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列国涖盟制度研探——兼释“须句■丘立盟㫃”古玺印
1
作者 吴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1,共11页
春秋时期,当对立的两国开启和谈,或疏离的友邦重温旧谊,往往会互相遣使定盟。在此背景下,一国卿大夫代表其国家和君主赴另一国处理会盟事务,谓之“涖盟”。涖盟是两国通好的手段,也是两国正式结好的标志。同时,涖盟活动仅限于两国之间,... 春秋时期,当对立的两国开启和谈,或疏离的友邦重温旧谊,往往会互相遣使定盟。在此背景下,一国卿大夫代表其国家和君主赴另一国处理会盟事务,谓之“涖盟”。涖盟是两国通好的手段,也是两国正式结好的标志。同时,涖盟活动仅限于两国之间,必经两国事先商定,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双方互动的行为。双方国君一般会亲自与前来涖盟的使者盟会享宴,以示对使者的尊重和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视。“涖”应当理解为面临、面对,引申为执掌、处理之义,“涖盟”就是处理结盟事宜。学术史上的种种解说皆与事实不合。古玺印“须句■丘立盟㫃”应该是印在诸侯专属的交龙旂上,该旂当是须句国君在■丘盟誓现场用来标记身份和站位的专用旗帜。以往学者将玺文“立盟”读作“涖盟”恐不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诸侯 涖盟 古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