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滨海稻区直播水稻后代材料品质性状及其产量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王彤 陈广红 +8 位作者 王绍林 夏明 郑英杰 王莹 王睿鹏 张丽丽 于亚辉 李振宇 阙补超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68个辽宁滨海稻区直播水稻后代材料为试材,探究直播水稻品质性状及其产量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直播水稻后代材料食味值水平普遍较高,但在产量水平上有待提升。相关性分析发现,产量与食味值并无显著相关性,但随着产量的增加,食味值有... 以68个辽宁滨海稻区直播水稻后代材料为试材,探究直播水稻品质性状及其产量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直播水稻后代材料食味值水平普遍较高,但在产量水平上有待提升。相关性分析发现,产量与食味值并无显著相关性,但随着产量的增加,食味值有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逐渐降低。表明直播水稻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升食味值是可行的,尤其是在产量较低时,产量的增加对食味值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研究还表明,适当地调整稻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可以兼顾稻米的外观、加工品质、食味值和米饭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滨海稻区 直播水稻 品质性状 产量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梯度碱胁迫对辽宁滨海稻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王睿鹏 于亚辉 +3 位作者 夏明 王莹 王彤 阙补超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了高效利用盐碱地,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解析不同梯度碱胁迫对水稻的影响,筛选耐碱水稻种质资源,采用水稻品种(盐粳337)和粳稻种质资源(JS9)为试验材料,以常规土壤为对照(CK,pH值7.91),设2个梯度碱处理,分别为低碱处理(T1,pH值8.56)和... 为了高效利用盐碱地,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解析不同梯度碱胁迫对水稻的影响,筛选耐碱水稻种质资源,采用水稻品种(盐粳337)和粳稻种质资源(JS9)为试验材料,以常规土壤为对照(CK,pH值7.91),设2个梯度碱处理,分别为低碱处理(T1,pH值8.56)和高碱处理(T2,pH值8.81),进行碱胁迫对水稻产量、加工、外观、食味和蒸煮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个耐碱材料在不同pH值碱处理下拥有不同的响应表现,盐粳337在T1胁迫下减产不显著,减产率为18.8%,外观品质提升,但食味品质下降,在T2胁迫下的食味品质呈“V”型回升;JS9在不同pH值碱胁迫下的减产率稳定,其加工品质方面的耐碱性强于盐粳337,但外观、食味和蒸煮品质随着pH值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对碱胁迫的响应,盐碱地种植的耐碱水稻品种在稻米品质提高、优质食味形成方面存在潜力,但还需进一步选育耐碱性更强的品种。未来应着力开展耐碱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科学利用中轻度盐碱地资源,实现盐碱地水稻品质与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滨海稻区 碱胁迫 水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性视角下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特征演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博 苏飞 +3 位作者 杨智 韩增林 郭建科 潘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6,共5页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运用三角图法对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类,进而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下降态势,稳定性显著增强;(2)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没有出现单一子系统脆弱型,而复合子系统脆弱型和均衡脆弱型是其主要类型;(3)建议通过规避模式、适应模式及循环模式,加强陆海统筹,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降低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 脆弱性 集对分析 三角图 可持续性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申丹 常禹 +5 位作者 胡远满 陈探 焦琳琳 李春林 史雅娟 王铁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4-884,共11页
景观格局变化是景观生态学的基础性核心内容,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1998年Landsat5 TM和2013年Landsat8 OLI/TIRS数据,对辽宁省沿海地区的景观类型进行了分类,选取有明确生态意义的10种景观特征指数... 景观格局变化是景观生态学的基础性核心内容,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1998年Landsat5 TM和2013年Landsat8 OLI/TIRS数据,对辽宁省沿海地区的景观类型进行了分类,选取有明确生态意义的10种景观特征指数,计算Kappa指数,分析了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近15年来,辽宁省沿海地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略有扩张,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空间转化较大,即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景观优势度降低,多样性增加。自然地理条件因素、人口增长的压力、经济的飞跃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指引调控是导致辽宁沿海地区景观区域差异及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沿海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带,其生态环境比较敏感脆弱,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发展全方位的扩大了辽宁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这必将对该地区的景观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发展中要提高人们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观念,着重加强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管理,进一步协调好辽宁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Kappa指数 驱动力因子 沿海地区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韩增林 王泽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科学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基于国家规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是循... 科学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基于国家规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是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地区;葫芦岛、丹东是循环经济发展有待加强地区;营口、锦州、盘锦是急需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并提出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及加快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沿海地区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稻区分期收获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旭 毛艇 +6 位作者 张睿 付立东 王宇 隋新 任海 吕小红 李宝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50-1752,1768,共4页
选用目前辽宁滨海稻区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盐丰47、盐粳218、盐粳456以及推广前景较好的新品系H50及H199为试材,针对实际收获期,于2011—2012年进行两年分期(9月27日、10月4日及10月11日)收获试验,测定其产量及稻米品质相关指... 选用目前辽宁滨海稻区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盐丰47、盐粳218、盐粳456以及推广前景较好的新品系H50及H199为试材,针对实际收获期,于2011—2012年进行两年分期(9月27日、10月4日及10月11日)收获试验,测定其产量及稻米品质相关指标,研究分期收获对各品种(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各品种(系)产量、整精米率及食味品质均有差异,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以10月4日收获各品种的产量最高,食味品质最好,而适当晚收可以改良稻米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 分期收获 产量 品质 辽宁滨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稻区稻米品质性状与产量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彤 陈广红 +6 位作者 王绍林 夏明 郑英杰 王莹 王睿鹏 张丽丽 于亚辉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6期41-44,48,共5页
以89个辽宁滨海稻区主栽品种及表现优良的后代品系为试验材料,探究稻米品质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项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稻米各品质性状间关系密切复杂,彼此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稻米长宽比... 以89个辽宁滨海稻区主栽品种及表现优良的后代品系为试验材料,探究稻米品质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各项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稻米各品质性状间关系密切复杂,彼此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稻米长宽比和整精米率与食味值关系密切,在选育高食味值的稻米品种时,可以选择长粒形品种。通过对稻米理化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和食味值的分析发现,要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值,应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通过对稻米产量与各品质性状间关系的分析发现,长粒形稻米的食味值高,但不易高产。提高稻米品质和食味值与提高产量之间不存在直接矛盾,产量与食味值的回归曲线方程表明产量较高或较低时,与食味值存在不同的趋势,说明单一地追求高产量时会导致食味降低,但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提高品质,培育兼顾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稻米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滨海稻区 稻米品质性状 产量 相互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游客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旭 赵宝福 邢贵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9-1344,共6页
为了促进辽宁沿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并进一步维持和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以衡量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者满意度为研究指标.使用抽样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了辽宁沿海游客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满意度的研究数据.在对实证数据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了促进辽宁沿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并进一步维持和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以衡量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旅游者满意度为研究指标.使用抽样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了辽宁沿海游客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满意度的研究数据.在对实证数据信度与效度检验的前提下,构建了辽宁沿海旅游者满意度的结构方程假设模型.通过模型研究得到旅游者满意度与辽宁沿海旅游购物与娱乐场所的环境因素、旅游购物品与娱乐设施自身因素、旅游购物业与娱乐业的服务水平因素三个方面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者满意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购物 娱乐消费 游客满意度 辽宁沿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柯丽娜 阴曙升 +2 位作者 武红庆 韩增林 王权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3,共6页
从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出发,构建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赋予各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海... 从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出发,构建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赋予各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海洋投入强度、海域利用结构、海洋经济效益指数提高明显,海洋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受到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所辖六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有较大差异,障碍度分析显示葫芦岛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长期偏低,不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集约利用 集对分析 障碍度分析 辽宁沿海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经济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建立脆弱性与敏感性、恢复性函数关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从脆弱性结果分析来看,1996~2009... 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经济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建立脆弱性与敏感性、恢复性函数关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从脆弱性结果分析来看,1996~2009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脆弱性逐年降低,并从极强脆弱型发展为弱脆弱型;②1996~2009年敏感性指数呈现多个"倒U"型连续波动;③1996~2009年,恢复性指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海洋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海洋油气产业发展出现波动性的变化,海洋捕捞产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经济系统 脆弱性 函数模型法 熵权系数法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稻区水稻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彤 陈广红 +5 位作者 王绍林 夏明 郑英杰 王莹 王睿鹏 张丽丽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了探究辽宁滨海稻区新品种(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207份水稻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品质性状指标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糙米率平均值为81.28%,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 为了探究辽宁滨海稻区新品种(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207份水稻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品质性状指标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糙米率平均值为81.28%,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间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整精米率达标情况较差,是今后滨海稻区水稻育种品质改良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滨海稻区 品质性状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00-503,共4页
本文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社会系统的概念,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针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进行分析。采取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并采取函数模型法进行脆弱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从1996年-2009年辽宁沿海... 本文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社会系统的概念,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针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进行分析。采取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并采取函数模型法进行脆弱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从1996年-2009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的脆弱性稳步降低;②从敏感性指标上分析,从1996年-2009年变化不大,2006年-2008年出现了一个"U"型曲线,从敏感性指标的权重上分析,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是敏感性最为重要的指标,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出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③从恢复性指标分析,1996年-2009年恢复性指标稳步上升,这与国家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恢复性指标权重上分析,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社会文化设施建设、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社会系统 脆弱性 函数模型法 熵权系数法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状况及开发潜力初步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龚强 袁国恩 +2 位作者 汪宏宇 蔺娜 于华深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3-489,共7页
主要采用风电场的实测风资料,初步分析了辽宁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辽宁沿海岸一带为风能资源丰富区和较丰富区,辽东湾沿岸风资源较黄海北部沿岸更为优越,风资源条件上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海岸到内陆风速迅速减少... 主要采用风电场的实测风资料,初步分析了辽宁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辽宁沿海岸一带为风能资源丰富区和较丰富区,辽东湾沿岸风资源较黄海北部沿岸更为优越,风资源条件上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海岸到内陆风速迅速减少,离海岸稍远的陆上以辽东半岛顶部和辽河平原地区风速较大;沿岸50m高处风能资源较10 m高处多1倍以上,年有效风力时数超过70%,表明辽宁沿海地区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潜力,适合建大型风电场,且风电场离海岸越近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辽宁省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盐碱稻区稻蟹模式评价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立强 杨铁鑫 +3 位作者 马亮 孙富余 于凤泉 李志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深挖稻蟹种养模式潜力,2019—2021年在辽宁滨海盐碱稻区对水稻单一种植模式(MR)、水稻+成蟹种养模式(RC)、水稻+扣蟹种养模式(RYC)、水稻+成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C)和水稻+扣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YC)的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稻蟹投... 为深挖稻蟹种养模式潜力,2019—2021年在辽宁滨海盐碱稻区对水稻单一种植模式(MR)、水稻+成蟹种养模式(RC)、水稻+扣蟹种养模式(RYC)、水稻+成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C)和水稻+扣蟹种养生态减施模式(ORYC)的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稻蟹投入产出进行了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养模式间水稻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稻米加工品质差异均不显著;稻蟹种养模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在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生态减施模式下成蟹种养较扣蟹种养具有更高的市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种养模式 肥药生态减施 经济效益 滨海盐碱稻区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立强 张睿 +3 位作者 张悦 李跃东 马亮 孙富余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28,133,共4页
基于近些年稻蟹种养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查走访稻蟹种养者、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查阅近年统计年鉴,分析了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找出限制当地稻蟹综合收益提升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单元格建设管理以优化... 基于近些年稻蟹种养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查走访稻蟹种养者、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查阅近年统计年鉴,分析了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找出限制当地稻蟹综合收益提升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单元格建设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高光效比空栽植稻蟹种养优化模式、多学科结合方式提质增效”等3条建议,以期为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蟹种养 辽宁滨海盐碱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辽宁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知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衡量区域开放开发水平的重要标尺。结合辽宁实际,笔者提出了辽宁三大区域互动、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即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港口群、产业群、城镇群和市场体系。同时对辽宁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衡量区域开放开发水平的重要标尺。结合辽宁实际,笔者提出了辽宁三大区域互动、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即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港口群、产业群、城镇群和市场体系。同时对辽宁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经济一体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 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滨海稻区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水稻钵苗移栽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毕金德 栾峰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5期51-54,共4页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可实现壮秧无植伤精准有序移栽,具有诸多优点。在辽宁滨海稻区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应用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实现高产栽培,需要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入融合,需要围绕水稻、河蟹产量的最大化与品质的最优化做好育秧... 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可实现壮秧无植伤精准有序移栽,具有诸多优点。在辽宁滨海稻区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应用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实现高产栽培,需要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深入融合,需要围绕水稻、河蟹产量的最大化与品质的最优化做好育秧、移栽及田间水、肥管理等工作。阐述了规模化稻蟹综合种养条件下实现水稻钵苗高产栽培的四项关键技术,即标准化壮秧培育技术、精确移栽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科学管水技术,以利于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滨海稻区 稻蟹综合种养 水稻钵苗移栽 高产栽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参现代化养殖技术助推乡村振兴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帆 马爱杰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6期30-32,共3页
由于辽参天然资源有限,加上海参资源过度开发、市场价格低迷等原因,导致其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远远满足不人们的生活需求。近年辽参养殖业迅猛发展,辽参养殖已经成为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势产业... 由于辽参天然资源有限,加上海参资源过度开发、市场价格低迷等原因,导致其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远远满足不人们的生活需求。近年辽参养殖业迅猛发展,辽参养殖已经成为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势产业。为突破辽参产业发展瓶颈,推动辽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对海参品种、养殖模式、养殖环境、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形成一套适合辽参发展的现代化养殖技术,成为辽宁省海产养殖的支柱品种之一,是实现渔业增效、渔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沿海地区 乡村振兴 现代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