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自蔓延燃烧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未峰 瞿美臻 +1 位作者 彭工厂 于作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通过自蔓延燃烧方法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高电位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前驱物及样品的结构和物化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考察了材料的电... 通过自蔓延燃烧方法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高电位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前驱物及样品的结构和物化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考察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具有单一的尖晶石相结构,具有4.7V充放电平台;在3.5V到5.2V之间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具有131mAh·g-1以上的可逆容量;在2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5V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溶胶-凝胶法 自蔓延燃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合成与Li^+在材料中的扩散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卢华权 吴锋 +3 位作者 苏岳锋 李宁 陈实 包丽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6-951,共6页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5 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900℃下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3.0mA.h/g,经30周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132.2 mA.h/g...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5 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900℃下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3.0mA.h/g,经30周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132.2 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9.4%.采用恒电位间歇滴定法(PITT)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测定了锂离子在LiNi0.5 Mn1.5 O4材料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LiNi0.5Mn1.5O4材料放电过程中,在不同的电位下,锂离子扩散系数在10-10~10-11 cm2/s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草酸盐共沉淀 lini0.5mn1.5o4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静 吴比赫 +1 位作者 林伟庆 赵金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0-642,共13页
LiNi0.5Mn1.5O4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具有低成本、低毒性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改性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 LiNi0.5Mn1.5O4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具有低成本、低毒性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改性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改善LiNi0.5Mn1.5O4电化学性能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展,阐述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尖晶石 包覆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位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制备、电化学性能与结构相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景坤 杨轲 +2 位作者 文闻 陆美凤 马紫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9-17,共9页
尖晶石LiNi_(0.5)Mn_(1.5)O_4因其可在4.7 V高电位下工作并有良好的循环特性,已成为最具潜力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首先采用喷雾干燥辅助烧结法制备了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考察了热处理条件对材料结构与性能... 尖晶石LiNi_(0.5)Mn_(1.5)O_4因其可在4.7 V高电位下工作并有良好的循环特性,已成为最具潜力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首先采用喷雾干燥辅助烧结法制备了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考察了热处理条件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XRD、SEM和FT-IR等技术对所制备的LiNi_(0.5)Mn_(1.5)O_4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原位XRD技术研究了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相变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iNi_(0.5)Mn_(1.5)O_4材料均具有Fd-3m空间群的立方相尖晶石型结构,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0.1 C时首次放电容量为132 mA·h/g,首轮库仑效率93.48%,高倍率下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越。原位XRD测量结果分析表明,尖晶石型LiNi_(0.5)Mn_(1.5)O_4材料在充电过程中存在4个显著的相变过程,在嵌脱锂过程中,从四面体相向立方相结构相变过程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结构相变 原位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包覆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常倩 魏爱佳 +2 位作者 李文 张利辉 刘振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5-723,共9页
采用 TiO2对 LiNi0.5Mn1.5O4 (LNMO)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包覆,以达到改善 LNMO 电化学性能的目的。利用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 采用 TiO2对 LiNi0.5Mn1.5O4 (LNMO)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包覆,以达到改善 LNMO 电化学性能的目的。利用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TiO2 能够在 LNMO 表面形成包覆层,且 LNMO-T-2 样品(TiO2包覆量为 w = 1.0%)表现出最为优异的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LNMO-T-2 样品在5 和 7 C (1 C = 140 mAh g 1)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 102.3 和 72.1 mAh g 1,比未包覆改性的 LNMO 分别提高 14.3%和33.5%。另外, LNMO-T-2 样品在 2 C 倍率下进行 200 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率达到 87.9%,高于未包覆改性的 LNMO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82.7%)。LNMO-T-2 样品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 TiO2表面包覆可以有效减小电极极化,同时降低电荷转移阻抗(R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正极材料 TiO2包覆层 倍率性能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文彪 李世友 +2 位作者 崔孝玲 魏媛 解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50-3455,共6页
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三维的锂离子传输通道、无毒、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领域中最具有研究前景的材料之一。介绍了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综述了LiNi0.5Mn1.5O4材料常见的制备和改性方法,... 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三维的锂离子传输通道、无毒、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领域中最具有研究前景的材料之一。介绍了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综述了LiNi0.5Mn1.5O4材料常见的制备和改性方法,着重介绍了LiNi0.5Mn1.5O4微米级单晶形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对LiNi0.5Mn1.5O4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掺杂对LiNi0.5Mn1.5O4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健铭 谭毅 +2 位作者 王凯 李鹏廷 薛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0-506,共7页
制备了不同Al^3+掺杂量(x)的Li1+xAlxNi0.5Mn1.5–xO4(LNMO)材料,通过XRD、SEM等对LNMO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CV测试、交流阻抗谱测试等方法测定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讨论了Al^3+的掺杂量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Al... 制备了不同Al^3+掺杂量(x)的Li1+xAlxNi0.5Mn1.5–xO4(LNMO)材料,通过XRD、SEM等对LNMO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CV测试、交流阻抗谱测试等方法测定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讨论了Al^3+的掺杂量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Al^3+掺杂会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循环、倍率性能。当x=0.06时改性效果最好,在0.5和2.0 C下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5.2%和90.0%。而且氧化还原峰的电势差较小,循环可逆性能最好。在该基础上,通过聚合物辅助法制备的样品由于{111}晶面族取向性更强,进一步提升了循环性能,0.5和2.0 C下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7.1%和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掺杂Al^3+ lini0.5mn1.5o4 聚合物辅助法 循环性能 电子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盐自聚合法共掺Co/F对改性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振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2-255,260,共5页
采用丙烯酸盐自聚合法,确保原料主体各组分和微量Co/F掺杂物,按化学计量比均匀分布并保持结构稳定,实现Co/F共掺获得对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改性。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由Co/F... 采用丙烯酸盐自聚合法,确保原料主体各组分和微量Co/F掺杂物,按化学计量比均匀分布并保持结构稳定,实现Co/F共掺获得对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改性。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由Co/F共掺杂制备LiCo0.09Ni0.45Mn1.46O3.88F0.12,其在大倍率充放电下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3C充放电循环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22mAh/g,循环6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具有满足未来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 改性 丙烯酸盐自聚合法 Co/F共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聚物裂解工艺制备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振德 彭迪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314,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的新型自聚物裂解工艺合成5 V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经XRD、SEM和充放电循环测试,合成材料具有尖晶石结构,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在0.2 C充放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1 mAh/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93%,与其它... 采用溶胶凝胶法的新型自聚物裂解工艺合成5 V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经XRD、SEM和充放电循环测试,合成材料具有尖晶石结构,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在0.2 C充放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1 mAh/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93%,与其它溶胶凝胶法的柠檬酸乙二醇工艺和高分子PAA工艺合成材料相比,电化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ni0.5mn1.5o4 溶胶凝胶法 自聚物裂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2包覆对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电化学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怡辰 王振波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22-1925,1936,共5页
采用ZrO2对正极材料LiNi0.5Mn1.5O4进行包覆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表征ZrO2包覆后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通过电化学测试手段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将测试结果与原相正... 采用ZrO2对正极材料LiNi0.5Mn1.5O4进行包覆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表征ZrO2包覆后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通过电化学测试手段对包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将测试结果与原相正极材料LiNi0.5Mn1.5O4进行对比得到:ZrO2包覆量为1.5%(质量分数)的样品表现出更高的放电比容量、更好的倍率性能以及更好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在0.2 C放电倍率下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首次表现可达129.5mAh/g,在0.5 C放电倍率下经过5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仍然高达95.4%;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不同ZrO2包覆量所制备的材料均具有4.7和4.0 V两个放电平台,材料属于Fd-3m空间群尖晶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正极材料 溶液蒸干 ZrO2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存勇 张海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高电压LiNi0.5-xMn1.5FexO4(0≤x≤0.2)尖晶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来研究样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LiNi0.5Mn1.5O4样品中掺Fe可以提高样品的结构稳定性,从而...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高电压LiNi0.5-xMn1.5FexO4(0≤x≤0.2)尖晶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来研究样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LiNi0.5Mn1.5O4样品中掺Fe可以提高样品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改善其循环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Ni0.35Mn1.5Fe0.15O4具有最佳循环稳定性,并且在0.2C倍率下,初始放电比容量达136.8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FE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模板法合成5V尖晶石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黄振德 彭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通过自模板法采用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得到改性聚丙烯酸碳酸盐前驱体,模板结构呈交联网状稳固致密,高温烧结制得5 V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经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所得材料具有微纳米结构,晶... 通过自模板法采用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得到改性聚丙烯酸碳酸盐前驱体,模板结构呈交联网状稳固致密,高温烧结制得5 V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经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所得材料具有微纳米结构,晶型规则,粒径大小一致。工作平台为4. 7 V,在0.5 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测试,首次放电容量132 m Ah/g,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为93%,电化学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ni0.5mn1.5o4 自模板法 MA-AA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季勇 王志兴 +3 位作者 尹周澜 郭华军 彭文杰 李新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7-601,共5页
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镍锰复合草酸盐,煅烧后生成的镍锰复合氧化物与Li2CO3混合,在空气中于700℃反应12h,得到LiNi0.5Mn1.5O4。通过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复合草酸盐经390℃煅烧3h,生成了多相氧化物;... 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镍锰复合草酸盐,煅烧后生成的镍锰复合氧化物与Li2CO3混合,在空气中于700℃反应12h,得到LiNi0.5Mn1.5O4。通过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复合草酸盐经390℃煅烧3h,生成了多相氧化物;合成的LiNi0.5Mn1.5O4为纯相,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在室温和高温(55℃)下,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大电流充放电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Mn-O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华权 李宁 +4 位作者 吴锋 苏岳锋 陈实 包丽颖 汪鑫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55,共8页
Li-Ni-Mn-O正极材料由于具有比容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污染少等优点,而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综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Mn-O的研究进展,阐述其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性能... Li-Ni-Mn-O正极材料由于具有比容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污染少等优点,而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综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Mn-O的研究进展,阐述其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性能。指出这些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解决方法,最后指出Li-Ni-Mn-O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Li-Ni-Mn-O 综述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0.5O2 lini0.5mn1.5o4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燃烧法合成5V级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及其高倍率放电性能 被引量:15
15
作者 代克化 毛景 翟玉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30-2134,共5页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络合剂和燃料以凝胶燃烧法制备了具有优异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亚微米LiNi0.5Mn1.5O4材料.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研究了凝胶的燃烧过程,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循环伏安(CV)研究了LiNi0.5Mn1.5O4...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络合剂和燃料以凝胶燃烧法制备了具有优异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亚微米LiNi0.5Mn1.5O4材料.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研究了凝胶的燃烧过程,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循环伏安(CV)研究了LiNi0.5Mn1.5O4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材料为结晶良好的纯尖晶石相结构,由5μm左右的二次颗粒组成,颗粒大小分布均匀,一次晶粒发育良好,粒径在500nm左右.充放电测试表明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十分优异.在3.5至4.9V进行充放电测试,0.5C、1C、4C、8C和10C倍率下放电容量分别为131.9、127.6、123.4、118.4和113.7mAh·g-1.在10C大倍率放电条件下循环100、500和100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1.4%、80.9%和7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凝胶燃烧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则强 熊利芝 +1 位作者 梁凯 卢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1-806,共6页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LiNi0.5Mn1.5O4粉末。以甲醛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法制备LiNi0.5Mn1.5O4/Ag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0.5Mn1.5O4/Ag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LiNi0.5Mn1.5O4粉末。以甲醛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法制备LiNi0.5Mn1.5O4/Ag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0.5Mn1.5O4/Ag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LiNi0.5Mn1.5O4/Ag中,LiNi0.5Mn1.5O4表面被包覆一层分散均匀且颗粒大小均匀的Ag,Ag颗粒的大小为200~300nm。Ag颗粒的存在增加LiNi0.5Mn1.5O4颗粒之间的电子导电性,降低电池的极化作用,减少锰的溶解,使得LiNi0.5Mn1.5O4/Ag具有比LiNi0.5Mn1.5O4更高的可逆容量、更稳定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以0.2C放电时,LiNi0.5Mn1.5O4/Ag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3.8mA·h/g;而经100次循环后,以0.2C和2.0C放电时,LiNi0.5Mn1.5O4/Ag的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9.2%和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5mn1.5o4 包覆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颜群轩 王志兴 +2 位作者 吴晶 李新海 谭群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3-935,939,共4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镍锰复合碳酸盐前驱体,650℃煅烧后生成的镍锰复合氧化物与Li2CO3混合,在空气中于750~900℃下煅烧10h,600℃退火10h得到LiNi0.5Mn1.5O4。采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合成温度...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镍锰复合碳酸盐前驱体,650℃煅烧后生成的镍锰复合氧化物与Li2CO3混合,在空气中于750~900℃下煅烧10h,600℃退火10h得到LiNi0.5Mn1.5O4。采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LiNi0.5Mn1.5O4的表面形貌及粒径有较大影响;XRD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纯的立方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800℃合成的样品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0.1、1、2、4C首次放电容量分别130.24、129.47、115.5、108.05mAh/g,且大倍率下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高电压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镍掺杂尖晶石LiMn2O4正极材料的电子结构 被引量:5
18
作者 伊廷锋 朱彦荣 +1 位作者 诸荣孙 胡信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76-1581,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对LiMn2O4和LiNi0.5Mn1.5O4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相应的电子结构。计算的结果表明:在Li+脱嵌前后,LiMn2O4和LiNi0.5Mn1.5O4均为导体,且锂元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两种材料中,O2p轨道与Mn(Ni)的3d... 采用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对LiMn2O4和LiNi0.5Mn1.5O4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相应的电子结构。计算的结果表明:在Li+脱嵌前后,LiMn2O4和LiNi0.5Mn1.5O4均为导体,且锂元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两种材料中,O2p轨道与Mn(Ni)的3d轨道形成了较强的共价键。Li+嵌入导致Mn(Ni)3d轨道的态密度峰发生移动。Ni的掺杂导致Mn(Ni)和O2p轨道的成键作用得以加强,电子在Mn(Ni)3d轨道的填充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尖晶石 LIMN2O4 lini0.5mn1.5o4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对LiNi_(0.5)Mn_(1.5)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则强 熊利芝 +1 位作者 梁凯 李菊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5-1148,1214,共5页
以蔗糖为碳源,采用溶液沉积-真空热解法制备了LiNi_(0.5)Mn_(1.5)O_4/C复合材料。用热重与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_(0.5)Mn_(1.5)O_4/C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蔗糖为碳源,采用溶液沉积-真空热解法制备了LiNi_(0.5)Mn_(1.5)O_4/C复合材料。用热重与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_(0.5)Mn_(1.5)O_4/C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蔗糖热分解后在LiNi_(0.5)Mn_(1.5)O_4颗粒的表面包覆形成了一层无定形碳。无定形碳可以有效阻止LiNi_(0.5)Mn_(1.5)O_4颗粒的聚集,增加电极的导电面积,降低电池极化,从而改善LiNi_(0.5)Mn_(1.5)O_4的电化学性能。与未包覆的LiNi_(0.5)Mn_(1.5)O_4粉末相比,LiNi_(0.5)Mn_(1.5)O_4/C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更稳定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0.2C放电时,LiNi_(0.5)Mn_(1.5)O_4/C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4.8mA.h.g-1,经60次循环后平均每次循环的容量损失仅为0.0081%。而1.0C和2.0C放电时,LiNi_(0.5)Mn_(1.5)O_4/C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保持在131.9mA.h.g-1和122.4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蔗糖 包覆 溶液沉积 真空热解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杰 杨建文 +2 位作者 石阳 李丹 李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1,37,共4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不断深入,高电位正极材料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嵌锂电位高达4.7V,能量效率高,循环性能好,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LiNi0.5Mn1.5O4的制备方法...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不断深入,高电位正极材料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嵌锂电位高达4.7V,能量效率高,循环性能好,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LiNi0.5Mn1.5O4的制备方法及近年来在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高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