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动态能量自适应蓝/绿激光探测方法
1
作者 马仙仙 李哲 +2 位作者 王凯强 王正玺 张可欣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1,共5页
针对水下无线光通信链路中近距功率饱和与远距功率不足导致的光信号采集失效的难题,提出一种大动态能量自适应蓝/绿激光探测方法。该方法在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加入由电控液晶光阀、可调增益光电倍增管及FPGA板卡组成的增益可控探测模... 针对水下无线光通信链路中近距功率饱和与远距功率不足导致的光信号采集失效的难题,提出一种大动态能量自适应蓝/绿激光探测方法。该方法在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加入由电控液晶光阀、可调增益光电倍增管及FPGA板卡组成的增益可控探测模块,该模块在链路功率和探测器增益两个维度对通信链路形成闭环调控,以保证光电倍增管始终工作在最优状态,从而实现水下远距离、高速、大动态范围无线光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通信 大动态 自适应 蓝/绿激光探测 电控液晶光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召良 李小平 +5 位作者 宣丽 穆全全 胡立发 彭增辉 刘永刚 姚丽双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1期12-19,共8页
概述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在液晶自适应光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和校正频率慢的两大国际难题,液晶自适应光学研究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但攻克了能量利用率低的... 概述了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在液晶自适应光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和校正频率慢的两大国际难题,液晶自适应光学研究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但攻克了能量利用率低的难题,且在校正频率方面也取得了质的飞跃。目前,系统能量利用率已从最初的5%提高到85%,基本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相当;校正频率也从5 Hz提高到140 Hz,接近了校正大气湍流的实用化水平。利用该研究成果,分别研制了针对中科院国家天文台2.16 m望远镜和长春光机所1.2 m望远镜的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并对恒星进行了有效校正,使1.2 m望远镜对恒星的分辨能力提高至约3倍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校正频率 大气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位相液晶调制器的响应特性计算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立发 彭增辉 +6 位作者 王启东 刘永刚 姚丽双 鲁兴海 朱华新 苏宙平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89,共8页
液晶位相调制器在非显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自适应光学中的波前校正、大气湍流模拟、光学相控阵的光束指向等。在这些应用中液晶的响应速度、位相调制范围、色散等特性非常关键。围绕对这些特性的改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人们在液晶器... 液晶位相调制器在非显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自适应光学中的波前校正、大气湍流模拟、光学相控阵的光束指向等。在这些应用中液晶的响应速度、位相调制范围、色散等特性非常关键。围绕对这些特性的改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人们在液晶器件设计、驱动方法改进以及液晶色散研究方面的理论计算方法,这为人们在提高液晶器件电光响应特性、预期其性能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位相调制 自适应光学 响应时间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少园 宣丽 +2 位作者 胡立发 曹召良 穆全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2-1135,共4页
设计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以获得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并且使该系统实现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夏克-哈特曼探测器和基于硅基板上的液晶器件分别作为波前探测器和波前校正器.系统采用双对... 设计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以获得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并且使该系统实现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夏克-哈特曼探测器和基于硅基板上的液晶器件分别作为波前探测器和波前校正器.系统采用双对准光源以主观方式来使人眼对准,近红外光探测成像以减小对人眼的刺激.使人眼对有限距离对焦,以减小离焦对成像的影响,使该系统既可用于正常眼,又可用于近视眼.用ZEMAX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该系统可获得高于3μm的视网膜分辨率,该系统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成像 液晶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准确度LCOS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大禹 胡立发 +2 位作者 穆全全 曹召良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6-508,共3页
设计了一种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系统中高准确度硅基板液晶(LCOS)器件被用来校正波前位相.LCOS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几十万个校正单元,而传统的变形镜最多只有1000左右的校正单元,这种驱动单元的优势使LCOS拥有更高的校正准确度.系统中... 设计了一种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系统中高准确度硅基板液晶(LCOS)器件被用来校正波前位相.LCOS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几十万个校正单元,而传统的变形镜最多只有1000左右的校正单元,这种驱动单元的优势使LCOS拥有更高的校正准确度.系统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被用来测量波前畸变.对点光源进行闭环校正实验中,CCD相机获取了一个高清晰光点图像.实验中波前校正准确度为PV=0.08λ,rms=0.015λ(λ=632.8nm),系统接近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空间光调制器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系统测试中大气湍流的时域模拟 被引量:16
6
作者 卫沛锋 刘欣悦 +2 位作者 林旭东 张振铎 董磊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3期371-377,共7页
建立了大气湍流模拟的时域模型,用于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测试中模拟大气湍流的时域变化。讨论了时域模型下随机相位屏平滑帧数和刷新频率与平均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表征随机波前的随机相位屏进行时域平滑可使随机波前的变化更符合大... 建立了大气湍流模拟的时域模型,用于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测试中模拟大气湍流的时域变化。讨论了时域模型下随机相位屏平滑帧数和刷新频率与平均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表征随机波前的随机相位屏进行时域平滑可使随机波前的变化更符合大气湍流对入射波前连续平滑渐变的影响;随机相位屏的平滑帧数仅与系统口径和大气相干长度相关,而与风速无关;随机相位屏的刷新频率与平均风速成正比,平滑后的刷新频率还与平滑帧数成正比。最后,构造了一套大气湍流模拟装置,应用功率谱分析法对时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大气湍流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ZERNIKE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初步试验和改进 被引量:8
7
作者 程少园 胡立发 +4 位作者 曹召良 穆全全 姜宝光 李鹏飞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1-1493,共3页
搭建了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了活体人眼视网膜的初步实验.经过系统闭环校正,PV值和RMS值分别从2.293λ降低到0.176553λ,从0.55129λ降低到0.10511λ,接近衍射极限的水平.获得了较为清晰的人眼... 搭建了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进行了活体人眼视网膜的初步实验.经过系统闭环校正,PV值和RMS值分别从2.293λ降低到0.176553λ,从0.55129λ降低到0.10511λ,接近衍射极限的水平.获得了较为清晰的人眼视网膜细胞图像,验证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在人眼视网膜高分辨率自适应成像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针对试验中的遇到的激光散斑以及照明控制等问题,对原系统提出了一些改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成像 液晶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8
8
作者 宣丽 李大禹 刘永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液晶波前校正器作为一种高单元密度的新型波前校正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可以轻松实现十微米的波前位相校正量。因此,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LCAO)系统是21世纪天文观测领域非常有希望普及的系统。但是液晶波前校正器存在响... 液晶波前校正器作为一种高单元密度的新型波前校正器件,通过相息图的衍射可以轻松实现十微米的波前位相校正量。因此,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自适应光学(LCAO)系统是21世纪天文观测领域非常有希望普及的系统。但是液晶波前校正器存在响应速度慢(〉10ms)、能量利用率低的双重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探索研究中。本课题组不但解决了能量问题,而且在速度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所研制的LCAO系统与1.23m口径望远镜连接,清晰观测到土星及其环绕的光环带,分辨出4.8和5.5视星等的α-Com双星,成像分辨率达到1.8倍衍射极限分辨率;目前系统延迟时间只有2ms,可以说已达到工程应用水平,在装备8~10m级大口径天文学望远镜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波前校正器 自适应光学 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计算液晶自适应光学波前重构的并行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大禹 胡立发 +1 位作者 穆全全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研究了图形处理器(GPU)计算液晶自适应波前重构的并行性。介绍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的Zernike模式波前重构算法,论述了GPU的通用架构和GPU实现波前重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PU拥有的RGBA4个颜色通道进行并行计算,进一步加快计算速... 研究了图形处理器(GPU)计算液晶自适应波前重构的并行性。介绍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的Zernike模式波前重构算法,论述了GPU的通用架构和GPU实现波前重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PU拥有的RGBA4个颜色通道进行并行计算,进一步加快计算速度,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GPU计算波前重构时,利用RGBA颜色通道的并行计算,将计算速度提高了3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图形处理器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标引导的自适应光学眼底成像视场精确定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瑞雪 郑贤良 +2 位作者 夏明亮 鲁兴海 宣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94-1799,共6页
自适应光学眼底相机,由于较高的成像分辨率和人眼等晕角的存在,单次成像的视场被限制在1°左右。必须实现单个视场的精确定位和多个视场的图像拼接,才能得到完整的眼底图像。为了精确定位,文中分析视标引导成像视场的原理,设计了新... 自适应光学眼底相机,由于较高的成像分辨率和人眼等晕角的存在,单次成像的视场被限制在1°左右。必须实现单个视场的精确定位和多个视场的图像拼接,才能得到完整的眼底图像。为了精确定位,文中分析视标引导成像视场的原理,设计了新型的视标引导系统。平行光照明视标,并通过透镜聚焦于人眼瞳孔中心,这样能够精确测量眼底成像视场的位置。基于此搭建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可在22.6°的眼底范围内成像,精度达到0.003°。这套系统成功实现了单个细胞的追踪和眼底血管的大视场拼接,这将有益于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在临床眼科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自适应光学 视标引导 视网膜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蔡冬梅 薛丽霞 +1 位作者 凌宁 姜文汉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23,共5页
研究了美国BNS公司生产的Modal P256反射型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调制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采用He-Ne激光作光源,建立迈克尔孙干涉光路观察波前相位变化,给出器件的相位调制特性曲线。分析测量了器件的相位响应不一致性和像素间... 研究了美国BNS公司生产的Modal P256反射型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调制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采用He-Ne激光作光源,建立迈克尔孙干涉光路观察波前相位变化,给出器件的相位调制特性曲线。分析测量了器件的相位响应不一致性和像素间的相位交连。通过测量液晶器件对方波和正弦控制信号的相位响应延迟,分析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时间响应特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说明:在特定的入射偏振条件下,LC-SLM实现纯相位调制,可用作高分辨力波前校正器件,然而极慢的响应速度和极低的时间带宽限制了它在动态变化波前相差校正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相位调制 波前校正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VGA1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矫正人眼波像差 被引量:12
12
作者 全薇 王肇圻 +2 位作者 宋贵才 凌宁 傅汝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45-1448,共4页
在研究了SVGA1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位相调制特性的基础上,用它作为眼波像差的矫正器件,在用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的眼像差测量系统中对眼波像差进行了成功的矫正.对于5.2mm的瞳孔,矫正后人眼波像差的PV值降低了3倍多,并接近... 在研究了SVGA1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位相调制特性的基础上,用它作为眼波像差的矫正器件,在用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的眼像差测量系统中对眼波像差进行了成功的矫正.对于5.2mm的瞳孔,矫正后人眼波像差的PV值降低了3倍多,并接近瑞利判据的像差容限.对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MTF)的分析说明,经波像差矫正后眼的空间分辨率由17c/deg提高到38c/d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人眼波像差 自适应光学波前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为光源的液晶自适应眼底成像系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姜宝光 曹召良 +3 位作者 穆全全 李抄 夏明亮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05-1809,共5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模拟人眼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Shark-Hartman波前探测器进行波面探测,将探测所得波前畸变经过计算处理转化为灰度图,通过电脑施加到LCOS上进行波面校正,通过校正人眼像差的方式来提高系统成像... 建立了一套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模拟人眼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Shark-Hartman波前探测器进行波面探测,将探测所得波前畸变经过计算处理转化为灰度图,通过电脑施加到LCOS上进行波面校正,通过校正人眼像差的方式来提高系统成像质量。经过校正后,系统波前误差从1.92μm降低到0.048μm,系统分辨率接近70 lp/mm,已经达到该光学系统衍射极限分辨。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低阶大像差情况下的模拟人眼视网膜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成像 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LCOS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液晶自适应光学波前重构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大禹 胡立发 +1 位作者 穆全全 宣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43-1647,共5页
利用GPU进行液晶自适应光学波前重构的加速计算.介绍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的Zernike模式波前重构算法,详细论述了GPU的通用架构和GPU实现波前重构的方法,给出了GPU与CPU的实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GPU计算波前重构不但可以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液... 利用GPU进行液晶自适应光学波前重构的加速计算.介绍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的Zernike模式波前重构算法,详细论述了GPU的通用架构和GPU实现波前重构的方法,给出了GPU与CPU的实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GPU计算波前重构不但可以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灰度级分布,计算速度更是传统CPU波前计算的几十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GPU) 液晶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DA架构下的液晶自适应波面数值解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大禹 胡立发 +5 位作者 穆全全 曹召良 夏明亮 李抄 刘肇楠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854,共7页
在GPU通用计算架构下,首次提出了CUDA架构下的液晶自适应光学波面数值解析方法。针对高分辨率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介绍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的波面数值解析算法,论述了CUDA的通用架构;然后,建立了CUDA实现波面数值解析的编程模型,在此模型... 在GPU通用计算架构下,首次提出了CUDA架构下的液晶自适应光学波面数值解析方法。针对高分辨率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介绍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的波面数值解析算法,论述了CUDA的通用架构;然后,建立了CUDA实现波面数值解析的编程模型,在此模型中引入了并行线程的有效利用,全局存储器的高效访问和数据直接回写3种优化方案;最后,给出了GPU与CPU的实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CUDA计算分辨率为512×512,对35项Zernike多项式的波面数值解析需时不到1ms,计算速度是传统CPU波面数值解析的几十倍。提出的方法减小了系统延时,提高了校正速度,建立波面数值解析CUDA编程模型采用的优化手段可为其它数学计算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GPU) CUDA 液晶 自适应光学 波面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控制矩阵的精确测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超 孔宁宁 +1 位作者 胡立发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99-2905,共7页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改变测量响应矩阵时的调制波长来准确计算控制矩阵的方法。首先,测量去除平移项的前35项Zernike模式在不同调制波长下的实际光波位相调制曲线。然后,对每个调制波长,依次计算相对...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改变测量响应矩阵时的调制波长来准确计算控制矩阵的方法。首先,测量去除平移项的前35项Zernike模式在不同调制波长下的实际光波位相调制曲线。然后,对每个调制波长,依次计算相对于原点的位相调制曲线,最终找到一个与实际光波位相调制曲线斜率相差最小的位相调制曲线。其所对应的调制波长,就是测量响应矩阵时,在相应的Zernike模式下应该施加在液晶波前校正器上的调制波长。这样,对于35个Zernike模式,便可以找到35个调制波长。最后,对每个Zernike模式,即响应矩阵的每一列对相应的调制波长进行归一化,最终得到准确的控制矩阵。实验表明,采用此方法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精度由73%提高到了95%以上,校正误差为常规方法的1/5,且此比例与系统的最大畸变补偿位相的大小无关。结果表明此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 响应矩阵 控制矩阵 校正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校正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贤良 刘瑞雪 +2 位作者 夏明亮 曹召良 宣丽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了实现对人眼视网膜的高分辨率成像,解决偏振能量损失、成像视场小和普适性差等问题,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在人眼视网膜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开环光路的设计方案,避免了闭环液晶自适应系统的偏振光能量损失;在光路中... 为了实现对人眼视网膜的高分辨率成像,解决偏振能量损失、成像视场小和普适性差等问题,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在人眼视网膜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开环光路的设计方案,避免了闭环液晶自适应系统的偏振光能量损失;在光路中加入可变视场光阑,利用小视场照明进行波前探测、大视场照明进行像差校正和成像的方法扩大了成像视场;使用脉冲光照明的方案减小曝光量;通过偏振光照明提高能量利用率、等效无穷远视标配合补偿镜以及改进后的视标提高盯视稳定性等一系列方法,提高系统普适性。校正后成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获得了明显提高;高分辨率眼底成像视场直径从200μm扩大到500μm;曝光量减小到原来的1/2~1/3;对前期难以获得清晰成像的样本,取得了效果良好的视网膜视觉细胞自适应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视网膜成像 开环 大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对真实人眼畸变波前的校正 被引量:9
18
作者 姜宝光 穆全全 +3 位作者 曹召良 李抄 夏明亮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51-2656,共6页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调制量大,像素密度高,驱动电压低等优点,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校正眼像差的关键元件,研制了用于人眼畸变波前探测和校正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介绍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调制原理,利用ZY-GO干涉仪测定了位相...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调制量大,像素密度高,驱动电压低等优点,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校正眼像差的关键元件,研制了用于人眼畸变波前探测和校正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介绍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调制原理,利用ZY-GO干涉仪测定了位相调制和灰度级的关系曲线。分别用Hartman-Shack波前探测器和高分辨率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探测和校正人眼的波前畸变,对近视5m-1(500度)的人眼进行了自适应校正实验。校正后,系统的波前误差为0.086λPV和0.013λRMS,达到了系统的衍射极限,并可清晰地分辨眼底原来模糊的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可以有效校正畸变波前,达到提高成像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波前探测器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玉坤 曹召良 +2 位作者 李大禹 徐焕宇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7-1516,共10页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自适应光学系统向高低阶多波前校正器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了一套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软件设计方法,以适应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避免实验过程中软件不断更新修改所带来的问题。本文首先... 为了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自适应光学系统向高低阶多波前校正器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了一套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软件设计方法,以适应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避免实验过程中软件不断更新修改所带来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功能和性能两方面分析了实验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提出基础层、功能层及表示层3层的软件架构体系,采用共享内存和临界区对象相结合的软件开发方法,确保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避免资源冲突和浪费;采用Windows API事件实现多线程之间同步协调控制。基于上述思想开发了液晶-变形镜混合的高低阶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软件,可在0.6ms内完成波前采集、波前计算、控制信号计算和各设备间的同步协调控制。最后,使用该软件进行自适应光学校正:仅变形镜和倾斜镜校正后峰峰值由3.38μm降为0.95μm,均方根误差由0.66μm降为0.12μm;液晶校正器、变形镜和倾斜镜同时校正后峰峰值为0.44μm,均方根误差为0.02μm,计算总延迟为0.378ms。由实验结果可知,本文设计的软件可以实现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实时校正,在保证校正精度的同时具有方便修改、功能齐全及模块化的优势,为后续自适应光学实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变形镜 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少园 曹召良 +2 位作者 胡立发 穆全全 宣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57,共5页
设计了一套液晶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采用790nm近红外光进行波前探测、视网膜成像以增加受试者的舒适度;采用离轴反射式结构以避免透镜表面的杂散光对探测和成像的不利影响;采用开环校正模式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比闭环高... 设计了一套液晶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采用790nm近红外光进行波前探测、视网膜成像以增加受试者的舒适度;采用离轴反射式结构以避免透镜表面的杂散光对探测和成像的不利影响;采用开环校正模式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比闭环高约1倍)。利用ZEMAX软件对成像系统进行模拟分析,证明系统自身可以达到接近衍射极限水平,MTF@33cycles/mm=0.38(对应视网膜上4μm),MTF@44cycles/mm=0.2(对应视网膜上3μm),轴向分辨率约80μm,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扫描激光检眼镜 液晶空间调制器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