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唐艳 欧庆祝 +2 位作者 刘恒 郭孝东 钟本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04-3413,共10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等手段研究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_3V_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循环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等手段研究极片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_3V_2(PO_4)_3/C的倍率性能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变差,且面密度越大极化现象越严重,20C时放电比容量差距高达22.8(mA·h)/g。EIS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的增加,电荷转移阻抗增大,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降低。当极片压实密度过高或过低时,Li_3V_2(PO_4)_3/C的倍率性能均较差,压力为20 MPa时放电比容量最高,20C时放电比容量为94.0(mA·h)/g,而0和35 MPa时放电比容量仅70(mA·h)/g左右。EIS和CV测试结果表明:极片压实密度较小和较大的情况均不利于电荷和锂离子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面密度 压实密度 倍率性能 锂离子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_3V_2(PO_4)_3/C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唐艳 钟本和 +4 位作者 郭孝东 刘恒 钟艳君 聂翔 唐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874,共6页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选取乙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为有机溶剂,聚丙烯酸(PAA)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产物...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选取乙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为有机溶剂,聚丙烯酸(PAA)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溶剂制备的样品结晶良好,有机溶剂的加入不影响Li3V2(PO4)3材料的晶型结构.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1,2-丙二醇-水为溶剂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在3.0-4.5V电压范围内,0.1C(1C=150mA·g-1)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2.89mAh·g-1,10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5.42mAh·g-1,循环7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5.79%,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在3.0-4.8V电压范围内倍率性能较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混合溶剂制备的样品呈片状和针状,这种形状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因此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溶液法制备的钠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x)Na_xV_2(PO_4)_3/C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玲芳 韩绍昌 +1 位作者 范长岭 王菲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1-205,共5页
以溶液法为制备方法、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了一种钠离子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x)NaxV_2(PO_4)_3/C(x=0、0.01、0.03、0.05、0.07)。XRD结果显示组成相为单斜晶型,与标准Li_3V_2(PO_4)_3衍射峰完全一致。微量钠掺杂并未改变产物... 以溶液法为制备方法、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了一种钠离子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x)NaxV_2(PO_4)_3/C(x=0、0.01、0.03、0.05、0.07)。XRD结果显示组成相为单斜晶型,与标准Li_3V_2(PO_4)_3衍射峰完全一致。微量钠掺杂并未改变产物的相组成与晶体结构,但使得晶胞参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的扩散系数。SEM与TEM谱图显示材料颗粒基本为近似椭圆形,粒径分布均匀,碳包覆层完整。充放电测试显示Li_(2.97)Na_(0.03)V_2(PO_4)_3/C试样的倍率性能最好,在12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约为100mAh/g,循环伏安测试也证明该试样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较高,比纯相Li_3V_2(PO_4)_3提高了约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制备 复合材料 溶液法 li3v2(po4)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在不同电压区间的电化学行为及容量衰减原因(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唐艳 钟艳君 +4 位作者 欧庆祝 刘恒 钟本和 郭孝东 王辛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4,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Li_3V_2(PO_4)_3/C在不同电压区间的电化学行为(3.0-4.5 V和3.0-4.8 V).结果表明,3.0-4.8 V电压区间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Li_3V_2(PO_4)_3/C在不同电压区间的电化学行为(3.0-4.5 V和3.0-4.8 V).结果表明,3.0-4.8 V电压区间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不及3.0-4.5 V电压区间的.3.0-4.5 V区间0.1C(1C=150m A·g^(-1))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7.0 mAh·g^(-1),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5%,而3.0-4.8 V区间的分别为168.2 mAh·g^(-1)和78.5%.经过高倍率测试后再回到0.1C倍率充放电,3.0-4.5 V和3.0-4.8 V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初始0.1C倍率的99.0%和80.7%.经过3.0-4.8 V电压区间测试后,少部分第三个锂离子能够在低于4.5V的电压脱出,使3.0-4.5 V电压区间的放电比容量提升了7.4%.CV结果表明3.0-4.8 V区间的容量损失主要表现为第一个锂离子的不可逆损失.极片的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过3.0-4.8 V测试后,Li_3V_2(PO_4)_3的结构发生了轻微的改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测试结果表明循环后的电解液中含有少量的V.结构变形和V溶解可能是Li_3V_2(PO_4)_3在3.0-4.8 V区间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电化学行为 电压区间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Li3V2PO43/C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于锋 张敬杰 +1 位作者 杨岩峰 宋广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9-352,共4页
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V2(PO4)3/C正极材料.考察了不同喷雾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二次喷雾干燥制备的前驱体,经过750℃热处理12h制得了平均粒... 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V2(PO4)3/C正极材料.考察了不同喷雾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二次喷雾干燥制备的前驱体,经过750℃热处理12h制得了平均粒径小于0.5μm的Li3V2(PO4)3/C复合材料.在室温下,C/5、1C和5C倍率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1.9、114.6和104.6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均接近100%,几乎无衰减,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正极材料 喷雾干燥 碳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素琴 李世彩 黄可龙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6-449,共4页
以CH3COOLi、V2O5、NH4H2PO4和碳凝胶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Li3V2(PO4)3/C复合正极材料。对其前驱体和产品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以及元素分析分别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碳含量对材料充放电性... 以CH3COOLi、V2O5、NH4H2PO4和碳凝胶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Li3V2(PO4)3/C复合正极材料。对其前驱体和产品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以及元素分析分别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碳含量对材料充放电性能及其高倍率循环性能的影响。样品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28.4mAh/g。样品B和C以0.2C充放120次后容量几乎没有衰竭;继续以1C充放电120次,其比容量仍基本恒定,比单一Li3V2(PO4)3材料具有更优良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交流阻抗测试表明碳掺杂可以形成碳包覆层,材料的电导率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 li3v2(po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V_(2-x)Ce_x(PO_4)_3/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晶 张红杰 +1 位作者 郑伟 李岩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0,共3页
采用溶胶-碳热法制备Li3V2-xCex(PO4)3/C=0、0.02、0.04和0.06)复合材料,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研究Ce^3+掺杂对材料的影响。Ce^3+的适量掺杂没有改变结构,对形貌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降低一次... 采用溶胶-碳热法制备Li3V2-xCex(PO4)3/C=0、0.02、0.04和0.06)复合材料,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研究Ce^3+掺杂对材料的影响。Ce^3+的适量掺杂没有改变结构,对形貌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降低一次颗粒的尺寸,提高电导率。掺杂量x=0.04的材料以2.0C在3.0-4.8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3mAh/g,第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xcex(po4)3/c 掺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喷雾干燥法制备纳米Li_3V_2(PO_4)_3/C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唐艳 方为茂 +2 位作者 钟本和 刘恒 郭孝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921,共7页
本文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法制备Li3V2(PO4)3/C正极材料,对比了喷雾前驱体直接煅烧与机械活化后煅烧的样品的结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采用XRD、SEM、BET和振实密度测试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等... 本文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法制备Li3V2(PO4)3/C正极材料,对比了喷雾前驱体直接煅烧与机械活化后煅烧的样品的结构、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采用XRD、SEM、BET和振实密度测试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CV和EIS等手段考察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喷雾干燥得到的样品为多孔球壳形,其壳体由厚度为100 nm左右的纳米片组成,经机械活化后煅烧保持保持了其纳米片结构,其结晶度与振实密度改善较明显,电化学性能较优异。0.1C放电比容量为123.6 mAh.g-1,10C和20C高倍率放电比容量还高达107.8和106.0 mAh.g-1。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c 正极材料 溶胶-喷雾干燥 空心球壳 纳米片 机械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掺杂对Li_3V_2(PO_4)_3/C晶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龙云飞 李媚琳 +3 位作者 杨克迪 葛利 吕小艳 文衍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0-524,共5页
利用一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xNaxV2(PO4)3/C(x=0、0.01、0.02、0.03、0.05、0.08、0.10、0.15)复合正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掺杂对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充放... 利用一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xNaxV2(PO4)3/C(x=0、0.01、0.02、0.03、0.05、0.08、0.10、0.15)复合正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掺杂对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充放电性能和Li+脱出嵌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少量Na+不影响材料Li3V2(PO4)3的基本结构,但可在Li3V2(PO4)3中形成电子缺陷,提高晶体内部原子的无序化程度,降低极化和电荷转移电阻,从而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Li3V2(PO4)3/C相比,Li2.98 Na0.02 V2(PO4)3/C在倍率为15C下的第50次放电容量提高12.1mAh/g,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c 碳热还原技术 Na+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MCNTs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赖春艳 魏娇娇 王保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6,4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一固相法制备LijV2(P04)3-MCNTs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其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热重分析法(TGA)对其晶型结构、形貌特征等物理性... 采用溶胶凝胶一固相法制备LijV2(P04)3-MCNTs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其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热重分析法(TGA)对其晶型结构、形貌特征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磷酸钒锂在800oc高温处理后为单斜结构,三维网络结构MWCNT负载磷酸钒锂[Li3V2(P04)3-MCNT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充放电倍率为0.1C。电压窗口为3~4.4V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0.5mAh/g,库仑效率为99.7%。倍率性能测试显示。在0.5C、1.0C、2C下,Lj3V2(PO4)3/VICNTs仍保持优越的循环稳定性。由此可见,Li3V2(P04)3-MCNTs复合材料对正极材料的容量、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都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McNTs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水混合溶剂的Li_3V_2(PO_4)_3/C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艳 郭孝东 +4 位作者 聂翔 钟艳君 钟本和 刘恒 文嘉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9-186,共8页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CV)测试等方法,研究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溶剂对材料的晶型结构没有影响,对...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CV)测试等方法,研究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溶剂对材料的晶型结构没有影响,对颗粒的形貌影响较大;以1,2-丙二醇-水为溶剂的样品呈薄片状和针状;在3.0~4.5 V电压范围内,Li3V2(PO4)3/C的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2.89 mA.h/g,10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5.42 mA.h/g,循环7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5.79%,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而在3.0~4.8 V电压范围内倍率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有机-水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
12
作者 李玲芳 范长岭 +3 位作者 张翔 曾滔滔 张维华 韩绍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80-3085,共6页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分别采用了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酚醛树脂是一种优良的碳源材料,其热解后得到的导电网络能够有效的提高Li3V2(PO4)3的电化学性能;两种试样的充放电曲线和交...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分别采用了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酚醛树脂是一种优良的碳源材料,其热解后得到的导电网络能够有效的提高Li3V2(PO4)3的电化学性能;两种试样的充放电曲线和交流阻抗图谱体现出了试样良好的可逆性,其极化程度很低,电荷转移电阻小;而相对于固相法来讲,溶胶凝胶法和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共同作用能够有效的将颗粒粒径控制在纳米级别。用这种方法合成的试样在15 C下充放电比容量也能高于90 m Ah/g,5 C倍率下循环50次比容量无衰减,证明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试样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c 酚醛树脂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保护固相合成Li_3V_2(PO_4)_3/C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吴骏 陈善华 +1 位作者 邓玲 邱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51-653,657,共4页
在碳粉填埋保护条件下,分别以草酸、硝酸锂、磷酸二氢铵和偏钒酸铵为碳源、锂源、磷源和钒源,采用固相合成法,在900,1 000,1 100℃下制备了Li3V2(PO4)3/C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充放电分析测试表明,900,1 000,1 100℃焙... 在碳粉填埋保护条件下,分别以草酸、硝酸锂、磷酸二氢铵和偏钒酸铵为碳源、锂源、磷源和钒源,采用固相合成法,在900,1 000,1 100℃下制备了Li3V2(PO4)3/C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充放电分析测试表明,900,1 000,1 100℃焙烧均可获得较纯且粒径为50 nm^3μm的Li3V2(PO4)3/C;随焙烧温度升高,合成产物中的LiVP2O7杂质相含量下降;在0.1 C充放电倍率下,900,1 000,1 100℃合成的Li3V2(PO4)3/C充放电3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0%,98.5%和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c 碳保护 容量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液相法制备Li_3V_2(PO_4)_3/C的影响
14
作者 聂翔 唐艳 +4 位作者 郭孝东 钟本和 刘恒 赵浩川 尹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4,共4页
以4种不同种类的有机物(柠檬酸、水杨酸、聚丙烯酸、蔗糖)为碳源,通过液相反应合成Li3V2(PO4)3/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碳源对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对Li3V2(PO4)3/C材料的晶型结构没有影响,但对电... 以4种不同种类的有机物(柠檬酸、水杨酸、聚丙烯酸、蔗糖)为碳源,通过液相反应合成Li3V2(PO4)3/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碳源对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对Li3V2(PO4)3/C材料的晶型结构没有影响,但对电化学性能影响较明显,其中采用柠檬酸为碳源制得的Li3V2(PO4)3/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最好。进一步研究了柠檬酸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当柠檬酸加入量为钒与碳的物质的量比为1∶4时,样品的平均粒径较小,电化学性能最好,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3.59mAhg-1,0.5C首次放电比容量也高达117.27mAhg-1,循环10次后,仍保持在117.19mAhg-1,容量几乎没有衰减,10C时比容量仍有105.43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最新进展
15
作者 李玲芳 韩绍昌 +2 位作者 范长岭 曾滔滔 张翔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Li3V2(PO4)3是继磷酸铁锂之后的另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望应用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综述了2011-2013年国内外研究者对Li3V2(PO4)3正极材料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制备方法上的创新,既有对传统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Li3V2(PO4)3是继磷酸铁锂之后的另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望应用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综述了2011-2013年国内外研究者对Li3V2(PO4)3正极材料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制备方法上的创新,既有对传统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也有首次使用的新型制备方法;使用各种新型碳源和包覆手段来形成更加均匀的碳层;使用新的掺杂离子,包括金属阳离子掺杂和以Cl-进行阴离子掺杂;最后讨论了材料颗粒的纳米化进程。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均展示了Li3V2(PO4)3正极材料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 制备方法 改性 纳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微波法制备Li_3V_2(PO_4)_3/C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
16
作者 唐致远 毛文峰 +2 位作者 闫继 袁威 张新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8-321,共4页
本文采用球磨微波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并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40 W微波辐射18 min合成的材料,结晶度高,粒径小而均匀.该电极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1.3 mAh·g-1,300周期循... 本文采用球磨微波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并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40 W微波辐射18 min合成的材料,结晶度高,粒径小而均匀.该电极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1.3 mAh·g-1,300周期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仍保持100.8 mAh·g-1,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3v2(po4)3/c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的水热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焕峰 高严英 +2 位作者 姜倩倩 马聪 王兴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6-2332,共7页
以LiOH.H2O,NH4VO3,NH4H2PO4和麦芽糖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碳包覆的磷酸钒锂化合物,考察了碳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煅烧的... 以LiOH.H2O,NH4VO3,NH4H2PO4和麦芽糖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碳包覆的磷酸钒锂化合物,考察了碳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煅烧的样品为单一纯相的单斜晶体结构.晶体颗粒分布为100~300 nm,粒度分散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且在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无定形碳,这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导电率.含碳量为10.23%的样品,在倍率1.0C的电流密度下,在3.0~4.3 V电压范围内,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18.8 mA·h/g,循环15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15.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锂 正极材料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V_2(PO_4)_3/C复合结构正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洪源 郭玉忠 +2 位作者 刘良彬 刘昌位 黄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76-79,共4页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强弱不同条件下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Li3V2(PO4)3/C。利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等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为纯相的单斜Li3V2(PO4)3,制备条件的不同不会影响Li3V2(PO4)3正极材料的晶...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和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强弱不同条件下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Li3V2(PO4)3/C。利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等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为纯相的单斜Li3V2(PO4)3,制备条件的不同不会影响Li3V2(PO4)3正极材料的晶型结构和晶胞参数,但对材料颗粒尺寸有较大影响,加入蔗糖可以抑制颗粒的长大和团聚,从而影响电化学性能;在3.0~4.3 V电压,由于Li3V2(PO4)3结构的稳定性,在低倍率下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随着颗粒的变大和团聚,材料的倍率性变差,在高倍率下充放电容量衰减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3v2(po4)3 c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艾邓均 刘维芳 +2 位作者 唐安平 段浩 刘开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17-1723,共7页
以LiOH·H2O、V2O5、H3PO4和蔗糖为原料,采用软化学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考察了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结... 以LiOH·H2O、V2O5、H3PO4和蔗糖为原料,采用软化学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考察了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达到700℃时,杂质相衍射峰消失,所得的样品为纯相的单斜Li3V2(PO4)3,颗粒粒度为1—2μm;在3.0~4.5V电压范围内以0.2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8.2mAh·g^-1,第50次循环比容量仍为144mAh·g^-1,容量保持率为97%,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另外,样品还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和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3v2(po4)3 软化学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_3V_(2-x)Cr_x(PO_4)_3/C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映华 赵彦明 +1 位作者 刘建敏 陈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xCrx(PO4)3/C(x=0、0.05、0.10和0.20)。用XRD、SEM、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导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r掺杂对样品的影响。样品均为单相,尽管在低倍率(0.2C)下的初始比容量随着x的增加而下降,...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xCrx(PO4)3/C(x=0、0.05、0.10和0.20)。用XRD、SEM、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导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r掺杂对样品的影响。样品均为单相,尽管在低倍率(0.2C)下的初始比容量随着x的增加而下降,但适量的Cr掺杂可改善循环及倍率性能。Li3V1.90Cr0.10(PO4)3/C以0.2C和4.0C充放电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1.4 mAh/g和130.2 mAh/g,第100次循环时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8.6%和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3v2(po4)3 cR掺杂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