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four main isoflavonoids in Astragali Radix by an isocratic LC/ESI-MS method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玉林 梁逸曾 +3 位作者 张洁 冯晓亮 葛承胜 黄兰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03-309,共7页
A simple, reliable and rapid isocratic liquid chromatography(LC)-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MS)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alycosin-7-O-β-D-gl... A simple, reliable and rapid isocratic liquid chromatography(LC)-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MS)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alycosin-7-O-β-D-glucoside, ononin, calycosin and formonometin in Astragali Radix was developed. After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ethanol, the optimum separation conditions for these analytes were achieved using water and acetonitrile(70:30, v/v) containing 0.2%(v/v) acetic acid as a mobile phase and a 2.0 mm×150 mm Hypersil-Keystone C18 column. Selective ion monitoring(SIM) mode and [M+H]+ ions at m/z 447, 431, 285 and 269 were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our main active components above mentioned. The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4-175.0 μg/mL for calycosin-7-O-β-D-glucoside, 0.2-146.0 μg/m L for ononin, 0.4-210.0 μg/mL for calycosin and 0.5-217.0 μg/mL for formonetion, respectively.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 and detection(LOD) were 0.4 μg/mL and 0.08 μg/m L for calycosin-7-O-β-D-glucoside, 0.2 μg/mL and 0.06 μg/m L for ononin, 0.4 μg/mL and 0.1 μg/mL for calycosin, 0.5 μg/m L and 0.1 μg/m L formonetion, respectively. The standard recove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96.5%-104.7%. The developed method has successfully been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ur main flavonoids in Astragali Radix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can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Astragali Rad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MS) ISOFLAVONOIDS Astragali Rad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法测定猪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律雯 刘燕 +3 位作者 伍宏凯 梁祺琦 高志敏 伍绍登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猪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猪肉样品经过乙腈提取,低温冷冻、高速离心脱脂,反向C18色谱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使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的结果显示,在5-200 ng/mL的... 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猪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猪肉样品经过乙腈提取,低温冷冻、高速离心脱脂,反向C18色谱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使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的结果显示,在5-20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在空白猪肉样品中添加5、50、100、200μg/kg水平的药物回收试验中,平均回收率在60%-110%之间,RSD在1.03%-8.07%之间(n=6)。结果表明,此方法中样品的前处理简单,定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猪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磺胺类药物 同位素内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测定花生、玉米和大米中黄曲霉毒素方法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范素芳 李培武 +3 位作者 王秀嫔 丁小霞 张文 张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4-258,共5页
比较花生、玉米和大米中黄曲霉毒素(AFT)测定的两种分析方法。样品经70%甲醇溶液(含NaCl 4g/100mL)提取,自制免疫亲和柱净化。洗脱液一分为二,一份经正己烷、三氟乙酸衍生后用配有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检测;另一份无需衍生用液相色谱-... 比较花生、玉米和大米中黄曲霉毒素(AFT)测定的两种分析方法。样品经70%甲醇溶液(含NaCl 4g/100mL)提取,自制免疫亲和柱净化。洗脱液一分为二,一份经正己烷、三氟乙酸衍生后用配有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检测;另一份无需衍生用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检测。液相色谱测定的AFB1、AFB2、AFG1和AFG2的检出限(RSN=3)分别为0.5~1.5μg/kg,相关系数在0.9979~0.9999,加标回收率50.29%~126.5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的AFB1、AFB2、AFG1和AFG2的检出限分别为0.1~0.2μg/kg;相关系数在0.9993~0.9998,加标回收率50.38%~121.27%。结果表明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无论在选择性还是在灵敏度上都优于高效液相色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HPLC-iontrap-MS)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西咪替丁及雷尼替丁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聪 李莉 +1 位作者 王海燕 孙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3-647,共5页
建立可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西咪替丁及雷尼替丁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方法。待测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经0.2μm滤膜过滤后进样检测,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经ZORBAX SB-Aq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 建立可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西咪替丁及雷尼替丁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方法。待测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经0.2μm滤膜过滤后进样检测,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经ZORBAX SB-Aq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用基质匹配外标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的检出浓度分别为0.03和0.02 ng/g,在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水平下的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9%~116.2%,RSD不超过5%。建立的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灵敏度、线性、回收率及重复性均满足方法学要求,可同时对化妆品中的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 抗组胺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有机氮农药残留量的LC-MS/MS测定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明泰 牟峻 +3 位作者 靳颖 宋立国 周晓 张代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5,共5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法测定纺织品及其材料中8种有机氮农药残留量。纺织品试样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提取液浓缩定容后,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法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选择离子进行阳性确证。8种有机氮添加水平在0.5mg/kg^2.00m...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法测定纺织品及其材料中8种有机氮农药残留量。纺织品试样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提取液浓缩定容后,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法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选择离子进行阳性确证。8种有机氮添加水平在0.5mg/kg^2.00mg/kg时,该方法回收率为84.3%~98.8%,精密度为2.76%~9.32%,方法测定低限为0.10mg/kg,各项指标均满足有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农药残留量 有机氮化合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氯吡脲的残留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涛 陈兴连 +4 位作者 李彦刚 樊建麟 刘兴勇 兰珊珊 刘宏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8,共6页
建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对葡萄样品中氯吡脲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分别比较3种固相萃取柱的净化富集效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乙腈用于氯吡脲的提取效果... 建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对葡萄样品中氯吡脲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分别比较3种固相萃取柱的净化富集效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乙腈用于氯吡脲的提取效果较好,氨基固相萃取柱具有较好的净化富集效果,回收率为81.2%~96.4%,变异系数为3.7%~4.5%,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3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快捷简便,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葡萄中氯吡脲残留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氯吡脲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测定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被引量:19
7
作者 田欣欣 朱智甲 +1 位作者 郭华 卢赛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通过萃取和优化仪器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的含量,并分析该物质的质谱图和母离子可能的裂解机理。该方法采用Yafian Pumuit?XRs C18色谱柱,含0.1%... 通过萃取和优化仪器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的含量,并分析该物质的质谱图和母离子可能的裂解机理。该方法采用Yafian Pumuit?XRs C18色谱柱,含0.1%甲酸的CH3CN-H2O溶液(65:35)作为流动相,并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01-50.00mg/L范围内,UV-P峰面积S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s=1.0×10^7C+2.0×10^6,相关系数为0.9998;以3盯计算得UV-P的检出限为3ng/L,平均回收率为96.4%~102.6%。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中UV-P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串联质谱法 苯并三唑 紫外线吸收剂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纺织品中6种荧光增白剂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晓利 梁灌 王京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9-43,共5页
建立了检测纺织品中6种荧光增白剂(FwA85、FWA28、FWA351、FwA71、FWA52和FWA135)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60%甲醇水(体积比)超声提取,提取液经乙腈-5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在C18色... 建立了检测纺织品中6种荧光增白剂(FwA85、FWA28、FWA351、FwA71、FWA52和FWA135)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60%甲醇水(体积比)超声提取,提取液经乙腈-5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在C18色谱柱上梯度洗脱分离,在质谱的电喷雾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结果表明,6种待测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定量限(s/N=m)为O.02—4mg/kg;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6.9%-103%;相对标准偏差(磷渺,n=6)为3.0%-7.5%。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纺织品中6种荧光增白剂的同时测定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荧光增白剂 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PAD外标法及UPLC-MS/MS内标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单艺 马微 +2 位作者 王象欣 鄂来明 姜毓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71-175,共5页
分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HPLC-PAD)、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HPLC-PAD外标法进行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初筛,利用UPLC-MS/MS法进行确证,以13C315N3-三聚氰胺为同位素内... 分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HPLC-PAD)、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HPLC-PAD外标法进行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初筛,利用UPLC-MS/MS法进行确证,以13C315N3-三聚氰胺为同位素内标定量。乳制品经乙腈、乙酸锌、盐酸溶液提取,质谱检测时,样品再经MC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HPLC-PAD法的定量限为4mg/kg,UPLC-MS/MS的定量限为0.05mg/kg;HPLC-PAD的添加回收率为95.7%~102.3%,UPLC-MS/MS的添加回收率为91.3%~95.7%(基质匹配曲线校正),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98%~4.51%,1.60%~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内标法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检测地高辛人血浆药物浓度方法学的建立与考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元威 谢海棠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地高辛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方法(LC-ESI-MS)。方法:地高辛人血浆样本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以LC-ESI-MS方法进行分析。采用Kro-masilC18柱(150mm×2.00mm,3.5μm)分析柱;在乙腈和氯化铵的混... 目的:建立适用于地高辛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方法(LC-ESI-MS)。方法:地高辛人血浆样本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以LC-ESI-MS方法进行分析。采用Kro-masilC18柱(150mm×2.00mm,3.5μm)分析柱;在乙腈和氯化铵的混合流动相的流动相系统中,进行梯度洗脱,选择性负离子检测,地高辛m/z为815.40,内标Rg2m/z为819.00。结果:地高辛在0.05~1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血浆内杂质不影响药物的检测,方法回收率大于75%,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15%,冻融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ESI-MS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所需血浆量少,可用于地高辛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法 血药浓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的液质联用确证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梁祈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95-300,320,共7页
通过提高去簇电压(declustering potential)的方式促使西地那非准分子离子在进入Q1前发生碰撞诱导解离,产生一级碎片离子,然后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MS2模式对其中丰度较大的碎片离子进行质谱分析,从而获得ESI-MS3碎片离子信息,并以此... 通过提高去簇电压(declustering potential)的方式促使西地那非准分子离子在进入Q1前发生碰撞诱导解离,产生一级碎片离子,然后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MS2模式对其中丰度较大的碎片离子进行质谱分析,从而获得ESI-MS3碎片离子信息,并以此探讨西地那非主要裂解途径,确定裂解产生的4个主要碎片离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这4个碎片离子的色谱峰,建立的确证方法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测定结果清晰、明确、易于判定,具有超过规定要求的4个鉴别点,完全能满足成分复杂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样品添加西地那非的确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确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印染行业的应用(二)——液-质(LC-MS)联用分析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如 苏红伟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5,共4页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分析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文章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测定纺织产品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致敏性分散染料、杀虫剂、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和阻燃剂等化合物含量的应用。
关键词 测试 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富集地下水中毒杀芬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饶竹 谢原利 陈巍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3-659,共7页
应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盘等传统和现代富集技术,对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提取,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测定地下水中毒杀芬的方法。对性能较好的自制GDX-502固相萃取柱进行了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填制的GDX-502固相... 应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盘等传统和现代富集技术,对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提取,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测定地下水中毒杀芬的方法。对性能较好的自制GDX-502固相萃取柱进行了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填制的GDX-502固相萃取柱富集地下水中的毒杀芬,基体加标回收率为92.3%~98.5%,优于商品固相苯取柱LC-C18、ENVITM-C18以及固相萃取盘(92.8%~96.8%)和液液萃取(80.3%~88.5%);GDX-502固相萃取柱富集速度低于固相萃取盘,但远高于LC-C18和ENVITM-C18;GDX-502固相萃取柱的批量处理样品能力(12个)高于固相萃取盘(6个);同时所使用的有机试剂量远低于液液萃取。GDX-502固相萃取柱的萃取效率、分析通量、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毒杀芬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柱 固相萃取盘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全天麻胶囊中有效成分方法学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秋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法对临床常用药物全天麻胶囊中的有效成分天麻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2.00 mm,3.5μm)为分析柱,在乙腈和氯化铵水溶液的混合流动相系统中,进行选择性负离子检测,m/z为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法对临床常用药物全天麻胶囊中的有效成分天麻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2.00 mm,3.5μm)为分析柱,在乙腈和氯化铵水溶液的混合流动相系统中,进行选择性负离子检测,m/z为321.00,进样量10μL。结果:天麻素浓度在0.05-2.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7.76%(RSD为1.44%)。结论:本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用于全天麻胶囊的质量控制分析检验,是将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效成分鉴定和质控的积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法 全天麻胶囊 天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Orbitrap HRMS结合全碳标记稳定同位素内标法精确测定粮油中黄曲霉毒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金 刘彤彤 +3 位作者 罗丽娟 吴宇 李丽 王松雪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70-178,共9页
建立了全自动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结合全碳标记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对粮油中四种黄曲霉毒素精确定量方法。样品准确称量后加入全碳标记稳定同位素内标,经84/16(V/V)的乙腈... 建立了全自动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结合全碳标记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对粮油中四种黄曲霉毒素精确定量方法。样品准确称量后加入全碳标记稳定同位素内标,经84/16(V/V)的乙腈/水提取、离心、稀释后,通过全自动固相萃取仪采用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进行全自动净化,净化液在UPLC-Q-Orbitrap HRMS上进行检测后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4.7%~104.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7%~9.4%,日间精密度为0.7%~8.4%。采用本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的检测结果在赋值范围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结果偏差,适用于粮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精准测定,可满足日常检测和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黄曲霉毒素 免疫亲和柱 全碳标记稳定同位素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禽粪便中3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8,共5页
建立了畜禽粪便中3种β-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方法。样品酶解后经高氯酸溶液净化,调节p H值至碱性,乙酸乙酯提取,净化浓缩后以流动相定容,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内标法定量。3种β-... 建立了畜禽粪便中3种β-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方法。样品酶解后经高氯酸溶液净化,调节p H值至碱性,乙酸乙酯提取,净化浓缩后以流动相定容,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内标法定量。3种β-受体激动剂在0.5~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畜禽粪便中3种β-受体激动剂的加标回收率为80.3%~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0%~7.7%,检出限(S/N=3)为0.04~0.07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畜禽粪便 β-受体激动剂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草龟内脏油的水酶法提取及其不同部位脂质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晓璐 伍文彬 +2 位作者 黄海波 李想 胡蒋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6,27,共8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分析中华草龟内脏、脂肪块、卵、肌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脂质组成。结果表明,... 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分析中华草龟内脏、脂肪块、卵、肌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脂质组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最优工艺条件为使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0.5 h、酶添加量(以内脏粉质量计)0.5%、酶解温度55℃、pH 7、料液比1∶4,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66.56±1.25)%。中华草龟4个部位脂质中检出包括异构体在内的16种脂肪酸,检出139种脂质成分,主要为甘三酯,还有少量的磷脂、鞘磷脂和甘二酯。主成分分析表明,脂肪块和内脏中的脂质成分相似,而与卵、肌肉中脂质组成有较大差异。综上,中华草龟脂质具有作为食用油脂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水酶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 脂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