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and suboptimal structured algorithms of binary linear block codes
1
作者 Yijun Luo Jin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6期1010-1014,共5页
The optimal and suboptimal structured algorithms of linear block codes from the geometrical perspective are represented.The minimum distance and weight property lemmas and the theorem are proved for the generator matr... The optimal and suboptimal structured algorithms of linear block codes from the geometrical perspective are represented.The minimum distance and weight property lemmas and the theorem are proved for the generator matrix.Based upon the property of generator matrix,the structured algorithms of linear block codes are demonstrated.Since the complexity of optimal structured algorithm is very high,the binary linear block codes is searched by using the suboptimal structured algorithm.The comparison with Bose-Chaudhuri-Hocquenqhem(BCH) codes shows that the searched linear block codes are equivalent on minimum distance and can be designed for more block lengths.Because the linear block codes are used widely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digital applications,the optimal and suboptimal structured algorithms must have great future being widely used in many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coding linear block codes generator matrix minimum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inction of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linear blockcodes based on multi-fractal spectrum 被引量:1
2
作者 xinhao li min zhang +1 位作者 shu'nan han quan y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5期968-978,共11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ulti-fractal spectrumbasedapproach to distinguish linear block codes from its selfsynchronousscrambled codes. Given that the linear block codeand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linear block co...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ulti-fractal spectrumbasedapproach to distinguish linear block codes from its selfsynchronousscrambled codes. Given that the linear block codeand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linear block code share the propertyof linear correlation, the existing linear correlation-based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invalid for this case. This drawback can becircumvented by introducing a novel multi-fractal spectrum-based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has highrobustness an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bit error, the lowerthe code rate, the higher the recognition rate. Thus, the method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future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block code self-synchronous scrambled code multi-fractal spectrum statistical physics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
3
作者 王忠勇 张洪 +3 位作者 巩克现 王玮 张玲 朱俊昊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37,共14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其次,针对残缺码组基的部分错误状态,利用容错高斯消元算法求解与之对应的疑似校验向量,进而从中判定并还原出真实的校验向量。最后,依据码字比特能否通过已知校验向量更新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进一步提升比特可靠度,为下次随机抽取部分比特带来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识别条件下,所提算法的重建率高于现有算法。对于IEEE802.11n协议下的LDPC(648,324)码,现有算法在误码率达到0.0055时即失效,而所提算法在误码率为0.008时,校验矩阵重建率仍能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校验矩阵重建 码字筛选 高斯消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加扰类型识别
4
作者 卫翔 刘星璇 谭继远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7,共10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加扰和卷积码加扰类型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特征和浅层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加扰类型识别方法。推导了加扰序列码元的互相关特征,引入了有偏自相关函数,两者结合作为输入的相关特征;在分析加扰序列相关性的基础上,... 针对线性分组码加扰和卷积码加扰类型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特征和浅层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加扰类型识别方法。推导了加扰序列码元的互相关特征,引入了有偏自相关函数,两者结合作为输入的相关特征;在分析加扰序列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实时性较强的浅层神经网络模型;将加扰数据集输入到网络模型中,完成了网络的训练和识别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多重分型谱的传统算法,所提算法能识别多种加扰类型,同时所提算法的抗误码性能更强,为进一步进行扰码参数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加扰 卷积码加扰 码元互相关 有偏自相关函数 浅层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条件似然比的无偏自同步扰码识别
5
作者 钟兆根 谭继远 谢存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57-2764,共8页
为克服现有无偏自同步扰码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SNR)下存在适应性差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数条件似然比的软判决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线性分组码自同步加扰和卷积码自同步加扰的对偶向量积线性约束方程;然后推导了基于软判决... 为克服现有无偏自同步扰码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SNR)下存在适应性差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数条件似然比的软判决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线性分组码自同步加扰和卷积码自同步加扰的对偶向量积线性约束方程;然后推导了基于软判决的对数条件似然比函数衡量方程的成立概率,并分析了其均值和方差的分布特性;最后通过2元假设和推导的相应判别门限来完成两种自同步加扰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完成生成多项式的识别,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与基于求解代价函数的识别方法相比,在信噪比低于3 dB时的算法识别率得到较大提高,识别率为90%时,约有3 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扰码 线性分组码 卷积码 对数条件似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交织参数的盲估计 被引量:22
6
作者 甘露 刘宗辉 +1 位作者 廖红舒 李立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73-2177,共5页
通信系统中的交织技术在抗信道衰落引起的突发错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大大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其中卷积交织由于能减少时延和存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非合作环境中针对信道编码中常用的卷积交织技术,提出了一种对交织参数进... 通信系统中的交织技术在抗信道衰落引起的突发错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大大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其中卷积交织由于能减少时延和存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非合作环境中针对信道编码中常用的卷积交织技术,提出了一种对交织参数进行盲估计的方法.所提方法通过构造去交织器,将截取数据流的起始位置信息转换成交织延时偏差,利用伽罗华域中的高斯约当消元法和线性分组码的性质,实现了对卷积交织参数的有效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比特误码率为0.01时,本文所提算法仍可以达到较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卷积交织 盲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天骐 易琛 +1 位作者 张刚 何丹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4-1519,共6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较差,以及在低误比特率且同步情况下利用分析矩阵秩亏法识别存在码长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高斯列消元法的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到的数据横向放入到分析矩阵,然后对分析矩阵的列...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较差,以及在低误比特率且同步情况下利用分析矩阵秩亏法识别存在码长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高斯列消元法的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到的数据横向放入到分析矩阵,然后对分析矩阵的列进行二元域高斯消元,并计算每列所含"1"的比率值,再对所有比率值求均值和方差,在低误比特率且同步的情况下利用均值差值可确定码长,而在误比特率较高且不同步的情况下,则需利用方差差值来确定码长。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法与以往的矩阵模型识别方法相比,容错性能较好、计算量较低,且适用于各种码率的线性分组码的码长和同步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码长识别 同步识别 二元高斯列消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程特征的线性分组码与卷积码类型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歆昊 张旻 +1 位作者 史英春 袁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5-1214,共10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与卷积码的类型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游程特征的信道编码类型识别方法。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编码游程特性存在的差异,即卷积码的游程具有较好的随机性而线性码游程的随机性较差,并且线性码在信息位长度附近的... 针对线性分组码与卷积码的类型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游程特征的信道编码类型识别方法。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编码游程特性存在的差异,即卷积码的游程具有较好的随机性而线性码游程的随机性较差,并且线性码在信息位长度附近的游程数会发生一定的畸变。通过提取编码的游程特征,算法实现了对这两种编码类型的识别。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表明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识别 线性分组码 卷积码 随机性 游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误码条件下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被引量:7
9
作者 陈金杰 计同钟 杨俊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7,共9页
针对信息截获领域中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依据分组码的线性构造、校验性质及码重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信息熵高误码条件下基于矩阵秩信息熵与码重分布盲识别线性分组码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矩阵的秩信息熵识别出码长并由码重分布的... 针对信息截获领域中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依据分组码的线性构造、校验性质及码重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信息熵高误码条件下基于矩阵秩信息熵与码重分布盲识别线性分组码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矩阵的秩信息熵识别出码长并由码重分布的信息熵函数准确计算出码字起始点,再根据系统与非系统线性分组码生成矩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正确求解生成矩阵,从而盲识别出线性分组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盲识别方法在较高的误码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盲识别 生成矩阵 信息熵 汉明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估计算法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晓炜 甘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2-1646,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容误码的线性分组码的参数盲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分组码对偶码字的统计特性和Walsh-Hadamard变换解线性方程组的容错特性来实现对偶码字的判决,同时采用"3倍标准差"准则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有效... 该文提出了一种容误码的线性分组码的参数盲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分组码对偶码字的统计特性和Walsh-Hadamard变换解线性方程组的容错特性来实现对偶码字的判决,同时采用"3倍标准差"准则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有效的判决门限。接着通过判断对偶空间归一化维数的最大值来实现码长和码组同步时刻的估计。最后利用对偶码字构造出相应的校验矩阵,实现了在较高误码率情况下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的盲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比特误码率为0.03的情况下,该文所提算法仍能得到很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通信 线性分组码 盲估计 对偶空间 Walsh-Hadamard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分析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杰 张立民 占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针对现有的矩阵分析法对线性分组码进行盲识别时,容错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首先利用截获的码字数据建立分析矩阵并进行高斯消元,然后计算各列列重的归一化值,按照判决门限找出分析矩阵中的线性相关列,并以此建立统计量... 针对现有的矩阵分析法对线性分组码进行盲识别时,容错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首先利用截获的码字数据建立分析矩阵并进行高斯消元,然后计算各列列重的归一化值,按照判决门限找出分析矩阵中的线性相关列,并以此建立统计量,最后通过统计量极大值的分布规律完成码长的识别。识别出码长后,通过移位处理及随机交换分析矩阵的行进行多次平均,实现高误码率下码字起点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矩阵分析法相比,计算量基本相当,但容错性能有很大提升,能在较高误码率下有效实现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矩阵分析法 高斯消元 统计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累积量的线性分组码检测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丰华 解辉 +1 位作者 黄知涛 刘晓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95-2599,共5页
针对非合作信号处理中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域傅里叶变换(Galois field Fourier transform,GFFT)的检测识别方法。该方法对接收码序列按不同长度进行分段,对分段码字进行有限域上的傅里叶变换并计算其频谱的累积... 针对非合作信号处理中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域傅里叶变换(Galois field Fourier transform,GFFT)的检测识别方法。该方法对接收码序列按不同长度进行分段,对分段码字进行有限域上的傅里叶变换并计算其频谱的累积量。通过频谱累积量的不同分布情况,可以估计出正确的分组码长度。同时从频谱累积量中找出码字生成多项式的根,进而得到码字的生成多项式。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算法的误码适应能力和计算复杂度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在不同误码环境下最优的频谱累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截获 盲识别 线性分组码 有限域傅里叶变换 频谱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积码的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文江 彭万权 曾祥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79,共4页
乘积码是利用线性分组码实现长码的典范,能纠正大量的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当以Turbo码的思想实现乘积码的迭代译码时,可获得很高的编码增益。针对乘积码提出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该算法的反馈方式有别于Turbo码的传统迭代译码,是通过... 乘积码是利用线性分组码实现长码的典范,能纠正大量的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当以Turbo码的思想实现乘积码的迭代译码时,可获得很高的编码增益。针对乘积码提出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该算法的反馈方式有别于Turbo码的传统迭代译码,是通过输出软信息与接收软信息进行线性叠加来实现的,此时子译码器的候选码字个数将大为降低,同时译码输出也无须做复杂的LLR计算,直接映射为由-1, +1组成的软输出矩阵,从而在牺牲较小性能的情况下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译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乘积码 级联码 chase译码算法 TURBO迭代译码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汉明距离编码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毕红军 裘正定 杜锡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0-512,共3页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它各码字之间具有相同的汉明距离,并且可以编成循环码.同时说明,除此码之外,不存在其它的分组码具有码字之间汉明距离均相同的情况.
关键词 数字通信 信道编码 线性分组码 循环码 汉明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分组码软判决译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大专 顾长青 许宗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1-94,共4页
本文对线性分组码构造了一个神经网络软判决译码器,并提出了循环码的一个神经网络软判决译码算法,对Golay码的计算机仿真表明,新算法不仅译码速度快,而且,具有优越的性能。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纠错码 软判决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设计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淑婧 王蕾 +2 位作者 任宝祥 李哲 尚耀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0,共4页
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有噪信道的可靠通信通过信道编码来实现。文中设计的(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结合汉明码能纠正一位错误且具有编码效率较高、译码电路简单、译码延时小等优点。分析伴随式与错误图样的对应关系,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 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有噪信道的可靠通信通过信道编码来实现。文中设计的(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结合汉明码能纠正一位错误且具有编码效率较高、译码电路简单、译码延时小等优点。分析伴随式与错误图样的对应关系,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Xilinx公司的Vivado2016.1环境下编程实现。通过ModelSim仿真平台验证,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在工程实践中将编译码器加入某实测通信系统,实现了在Artix.7系列xc7z030fbg676.1的芯片上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实现(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验证了该设计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25 20)线性分组码 汉明码 伴随式 错误图样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分组码译码方案 被引量:4
17
作者 柏春燕 谢显中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在构造出分组码格图的基础上,利用一种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多输入最小值选择网络实现分组码的软判决及硬判决译码.计算结果表明,前馈神经网络总能找到全局最优解,从而使该译码算法的性能同于最大似然译码.由于该前馈网络的计算时延... 在构造出分组码格图的基础上,利用一种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多输入最小值选择网络实现分组码的软判决及硬判决译码.计算结果表明,前馈神经网络总能找到全局最优解,从而使该译码算法的性能同于最大似然译码.由于该前馈网络的计算时延非常短,且基于它的译码器与传统译码器相比硬件实现简单,从而使译码的复杂性降低,时延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码 格图 前馈神经网络 纠错码 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盲识别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旻 李歆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9-98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信道编码识别方法,解决了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在分析线性分组码中的信息位和监督位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一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关联规则寻找出隐藏在二进制序列中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分组码的盲识别。首先...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信道编码识别方法,解决了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在分析线性分组码中的信息位和监督位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一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关联规则寻找出隐藏在二进制序列中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分组码的盲识别。首先将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序列进行二分段划分,并依此构建相关事务项集,然后计算二分段项集中每项事务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在满足支持度条件下,通过遍历的方式寻找最大置信度和最少映射关系种类,达到正确识别编码的目的。由于采用了二分段划分的方法,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关联规则搜索的复杂度,而且所提算法与现有识别方法相比对误码率要求不高。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识别正确率,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线性分组码 信息位 校验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旻 吕全通 朱宇轩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 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取后序列的游程比值与随机序列游程比值的欧几里得距离的最大值方式实现了自同步扰码多项式的盲识别.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解决了0、1均衡情况下的线性分组码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扰码 盲识别 线性分组码 游程特性 欧几里得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特频率检测低码率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金杰 杨俊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642-647,共6页
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信道编码技术,而线性分组码凭借其具有编、译码结构简单及非常优越的纠错性能,已在各种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信息截获领域中对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也日益突出。为... 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信道编码技术,而线性分组码凭借其具有编、译码结构简单及非常优越的纠错性能,已在各种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信息截获领域中对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也日益突出。为解决较高误码条件下的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比特频率检测估计码长的方法,然后,通过优化传统的矩阵化简方法及采用线性分组码的校验关系设定一个判决门限T的方式完成生成矩阵的正确求解,进而实现对低码率的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低码率线性分组码正确的识别,且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本文最后也验证了该识别方法在较高误码率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盲识别 比特频率检测 生成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