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Omega-K algorithm for processing helicopter-born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orm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被引量:2
1
作者 Dong Li Guisheng Liao +1 位作者 Yong Liao Lisheng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this capability, ROSAR has extensi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self-navigation and self-landing. Moreover, it has many advantages if combined with th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technology. A novel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and an imaging algorithm for helicopter-borne FMCW-ROSAR are proposed. Firstly, by per- forming the equivalent phase center principle, the separated trans- 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 system is equalized to the case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with antenna for both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Based on this, the accurate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is obtained and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effect in- duced by the continuous motion of the platform during the long pulse duration is compensated. Next, the impacts of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on the imaging algorithm are analyzed in de- tail, and the system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resolution analysis are presented. The well-focused SAR image is then obtain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the accu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FJnally,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i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 gorithm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鹏 封治华 +5 位作者 张鹏飞 赵渊明 阮友田 韩文杰 张辉 康朝阳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混频器换成卷积器,同时满足系统响应与发射波形匹配,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差频解算方法,匹配滤波方法可实现两倍于差频解算方法的测距范围,信噪比提高了9.5 dB,在非线性调频误差为19.8 MHz、198 MHz和396 MHz条件下均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距离谱,表现出较好的抵抗非线性调频的能力。此研究可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调频连续波 匹配滤波 激光测距 信噪比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技术
3
作者 卿国能 朱正元 +3 位作者 朱康奇 华楠 张振荣 郑小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
为了解决多啁啾线性调频波(LFMW)在多目标环境中测距和测速时出现的虚假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三频率段LFMW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利用这些频段观测的不变性特征有效地排除错误... 为了解决多啁啾线性调频波(LFMW)在多目标环境中测距和测速时出现的虚假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三频率段LFMW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利用这些频段观测的不变性特征有效地排除错误目标。此外,还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验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上述功能,还在其架构中集成了一个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信号处理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模拟产生的最高速度达到6800 m/s的10个测试目标的回波信号,该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的运动参数测量,其中最大的测距与测速误差分别为0.58 m与2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距离和速度测量 微波光子 线性调频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频连续波雷达的多干涉光路测距系统
4
作者 祁玉娇 彭月 +3 位作者 张海洋 苏必达 张博闻 靳发宏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749,共11页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modulatedcontinuouswave,FMCW)激光雷达近距离测距时,出现的信号频谱展宽和混叠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MCW的多干涉光路测距系统,利用改进光路结构将信号降频,保证测距精度的同时,避免了频谱混叠导致的低...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modulatedcontinuouswave,FMCW)激光雷达近距离测距时,出现的信号频谱展宽和混叠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MCW的多干涉光路测距系统,利用改进光路结构将信号降频,保证测距精度的同时,避免了频谱混叠导致的低信噪比问题,并实现降频功能,使低带宽探测器可以采集到高频干涉信号。针对0~30m的不同距离进行测量实验,采样数据通过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高精度微多普勒时频图,提取频率特征并通过计算转换为其对应的距离信息。该结构在0~30m的测距范围内将频率分辨率稳定性从28.3%提升至4.4%,空间分辨率达到±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微多普勒 相干探测 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CW激光雷达目标回波偏振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宇 姜成昊 +3 位作者 袁野 解天鹏 平步云 朱精果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6,共12页
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激光雷达以其探测精度高、测距测速一体、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成像、定位与跟踪等领域。针对探测目标表面散射引起的偏振态变化导致回波光与本征光偏振失配现... 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激光雷达以其探测精度高、测距测速一体、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成像、定位与跟踪等领域。针对探测目标表面散射引起的偏振态变化导致回波光与本征光偏振失配现象,从目标探测与识别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正交解调FMCW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通过控制回波偏振态解决因偏振失配造成的探测能力减弱和探测距离受限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环境下,相较于典型探测方式,六种典型目标边模抑制比分别提升了11.85%、11.98%、13.46%、15.39%、17.12%、18.29%。进一步实验表明,通过调整波片夹角(22.5°、45°、60°),得到当波片夹角为45°时,测距标准差取得最小值0.012 m,边模抑制比最高可提升至16.931 dB。通过对回波偏振态的研究,为FMCW激光雷达在目标识别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调频连续波 偏振正交解调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CW-TR的电缆接头受潮缺陷诊断方法
6
作者 潘翀 徐忠林 +4 位作者 杨小兵 苟杨 胡金迪 饶显杰 周凯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解决现有方法难以诊断电缆接头受潮缺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与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TR)的电缆接头受潮缺陷诊断方法。首先,建立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利用FMCW方法获取缺陷... 为解决现有方法难以诊断电缆接头受潮缺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与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TR)的电缆接头受潮缺陷诊断方法。首先,建立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利用FMCW方法获取缺陷、接头等阻抗不连续点的多频反射信号,将入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反演信号注入测试电缆模型,获取反演信号的能量曲线作为电缆缺陷诊断谱图。然后,对不同末端负载与含中间接头的仿真电缆模型开展阻抗不连续点探测。最后,对真实的750 m 10 kV电力电缆与2 km 10 kV电力电缆开展接头缺陷诊断。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判断电缆中阻抗不连续点的位置与性质,而且可提升缺陷定位峰的距离分辨率。“先正后负”与“先负后正”的接头定位峰可分别表征正常与受潮的电缆接头。因此,本文方法可准确检测电缆接头的受潮缺陷,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受潮接头 调频连续波 时间反演 缺陷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波调频引信分数域匹配阶抗扫频干扰方法
7
作者 杨秋燕 陈齐乐 郝新红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针对连续波调频(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易遭受的扫频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分数域匹配阶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基于FMCW引信目标回波差频信号为多个单音信号叠加、干扰差频信号为线性调频信号的特点,利用线性调频信... 针对连续波调频(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易遭受的扫频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分数域匹配阶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基于FMCW引信目标回波差频信号为多个单音信号叠加、干扰差频信号为线性调频信号的特点,利用线性调频信号在特定阶数分数阶域的聚集性,通过分数阶域一维恒虚警检测,获得干扰信号位置,并通过干扰位置幅相重构剔除干扰对引信的影响。针对干扰信号分数阶域阶数寻优问题,设计迭代黄金分割搜索法的分数阶变换阶次快速搜索算法。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低于-20 dB信干噪比条件下,新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同频非相参调频信号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连续波调频 扫频干扰 抗干扰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恒虚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光调频连续波生成技术(特邀)
8
作者 张乔峰 谢玮霖 +6 位作者 赵志远 刘兆珩 王亚鹏 杨强 王聪凡 郑祥 董毅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104,共19页
光频域反射技术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其具有长距离、高分辨、高精度、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可在连续时空上实现各类参量的测量和传感,在诸多应用领域展现出具有吸引力的潜力。该技术的核心与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在于高相干... 光频域反射技术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其具有长距离、高分辨、高精度、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可在连续时空上实现各类参量的测量和传感,在诸多应用领域展现出具有吸引力的潜力。该技术的核心与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在于高相干、低相噪、高线性、宽扫频范围的线性扫频光调频连续波的生成。当前,以直接调制或外部调制为主的线性扫频光调频连续波生成方法主要面临宽扫频范围和高相干性、低相频噪声难以兼得的难题。聚焦于线性扫频光调频连续波生成技术,从光频域反射技术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扫频范围、相频噪声和扫频非线性等因素对核心测量性能的影响。针对以上影响因素,以扫频范围拓展以及相频噪声抑制和相干性增强两方面为切入点,系统性地介绍了相关技术路线、原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其中,对光锁相环技术做了重点介绍,总结了各类技术路线和方法的特点,并对潜在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光调频连续波 光频域反射 激光雷达 光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的引信目标识别方法
9
作者 韩燕文 闫晓鹏 +2 位作者 高晓峰 伊光华 代健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针对传统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探测维度低、方位分辨能力弱导致目标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Multi-Scale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MSDCN)... 针对传统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探测维度低、方位分辨能力弱导致目标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Multi-Scale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MSDCN)的引信目标识别方法。在充分分析引信运动过程中回波相位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FMCW运动阵列天线模型,通过运动合成扩充引信天线虚拟阵元数,大幅度提升引信方位向分辨率,实现目标距离-方位的二维高分辨成像。同时,深入分析弹目交会过程中由于目标位置、姿态、距离等状态变化形成的图像多尺度特性,构建MSDCN目标识别模型,提高引信对复杂动态交会场景下目标成像多尺度特性的自适应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引信方位分辨能力,在不同目标场景下均取得较好的成像和识别效果,对典型目标多尺度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4%,-6 dB信噪比时目标识别准确率仍能达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调频连续波 运动阵列 距离-方位二维像 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星载IFMCW SAR方位间断数据重构算法
10
作者 钟声依柳 乔明 +1 位作者 刘云龙 张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402,共11页
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平台向轻小型化发展的进程中,间断调频连续波(IFMCW)体制SAR因其具有轻重量、小体积、低功耗、低数据率的优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体制方案。在IFMCW SAR成像上,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的交替会在合成孔径的过程中形... 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平台向轻小型化发展的进程中,间断调频连续波(IFMCW)体制SAR因其具有轻重量、小体积、低功耗、低数据率的优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体制方案。在IFMCW SAR成像上,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的交替会在合成孔径的过程中形成数据间断,这些间断将会在目标两侧引入伪峰。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的IFMCW SAR方位向间断数据重构方法,首次将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和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AMP)数据重构算法运用在IFMCW方位数据重构中,解决了现有算法依赖场景稀疏度先验知识的问题。同时优化了SAMP算法结构,提升算法对IFMCW SAR数据重构的适用性。通过对IFMCW SAR仿真点目标回波数据和地面真实场景回波数据处理,验证所提2种算法在无场景稀疏度情况下的有效性。最后在处理速度和重建效果方面将StOMP和改进SAMP与原算法进行对比,体现了不同处理场景下改进SAMP算法对稀疏场景处理的良好性能和StOMP对复杂场景的处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调频连续波 合成孔径雷达 压缩感知 数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抽头重构的生理雷达动态解调算法
11
作者 刘畅宇 张浩 +6 位作者 耿芳琳 白忠瑞 王鹏 李振锋 杜利东 陈贤祥 方震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50,共16页
在无感雷达体征监测中,与连续波(CW)雷达相比,调频式雷达(如FMCW和UWB)能实现对目标与杂波在距离上的有效区分。通过距离傅里叶变换,可以从不同距离区间提取出准静态目标的心跳和呼吸信号,从而提高监测精度。在已有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 在无感雷达体征监测中,与连续波(CW)雷达相比,调频式雷达(如FMCW和UWB)能实现对目标与杂波在距离上的有效区分。通过距离傅里叶变换,可以从不同距离区间提取出准静态目标的心跳和呼吸信号,从而提高监测精度。在已有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距离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当受试者的呼吸幅度过大,胸腔反射面可能会跨越距离仓的边界,从而影响信号的完整性。其次,受试者的呼吸运动会对生理信号造成幅度上的调制,不利于体征信号的波形恢复。基于上述原因该文提出了基于距离抽头重构和动态解调的算法架构,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在仿真和实验中对算法性能进行了评估。仿真分析表明发生跨距离仓的信号经过所提出算法处理后,信噪比(SNR)提升了17±5 dB。此外,实验通过获取8名受试者的多普勒心跳图(DHD)信号,定量分析了DHD信号与心冲击图(BCG)的一致性,DHD信号中心跳间隔相对于BCG信号的心跳间隔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21.58±13.26 ms(3.40%±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无线电 无线传感 心率监测 非接触式传感 调频连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聚焦和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算法
12
作者 孙绪杰 黄晓红 邓振淼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5-741,共7页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生命体征检测在存在大规模的随机人体运动场景中检测准确性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能量聚焦选取胸部最佳距离窗,消除运动伪...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生命体征检测在存在大规模的随机人体运动场景中检测准确性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能量聚焦选取胸部最佳距离窗,消除运动伪影的干扰;然后利用多项式拟合距离窗序列,消除距离窗的剧烈跳变,准确提取相位信号;最后,通过基于自相关功率谱密度与加权排列熵的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去除相位信号中的大规模随机人体运动成分,进而可以精确估计出生命体征信号的呼吸速率(RR)和心率(HR)。使用77 GHz雷达模拟生活场景中存在大规模随机人体运动时的生命体征检测实验,尽管人体前后晃动的幅度达到20 cm,RR和HR的估计精度依然可以达到97.7%和96.9%,与RETF-TVF-EMD算法对比,精度分别提高了5.2和2.7百分点,与IAP-VMD算法对比,精度分别提升了14.3和7.9百分点,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精确估计大规模随机人体运动场景下的生命体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 大规模随机人体运动 变分模态分解(VMD) 最佳距离窗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or PRC-CW radar based on adaptive STFT and time-varying filtering 被引量:9
13
作者 Zhao Zhao Xiangquan S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interfer- ence on correlation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seudo random code continuous wave (PRC-CW) radar i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output deterior... 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interfer- ence on correlation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seudo random code continuous wave (PRC-CW) radar i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output deteriorates greatly when the FM inter- ference power exceeds the anti-jamming limit of the radar. Accord- 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PRC-CW radar echo is a wideband pseudo random signal occupying the whole TF plane, while the FM in- terference only concentrates in a small portion,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adaptive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and time-varying filtering for FM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his method filters the received signal by using a binary mask to excise only the portion of the TF plane corrupted by the interference. Two types of interference, linear FM (LFM) and sinusoidal FM (SFM), under different signal-to-jamming ratio (S JR) a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FM 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arget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requency modulation in- terference adaptive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time- varying filtering pseudo random code continuous wave (PRC-CW) ra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fractional order LMS in LFMCW radar 被引量:6
14
作者 LUO Yongjiang BI Luhao ZHAO D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573-583,共11页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DSIC)is a significant method to suppress self-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radar.Due to efficient im...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DSIC)is a significant method to suppress self-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radar.Due to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structure,the conventional method based on least mean square(LMS)is widely used,but its performance is not sufficient for LFMCW radar.To achieve a better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result and more optimal radar performance,we present an ADSIC method based on fractional order LMS(FOLMS),which utilizes the multi-path cancellation structure and adaptively updates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of the cancellation system.First,we derive the iterative expression of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by using the fractional order derivative and short-term memory principle.Then,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elect the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due to th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transmitted signals,we constru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LFMCW radar,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 square deviation and the parameters of FOLMS.Finally,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better SIC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DSIC)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radar fractional order least mean square(L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Chirplet变换的线性调频引信干扰波形设计方法
15
作者 闫晓鹏 张锦玉 +2 位作者 郝新红 李剑锋 代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4-515,共12页
针对现代战场环境下线性调频引信干扰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多项式Chirplet变换的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对调频连续波无线电引信的信号参数估计,并针对调频连续波引信重构了干扰信号。基于线性小波变换原理,选取适当的核函数,将无线电引信信... 针对现代战场环境下线性调频引信干扰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多项式Chirplet变换的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对调频连续波无线电引信的信号参数估计,并针对调频连续波引信重构了干扰信号。基于线性小波变换原理,选取适当的核函数,将无线电引信信号经过旋转与平移操作后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再利用遗传算法求得变换核的最优参数,实现对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参数估计,并重构干扰信号。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低信噪比下实现对调频连续波无线电引信信号载波频率、调制周期、最大频偏等参数进行精准估计,相较于周期调制类干扰,重构干扰信号能够以更低功率对调频引信产生较好的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Chirplet变换 参数估计 调频连续波 参数化时频分析 干扰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网络解耦表征的低成本雷达定位解算方法
16
作者 刘磊 林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3-568,共6页
为降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成本,同时提高定位精度,设计可解释解耦表征模型。该模型由网络解算器、虚假信号生成器以及可解释潜变量三部分组成。首先处理雷达信号获得中频频谱;然后输入到网络解算器中生成位置潜变量;再通过物理机制对... 为降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成本,同时提高定位精度,设计可解释解耦表征模型。该模型由网络解算器、虚假信号生成器以及可解释潜变量三部分组成。首先处理雷达信号获得中频频谱;然后输入到网络解算器中生成位置潜变量;再通过物理机制对潜变量进行转换,生成虚假中频信号频谱;最后,设计局部光滑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自监督训练,实现潜变量的解耦物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对雷达系统频谱信号的粗粒度进行超分辨率细化,其机理能有效应对雷达系统的硬件公差、环境噪声、安装误差等问题,并可自动地训练出雷达的解算网络,从而具有大规模室内、机载联网定位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雷达定位 可解释深度网络 自监督学习 超分辨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调频连续波的合作式通信辐射源测距
17
作者 孙志国 赵旭 王震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3,共8页
针对加速运动目标参数估计中,离散多项式变换方法无法进行非整数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和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2种新型离散多项式变换算法,对加速运动目标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估计,并对2种算法... 针对加速运动目标参数估计中,离散多项式变换方法无法进行非整数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和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2种新型离散多项式变换算法,对加速运动目标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估计,并对2种算法的估计误差和计算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种算法在信噪比-20 dB时均方误差开始接近克拉美罗界。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与3次迭代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均可在较低信噪比下可实现任意频率的有效估计且性能接近,二者均可实现低信噪比下速度、加速度的有效估计,但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计算量远小于3次迭代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参数估计 多项式变换法 通信辐射源测距 加速度估计 速度估计 克拉美罗界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连续波激光多路并行相干精密长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申博 刘俊辰 +3 位作者 余苏 杨承昱 曲兴华 张福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4,共9页
面向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机电系统,长度测量的需求从单独的一维位移测量发展到多目标、灵活便于拓展的多路并行测量。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长度测量技术具备抗干扰、精度高、无合作等优势。本文基于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技术开展多路并行相... 面向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机电系统,长度测量的需求从单独的一维位移测量发展到多目标、灵活便于拓展的多路并行测量。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长度测量技术具备抗干扰、精度高、无合作等优势。本文基于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技术开展多路并行相干精密长度测量方法研究,针对传统长度测量系统存在光纤色散、辅助路光纤漂移导致长度测量精度降低问题,提出一种含有氰化氢气体吸收池的三光路马赫-曾德尔干涉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基于光开关结构实现精密长度多路并行测量。通过精密导轨长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3.6 m长度范围内标准差不超过25μm,实现了四路并行长度测量。与商用激光干涉仪测量结果比较,多路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不超过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HCN气体吸收池 光开关 长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上集成FMCW激光雷达研究进展(封面文章·特邀)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精果 袁野 +2 位作者 姜成昊 刘宇 赵政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共17页
随着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快速发展,具有测距测速一体、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片上集成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激光雷达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在智能驾驶、航空航天、目标监测和公共安全等领域释放出越来... 随着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快速发展,具有测距测速一体、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片上集成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激光雷达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在智能驾驶、航空航天、目标监测和公共安全等领域释放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文中聚焦基于光学相控阵(Optical Phased Array,OPA)的片上集成FMCW激光雷达,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及典型组成,针对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分析了片上集成FMCW激光雷达的发展现状,同时从调频、发射、扫描、探测和处理等角度凝练了主要关键技术,并梳理了片上集成FMCW激光雷达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典型系统示例。最后,分析并展望了片上集成FMCW激光雷达面临的潜在挑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调频连续波 光学相控阵 片上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0 GHz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辉 贺喆 +2 位作者 包德成 万振中 高仁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47,共5页
针对室内人员检测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毫米波雷达的人体空间位置信息检测的方法。通过构建多快拍信号,在方位角和俯仰角分别使用又称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Capon)法和常规波束形成(CBF)的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方法,... 针对室内人员检测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毫米波雷达的人体空间位置信息检测的方法。通过构建多快拍信号,在方位角和俯仰角分别使用又称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Capon)法和常规波束形成(CBF)的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方法,提高角度估计的性能;采用生命体特征检测方法辅助跟踪由动态转变为静态的目标,实现对目标的持续追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测角方法,雷达系统具有良好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增加生命体特征检测流程,可提高雷达系统对静态目标的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波达方向估计 人员检测 生命体特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