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twork-pharmacological study of FuzhengHuayu formula againsts liver fibrosis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19-120,共2页
Aim Liver fibrosis is a consequenc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which can progress into liver cirrhosis evenhepatocarcinoma. FuzhengHuayu (FZHY) ,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had been reported to have the effect of anti-... Aim Liver fibrosis is a consequenc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which can progress into liver cirrhosis evenhepatocarcinoma. FuzhengHuayu (FZHY) ,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had been reported to have the effect of anti- fibrosi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targets and the mechanisms of FZHY on liver fibrosis. Methods The liver tissue samples of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and FZHY-treated group were examined by microarray and iTRAQ. Profile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an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 in CC14-in- duced liver fibrosis model in rat were analyzed. GO and Pathway were analyzed by DAVID, and protein-protein in- teraction (PPI) was analyzed by STRING and cytoscape. The targets of FZHY compounds were predicted by TCM- SP.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55 genes ( fold change ≥ 1.5, P 〈 0.05) and 507 proteins ( fold change ≥ 1.2 ,P 〈 0.05 )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etween FZHY group and model group. The high-throughput data of transcriptomics and proteomics was analyzed synthetically. DAVID function annot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DEGS and DEPs both enriched in 15 GO terms, among drug metabolic process, response to extracellular stimulus, response to vitamin,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c process, response to wounding and oxidation reduction may involve in liver fibrosis. KEGG pathwa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DEGS and DEPs both enriched in 9 pathways, among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 retinol metabolism, metabolism of xenobiotics by cytochrome P450 and drug metabo- lism may be related to liver fibrosis. PPI analysis found that 10 overlapped core genes and proteins, among, Ugt2a3, Cyp2bl and Cyp3al8 were of higher degree, which are all enriched in retinol metabolism. Interestedly, Cyp2bl and Cyp3al8 were also predicted with TCMSP as the targets of FZHY compounds. Conclusion The re- 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FZHY against liver fibrosis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multiple targets and multiple pathways, among, retinol metabolism pathway by targeting Ugt2a3, Cyp2bl and Cyp3al8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hengHuayu FORMULA network-pharmacology liver FIBROSIS TRANSCRIPTOMICS proteomic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体检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发生和消退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郭海清 刘晓慧 +3 位作者 李明亮 刘峰 柳雅立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9-1326,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拟调查体检人群中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生和消退相关的临床及代谢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市某体检机构的体检人群共6 809例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平均随访时间(52.1±13.5)个月。按照新版MAFL... 目的 本研究拟调查体检人群中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生和消退相关的临床及代谢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市某体检机构的体检人群共6 809例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平均随访时间(52.1±13.5)个月。按照新版MAFLD诊断标准将体检人群分为MAFLD组和非MAFLD组,对比首次(基线)及末次体检各组之间的人口学指标、身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观察指标对MAFLD发生和消退的影响。结果 基线时非MAFLD组为4 533例(66.6%),其中15.6%在末次体检时发生MAFLD,这些患者在基线时年龄较大(Z=-6.739),男性居多(χ^(2)=178.534),体质量(Z=-22.302)、BMI(Z=-22.818)、腰围(Z=-23.117)、臀围(Z=-18.446)、收缩压(Z=-13.301)、舒张压(Z=-13.491)、空腹血糖(Z=-11.787)、TG(Z=-16.623)、LDL-C(Z=-10.256)、ALT(Z=-14.250)、AST(Z=-7.481)水平及代谢综合征(MetS)占比(χ^(2)=185.283)明显高于未发生MAFLD人群,并且有更多的患者在末次体检时出现了体质量、腰围、臀围、TG、TC、ALT、AST的升高(P值均<0.05),这部分患者基线时HDL-C水平较低(Z=15.416),在末次体检时较基线下降的人数也更多(P值均<0.05)。基线时MAFLD组为2 276例(33.4%),其中23.8%在末次体检时出现MAFLD消退,这些患者在基线时年龄较小(Z=2.185),女性居多(χ^(2)=20.340),体质量(Z=-8.909)、BMI(Z=-10.205)、腰围(Z=-11.183)、臀围(Z=-7.178)、收缩压(Z=-3.627)、舒张压(Z=-3.443)、TG(Z=-5.945)、ALT(Z=-9.664)、AST(Z=-5.904)水平及MetS占比(χ^(2)=42.082)明显低于MAFLD未消退人群,并且有更多的患者在末次体检时出现了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TG、TC、ALT、AST的下降(P值均<0.05),这部分患者基线时HDL-C水平较高(Z=6.778),在末次体检时升高的人数也更多(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及体检过程中体质量和HDL-C的变化与MAFLD的发生和消退独立相关(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体检人群中MAFLD患病率较高,男性居多,代谢紊乱水平及肝功能异常更显著,其中体质量和HDL-C的变化是MAFLD发生和消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患病率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体检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和纤维化风险分层分析
3
作者 郭海清 李明亮 +1 位作者 刘峰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3-649,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体检人群进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筛查,通过无创血清评分系统识别进展期纤维化低、中、高危患者,对其进行分层管理。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市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共312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分为MAFLD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体检人群进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筛查,通过无创血清评分系统识别进展期纤维化低、中、高危患者,对其进行分层管理。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市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共312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分为MAFLD组(n=1068)和非MAFLD组(n=2057),按照BMI水平,进一步将MAFLD组分为瘦型MAFLD组(BMI<24 kg/m^(2),n=125)和非瘦型MAFLD组(BMI≥24 kg/m^(2),n=943),对比各组之间的人口学、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和肝脏超声等指标。计算MAFLD组患者肝纤维化4项(FIB-4)指数、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FS)、AST/PLT指数(APRI)及BARD评分,评估患者进展期肝纤维化风险。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观察指标对MAFLD的影响。结果MAFLD组年龄(Z=-9.758)、男性占比(χ^(2)=137.555)、体质量(Z=-27.987)、BMI(Z=-32.714)、腰围(Z=-31.805)、臀围(Z=-26.342)、腰臀比(Z=-28.554)、ALT(Z=-25.820)、AST(Z=-16.894)、GGT(Z=-25.069)、ALP(Z=-12.533)、TG(Z=-27.559)、TC(Z=-7.833)、LDL-C(Z=-8.222)、UA(Z=-20.024),以及合并代谢综合征(MetS)(χ^(2)=578.220)、高血压(χ^(2)=241.694)、2型糖尿病(χ^(2)=796.484)和血脂紊乱(χ^(2)=369.843)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MAFLD组(P值均<0.05),HDL-C显著降低(Z=23.1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45,95%CI:1.203~1.737)、ALT(OR=1.05,95%CI:1.046~1.062)、LDL-C(OR=1.23,95%CI:1.102~1.373)及合并MetS(OR=5.97,95%CI:4.876~7.316)是M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瘦型MAFLD组患者年龄(Z=3.736)、HDL-C(Z=2.679)显著高于非瘦型MAFLD组(P值均<0.05),而男性占比(χ^(2)=28.970)、体质量(Z=-14.230)、BMI(Z=-18.188)、腰围(Z=-13.451)、臀围(Z=-13.317)、ALT(Z=-4.519)、AST(Z=-2.258)、GGT(Z=-4.592)、UA(Z=-4.415)、中重度脂肪肝占比、合并MetS(χ^(2)=42.564)及高血压(χ^(2)=12.057)、2型糖尿病(χ^(2)=3.174)患病率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MAFLD患者中FIB-4>2.67为10例(0.9%)、NFS>0.676为4例(0.4%)、APRI>1为8例(0.7%)、BARD≥2为551例(51.6%)。结论北京市体检人群中MAFLD患病率较高,但存在进展期纤维化高风险的患者人数较少,这部分患者需要转诊至肝病专科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纤维化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羊脑磷脂型DHA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
4
作者 包音都古荣·金花 宝鲁日 +6 位作者 和硕特麦丽斯 侯荣伦 呼格吉勒图 敖日格勒 岩松 敖日格乐 周欢敏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旨在为草原羊脑磷脂型DHA(DHA-PLs)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苏尼特羊脑中萃取DHA-PLs,在确定其不携带朊病毒蛋白的基础上,选择7周龄、平均体质量为27 g的SPF级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分为空白组(基础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鱼油)和羊脑D... 旨在为草原羊脑磷脂型DHA(DHA-PLs)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苏尼特羊脑中萃取DHA-PLs,在确定其不携带朊病毒蛋白的基础上,选择7周龄、平均体质量为27 g的SPF级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分为空白组(基础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鱼油)和羊脑DHA-PLs组(基础饲料+羊脑DHA-PLs),考察饲喂3个月后各组小鼠体征指标、周能量排出量、粪便中粗脂肪含量和脏器指数的变化,测定其血清生化和肝功能指标,观察肠道和脏器组织形态,以揭示羊脑DHA-PLs对小鼠营养物质吸收、脏器、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羊脑中无朊病毒蛋白,正常朊蛋白含量最高达200 mg/g;3个月饲喂试验结束后,各组小鼠健康状况良好,平均日采食量无差异,终体质量均显著增大(p<0.05);与空白组比较,羊脑DHA-PLs组小鼠周能量排出量,粪便中粗脂肪含量,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与鱼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小鼠脏器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胃和脑等组织均未出现病变,肠道均无损伤,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组间无差异(p>0.05),但羊脑DHA-PLs组和鱼油组小鼠肠道分别长出14个和13个潘氏斑,而空白组未出现。综上,草原羊脑DHA-PLs能促进小鼠营养物质吸收,显著降低血脂,提高肝脏机能和肠道免疫机能,对小鼠脏器无不良影响,可以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羊脑磷脂型DHA 脏器指数 血脂 肝功能 组织学分析 潘氏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7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姣 张玉如 +2 位作者 梁美春 李曦 茅国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了解167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lebsiella pneumoniae-pyogenic liver abscess,KP-PLA)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 目的了解167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lebsiella pneumoniae-pyogenic liver abscess,KP-PLA)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KP-PLA组167例和非KP-PLA(non-Klebsiella pneumoniae-pyogenic liver abscess,NKP-PLA)组48例,针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KP-PLA组男性占比64.67%,平均年龄(60.19±14.20)岁,小于NKP-PLA组平均年龄(66.33±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KP-PLA组,患糖尿病比例较高(χ^(2)=5.732,P<0.05),NKP-PLA组患胆道系统疾病(χ^(2)=13.633,P<0.001)和恶性肿瘤(χ^(2)=13.062,P<0.001)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中,KP-PLA组的血红蛋白[x±s=(116.55±18.54)g/L]、PCT(x=1.85 ng/L)、肌酐(x=65.75μmol/L)、甘油三酯(x=1.24μ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x=6.70%)均值水平均高于NKP-PL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KP-PLA组肝右叶发生脓肿概率为70.06%,少部分位于肝左叶和肝左右叶交界处,脓肿直径以50~100 mm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显示除左氧氟沙星之外,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均在90%以上。KP-PLA组预后比NKP-PLA组预后好(P<0.05)。结论KP-PLA更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炎症指标高于NKP-PLA,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肝脓肿 预后分析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测序技术应用于肝癌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戈琼 胡佳康 +3 位作者 俞玉琪 赖文文 罗时文 卢曲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73-1478,1493,共7页
背景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在肝癌领域的大量应用为肝癌的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帮助,对近二十年RNA-seq应用于肝癌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最新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目的通... 背景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在肝癌领域的大量应用为肝癌的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帮助,对近二十年RNA-seq应用于肝癌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最新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对RNA-seq在肝癌治疗、诊断、发生机制等各方面研究的应用情况进行整体评价,以揭示全球RNA-seq应用于肝癌领域研究热点的分布情况,进而推测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1—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RNA-seq应用于肝癌研究领域的英文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对文献进行发文量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使用发文量、中心性、聚类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等指标对可视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数据库中检索到RNA-seq应用于肝癌研究领域的文献共1397篇,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中国发文量最多,但研究深度略有欠缺,美国发文量仅次于中国,但中心性最高,为0.44;高发文量的机构大多分布在中国,影响力较大的机构大多分布在美国;关键词分析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基因表达及其分子标志物。结论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是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临床精准医疗可能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转录组测序技术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菊花 崔宁 +5 位作者 郝腾腾 吴娇 邹建华 徐晓华 李刘生 吴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并酌情选用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治疗至少2个月。比较两组生存率、证型分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证型分布频次依次为脾虚痰凝证、肝郁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证;②暴露组1年生存率(45.8%,22/48)和1年半生存率(36.2%,17/47)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34.9%,15/43)和1年半生存率(19.5%,8/41)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暴露组2年生存率(27.9%,12/43)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10.3%,4/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门脉癌栓、肝外转移、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和基线症状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和ECOG PS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对中晚期不可切除PLC患者的生存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 中医辨证论治 队列研究 预后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治疗1个月内服用双环醇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孙玙贤 王玉峰 +3 位作者 高静韬 杜建 刘宇红 高孟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59,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结核病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内服用双环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2783例,通过进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因...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结核病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内服用双环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2783例,通过进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因素分析,以探索在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内服用双环醇的疗效。结果在探索与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因素的多变量回归分析中,女性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可能性低于男性(OR:0.69,95%CI:0.51~0.92)。在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内服用双环醇的参与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风险低于未服用者(OR:0.38,95%CI:0.28~0.51)。结论在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内服用双环醇可以显著减少肝功能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肝功能异常 双环醇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9
作者 秦祥玉 曹兵 +3 位作者 辛继宾 吴利俊 郑建铭 应峻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目的对近5年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该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展望后续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数据,应用VOSviewer和Ci... 目的对近5年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该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展望后续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数据,应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聚类、关键词突现等可视化分析并生成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2019—2023年相关文献873篇,总被引频次为7364,篇均被引频次为8.44,其中我国发文量最多(458篇,52.46%),与我国合作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关键词共现聚类提示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三大类:非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衰竭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衰竭的致病机制,肝衰竭的治疗及预测模型建立。关键词时间叠加图和突现图显示,近5年研究热点由预防控制新发感染逐渐转向慢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结论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肝衰竭的国际科研主体,广泛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研究热点从预防肝炎病毒感染和扩大治疗已逐渐转向慢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衰竭 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5例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石智尧 凡晓菲 +3 位作者 高宇 任少键 武时瑜 王晞星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肝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415例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肝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415例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结果4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31.81%)、腹胀(25.30%)、腹痛(15.18%)、乏力(13.98%)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70.84%)、乏力(69.16%)、肝区疼痛(67.47%)、眠差(59.04%)、腹胀(53.01%)、便秘(52.53%)等。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病程、临床分期、Child-Pugh分级、是否有肝内转移及肝外转移、是否接受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治疗分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是湿热蕴结证(OR=2.036,P=0.048)与脾肾阳虚证(OR=5.240,P<0.001)的危险因素;病程<1年为湿热蕴结证(OR=2.837,P=0.004)、气滞血瘀证(OR=2.317,P=0.021)的危险因素,但为脾肾阳虚证(OR=0.385,P=0.005)的保护因素;Child-Pugh A/B级为肝肾阴虚证(OR=0.079,P<0.001)的保护因素;肝内转移为肝肾阴虚证(OR=5.117,P=0.003)、脾肾阳虚证(OR=3.303,P=0.010)的危险因素;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是肝肾阴虚证(OR=0.171,P<0.001)、脾肾阳虚证(OR=0.138,P<0.001)的保护因素;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是湿热蕴结证(OR=4.408,P<0.001)与肝肾阴虚证(OR=32.036,P<0.001)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病程、Child-Pugh分级、肝内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是影响肝癌中医证候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证候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代谢风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1
作者 邹玉萍 姚莉 +3 位作者 邹军 李立威 蔡福庆 黄杰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 探讨高代谢风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无创预测模型,评估其与FIB-4、APRI、GPR及Forns指数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9月1日—2022年10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527例高... 目的 探讨高代谢风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无创预测模型,评估其与FIB-4、APRI、GPR及Forns指数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9月1日—2022年10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527例高代谢风险CHB患者,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368)和验证组(n=159)。在建模组中通过LASSO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以判断其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通过Delong检验比较列线图预测模型与其他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白蛋白(OR=0.993,95%CI:0.988~0.999,P=0.019)、凝血酶时间(OR=1.182,95%CI:1.006~1.385,P=0.047)、log_(10)TBil(OR=1.710,95%CI:1.239~2.419,P=0.001)、log_(10)AFP(OR=1.327,95%CI:1.052~1.683,P=0.018)是高代谢风险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其AUC为0.837(95%CI:0.788~0.888),特异度为73.5%,敏感度为84.7%,诊断效能高于FIB-4(0.739)、APRI(0.802)、GPR(0.800)、Forns指数(0.709)(Z值分别为2.815、2.271、1.989、2.722,P值分别为0.005、0.017、0.045、0.006)。结论 基于前白蛋白、凝血酶时间、log_(10)TBil、log_(10)AFP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高代谢风险 肝硬化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探讨肝功能在子痫前期患者亚型分类及妊娠并发症评估中的作用
12
作者 许艳红 郑佳莹 +3 位作者 金程程 齐星怡 徐霞 颜建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60-764,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肝功能数据驱动的聚类分析以识别子痫前期(PE)患者的不同亚类,并探讨不同亚类肝功能特征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单胎PE孕妇2230例临床资料,以分娩前13个肝... 目的:通过临床肝功能数据驱动的聚类分析以识别子痫前期(PE)患者的不同亚类,并探讨不同亚类肝功能特征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单胎PE孕妇2230例临床资料,以分娩前13个肝功能指标为基线变量,应用聚类法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亚型分类,比较不同亚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亚类患者发生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风险情况。结果: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PE患者被分为3个亚类,代表了患者肝功能的不同特征。第一类患者(n=1065)存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肝脏酶学指标异常;第二类患者(n=648)存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升高的胆红素代谢指标异常;第三类患者(n=517)同时存在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的肝脏酶学指标异常,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的胆汁酸检测指标异常,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水平降低的肝脏蛋白合成功能指标异常。三类PE患者在年龄、重度PE、贫血、心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异常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三类患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及早产风险显著高于第一、二类(P<0.05),胎盘早剥风险高于第二类(P<0.05);第一类患者胎盘早剥和胎儿生长受限风险高于第二类(P<0.05)。结论:聚类分析可利用肝功能特征对PE患者进行亚型分类,进而识别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对认识PE异质性和促进个体化管理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亚型分类 肝功能 聚类分析 妊娠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筛查适用性的网状Meta分析
13
作者 迟洵 刘思思 +2 位作者 陈巧 胡玥 王伟仙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5-1402,共8页
背景营养不良已成为肝硬化患者不良并发症之一,尽早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筛查与早期识别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结局,但目前针对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筛查工具种类多样,尚未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系统评价4种营养筛查工具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筛... 背景营养不良已成为肝硬化患者不良并发症之一,尽早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筛查与早期识别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结局,但目前针对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筛查工具种类多样,尚未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系统评价4种营养筛查工具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筛查的适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营养筛查工具筛查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并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及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RevMan 5.4.1、Meta-DiSc、StataMP 17.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通过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对不同营养筛查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排序。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5篇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包含1299例患者;纳入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排序工具(RFH-NPT)、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主观全面评定法(SGA)4种营养筛查工具。Meta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RFH-NPT、SGA 3种营养筛查工具的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65(95%CI=0.56~0.73)、0.93(95%CI=0.89~0.96)、0.77(95%CI=0.72~0.82);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7(95%CI=0.83~0.91)、0.72(95%CI=0.64~0.79)、0.81(95%CI=0.68~0.90),MUST只有单独研究,不存在合并灵敏度与合并特异度。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SGA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低于RFH-NPT(OR=0.03,95%CI=0~0.55;OR=0.08,95%CI=0.01~0.81,P<0.05);RFH-NPT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NRS2002(OR=44.33,95%CI=3.94~498.52;OR=17.68,95%CI=2.13~147.05,P<0.05)。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显示,NRS2002筛查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RFH-NPT的AUC为0.90,SGA的AUC为0.85。4种营养筛查工具灵敏度的SUCRA排序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显示:RFH-NPT(SUCRA=99.5%)>MUST(SUCRA=43.0%)>SGA(SUCRA=39.0%)>NRS2002(SUCRA=18.5%);特异度的SUCRA排序结果从高到低显示:MUST(SUCRA=91.4%)>NRS2002(SUCRA=49.1%)>SGA(SUCRA=39.8%)>RFH-NPT(SUCRA=19.7%);阳性预测值的SUCRA排序结果从高到低显示:MUST(SUCRA=95.2%)>RFH-NPT(SUCRA=37.4%)>NRS2002(SUCRA=36.1%)>SGA(SUCRA=31.3%);阴性预测值的SUCRA排序结果从高到低显示:RFH-NPT(SUCRA=99.1%)>MUST(SUCRA=44.9%)>SGA(SUCRA=39.4%)>NRS2002(SUCRA=16.7%)。结论当前证据表明RFH-NPT和MUST筛查肝硬化营养不良的适用性较好,但该结论仍需大样本、更严谨及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营养 筛查工具 适用性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探讨脾脏体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14
作者 梁肖 董彩霞 +7 位作者 李国栋 尚琪 秦博文 万丹 王茜 李路 陈欣 李宗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探讨脾脏体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究脾脏体积与NAFLD的因果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个体,包括90例NAFLD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者。采... 目的探讨脾脏体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究脾脏体积与NAFLD的因果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个体,包括90例NAFLD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者。采用两阶段由粗到细的图像分割方法,通过构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脾脏进行三维重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脾脏体积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此外,进一步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探讨脾脏体积与NAFLD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逆方差加权法(IVW)为MR主要研究方法。结果NAFLD患者脾脏体积显著大于健康对照者[(272.93±104.16)cm^(3)vs(204.37±81.20)cm^(3),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NAFLD患者脾脏体积与肝脂肪变性指数(HIS)(rs=0.422,P<0.001)和GGT(rs=0.211,P=0.047)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脾脏体积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95%CI:1.00~1.02,P=0.049);IVW结果显示,脾脏体积与NAFLD存在因果关系(OR=1.16,95%CI:1.05~1.28,P=0.005)。结论脾脏体积增大可能是NAFLD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体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成像 三维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15
作者 金淼鑫 赵晖 +2 位作者 朱平生 苗明三 乔靖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肝脏代谢功能更接近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筛选DILI动物模型相关文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对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造模动物、造模方法、成模时间、阳性药物、检测指标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在DILI动物模型中小鼠占比74.14%,其中C57BL/6小鼠占比27.41%,KM小鼠占比25.07%,ICR小鼠占比10.70%及Balb/c小鼠占比7.57%。对乙酰氨基酚为最常用造模药物占比63.57%。对所纳入文献中的常用造模药对乙酰氨基酚造模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鼠造模剂量最多的是300 mg/kg,占比31.46%;大鼠的造模剂量多为1000 mg/kg。最常用的造模时间是24 h,占比40%;其次是12 h,占比23.24%;再次是6 h,占比16.22%。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腹腔注射,占比56.87%;其次是灌胃占比41.51%。常用的检测指标的方法有蛋白质印迹法,占比27.45%;其次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占比26.61%。主要用来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变化。最常用阳性对照药物为水飞蓟素,占比37.61%;其次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联苯双酯,占比分别为27.52%和26.61%。通过对所选造模条件进行赋值权重,提出最佳模型为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24 h后检测小鼠的表观指征群、血清和肝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表现即为造模成功,最佳模型占比56.42%。以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为模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建立DILI模型,通常24 h后即可造模成功;选用水飞蓟素、N-乙酰半胱氨酸或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药;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水平,结合肝脏指数、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模型建立、检测与评价的最佳指标。结论:通过文献挖掘和系统化分析,对既往DILI模型建立规律及潜在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出DILI动物模型复制的最佳条件和评价指标,为建立临床吻合度高且重复性好的DILI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模型分析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段Gao-Binge模型中游离脂肪酸、三羧酸循环及酮体代谢谱研究
16
作者 黎安沁 庞陆鑫 +3 位作者 柴媛媛 俞沁玮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肝细胞内脂质蓄积是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重要病理学特征,其形成与游离脂肪酸(FFAs)、三羧酸(TCA)循环、酮体代谢密切相关。为揭示AFLD中肝脏脂质蓄积与FFAs、TCA循环、酮体代谢的相关性。采用C57BL/6N小鼠构建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 肝细胞内脂质蓄积是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重要病理学特征,其形成与游离脂肪酸(FFAs)、三羧酸(TCA)循环、酮体代谢密切相关。为揭示AFLD中肝脏脂质蓄积与FFAs、TCA循环、酮体代谢的相关性。采用C57BL/6N小鼠构建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胃(Gao-Binge模型)来模拟不同阶段的AFLD,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小鼠肝组织和血浆中的FFAs、TCA循环中间产物和酮体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短期AFLD小鼠模型中,血浆和肝脏中的总FFAs、饱和FFAs、短链FFAs以及酮体β-羟丁酸(HDBT)水平均显著增加,提示FFAs代谢谱在Gao-Binge模型下出现紊乱。此外,长短期模型中均发现乙酸(AA)、2-甲基丁酸(2-meBA)、HDBT与肝脏损伤指标在血浆和肝脏样本中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以短期模型中血浆数据为例,r=0.834、0.699、0.818,P<0.05),而丙酮酸(PRA)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性(r=-0.66,P<0.05)。结果表明,长短期AFLD小鼠模型中出现FFAs、TCA循环、酮体代谢紊乱,AA、2-meBA、HDBT、PRA等代谢物可作为AFL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酸 三羧酸循环 动物模型 Gao-Binge模型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肠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侯佳妮 郭佳嵘 +2 位作者 匡冰灵 林衍松 肖珊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2-955,共4页
目的 探讨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肠腺癌(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IAED)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IAED,行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I... 目的 探讨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肠腺癌(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IAED)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IAED,行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二代测序检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IAED的临床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及预后特征。结果 2例IAED为64岁女性和58岁男性,分别发生于乙状结肠和十二指肠壶腹部,且分别在肠癌根治术后6个月、28个月发生肝转移。肠道肿物及肝转移灶镜下均见肿瘤细胞具有肠母细胞形态,胞膜清晰,胞质透亮,呈囊腺样、腺管样、乳头状及实性排列;均表达一项或多项胚胎性抗原(SALL4、AFP、Glypican-3),并过表达p53。二代测序显示均发生TP53错义突变。结论 IAED罕见,侵袭性强,易发生肝等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应与普通肠癌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母细胞分化 肝转移 二代测序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疼痛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18
作者 张贞贞 林钰莹 +1 位作者 王梓 钱多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8-524,共7页
目的 评价不同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 目的 评价不同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5月发表的有关缓解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非药物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推荐的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和Stata 17软件分别进行传统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项研究,包括2 866例患者,涉及10种非药物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缓解TACE术后肝癌患者疼痛的效果最佳,根据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各干预措施的效果优劣排序为:穴位按摩+音乐疗法(88.9%)>运动康复疗法(76.8%)>穴位按摩(76.0%)>腹式呼吸训练(66.4%)>音乐疗法(54.5%)>心理放松疗法(47.9%)>耳穴压豆(45.3%)>系统健康教育(35.2%)>腕踝针疗法(25.7%)>耳穴压豆+穴位按摩(25.6%)>常规护理(7.4%)。结论 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均能有效缓解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疼痛,尤以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的效果最佳,但受文献质量和数量影响,未来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疼痛 非药物干预 网状Me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19
作者 陈潇 张玉侠 +6 位作者 张晓云 徐嫣嫣 孙丽骏 沈韵 裘洁 潘亭 俞静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2-737,共6页
目的:对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症状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391例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整体评价问卷及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 目的:对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症状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391例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整体评价问卷及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肝移植受者按照症状特征进行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差异。结果:肝移植受者症状存在3个异质性群体,分别为症状低发组(占43%)、症状中发组(占30%)、心理社会症状高发组(占27%)。与症状低发组相比,移植后1年内、使用非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的病人更易归于症状中发组;移植后半年内、居住地为非城市、有合并症的病人更易归为心理社会症状高发组。结论:医护人员应有效识别肝移植受者的症状特征,重视移植后早期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维度症状,尤其应关注存在合并症、居住地为非城市的病人,促进病人将疾病管理融入日常生活,减轻其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症状群 人群异质性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疏气扶正”角度探讨全国名中医凌昌全辨肝癌因机证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明星 汪玉倩 +5 位作者 杨珏 张羽飞 陈娇娇 罗宇君 周慧灵 韩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23,共7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基于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教授的临床经验,从“疏气扶正”角度深入探讨肝癌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思路。凌师认为,肝癌的发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基于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教授的临床经验,从“疏气扶正”角度深入探讨肝癌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思路。凌师认为,肝癌的发生发展与肝失调达、瘀久成积、积久生毒密切相关,同时伴随阴阳失衡、正虚邪积、癌毒内炽等病理变化。在治疗上,其强调疏气扶正、标本兼顾的原则,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机不畅,同时辅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方法,旨在打破气滞正虚邪生的恶性循环,促进疾病向愈。本文通过具体验案分析,描述了凌昌全教授在肝癌治疗中的以“疏气”而“扶正”、终“抑瘤”的独特见解和显著疗效,为肝癌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昌全 肝癌 疏气扶正 癌毒理论 验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