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汉之际儒学与政治关系探论——桓谭与刘秀关系的再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臧知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55,共10页
反对谶纬只是桓谭被贬斥的表象,深层原因则是没能理解刘秀重儒的政治目的,以"道"自认,一味分析现实、批评现实,违背了刘秀圣化汉室复兴的政治需要,是"道"与"势"碰撞的结果。刘秀重儒,"未及下车,先... 反对谶纬只是桓谭被贬斥的表象,深层原因则是没能理解刘秀重儒的政治目的,以"道"自认,一味分析现实、批评现实,违背了刘秀圣化汉室复兴的政治需要,是"道"与"势"碰撞的结果。刘秀重儒,"未及下车,先访儒雅",是为了"吏化"儒生;以谶决事是以谶纬控制谶纬,防止西汉后期儒生以谶纬为工具怀疑汉家统治的再发生;"亲执讲筵"是以"柔"的方式钦定学术标准,统一思想,使儒家学说规范化、工具化。这是东汉一代有经学无"思想"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桓谭 吏化 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刘秀的人才谋略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云江 谢艳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共3页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平定天下以及光武中兴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他高明的人才谋略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刘秀求贤若渴、屈尊待贤的对待人才的态度,爱护人才,团结人才的手段,把众多的人才集聚在他的周围;凭借其...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平定天下以及光武中兴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他高明的人才谋略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刘秀求贤若渴、屈尊待贤的对待人才的态度,爱护人才,团结人才的手段,把众多的人才集聚在他的周围;凭借其高超的领导能力,刘秀又从容不迫地驾驭着这些猛将、谋臣,顺利贯彻自己的一系列军令、政令,为其统一中国,实现光武中兴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亟需人才的今天,回顾历史,探讨一下刘秀的人才谋略,汲取其成功的经验,或可从中受到一定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光武中兴 人才谋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秀指挥昆阳大捷的战略战术──刘秀军事思想研究之一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喜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50-53,共4页
昆阳之战是绿林军与莽新政权的一场战略大决战。在这次大战中,刘秀审时度势,冷静分析了军事形势,确立战略方针,在实施时根据战争发展的具体情况采用了正确的战术,充分显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标志着其军事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 昆阳大捷 刘秀 军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秀统一战争时期各政治集团招降动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阎盛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6-139,共4页
刘秀统一战争时期,更始集团、王郎集团、赤眉军集团、刘永集团、彭宠集团、隗嚣集团、公孙述集团,诸多政治集团跻身于招降活动。由于各政治集团要么不善招降,要么对降者安抚不力等因素,结果它们的招降活动收效甚微。而刘秀集团因灵活多... 刘秀统一战争时期,更始集团、王郎集团、赤眉军集团、刘永集团、彭宠集团、隗嚣集团、公孙述集团,诸多政治集团跻身于招降活动。由于各政治集团要么不善招降,要么对降者安抚不力等因素,结果它们的招降活动收效甚微。而刘秀集团因灵活多变的招降活动方式和善于创造招降活动的外在条件而获益匪浅。这一时期,社会各阶层参与招降活动的意识大为增强。受儒学传播的影响,招降活动总的理论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统一战争 招降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刘秀与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德炳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87-91,共5页
关于刘秀与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杨德炳·长期以来,人们在论及绿林赤眉大起义和东汉建国时,不仅将刘纟寅刘秀兄弟及其领导的舂陵军排除于农民起义军之外,而且还给刘秀冠以“篡夺”或“窃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这样一... 关于刘秀与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杨德炳·长期以来,人们在论及绿林赤眉大起义和东汉建国时,不仅将刘纟寅刘秀兄弟及其领导的舂陵军排除于农民起义军之外,而且还给刘秀冠以“篡夺”或“窃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这样一顶极不光彩的帽子。笔者过去对此也是深信不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新莽末年 农民起义 王莽政权 刘Yan 舂陵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杰出的教育家——品读刘秀莹校长的思想与精神 被引量:2
6
作者 梅汝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53,共4页
刘秀莹(1930.04.16~2013.11.27),是一位深受大陆和港、台地区教育界敬重的校长,近年来关于刘校长流传着这样一种评价:“杰出的教育家”。她高尚的人格、深通教育规律的智慧和成功治校的业绩,及其促进校长队伍素养提高的贡献... 刘秀莹(1930.04.16~2013.11.27),是一位深受大陆和港、台地区教育界敬重的校长,近年来关于刘校长流传着这样一种评价:“杰出的教育家”。她高尚的人格、深通教育规律的智慧和成功治校的业绩,及其促进校长队伍素养提高的贡献,都不负此名,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不可多得的思想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队伍 教育家 刘秀 精神 品读 教育规律 教育改革 教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武帝刘秀收服人心之道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争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7-48,共2页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秀以寡击众、历经百战而得以光复汉室。史家公认,我国历史上中兴之盛,无出光武之右者。刘秀把"人和"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注重凝聚人心,这是他由弱到强并最终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梳理和分析刘秀的"...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秀以寡击众、历经百战而得以光复汉室。史家公认,我国历史上中兴之盛,无出光武之右者。刘秀把"人和"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注重凝聚人心,这是他由弱到强并最终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梳理和分析刘秀的"人和"之道,可使当今的领导干部汲取经验和获得灵感,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一、屈己待人,努力避免内耗,谋求和衷共济刘秀兄弟在南阳举兵时,力量非常弱小,且当时南阳郡仍被王莽官军牢牢掌握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屈己待人 西汉末年 光武帝 冯异 更始帝 领导干部 贾复 父城 西汉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不磨损的丰碑——忆刘秀莹校长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德希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
刘秀莹,北京四中原校长,在上世纪80年代主政四中后,四中很快成为北京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刘秀莹校长以其人格魅力和管理智慧,不仅赢得了四中人的爱戴,也成为今日校长之楷模。为深入介绍其办学事迹及办学思想,我刊拟选编两篇有关... 刘秀莹,北京四中原校长,在上世纪80年代主政四中后,四中很快成为北京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刘秀莹校长以其人格魅力和管理智慧,不仅赢得了四中人的爱戴,也成为今日校长之楷模。为深入介绍其办学事迹及办学思想,我刊拟选编两篇有关刘秀莹校长的文章,一篇是本期由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顾德希先生撰写的饱含深情的回忆文章,一篇是将于近期推出的由北京教育学院梅汝莉先生撰写的充满理性的评论文章,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 刘秀 磨损 语文特级教师 北京四中 全国优秀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 办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会用人”的刘秀与东汉帝国的速成 被引量:1
9
作者 武玉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9-51,共3页
毛泽东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是三句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自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刘秀随大哥刘绩揭竿而起,到他当上皇帝,仅用了3年时间(公元22-25年),继之仅用11年时间即翦灭群雄,削平地方割据集团,铲除敌对分裂... 毛泽东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是三句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自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刘秀随大哥刘绩揭竿而起,到他当上皇帝,仅用了3年时间(公元22-25年),继之仅用11年时间即翦灭群雄,削平地方割据集团,铲除敌对分裂势力,最终完成东汉帝国的统一大业。作为开国皇帝,这一建国速度在中外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刘秀在两汉之际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应时而起,虽“无尺土之柄”,却成就了“光武中兴”的历史伟业。这一局面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与刘秀的统治政策息息相关。其中。刘秀延揽和使用人才的策略尤可称道,故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最会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人才 汉帝国 刘秀 中外历史 王莽改制 地方割据 分裂势力 统一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秀“柔道”兴汉二三事
10
作者 冷成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78,共1页
刘秀“柔道”兴汉,少杀多仁,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外交等方面都治理得很好。曹操以奸诈成功,刘秀以“柔道”
关键词 刘秀 东汉 历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兴明君刘秀的容错之道管窥
11
作者 李忠华 齐宁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56,共3页
汉光武帝刘秀在用人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其容错之道,他的宽宥小过、留有余地和使功不如使过等容错策略对于现今社会有十分有益的借鉴。领导者应借鉴汉光武帝刘秀的容错艺术,因地、因时、因事把握容错尺度,在理解、和谐、尊重的前提下,创建... 汉光武帝刘秀在用人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其容错之道,他的宽宥小过、留有余地和使功不如使过等容错策略对于现今社会有十分有益的借鉴。领导者应借鉴汉光武帝刘秀的容错艺术,因地、因时、因事把握容错尺度,在理解、和谐、尊重的前提下,创建一个"暖"环境,实现上下级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 刘秀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秀“善下”的现实启示
12
作者 邹锦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55,共2页
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他开创了令后人追慕不已的“光武中兴”。在两汉交替时纷扰繁复的局势中,刘秀虽“无尺上之柄”,却在几载内翦灭群雄,重振汉室,使满目疮痍的社会重现生机。南宋思想家陈亮称颂道:“自古中兴之... 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他开创了令后人追慕不已的“光武中兴”。在两汉交替时纷扰繁复的局势中,刘秀虽“无尺上之柄”,却在几载内翦灭群雄,重振汉室,使满目疮痍的社会重现生机。南宋思想家陈亮称颂道:“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陈亮集》卷五)回顾那段历史,我们可以借鉴其卓绝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光武中兴 光武帝 思想家 陈亮 东汉 两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馆与图书馆比较研究中研究指标的选择与使用——兼与刘秀花、吴雁平同志商榷
13
作者 王晓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1,共1页
《档案管理》2008年2期刊登的刘秀花、吴雁平同志撰写的《1991-2005年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总量指标比较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总量比较》),是有关档案馆与图书馆比较论文中不多的定量研究文章.文章选择了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项可比总... 《档案管理》2008年2期刊登的刘秀花、吴雁平同志撰写的《1991-2005年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总量指标比较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总量比较》),是有关档案馆与图书馆比较论文中不多的定量研究文章.文章选择了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项可比总量指标.以国家统计局、国家档案局等相关权威部门发布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档案年鉴》的有关数据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比较 档案馆 刘秀 同志 《中国统计年鉴》 国家统计局 标的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秀美屋顶养斗鸡
14
作者 崔华 《农业知识》 2002年第5期6-6,共1页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刘秀关经过缜密的市场调查了解到,斗鸡是观赏、娱乐、食用于一体的珍禽品种,斗鸡比赛一直火爆于民间。她发现斗鸡市场日趋火爆,并根据有关报刊提供的信息,到北京王泽铺斗鸡育种场买回50组中华斗鸡。
关键词 育种场 刘秀 市场调查 王泽 富民政策 女能手 脱温 饲养周期 养殖密度 河南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秀“度田”新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臧知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96-102,共7页
传统观点认为刘秀的“度田令”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因地方兵长大姓的反对而不了了之。本文认为,“度田今”是严格推行的,没有因兵长大姓的叛乱而停止,并获得了完全的成功,不仅有效地整顿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国家对人口土地的控制,而... 传统观点认为刘秀的“度田令”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因地方兵长大姓的反对而不了了之。本文认为,“度田今”是严格推行的,没有因兵长大姓的叛乱而停止,并获得了完全的成功,不仅有效地整顿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国家对人口土地的控制,而且肃清了军阀割据的潜在势力,革除了秦汉以来在田税征收方式上的某些积弊,有效地稳定了东汉初年的政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度田 政局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之际的东、西格局——以刘秀集团的东方建构与“长安系士人”的西方流寓为中心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尔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42,共15页
两汉之际的政治文化运作呈现一种地域分野的东、西格局。这一格局肇始于新莽时期东方灾荒对西方的冲击,关中出现“东方圣人受命”的谣言。崛起于关东的刘秀集团顺应谣言,围绕谶纬的“卯金出轸”和“东都洛邑”,编织“东帝”说。前汉遗... 两汉之际的政治文化运作呈现一种地域分野的东、西格局。这一格局肇始于新莽时期东方灾荒对西方的冲击,关中出现“东方圣人受命”的谣言。崛起于关东的刘秀集团顺应谣言,围绕谶纬的“卯金出轸”和“东都洛邑”,编织“东帝”说。前汉遗臣“长安系士人”流寓于更始帝及陇蜀诸西方政权,在重建旧汉与另立新汉之间摇摆,一度支持隗嚣“西伯”和公孙述“白帝”诸西方受命说,最终以刘氏尧后论融入洛阳新汉朝。立足于东方或西方,能理出不同的天命承续线索。从东西格局入手,考察两汉之际合法性建构的复杂历程,揭示其时从复汉、易姓到新汉的舆论演变轨迹,此为东汉前期“创革”与“中兴”的合法性争议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之际 东、西格局 刘秀集团 长安系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秀的柔性管理艺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秀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刘秀 柔性管理艺术 光武帝 道德修养 领导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谷渔阳骑兵在刘秀争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嵘 《河北学刊》 1984年第3期63-66,共4页
两汉之际,河北地区是各种势力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区。绿林军更始政权、割据势力王郎、源生于山东赤眉的铜马农民军诸部,皆曾在河北角逐。从公元23年十月起,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持节北度”,也开始了对河北地区的争夺。后来他正是凭借着... 两汉之际,河北地区是各种势力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区。绿林军更始政权、割据势力王郎、源生于山东赤眉的铜马农民军诸部,皆曾在河北角逐。从公元23年十月起,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持节北度”,也开始了对河北地区的争夺。后来他正是凭借着河北的基础,取得了天下,建立起东汉王朝。故明末史论家王夫之论曰:”更始遣光武徇河北,而光武之王业定。” 刘秀的取得天下靠河北,而河北地区之得,又得力于上谷、渔阳两郡和幽州地区,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欲就此作一论述。 1 刘秀是在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到达河北的。当时,刘秀的哥哥刘缤在绿林军内讧中被杀,刘秀自己也很孤立,一些旧部都不敢再与他接近,“宾客多去者”。刘秀的进入河北,实际上正如耿纯所说的,是“单车临河北”,手中并无太多的军队,完全靠他政策正确和作为深得人心来打开局面。 刘秀到达河北不久,适逢王郎割据势力在邯郸崛起,从公元23年底至24年初,“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望风而靡”。当刘秀从邯郸北行至蓟(今北京市)时,王郎移檄通缉,捉获者封以十万户。同时西汉皇室广阳王刘接又“起兵蓟中以应郎,城中扰乱,转相惊恐”。这就使刘秀更加狼狈。《后汉书·光武帝纪》形容当时刘秀的窘态说:“于是光武趣驾南辕,层夜不敢入城邑,舍食者道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幽州 骑兵 匈奴 后汉书 河北地区 割据势力 太守 公元 霍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秀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植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9,共9页
应该怎样评价刘秀?人们对他总是贬多褒少,无论在人中学教科书中,或者各种报刊上,一提到刘秀,人们就说他是大地主、大豪强、大粮商。说他在秦末农民革命的浪潮中混进了起义队伍,靠着耍阴谋,搞分裂,窃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并说东汉政... 应该怎样评价刘秀?人们对他总是贬多褒少,无论在人中学教科书中,或者各种报刊上,一提到刘秀,人们就说他是大地主、大豪强、大粮商。说他在秦末农民革命的浪潮中混进了起义队伍,靠着耍阴谋,搞分裂,窃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并说东汉政权一开始就代表着豪强大族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农民战争 后汉书 绿林军 大地主 农民革命 柔道 农民起义 三十年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刘秀的军事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正藩 王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7-102,共6页
刘秀兴复汉室,整顿吏治,发展社会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东汉一百九十余年统治,是我国古代有为的政治家,史家论述颇详。然就其指导统一战争的实践来看,他不仅具有杰出的指挥才能,且在建军、用兵、战略诸方面均见识过人,也是一位有识的... 刘秀兴复汉室,整顿吏治,发展社会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东汉一百九十余年统治,是我国古代有为的政治家,史家论述颇详。然就其指导统一战争的实践来看,他不仅具有杰出的指挥才能,且在建军、用兵、战略诸方面均见识过人,也是一位有识的军事家。为此,探讨刘秀的军事思想,对于全面认识刘秀,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一、独树一帜的军事原则以文吏典军是刘秀的建军原则之一。更始元年,刘秀安辑河北,时王郎自立于邯郸,“郡县得王郎檄,皆望风响应,唯信都、和成二郡不降”。为了讨平王郎,刘秀籍二郡之兵力,命邓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又署从行北渡的文吏王霸、冯异、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整顿吏治 我国古代 文吏 中央集权 社会经济 战争 政治家 汉军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