中的呋喃西林分子表现出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可循环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两性离子配体 荧光识别 呋喃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轴向负载手性salen Mn(Ⅲ)的制备及其对α-甲基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
18
作者 陈俊显 傅相锴 +3 位作者 申红胜 涂小波 龚必伟 邹晓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以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为载体,通过对载体进行氯甲基化、胺化修饰后与手性Salen Mn(Ⅲ)轴向配位,合成了一种新的固载型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FTIR、DRUV-Vis、XPS、SEM、TEM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以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为载体,通过对载体进行氯甲基化、胺化修饰后与手性Salen Mn(Ⅲ)轴向配位,合成了一种新的固载型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FTIR、DRUV-Vis、XPS、SEM、TEM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次氯酸钠和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剂,考察了固载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固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相应均相催化剂略低,但对映体选择性明显提高。在NaClO/PPNO氧化剂体系中0℃反应24h,α-甲基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转化率达68%,对映选择性e.e.值达99%,循环使用8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 手性SalenMn() 轴向固载催化剂 不对称环氧化 Α-甲基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齿席夫碱的双核Dy(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勤 刘媛媛 +2 位作者 牛丽 闫静 侯银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5-541,共7页
以2-肟基丙烷酰肼缩2-羟基萘甲醛席夫碱(H_(2)L)为主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配体,构筑了一例双核稀土镝配合物[Dy_(2)(L)_(2)(acac)_(2)(CH_(3)CH_(2)OH)_(2)](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以及磁性测试对其结构和磁行为进行了表... 以2-肟基丙烷酰肼缩2-羟基萘甲醛席夫碱(H_(2)L)为主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配体,构筑了一例双核稀土镝配合物[Dy_(2)(L)_(2)(acac)_(2)(CH_(3)CH_(2)OH)_(2)](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以及磁性测试对其结构和磁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结构呈中心对称的双核镝(Ⅲ)配合物,其结构的最小不对称单元包含1个Dy(Ⅲ)离子,1个L^(2-)配体,1个acac-配体和1个乙醇分子;中心Dy(Ⅲ)离子为八配位,其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双帽三棱柱。磁性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Dy(Ⅲ)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且该配合物表现出了慢磁弛豫行为,其磁弛豫有效能垒为14.52 K,指前因子τ_(0)为7.58×10^(-6)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镝()配合物 八配位 双帽三棱柱 反铁磁作用 慢磁弛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三联吡啶配合物活化高碘酸盐体系构建及其对染色废水的催化降解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守营 黄启超 +4 位作者 张开封 张琳萍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为开发新型、高效的染色废水处理方法,通过铁-三联吡啶(Fe^(Ⅲ)(tpy)C_(l3))配合物活化高碘酸盐(PI)构建了Fe^(Ⅲ)(tpy)C_(l3)/PI催化氧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酸性红1(AR1)作为染色废水模型污染物测试了该体系的催化降解性能,并通过... 为开发新型、高效的染色废水处理方法,通过铁-三联吡啶(Fe^(Ⅲ)(tpy)C_(l3))配合物活化高碘酸盐(PI)构建了Fe^(Ⅲ)(tpy)C_(l3)/PI催化氧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酸性红1(AR1)作为染色废水模型污染物测试了该体系的催化降解性能,并通过捕获和探针实验研究了Fe^(Ⅲ)(tpy)C_(l3)配合物活化PI降解酸性红1的机制。结果表明:Fe^(Ⅲ)(tpy)C_(l3)配合物能够高效活化PI实现酸性红1的快速降解,15 min内对AR1的去除率高达98%;Fe^(Ⅲ)(tpy)C_(l3)/PI体系对酸性红1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同时酸性红1的降解速率常数随Fe^(Ⅲ)(tpy)C_(l3)配合物和PI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在Fe^(Ⅲ)(tpy)C_(l3)/PI体系中包含超氧自由基、单线态氧以及高价铁,这些活性物质共同促进酸性红1的降解;该体系不仅对多种有机物的降解表现出普适性,同时催化降解过程不受溶液pH值以及常见无机盐离子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高碘酸盐 染色废水 降解 催化机制 废水处理 铁-三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