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 H_∞ Control for Uncertain Markovian Jump Linear Time-Delay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Zhong Maiying, Zhu Kunping & Tang Bingyong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1期13-20,共8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bust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and robust H∞ control for linear time-delay systems with both Markovian jump parameters and unknown norm-bounded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This problem can be so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bust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and robust H∞ control for linear time-delay systems with both Markovian jump parameters and unknown norm-bounded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on the basis of stochastic Lyapunov approach and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techniqu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stochastic stabilization and robust H∞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a set of solutions of coupled LMIs.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included to demonstrat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back control linear algebra linear equations linear systems Lyapunov methods Markov processes Robustness (control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编队反馈控制器优化研究
2
作者 赵晓鹏 王国权 +1 位作者 安先龙 冯英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针对车辆编队控制中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同时满足系统鲁棒性和高精度跟踪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控制与车辆运动状态估计相结合的融合算法(LFC-MSE),以提高跟随车速... 针对车辆编队控制中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同时满足系统鲁棒性和高精度跟踪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控制与车辆运动状态估计相结合的融合算法(LFC-MSE),以提高跟随车速度和角速度的精确性,进而减小外部扰动和通信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反馈线性化部分将车辆编队这种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去求解,设计出车辆编队系统的控制器,在通信延时方面,对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估计,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最后在Car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环境中,搭建车辆编队的动力学模型、参数模型和控制模型,对论文的LFC-MSE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该算法控制下跟随车辆相较于领航车辆横向误差在0.5 m内、纵向轨迹误差在1.5 m之内,而且LFC-MSE控制方案在保持编队稳定性、响应速度及减少能耗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编队 领航跟随者法 反馈线性化控制 控制器设计 LFC-MS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船舶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熊勇 周思文 +1 位作者 王显飞 吕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 [目的]针对存在船舶模型参数未知、外界扰动未知以及舵机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辨识船舶参数,迭代解析计算最优控制量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构建双螺旋桨船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通过采集船舶的运动数据,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多新息递推最小二乘交互式算法。再将辨识得到的船舶运动模型在采样周期内近似为定常线性模型,将船舶航迹跟踪问题转变成带约束和干扰的线性二次型优化控制问题。通过引入加权矩阵与罚函数,构建包含轨迹误差、外界干扰量和控制量约束不等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运用精细积分法获得矩阵黎卡提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得到有限时间状态调节器的迭代计算式。[结果]实现了在线辨识船舶运动模型参数和估计未知扰动,并设计出一种“启动后不用管”的航迹跟踪控制算法,降低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对实验设计的严格要求。[结论]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权重矩阵Q,R和S对航迹跟踪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参数辨识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操纵性 运动控制 数据驱动 扩张状态观测器 精细积分法 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Boost变换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王昭鸿 许可 +1 位作者 兰永红 杨孝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3-2551,共9页
针对开关频率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问题,利用Boot电路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为了把Boot电路中的非线性化问题转换成双状态空间的线性化问题,采取状态平均法,以折线近似其中电容电压的变化,并把每一个周期内... 针对开关频率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问题,利用Boot电路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为了把Boot电路中的非线性化问题转换成双状态空间的线性化问题,采取状态平均法,以折线近似其中电容电压的变化,并把每一个周期内的电压状态平均值作为变量,构造了线性变参数模型。然后,利用泰勒级数设计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预测观测器,并用系统中预测输出和实际输出的偏差,构造出最小评价函数,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持续跟踪控制。最后,利用改进型内点法进行求解和稳定性分析,对阶跃、矩形和正弦的3种不同电压信号的追踪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BOOST变换器 线性变参数模型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及其随机性的智能电网自愈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健 邹晓峰 +2 位作者 李凡 陈思源 刘小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164,共9页
提高配电网在故障情况下的自愈能力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以及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含有分布式新能源的配电网系统,文章研究了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其随机性的配电网自愈控制优化运行问题。文中论... 提高配电网在故障情况下的自愈能力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以及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含有分布式新能源的配电网系统,文章研究了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其随机性的配电网自愈控制优化运行问题。文中论述了含有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的配电网系统运行结构和模型,在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含混合整数的随机规划模型,并提出利用场景树方法和线性化方法将原自愈控制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进行求解,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在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随机性时文中所述自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自愈控制 分布式光伏新能源 线性化 场景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函数阻尼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6
作者 杨晓彤 申永军 张瑞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6,共6页
分析了含幂函数阻尼的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通过平均法与等效线性化,推导了等效线性阻尼的表达式。研究发现,非线性阻尼的减振效果与其系数和指数密切相关。进一步得到了主系统振幅和相位的定常解,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 分析了含幂函数阻尼的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通过平均法与等效线性化,推导了等效线性阻尼的表达式。研究发现,非线性阻尼的减振效果与其系数和指数密切相关。进一步得到了主系统振幅和相位的定常解,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定常解的正确性。通过等效线性阻尼的变化曲线和幅频响应曲线,分析了影响非线性阻尼减振效果的因素。研究表明,阻尼比的增加会使共振峰值左移,提高了减振性能,但需在适当范围内控制阻尼比以实现最佳减振效果。此外,阻尼比较小时阻尼指数的增加能增强阻尼作用,但过大的阻尼比会导致非线性阻尼减振效果低于线性阻尼。该研究为结构减振设计及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函数阻尼 平均法 等效线性阻尼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分析法的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
7
作者 王鑫 程启明 +1 位作者 陈炯 周伟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主流机型。然而,为了提高输电效率而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因电网参数的共振而引发次同步振荡(SSO),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主流机型。然而,为了提高输电效率而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因电网参数的共振而引发次同步振荡(SSO),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双馈风电场的SSO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中国河北沽源典型的风电场等效为远、近两个风电场,从而建立考虑DFIG变换器控制环节和PLL精度在内的等效阻抗模型;然后采用阻抗分析法从频域角度分析了风速、线路串补度、风电场容量及DFIG风机变流器的PI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风电场SSO稳定性与RSC电流内环的PI比例系数、串补度成反比,与风速、远近风电场容量比成正比;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采用时域的仿真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阻抗分析法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研究结论对理解风力发电系统动态特性和设计有效的SSO抑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SSO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SSO抑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S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场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阻抗分析法 并网系统 时域仿真法 PI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Solutions of the Matrix Equations in Optimal Stochastic Control
8
作者 Deng, Feiqi Hu, Gang +1 位作者 Liu, Yongqing Feng, Zhaos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3期38-43,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matrix algebraic equations involved in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of time-invariant linear Ito stochastic systems, named Riccati- Ito equations in the paper, are investigated. The necessary and suf... In this paper, the matrix algebraic equations involved in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of time-invariant linear Ito stochastic systems, named Riccati- Ito equations in the paper, are investigate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Riccati- Ito equations is obtained and an iterative solution to the Riccati- Ito equations is also given in the paper thus a complete solution to the basic problem of optimal control of time-invariant linear Ito stochastic systems is then obtained. An example is give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 of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methods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control system synthesis Iterative methods linear control systems Matrix algebra Optimal control systems Riccati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参数的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参数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马良玉 王月 马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1767,共7页
线性自抗扰控制是一种不依赖于被控过程模型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潜力。目前,工业控制过程中大多采用PI控制器,为了确保由调试好的PI控制器平稳切换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并使系统仍保持稳定状态,需要合理设置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是一种不依赖于被控过程模型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潜力。目前,工业控制过程中大多采用PI控制器,为了确保由调试好的PI控制器平稳切换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并使系统仍保持稳定状态,需要合理设置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为此,在分析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二自由度等效结构的基础上,推导出其反馈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的对应关系,给出一种基于现有PI控制参数直接获取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初始参数的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采用若干典型传递函数和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自抗扰控制 PI控制 参数整定 带宽方法 仿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在役防治工程缺陷分类和健康评价方法
10
作者 石胜伟 蔡强 +3 位作者 程英建 梁炯 杨栋 周云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2-528,共7页
为快速评估常见在役滑坡防治工程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手段,笔者在三峡库区、汶川震区和川东地区实地调查了160余处抗滑挡墙、抗滑桩和格构锚固工程,获取了上述三类滑坡防治工程表征损伤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 为快速评估常见在役滑坡防治工程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手段,笔者在三峡库区、汶川震区和川东地区实地调查了160余处抗滑挡墙、抗滑桩和格构锚固工程,获取了上述三类滑坡防治工程表征损伤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式及特征,定义了滑坡防治工程缺陷的概念,定性地提出了缺陷程度分级标准。在统计分析滑坡防治工程损伤特征基础上,选取了墙身滑移距离、墙身沉陷位移、墙身倾斜程度、墙身裂缝密度、桩体倾斜程度、桩体剪切程度、桩体裂缝密度、格梁最大裂缝宽度、单根格构梁裂缝率和受损格构变形区比例等10个控制指标作为其缺陷分类指标,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单体工程结构进行综合量化评分评定,进而建立了半定量的滑坡防治工程健康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防治工程缺陷 分级标准 多元线性回归 健康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悬浮系统影响的高速磁浮直线同步电机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劲松 丁浩 +1 位作者 倪菲 汪凤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6,共8页
为提高高速磁浮直线同步电机模型精度,基于电磁铁模块磁共能重构,提出一种计及悬浮系统影响的分布参数建模方法.首先,建立高速磁浮列车电磁铁模块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获取电磁铁模块在不同工况下的磁共能数据,通过对磁共能... 为提高高速磁浮直线同步电机模型精度,基于电磁铁模块磁共能重构,提出一种计及悬浮系统影响的分布参数建模方法.首先,建立高速磁浮列车电磁铁模块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获取电磁铁模块在不同工况下的磁共能数据,通过对磁共能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及多项式拟合构建磁共能的解析模型;其次,根据磁共能解析模型推导电磁铁模块的磁链、电压和推力方程;然后,根据列车编组数量和电磁铁模块数量分别建立左右两侧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运动学方程计算高速磁浮列车位置和速度;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进行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建模方法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推力波动幅值增加超过6.8%;并且所提方法可以准确表征悬浮系统对牵引控制的影响,当励磁电流谐波幅值增加0.5、1.0、2.0 A时,推力波动幅值分别最大增加54.3%、26.2%、83.7%;当励磁电流谐波频率为5、10、20 Hz时,推力的谐波频率最大达到5.14%,21.75%和1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直线电机 牵引控制 悬浮系统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交叉口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浪 王健 +1 位作者 杨璐 安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7-1658,共12页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交叉口设置方案选择、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的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在各种流量场景下,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方案相较于常规交叉口分别能够提升约20%、20%、50%的通行能力,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与常规交叉口接近,说明平行流交叉口不宜采用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四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的提升幅度最大,最大值能达到70.51%.对称双向和三向设置方案的通行能力提升相差不大,但三向设置在不对称流量场景中的表现优于对称双向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控制方法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平行流交叉口 移位左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投篮机器人手臂运动轨迹优化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第亮 许思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3,178,共5页
篮球投篮机器人是对投篮动作进行规划和控制的机械装置,而手臂是机器人投篮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在投篮过程中,机器人手臂易发生非可抗振动,影响机器人投篮轨迹的参数起伏较大。提出了一种篮球投篮机器人手臂运动轨迹优化控制方法。该方... 篮球投篮机器人是对投篮动作进行规划和控制的机械装置,而手臂是机器人投篮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在投篮过程中,机器人手臂易发生非可抗振动,影响机器人投篮轨迹的参数起伏较大。提出了一种篮球投篮机器人手臂运动轨迹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篮球投篮机器人手臂的运动模型和反馈模型,获取投篮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此为依据采用五次多项式插值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迭代方法,优化控制篮球投篮机器人手臂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优化控制机器人手臂运动轨迹,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轨迹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和振动响应起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臂运动轨迹 线性控制方法 卡尔曼滤波 五次多项式 粒子群优化算法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飞行器惯导装置设计及抗冲击测量方法
14
作者 李存健 刘福朝 +2 位作者 刘宁 赵辉 周浩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2,共6页
跨域飞行器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参数受瞬态冲击影响较大,导致导航精度降低且难以稳定控制。针对瞬态冲击导致跨域飞行器难以获取准确运动参数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大小量程加速度计组合的惯性导航装置,并提出了... 跨域飞行器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参数受瞬态冲击影响较大,导致导航精度降低且难以稳定控制。针对瞬态冲击导致跨域飞行器难以获取准确运动参数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大小量程加速度计组合的惯性导航装置,并提出了一种大小量程加速度计切换策略,利用巴特沃斯滤波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通过预设阈值的累计和控制图算法和自主可变滑动窗口实现对冲击点的检测,并采用分段式线性插值方法保证了数据的同步性,最后通过模拟仿真和跌落台试验对本文所提出的切换策略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分段式线性插值方法的估计误差不超过0.6 g,并在小量程加速计测量值饱和后,切换至大量程加速计的测量值,满足了实时切换的要求,进一步证明该惯性导航装置及大小量程切换策略可应用于飞行器进行跨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飞行器 惯性导航装置 累计和控制图法 分段式线性插值 跌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乘用车空气弹簧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恩临 何梦圆 +2 位作者 赵启航 何智成 黄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9-1500,共12页
目前,空气悬架在不同的车型上的装配比例越来越高,然而,整车性能的空气悬架匹配主要基于定常温下开展,很少考虑宽温域下空气悬架的控制性能。针对宽温域服役范围下乘用车的空气悬架高度控制问题,本文从空气弹簧的静态特性入手,提出了一... 目前,空气悬架在不同的车型上的装配比例越来越高,然而,整车性能的空气悬架匹配主要基于定常温下开展,很少考虑宽温域下空气悬架的控制性能。针对宽温域服役范围下乘用车的空气悬架高度控制问题,本文从空气弹簧的静态特性入手,提出了一种宽温域空气弹簧的表征模型,并模拟乘用车在非运动状态下悬架系统高度控制进行了仿真与试验,实现了车辆在宽温域下的服役性能提升。首先,通过不同温度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宽温域空气弹簧模型,充分考虑了温度对橡胶以及气体的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线性二次调节器法(LQR)的空气悬架控制算法,该模型考虑了温度对气囊参数的影响规律。最后,在宽温域条件下验证控制器的鲁棒性。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宽温域服役的新型控制器能实现车身高度达到目标高度并且避免出现振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宽温域 在线线性二次调节器法 高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C氢燃料电池堆在线智能监测系统
16
作者 刘偲艳 钟根香 葛庆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2038,共9页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Fuel Cell DC-DC变换器(FDC)在氢燃料电池堆(氢堆)和逆变器之间起着关键的接口作用,其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是保证电机等负载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滑模预测控制,首先改进FDC拓扑结构并建立基...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Fuel Cell DC-DC变换器(FDC)在氢燃料电池堆(氢堆)和逆变器之间起着关键的接口作用,其输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是保证电机等负载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滑模预测控制,首先改进FDC拓扑结构并建立基于滑模面的预测模型,然后设计基于滑模面价值函数提高FDC跟踪精度;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氢堆在线智能监测,进一步采用变步长线性插值查表法对氢堆阻抗进行在线精确估算,首先通过数字控制使FDC自生成变频的微小正弦谐波,并根据FDC输入侧电压电流采样,估算氢堆多频段阻抗值;然后采用变步长分段线性插值查表法,对比阻抗估算值与设计标准值,评判氢堆当前状态,实现氢堆在线智能监测。最后进行仿真及实验验证,验证数据显示:①当实验参考电流设定为100 A,传统PI控制时系统电流超调及响应时间分别为20 A、15 ms,应用滑模预测控制时系统电流超调及响应时间分别为1.5 A、2.5 ms;②额定工况下,FDC对自生成谐波的跟踪精度能控制在2%以内;③采用变步长线性插值查表法能实现氢堆阻抗的精确估算,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堆 DC-DC变换器 等效阻抗 滑模预测控制 变步长线性查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器的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星灵 王宏伦 +1 位作者 张惠平 张晓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9-1268,共10页
针对当前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方法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受非线性跟踪微分器设计思路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器设计原则的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首先,引入二阶线性微分器(SOLD)的概念,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当前轨迹线... 针对当前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方法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受非线性跟踪微分器设计思路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器设计原则的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首先,引入二阶线性微分器(SOLD)的概念,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当前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中采用一阶惯性+伪微分器求取标称指令的微分信号时,会存在与二阶线性微分器类似的峰值现象,随后利用韩式跟踪微分器(TD)求取标称指令及其微分信号,避免了该现象的同时又赋予了系统在控制量的约束范围内调节响应快慢的能力;其次,通过构造期望的闭环系统,跟踪误差动态,直接获取线性时变(LTV)系统的控制量,使得参数整定不再依赖于并行微分(PD)谱理论,在此基础上,将混合微分器(HD)的非摄动形式等价为期望的闭环系统跟踪误差动态,以提升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同时借助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受扰系统的跟踪误差最终一致有界;最后,利用所提出的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设计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姿控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大范围气动参数摄动的情况下,本方法仍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及抗干扰能力,能够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快时变、高精度以及强鲁棒的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 二阶线性微分器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混合微分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系统方法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东海 姜学智 +3 位作者 李立勤 谢茂清 郭京蓉 苗建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0-12,共3页
本文指出:逆系统方法和微分几何方法本质上是等价的,而逆系统方法的物理意义直观,不局限于仿射型系统,使用时仅需求导运算和代数运户,求解控制律过程比较简捷,便于工程应用。作者以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励磁控制为例,证明了两种方法... 本文指出:逆系统方法和微分几何方法本质上是等价的,而逆系统方法的物理意义直观,不局限于仿射型系统,使用时仅需求导运算和代数运户,求解控制律过程比较简捷,便于工程应用。作者以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励磁控制为例,证明了两种方法所得控制律是相同的。本文的结论可简化励磁控制、汽门控制、换流站控制、无功补偿器控制等问题的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逆系统方法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系统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亚非 王佳伟 钱玉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8,共6页
对磁悬浮系统进行研究,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性能和功能,给出可模拟实际物理系统的运动方程,设计7种实验方案,给出明确的实验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特性和控制算法,在实... 对磁悬浮系统进行研究,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性能和功能,给出可模拟实际物理系统的运动方程,设计7种实验方案,给出明确的实验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特性和控制算法,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加深对所学的PID法、极点配置法、LQR法等典型控制方法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实际的控制系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系统 非线性系统 线性化 控制方法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离散线性定常系统的准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新政 邓则名 高存臣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5-630,共6页
研究了滞后离散线性定常系统的准滑模变结构控制问题 ,给出了滞后离散线性定常系统的准滑模 ,理想准滑模 ,非理想准滑模与准滑模带的概念 ;还给出了实现准滑模的条件 .通过非奇异线性变换 ,将上述系统化成了简约型 ,并给出了变结构控制... 研究了滞后离散线性定常系统的准滑模变结构控制问题 ,给出了滞后离散线性定常系统的准滑模 ,理想准滑模 ,非理想准滑模与准滑模带的概念 ;还给出了实现准滑模的条件 .通过非奇异线性变换 ,将上述系统化成了简约型 ,并给出了变结构控制律的设计方案 .利用 Lya-punov函数法 ,证明了系统准滑模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离散线性定常系统 准滑模变结构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