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1
作者 陈凌云 刘乐 +4 位作者 申啸天 陈锷 成丹 孔维宝 杜海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以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采样位点,对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分析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试验区共检出浮游硅藻90种,隶属于2纲6目9科32属,优势类群... 以刘家峡水库主动源试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采样位点,对试验区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分析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试验区共检出浮游硅藻90种,隶属于2纲6目9科32属,优势类群主要为曲丝藻属;浮游硅藻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02~2.21、4.11~4.95和0.56~0.61;对浮游硅藻群落丰度进行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采样点可划分为4个群组,其中A群组为样点S1、S2和S3,B群组为样点S4、S5和S6,C群组为样点S7和S8,D群组为样点S9和S10;相似性分析检验结合相似百分比分析,结果显示浮游硅藻群落存在极显著差异(R=0.959,P=0.01),且造成差异的主要贡献种为高尔夫曲丝藻、亚显曲丝藻、高山曲丝藻和尖肘形藻;分别对鉴定的8大功能类群代表种属进行主坐标典型分析,结果显示各群落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对浮游硅藻类群与环境因子分别进行生物环境连接分析和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总氮、pH、化学需氧量和NO-3-N为影响浮游硅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主动源试验区气枪激发活动扰动水体后,可能会对周边浮游硅藻的物种分布和群落结构产生轻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硅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生态效应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电站过机含沙量异常影响指标及阈值研究
2
作者 王小鹏 崔鑫 +1 位作者 宋伟华 王战策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49,56,共5页
2019年以来,在刘家峡水电站的调度运行中发现,库水位在1723 m以下时,因洮河河道冲刷而过机含沙量增大,发生过机含沙量突增现象,严重影响机组安全。为充分识别造成刘家峡水电站过机含沙量增大的主要指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与皮尔逊相关系... 2019年以来,在刘家峡水电站的调度运行中发现,库水位在1723 m以下时,因洮河河道冲刷而过机含沙量增大,发生过机含沙量突增现象,严重影响机组安全。为充分识别造成刘家峡水电站过机含沙量增大的主要指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的方法,得出过机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位、流量、流速等,在此基础上按照水库运行调度实际设置不同坝前水位、入出库流量方案,通过RSS二维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方案下水库坝前含沙量,提出刘家峡水库调度运行建议,即当入库流量不超过2000 m^(3)/s时,坝前水位可按照不低于1722 m控制;当入库流量进一步增大时,从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分析,可保持坝前水位不低于17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度 过机含沙量 RSS模型 刘家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羊峡和刘家峡梯级水库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新磊 李姝蕾 尚文绣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81,共9页
针对建设时间早、没有设置生态流量的梯级水库,提出生态流量核定方法:根据有关规范对生态流量的要求、水库主要影响河段已批复的流量控制指标和水库已有调度任务下泄需求得到生态流量初值,通过梯级水库调度模拟模型和历史长系列实测出... 针对建设时间早、没有设置生态流量的梯级水库,提出生态流量核定方法:根据有关规范对生态流量的要求、水库主要影响河段已批复的流量控制指标和水库已有调度任务下泄需求得到生态流量初值,通过梯级水库调度模拟模型和历史长系列实测出库径流过程分析水库对生态流量的保障能力,提出生态流量推荐值。以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为研究对象核定生态流量,结果显示:龙羊峡水库生态流量5—6月为400 m^(3)/s、其他时段为200 m^(3)/s,刘家峡水库生态流量为285 m^(3)/s,长期保证率均不低于90%。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对生态流量均有较好的保障能力,但是极端枯水条件下龙羊峡水库敏感期生态流量保障仍面临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已建水库 梯级水库 多任务协调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厚唇裸重唇鱼网箱养殖技术
4
作者 丁丰源 秦勇 +3 位作者 王秀琴 杨娟 张国维 郜晓瑜 《河北渔业》 2024年第6期16-17,共2页
为更好地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恢复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种质资源,在刘家峡水库开展了人工网箱养殖厚唇裸重唇鱼的试验研究,放养苗种平均体质量150 g/尾左右,经过三年养殖,结果显示:厚唇裸重唇鱼平均规格500 g/尾... 为更好地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恢复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种质资源,在刘家峡水库开展了人工网箱养殖厚唇裸重唇鱼的试验研究,放养苗种平均体质量150 g/尾左右,经过三年养殖,结果显示:厚唇裸重唇鱼平均规格500 g/尾,成活率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峡水库 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 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建丰 雷天柱 +3 位作者 张生银 张喜龙 陈文磊 樊海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1-59,共9页
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刘家峡水库表层沉积物中2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性、来源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Sr、Zn、Zr和Ba的含量平均值超过了170μg/g,Cd、Mo和Tl的含量平均值都在1μg/g以下,其它元素含量平... 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刘家峡水库表层沉积物中2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性、来源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Sr、Zn、Zr和Ba的含量平均值超过了170μg/g,Cd、Mo和Tl的含量平均值都在1μg/g以下,其它元素含量平均值则在2. 01~104. 34μg/g。元素Cu、V、Co、Cr、Ni、Rb、Li、Cd、Be、Pb、Sc、As、Ga、Nb、Sn、Cs、Tl、Th和Al2O3等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且它们分布规律基本相似。因子分析表明,水库中微量元素分为3个主要来源,第一组分的元素分布受控于矿物岩石的自然风化剥蚀,其贡献率为63. 20%;第二组分的Zr和Ba主要受河流沉积物中元素的迁移和转化的影响,其贡献率为12. 51%;第三组分的Sr则主要受控于生物成因,其贡献率为9. 76%。另外,研究区重金属元素中,Zn和As含量远超过了全球页岩平均值,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含量 因子分析 表层沉积物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对水沙变异影响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侯素珍 侯珂 +1 位作者 王平 楚卫斌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4,42,共5页
利用刘家峡水库运行前后进出库控制站的水文资料,对水库运行以来的径流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水库运行对进出库年径流量影响很小,对年内分配影响大;(2)单库运行期水库蓄水拦沙,出库洪峰流量削减,年内径流量分配发生变化,泥... 利用刘家峡水库运行前后进出库控制站的水文资料,对水库运行以来的径流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水库运行对进出库年径流量影响很小,对年内分配影响大;(2)单库运行期水库蓄水拦沙,出库洪峰流量削减,年内径流量分配发生变化,泥沙量大幅度减少;(3)龙羊峡水库运行后的联合运行期,洪峰流量略有削减,年内蓄水过程改变后仍有一定的拦沙作用,出库含沙量较单库运行期增加;(4)水库运行减小了出库含沙量,并没有改变出库含沙量与入库含沙量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 水沙变异 资料分析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运用对宁蒙河道水沙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尚红霞 郑艳爽 张晓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30,共3页
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2水库运用对宁蒙河道水沙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库调蓄运用改变了进出库站的径流年内分配,汛期水量占年水量的比例由建库前的60%降为40%左右;出库大流量历时缩短,小流量历时延长;非汛期出库流量普... 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2水库运用对宁蒙河道水沙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库调蓄运用改变了进出库站的径流年内分配,汛期水量占年水量的比例由建库前的60%降为40%左右;出库大流量历时缩短,小流量历时延长;非汛期出库流量普遍加大。②两库运用后,宁蒙河道汛期沙量占全年的比例由建库前的81%~87%降为78%~60%;头道拐汛期大于2000 m^3/s流量级历时由年均32.3 d减少到2.4 d,占汛期历时的比例由26%减少到2%。③水库调蓄洪水使得对内蒙古河段支流汇入的高含沙水流的稀释作用减弱,加重了干支流汇合口局部河道的淤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 水库运用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宁蒙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网箱养鱼场纤毛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禹娟红 宁应之 +3 位作者 刘智峰 王晓景 张超 马正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9-207,共9页
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用活体观察法和直接计数法对刘家峡水库网箱养鱼场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77种纤毛虫,其中包括4个未定名种,隶属于3纲11目34科43属。下毛目为优势类群,前口目为次优势类群,异毛目为偶见类群。善变膜袋虫... 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用活体观察法和直接计数法对刘家峡水库网箱养鱼场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77种纤毛虫,其中包括4个未定名种,隶属于3纲11目34科43属。下毛目为优势类群,前口目为次优势类群,异毛目为偶见类群。善变膜袋虫、长圆膜袋虫、珍珠映毛虫、钩刺斜管虫和大口瞬目虫为春季群落优势种;善变膜袋虫、颗粒膜袋虫和珍珠映毛虫为夏季群落优势种;颗粒膜袋虫和善变膜袋虫为秋季群落优势种;冬季无明显优势种。纤毛虫物种数的周年动态呈单峰型,8、9月份物种数最多,有52种,3月份最少,只有18种;物种数的季节动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纤毛虫丰度的周年动态呈三峰型,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6月和9月份,5月份采样前夕水库调水导致丰度骤降是造成三峰型的主要原因;纤毛虫丰度的季节动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纤毛虫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周年动态为:8月份最大,3月份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网箱养鱼场纤毛虫物种数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水温,其次是透明度和pH值,投放饲料量的影响最小;对网箱养鱼场纤毛虫丰度影响最大的是投放饲料量,其次是水温和pH值,透明度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峡水库 网箱养鱼场 纤毛虫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刘家峡库水直接/混凝超滤给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昀 岳鹏 +3 位作者 杨庆 张跃端 王少锋 蔡成萍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5,共7页
黄河刘家峡库水具有低温低浊、水质优良的特点,十分有利于采用超滤给水处理技术提供高品质生活饮用水.用直接超滤与混凝超滤的平行对比试验研究刘家峡库水的处理效果及其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工艺的浊度处理差异很小且效果优良... 黄河刘家峡库水具有低温低浊、水质优良的特点,十分有利于采用超滤给水处理技术提供高品质生活饮用水.用直接超滤与混凝超滤的平行对比试验研究刘家峡库水的处理效果及其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工艺的浊度处理差异很小且效果优良,都恒低于0.2NTU;当混凝剂三氯化铁的投加量为35mg/L时,混凝超滤对紫外吸光度(UV_(254))去除率达到了56.25%~80.00%,而直接超滤对UV_(254)的去除率仅为7.84%~27.50%;运行通量趋于稳定时,混凝超滤膜相对通量是直接超滤的1.86倍;混凝过程能有效地降低超滤膜的滤饼层污染与吸附污染;与直接超滤相比,曝气清洗、水力反洗和超声波清洗对混凝超滤所用超滤膜的清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给水处理 刘家峡库水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防凌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鸣 鲁俊 高治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35,38,共4页
刘家峡、龙羊峡水库相继蓄水运用后,在缓解宁蒙河段凌汛形势、防凌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效果,但是现状防凌形势依然严峻。在总结40多a来不同阶段水库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作用基础上,以三湖河口站不同等级平滩过流能力和严... 刘家峡、龙羊峡水库相继蓄水运用后,在缓解宁蒙河段凌汛形势、防凌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效果,但是现状防凌形势依然严峻。在总结40多a来不同阶段水库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作用基础上,以三湖河口站不同等级平滩过流能力和严寒等级为控制条件,对刘家峡、龙羊峡水库在宁蒙河段凌汛期不同阶段防凌优化调度运用方式进行初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汛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优化调度 宁蒙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对黄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彦 侯素珍 +1 位作者 胡恬 景林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2,47,共5页
为分析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对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选取黄河上游八个水文站1950-2009年径流资料,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还原水库运用后径流序列,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突变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龙刘水库运用前后兰州站与下河沿... 为分析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对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选取黄河上游八个水文站1950-2009年径流资料,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还原水库运用后径流序列,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突变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龙刘水库运用前后兰州站与下河沿站实测与还原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测与还原序列都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实测序列突变年份为1987年,还原序列为1990年;实测序列与还原序列都存在3-5、6-9、14-17、23-27年四类周期变化尺度,兰州站与下河沿站实测径流序列的主周期都依次为25、16、8和4年,兰州站还原序列主周期依次为23、8、4年,下河沿站还原序列主周期依次为24、4、8年。说明龙刘水库的联合运用加剧了径流序列下降的趋势,有促使序列突变提前的可能性,且对径流序列的周期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龙刘水库 联合运用 径流序列 MANN-KENDALL法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世民 邓从响 +1 位作者 谢宝丰 张晓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3,共5页
通过对水流连续方程、水流动量方程和河床变形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宁蒙河道的水文水动力学冲淤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道冲淤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选取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初期的1987—1990年为计算时段,... 通过对水流连续方程、水流动量方程和河床变形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宁蒙河道的水文水动力学冲淤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道冲淤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选取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初期的1987—1990年为计算时段,在相似的引水条件下研究龙刘水库运用对河道冲淤的影响,计算水沙未还原、水沙均还原、只还原水不还原沙和只还原沙不还原水等4种水沙条件下宁蒙河道的冲淤状况。结果表明,龙刘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道起到了增淤的作用,龙刘水库运用后,其蓄水所引起的河道淤积效应大于其拦沙所引起的河道减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刘水库 宁蒙河道 河道冲淤 水库联合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刘水库运用方式调整对宁蒙河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雄波 杨振立 鲁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5-47,共3页
对安宁渡断面的来水来沙量进行了分析,根据拟定的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调整运用方案,分别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计算了各方案河道泥沙冲淤量及典型断面的平滩流量。结果表明:①从宁蒙河道冲淤情况来说,各调整方案均有减淤作用... 对安宁渡断面的来水来沙量进行了分析,根据拟定的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调整运用方案,分别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计算了各方案河道泥沙冲淤量及典型断面的平滩流量。结果表明:①从宁蒙河道冲淤情况来说,各调整方案均有减淤作用,且随着汛期下泄水量的增大,河道减淤量也增大;②仅仅改变水库的运用方式,支流来沙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宁蒙河段仍会持续淤积;③通过综合比选,汛期增泄15亿~25亿m3的方案可作为现阶段调整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用方式的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量 平滩流量 运用方式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宁蒙河道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水库调节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晓岩 司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共3页
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的联合运用使宁蒙河段凌期流量过程趋于均匀;水电站泄流的热传导作用使头道拐断面以上河段11月和3月的水温升高了0.1~1.7℃;水动力作用和热力的影响使巴彦高勒以... 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的联合运用使宁蒙河段凌期流量过程趋于均匀;水电站泄流的热传导作用使头道拐断面以上河段11月和3月的水温升高了0.1~1.7℃;水动力作用和热力的影响使巴彦高勒以上河段流凌时间推迟13~15 d,河段首封日期推迟了7 d,主要断面封冻天数减小了8~33 d,开河日期提前了15 d,开河历时延长了7 d;"文开河"所占比例由无库时的30%增加到70%以上,凌峰流量减小,冰凌灾害得以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凌 水库调节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宁蒙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藻类群落特征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巴桑 秦洁 马正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6期29-34,共6页
2009年—2010年,研究了刘家峡水库的藻类群落特征。共鉴定出8门11纲16目33科55属114种藻。丰水期优势类群是金藻门(占27%),次优势类群是硅藻门(21.5%);枯水期优势类群是硅藻门,占总数34%(羽纹纲占33%),次优势类群是金藻门(18%)。对刘家... 2009年—2010年,研究了刘家峡水库的藻类群落特征。共鉴定出8门11纲16目33科55属114种藻。丰水期优势类群是金藻门(占27%),次优势类群是硅藻门(21.5%);枯水期优势类群是硅藻门,占总数34%(羽纹纲占33%),次优势类群是金藻门(18%)。对刘家峡水库水质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水库上游水质较清洁(1#—2#站点),中下游为轻度—偏中度污染(3#—4#站点),下游为中度—偏重度污染(5#—6#站点)。对藻类群落特征与6项水环境因子的Pearsong相关性分析表明,枯水期影响藻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依次是DO﹥TN﹥pH值﹥T﹥Mcb(粪大肠杆菌);丰水期则是DO﹥Mcb﹥pH值﹥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刘家峡水库 藻类群落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洮河异重流预报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继新 黄永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6-19,共4页
刘家峡水电站的泥沙问题主要是由沈河泥沙所致,加强排河异重流排沙工作是缓解沈河库区与坝前段淤积及电站泥沙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运用数学模型对沈河异重流的产生、运行、排沙等进行了预报计算,通过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符合,... 刘家峡水电站的泥沙问题主要是由沈河泥沙所致,加强排河异重流排沙工作是缓解沈河库区与坝前段淤积及电站泥沙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运用数学模型对沈河异重流的产生、运行、排沙等进行了预报计算,通过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符合,因而此数学模型对刘家峡水电站提高异重流排沙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预报计算 排沙浓度 水库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电站坝前与洮河库区淤积发展趋势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乃森 付玲燕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45,共7页
刘家峡水库自1968年舌水到1991年底,库内共淤积泥沙12亿m3,占总库容的21%,威胁着电站的安全运行.本交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对刘家峡水库的淤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呆表明:水库中泥沙的冲淤,取决于当年的... 刘家峡水库自1968年舌水到1991年底,库内共淤积泥沙12亿m3,占总库容的21%,威胁着电站的安全运行.本交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对刘家峡水库的淤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呆表明:水库中泥沙的冲淤,取决于当年的进出库水沙条件、高水位高低及前期淤积状态等,其中洗河入库流量的大小时排河库区的冲淤起决定性作用.本文还就根本解决刘家峡水库泥沙问题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峡水电站 水库泥沙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异重流倒灌对刘家峡库区河床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艳洁 罗秋实 韦诗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2,共4页
刘家峡库区黄河支流洮河为多沙河流,入汇黄河后形成异重流向上游倒灌,使洮河口至黄9断面形成倒比降,对库区河床变化及淤积形态产生较大影响,常规一维数学模型不能反映洮河异重流倒灌对河床变化的影响。根据能量方程结合谢才公式,提出了... 刘家峡库区黄河支流洮河为多沙河流,入汇黄河后形成异重流向上游倒灌,使洮河口至黄9断面形成倒比降,对库区河床变化及淤积形态产生较大影响,常规一维数学模型不能反映洮河异重流倒灌对河床变化的影响。根据能量方程结合谢才公式,提出了异重流侧向潜入后倒灌流量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包含异重流模块的一维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采用1982—2013年实测资料对刘家峡库区进行了冲淤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库区黄河各河段淤积分配计算结果与断面法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较好地模拟了黄4断面的淤高及黄河干流淤积三角洲向坝前的推进;洮河异重流倒灌对刘家峡库区黄4—黄9库段河床冲淤变化影响极为明显,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异重流倒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倒灌 倒灌流量 河床变化 洮河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电厂空耗水量的计算及考核 被引量:1
19
作者 燕爱玲 黄强 刘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刘家峡水电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既承担一定的电网备用容量,又担负着繁重的下游综合用水任务,会产生大量的空耗水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以机组空载流量为依据的空耗水量计算方法.通过对刘家峡水电厂2003年实际产生的空耗水量的分析,制... 刘家峡水电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既承担一定的电网备用容量,又担负着繁重的下游综合用水任务,会产生大量的空耗水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以机组空载流量为依据的空耗水量计算方法.通过对刘家峡水电厂2003年实际产生的空耗水量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空耗考核标准及考核等级,从而为提高水能利用率,优化厂内经济运行,进一步提高调度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峡水电厂 空耗水量 备用容量 考核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家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床质泥沙粒径分布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亚军 李国斌 陆永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8,共5页
根据刘家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的河段地形特征和历年河床质泥沙粒径级配资料,分析了变动回水区河段淤积和冲刷时,河床质泥沙中值粒径的沿程变化和历年河床质泥沙中值粒径变化过程,并指出粒径分布由粗变细的转折点在变动回水区寺沟峡峡口处.
关键词 河床质泥沙 泥沙粒径 粒径分布 变动回水区 刘家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