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LDPE/碳纤维网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石素宇 张学锋 +2 位作者 白雨 王利娜 辛长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1,108,共5页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 为了提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将碳纤维(CF)梳理成均匀的碳纤维网,将其作为增强材料与LLDPE复合制备LLDPE/CF复合膜,综合利用热失重分析(TG)、扫描示差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手段分析碳纤维网含量对复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LDPE膜相比,LLDPE/CF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显著提高并随碳纤维网含量增加而增大,当碳纤维网质量分数仅为1%时,拉伸强度从10.6MPa提高到28.7MPa,提高了171%,杨氏模量由75MPa增大到1119MPa,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碳纤维网的引入有利于LLDPE/CF复合膜热稳定性能的提高,当碳纤维网含量仅为1%时,LLDPE/CF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与LLDPE相比分别提高了21℃和11℃;碳纤维网的引入促进了LLDPE分子链的结晶,使LLDPE/CF复合膜的结晶度增大,有利于拉伸强度和模量提高;SEM结果显示碳纤维网与LLDPE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较强,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聚合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碳纤维网 复合膜 热压成型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备LLDPE的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Ti(OBu-n)_4/AlEt_3-[Me_2SiN^tBuInd]ZrCl_2/MAO 被引量:8
2
作者 柳忠阳 王军 +3 位作者 李秀华 贺大为 胡友良 闫卫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71-1273,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lity of [Me 2SiN t BuInd]ZrCl 2/MAO to copolymerize ethylene with 1 bute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has high activity and get the good polymer with density ranging from 0.91-0.95 g/cm 3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齐聚催化剂 共聚催化剂 钛有机化合物 氯化锆 甲基铝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LLDPE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翟元明 杨伟 +2 位作者 王宇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 通过动态流变行为测试,研究了一系列丁烯共聚和己烯共聚LLDPE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零切黏度和动态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个系列的LLDPE样品所得到的动态交点G_x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对应的频率越低;(2)两个系列的复数黏度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式不符合Raju的经验方程;(3)一定含量的长支链可以加剧剪切变稀的程度,而动态黏度在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随着分子量分布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分子结构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γ射线辐照的LLDPE与氢氧化铝体系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闻 肖望东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ATH体系的冲击强度,改善ATH在LLDPE树脂相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氢氧化铝 冲击性能 l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9
6
作者 胡友良 马志 吕英莹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从催化剂和聚合工艺的发展出发 ,概述了生产LLDPE的现状。介绍了原位共聚制备LLDPE的先进技术 。
关键词 lldpe 发展现状 技术创新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原位共聚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接枝交联HDPE/LLDPE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俞强 林明德 +2 位作者 李锦春 王立志 傅廷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6-21,共6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高密度聚乙烯( H D P E)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 L D P E) 的熔融共混以及与硅烷的接枝、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 H D P E 与 L L D P E 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少量 L L D P E ...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高密度聚乙烯( H D P E) 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 L D P E) 的熔融共混以及与硅烷的接枝、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 H D P E 与 L L D P E 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少量 L L D P E 的存在对 H D P E 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 L L D P E 在共混物中的配比对硅烷接枝反应有很大的 影响, 随 L L D P E 含量增加,硅烷的接枝率提高,同时接枝物的熔体流动性下降;此外引发剂或硅烷的用量都对硅烷的接枝反应有影响。 H D P E/ L L D P E 交联共混物的交联密度随 L L D P E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交联共混物的耐热性有所提高,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 硅烷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及VLDPE对LDPE\HD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辉 张学 +2 位作者 全唐涛 王建国 黄葆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5,共2页
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由于LLDPE或VLDPE的加入,改善了HDPE与LDPE间的相互作用,提高... 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由于LLDPE或VLDPE的加入,改善了HDPE与LDPE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HDPE\LDPE共混物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共混 拉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赤泥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与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曹新鑫 张崇 +2 位作者 李小庆 阎新萍 何小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采用DSC法研究了LLDPE/赤泥(RM)的非等温结晶和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LLDPE/R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结晶半高宽和半结晶时间均较LLDPE有所提高;当RM含量为15%时,To和Tp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2.1和1.8℃。热降解过... 采用DSC法研究了LLDPE/赤泥(RM)的非等温结晶和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LLDPE/R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结晶半高宽和半结晶时间均较LLDPE有所提高;当RM含量为15%时,To和Tp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2.1和1.8℃。热降解过程中,复合材料失重5%的温度T5较LLDPE变化较小,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d较LLDPE有所提高,当RM含量为10%时,Tmd提高了7.6℃。通过测量水的接触角发现,当RM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 赤泥(RM) 非等温结晶 热降解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EAA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胜清 刘卫东 +2 位作者 黄葆同 王新华 覃光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DMA、DSC、偏光显微镜(PLM)、WAX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体系的研究表明,LLDPE与EAA的非晶相可部分相容,结晶相不能形成共晶;共混... 通过DMA、DSC、偏光显微镜(PLM)、WAX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体系的研究表明,LLDPE与EAA的非晶相可部分相容,结晶相不能形成共晶;共混物结晶时,两组分相互影响,LLDPE的结晶速度高于EAA,两者结晶没有进入对方晶胞中.还发现LLDPE与EAA力学性能上相容.低含量EAA共混体系显示出较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EAA 共混物 结晶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ET/LLD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明连 郑炳云 陈彰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9-132,共4页
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增韧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并分别比较了LLDPE与r-PET、MLLDPE与r-PET的相容性及其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利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r-PET进行扩链,探讨... 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增韧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并分别比较了LLDPE与r-PET、MLLDPE与r-PET的相容性及其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利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r-PET进行扩链,探讨其用量对r-PE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LDPE相的表面张力小,在体系中分散均匀且粒径小,当质量分数为30%时,MLLDPE仍与r-PET有较好的相容性,此时r-PET/MLLDPE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为37.8 kJ/m2,比r-PET/LLDPE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高出5.6倍;PMDA能较大幅度提高PET的特性黏度,其最佳用量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相容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氯化聚乙烯对PVC/LLDPE共混体系性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培新 黄鹤 +2 位作者 肖卫东 黄世强 程时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2-55,共4页
采用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进行增容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PE对PVC/LLDPE共混体系具有很好的增... 采用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对聚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VC/LLDPE)共混体系进行增容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PE对PVC/LLDPE共混体系具有很好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乙烯 共混物 固相法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离子液体[C_(14)mim]Br对LLDPE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海欧 丁运生 +5 位作者 吴淑莹 张效敏 熊仁艳 陈龙 查敏 李长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85,89,共4页
应用离子液体[C14mim]Br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融共混,制备出LLDPE/[C14mim]Br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14mim]Br在共混物中含量的增加,LLDPE晶粒尺寸变大,而且在相同的降温速率下,[C14mim]B... 应用离子液体[C14mim]Br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融共混,制备出LLDPE/[C14mim]Br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14mim]Br在共混物中含量的增加,LLDPE晶粒尺寸变大,而且在相同的降温速率下,[C14mim]Br使LLDPE起始结晶温度提高,表明[C14mim]Br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C14mim]Br加入量为2.0 phr时,材料抗静电性能最好,表面电阻为1.8×108Ω。随着[C14mim]Br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熔融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而且材料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冲击强度先减小,后逐渐增大,[C14mim]Br起到了反增塑与增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四烷基-N'-甲基溴化咪唑盐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佳 李顺祥 贾树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2-135,共4页
采用两种方法优化LLDPE/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选取性能最佳的工艺条件制备样本,进一步应用FES-EM和SEM方法研究分散状态和断裂形貌,并测试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正交实验、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三者相结合的优化方法比... 采用两种方法优化LLDPE/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选取性能最佳的工艺条件制备样本,进一步应用FES-EM和SEM方法研究分散状态和断裂形貌,并测试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正交实验、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三者相结合的优化方法比单纯的正交实验分析的优化方法更佳;纳米ZnO微粒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基体中能够发挥纳米效应,促进复合材料的脆韧转变过程,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纳米ZnO填充量为3%时,拉伸强度提高最大;纳米ZnO填充量为5%时,断裂伸长率提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ZNO 优化 分散状态 断裂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增强LLDPE复合塑料的热导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群力 齐暑华 +1 位作者 周文英 颜红侠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用粉末混合法制备了导热型氮化硅(Si3N4)增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研究了聚乙烯内部填料含量、分散状态、LLDPE颗粒大小对体系热导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3N4粒子在LLDPE基体中形成了有效的网状导热通路;提高填料用量,体系热导... 用粉末混合法制备了导热型氮化硅(Si3N4)增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研究了聚乙烯内部填料含量、分散状态、LLDPE颗粒大小对体系热导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3N4粒子在LLDPE基体中形成了有效的网状导热通路;提高填料用量,体系热导率升高,30 wt.%填料时体系热导率达1.42 W/(m.K),是基体热导率的7倍。Agari Y模型分析表明填料在大颗粒LLDPE基体中形成导热通路的能力高于小粒径聚乙烯体系。此外,使用Al2O3短纤维和Si3N4混杂填料能获得更高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SI3N4 热导率 粒径 粉末混合 AL2O3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ET/LLDPE/SEBS-g-MA共混物的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洪生 张玥 +3 位作者 郭卫红 王晓光 李滨耀 吴驰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134,共4页
通过红外光谱证明在加工过程中,SEBS-g-MA的酸酐基团与PET的端羟基发生反应生成了共聚物,研究了SEBS-g-MA用量对共混物的流动性和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MFR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EBS-g-MA用量增加,共混物的流动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MA分... 通过红外光谱证明在加工过程中,SEBS-g-MA的酸酐基团与PET的端羟基发生反应生成了共聚物,研究了SEBS-g-MA用量对共混物的流动性和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MFR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EBS-g-MA用量增加,共混物的流动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MA分析结果表明,SEBS-g-MA用量为10%(质量分数)时,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与未添加SEBS-g-MA的共混物的结果接近,且SEBS-g-MA用量对共混物的tanδ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SEBS-g-MA 动态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g-MA对R-PET/LLDPE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洪生 郭卫红 +1 位作者 李滨耀 吴驰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0-143,共4页
以SEBS-g-MA为相容剂,借助力学性能、DSC、SEM和DMA等表征手段对SEBS-g-MA在R-PET/LLDPE/SEBS-g-MA共混物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添加质量分数10%的SEBS-g-MA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DSC分析结果表... 以SEBS-g-MA为相容剂,借助力学性能、DSC、SEM和DMA等表征手段对SEBS-g-MA在R-PET/LLDPE/SEBS-g-MA共混物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添加质量分数10%的SEBS-g-MA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DSC分析结果表明,LLDPE和PET的熔点都没有发生变化,但PET的熔融峰出现双峰。SEM结果显示,添加10%SEBE-g-MA能够使LLDPE在PET基体中充分分散,过量的SEBS-g-MA会诱导部分PET进入分散相,最终形成Salami结构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SEBS-g-MA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LDPE共混体系发泡塑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秀珍 张秋红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研究采用一步法模压发泡工艺,探讨了EVA树脂的型号及用量对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观察了泡沫塑料的微以结构;并比较了相同条件下制得的LLDPE与LDPE泡沫塑料的性能。
关键词 lldpe EVA 泡沫塑料 聚乙烯 共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LLDPE原位增容及合金的热性能与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建平 刘涛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动态流变等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PS)/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大分子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PS/LLDPE(质量比80/20)共混物中加入0.4%的AlCl3,有利于生成较多LLDPE-g-PS接枝物,其接...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动态流变等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PS)/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大分子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在PS/LLDPE(质量比80/20)共混物中加入0.4%的AlCl3,有利于生成较多LLDPE-g-PS接枝物,其接枝百分比达30.9%,与简单共混体系相比,增容体系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拉伸强度从14.1 MPa提高至20.0 MPa,断裂伸长率从4.2%提高至12.1%;热重分析显示,其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提高11℃;动态流变行为显示,在低频率(ω)区域,原位增容合金的动态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数黏度(η*)高于简单共混物,损耗正切(tanδ)低于简单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不同光敏剂的m-LLDPE薄膜的辐照交联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海东 李海龙 程凤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1,95,共4页
将加入不同光敏剂硬脂酸铁(FeSt)、硬脂酸钴(CoSt)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DEC)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分别吹塑成膜,研究了含有不同光敏剂的m-LLDPE薄膜在60Co-γ射线辐照的条件下,辐照剂量及剂量率等因素对交联度的影... 将加入不同光敏剂硬脂酸铁(FeSt)、硬脂酸钴(CoSt)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DEC)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分别吹塑成膜,研究了含有不同光敏剂的m-LLDPE薄膜在60Co-γ射线辐照的条件下,辐照剂量及剂量率等因素对交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LLDPE薄膜的交联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光敏化剂CoSt对m-LLDPE薄膜的凝胶化作用比FeSt和FeDEC效果好,含有CoSt0.3%的m-LLDPE的凝胶含量最高。越靠近辐照源则辐射剂量率越高,交联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较快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光敏剂 交联 辐照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