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包覆LiNi_(0.5)Mn_(1.5)O_(4)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常丽娟 詹彬鑫 +1 位作者 殷志刚 徐川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得到性能优良的Al_(2)O_(3)包覆LiNi_(0.5)Mn_(1.5)O_(4)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iNi_(0.5)Mn_(1.5)O_(4),再用液相表面包覆工艺包覆Al_(2)O_(3)。利用SEM、XRD、动态光散射(DLS)和BET比表面积测试等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粒度分布... 为得到性能优良的Al_(2)O_(3)包覆LiNi_(0.5)Mn_(1.5)O_(4)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iNi_(0.5)Mn_(1.5)O_(4),再用液相表面包覆工艺包覆Al_(2)O_(3)。利用SEM、XRD、动态光散射(DLS)和BET比表面积测试等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粒度分布和比表面积进行分析,利用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电化学性能。Al_(2)O_(3)包覆可提升LiNi_(0.5)Mn_(1.5)O_(4)材料在集流体表面的附着力、缓解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变化造成的活性物质损失,提高电子导电性、增加电极稳定性。在2.5~5.0 V充放电,Al_(2)O_(3)包覆LiNi_(0.5)Mn_(1.5)O_(4)材料的5.00 C放电比容量为121.11 mAh/g,1.00 C循环15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Ni_(0.5)Mn_(1.5)O_(4) Al_(2)O_(3)包覆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液相表面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4的软化学合成及锂快离子导体修饰
2
作者 闫时建 高亮 +2 位作者 张敏刚 郑建军 刘建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19-1326,共8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正极材料LiFePO_4,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_(0.5)La_(0.5)TiO_3(LLTO)粉体,并通过酒精悬浮法对LiFePO_4进行修饰,修饰量为LiFePO_4质量的1%~4%,获得了薄壁蜂窝状自组装结构的LiFePO_4上修饰有球状LLTO纳米颗粒的复合正极...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正极材料LiFePO_4,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_(0.5)La_(0.5)TiO_3(LLTO)粉体,并通过酒精悬浮法对LiFePO_4进行修饰,修饰量为LiFePO_4质量的1%~4%,获得了薄壁蜂窝状自组装结构的LiFePO_4上修饰有球状LLTO纳米颗粒的复合正极材料。通过进行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不同修饰量对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及可逆性的影响,发现当LLTO含量为3%(w/w)时,以2C和5C倍率放电相对于没有修饰LLTO的LiFePO_4的比容量分别提高29.7%和31.6%,30次循环之后,容量损失率较未改性前减小4.13%,循环伏安曲线上氧化还原峰之间的电位差仅为0.117 V,以3%的LLTO修饰改性的LiFePO_4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li0.5la0.5tio3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温和条件下巨磁阻材料La_(0.5)Ba_(0.5)MnO_3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丹 于然波 +3 位作者 冯守华 郑文君 庞广生 赵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报道了在温和条件下巨磁阻材料La0.5Ba0.5MnO3的水热合成.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碱度、时间和温度对产物合成的影响,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了结晶度较高的纯相,并通过XRD、DTA-TG、化学分析及碘量法对产物进... 报道了在温和条件下巨磁阻材料La0.5Ba0.5MnO3的水热合成.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碱度、时间和温度对产物合成的影响,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了结晶度较高的纯相,并通过XRD、DTA-TG、化学分析及碘量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立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0.3913nm,V=0.05990nm3,Mn的平均价态为3.5,在1T的外磁场下,磁阻比(MR)的极大值为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5Ba0.5MnO3 水热合成 巨磁阻材料 锰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与进展——无铅压电陶瓷20年发明专利分析之二 被引量:17
4
作者 赁敦敏 肖定全 +2 位作者 朱建国 余萍 鄢洪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0,374,共4页
 Bi0.5Na0.5TiO3(BNT)基无铅压电陶瓷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具吸引力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本文分析了BNT基无铅压电陶瓷近20年的发明专利,着重讨论了相关体系的压电铁电性能,并展望了BNT基压电陶瓷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BNT 无铅压电陶瓷 压电材料 研究进展 钛酸铋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0.5)Bi_(0.5))Ti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侯育冬 崔斌 +2 位作者 高峰 杨祖培 田长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43,共3页
综述了(Na_(0.5)Bi_(0.5))TiO_3(简写为NBT)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现状、特性及影响因素,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了NBT强铁电性的成因,对研究较多的三个体系:NBT-ATiO_3(A=Ca,Sr,Ba)、NBT-BNbO_3(B=Na,K)和NBT-Ln掺杂体系给予了概括介绍,内... 综述了(Na_(0.5)Bi_(0.5))TiO_3(简写为NBT)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现状、特性及影响因素,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了NBT强铁电性的成因,对研究较多的三个体系:NBT-ATiO_3(A=Ca,Sr,Ba)、NBT-BNbO_3(B=Na,K)和NBT-Ln掺杂体系给予了概括介绍,内容包括成分配比、性能和应用,并提出了NBT基无铅压电陶瓷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0.5Bi0.5)TiO3基 无铅压电陶瓷 研究进展 钛酸铋钠 铁电性 分子轨道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烧结助剂对CSLST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月明 金云海 +3 位作者 沈宗洋 王竹梅 洪燕 汪启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1226,共6页
研究了复合添加12.5wt%Li2CO3-B2O3-CuO(LBC)玻璃和不同含量(0~4.0wt%)Bi2O3对(Ca0.9375Sr0.0625)0.3(Li0.5Sm0.5)0.7TiO3(CSLST)微波介质陶瓷烧结特性、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SLST陶瓷与银的共烧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添加LBC... 研究了复合添加12.5wt%Li2CO3-B2O3-CuO(LBC)玻璃和不同含量(0~4.0wt%)Bi2O3对(Ca0.9375Sr0.0625)0.3(Li0.5Sm0.5)0.7TiO3(CSLST)微波介质陶瓷烧结特性、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SLST陶瓷与银的共烧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添加LBC玻璃和Bi2O3能有效降低CSLST陶瓷烧结温度至875℃,XRD分析结果显示添加0~1.0wt%Bi2O3有Cu3Ti3O和CaCu3Ti4O12新相产生,当Bi2O3的添加量大于2.0wt%,杂相消失。随着Bi2O3添加量的增加,陶瓷的频率温度系数τf向负方向偏移。复合添加12.5wt%LBC玻璃和2.0wt%Bi2O3的CSLST陶瓷,在875℃保温5 h烧结后,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εr=78.9,Q×f=1852 GHz,τf=3×10-6/℃。该材料与银共烧界面结合状况良好,无明显扩散,适合作为LTCC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0.9375Sr0.0625)0.3(Li0.5Sm0.5)0.7TiO3陶瓷 Li2CO3-B2O3-CuO玻璃 BI2O3 液相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铋钠钾锂无铅陶瓷的柠檬酸制备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廖运文 赁敦敏 +2 位作者 肖定全 朱建国 余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钠、钾、锂的碳酸盐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了B i0.5(Na1-x-yL 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影响凝胶合成的各种工艺条件,利用TG-DTA,SEM,XRD,纳米粒度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凝胶预烧温度及预烧粉体的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以钠、钾、锂的碳酸盐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了B i0.5(Na1-x-yL 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影响凝胶合成的各种工艺条件,利用TG-DTA,SEM,XRD,纳米粒度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凝胶预烧温度及预烧粉体的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比、溶液浓度、pH是影响前驱液与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合成的B i0.5(Na1-x-yL ixKy)TiO3粉体粒度细小均匀,合成温度低;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可达138 pC/N,其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为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0.5Na0.5TiO3 无铅压电陶瓷 Bi0.5(Na1-x-y LixKy)0.5TiO3 柠檬酸盐-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0.5)Na_(0.5))TiO_3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子英 杨德林 +2 位作者 张伟 卢红霞 胡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6-800,765,共6页
BNT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压电性、高居里温度和烧结过程中无毒、易控制性等优点而倍受青睐。本文介绍了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概况、相变过程及其基本性质、制备工艺,根据已有的研究经验着重对BNT陶瓷掺杂改性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BI0.5NA0.5)TIO3 无铅压电陶瓷 相变 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PZT体系看无铅压电陶瓷的可能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灵芝 肖定全 +3 位作者 朱建国 余萍 赁敦敏 鄢洪建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7-470,共4页
总结了主要以(Bi0.5Na0.5)TiO3和NaNbO3为基的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以Pb(Ti,Zr)TiO3基二元系、三元系压电陶瓷的性能与应用为参考,分析了无铅压电陶瓷可能的器件应用。此外,还对拓宽无铅压电陶瓷应用需要改进的性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Pb(Ti Zr)TiO3 (BI0.5NA0.5)TIO3 NaNbO3 钙钛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La_(0.5)Sr_(0.5)CoO_(3-δ)薄膜的XRD和XPS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志强 丁铁柱 +2 位作者 张利文 王强 赵倩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9,共6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法在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和铝酸镧(LaAlO3)上溅射RE0.5Sr0.5CoO3-δ薄膜,测试了薄膜的XRD、XPS谱、分析了表面微结构及化学状态。实验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La0.5Sr0.5CoO3-δ薄膜在YSZ和LaAlO3上生长时有取向... 采用离子束溅射法在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和铝酸镧(LaAlO3)上溅射RE0.5Sr0.5CoO3-δ薄膜,测试了薄膜的XRD、XPS谱、分析了表面微结构及化学状态。实验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La0.5Sr0.5CoO3-δ薄膜在YSZ和LaAlO3上生长时有取向增强的趋势,并且晶粒度增大,晶格氧减少,氧空位增加,氧输运性能提高。当热处理温度为750℃时薄膜结晶度最好,晶粒度最大,氧输运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溅射 La0.5Sr0.5CoO3-δ薄膜 XRD谱 XPS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Bi_(0.5)Na_(0.5))_(0.94)Ba_(0.06)TiO_3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运文 赁敦敏 +6 位作者 肖定全 魏群 庄严 朱建国 余萍 吴浪 王孝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6-888,892,共4页
采用企业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Bi0.5Na0.5)0.94Ba0.06TiO3(BNTBT-6)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制备工艺对BNTBT-6陶瓷的晶相、微观结构与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方式会对BNTBT-6陶瓷的晶相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学性能研... 采用企业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Bi0.5Na0.5)0.94Ba0.06TiO3(BNTBT-6)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制备工艺对BNTBT-6陶瓷的晶相、微观结构与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方式会对BNTBT-6陶瓷的晶相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湿磨盖烧BNTBT-6陶瓷样品的压电性能优良,室温下陶瓷样品的压电常数d33达到195pC/N,机电耦合系数kp为35%,机械质量因子Qm达到130,介电损耗tgδ为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Bi0.5Na0.5)0.04Ba0.06TiO3 压电常数 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0.5Na0.5TiO3基A位多重复合无铅压电陶瓷的研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定全 赁敦敏 +3 位作者 朱建国 余萍 鄢洪建 李灵芝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7,共4页
针对钛酸铋钠(Bi0.5Na0.5TiO3)基复合钙钛矿压电铁电材料,发明了多种新的ABO3型A位多重复合无铅压电陶瓷体系.这些新的无铅压电陶瓷具有压电铁电性能优良、铁电电滞回线矩形度高、压电铁电性能的温度特性好、工艺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特点... 针对钛酸铋钠(Bi0.5Na0.5TiO3)基复合钙钛矿压电铁电材料,发明了多种新的ABO3型A位多重复合无铅压电陶瓷体系.这些新的无铅压电陶瓷具有压电铁电性能优良、铁电电滞回线矩形度高、压电铁电性能的温度特性好、工艺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特点.所测得的一个体系(Bi0.5(Na1-x-yKxLiy)0.5TiO3)的d33达230pC/N,其kp达0.40,Pr达40μC/cm2,矫顽场Ec则较低(小于4 kV/mm);变温铁电电滞回线测试表明,在温度接近200℃时,该陶瓷还具有很好的铁电电滞回线.该体系无铅压电陶瓷性能优异,工艺性好,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0.5Na0.5TiO3 无铅压电陶瓷 压电常数 机电耦合系数 电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掺杂BNLKT陶瓷的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运文 赁敦敏 +4 位作者 肖定全 魏群 庄严 朱建国 余萍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4-556,共3页
利用企业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CeO2掺杂Bi0.5(Na1-x-yL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并研究了CeO2掺杂对该体系陶瓷的介电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掺杂的CeO2扩散进入了Bi0.5(Na1-x-yLixKy)0.5TiO3钙钛矿结构的晶格;... 利用企业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CeO2掺杂Bi0.5(Na1-x-yL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并研究了CeO2掺杂对该体系陶瓷的介电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掺杂的CeO2扩散进入了Bi0.5(Na1-x-yLixKy)0.5TiO3钙钛矿结构的晶格;SEM观察结果表明,少量的CeO2掺杂可改进该陶瓷的微结构;介电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eO2掺杂对该陶瓷体系的综合性能有较大改善,室温下该体系配方的压电常数d33可达199 pC/N,径向机电耦合系数kp达39.3%,同时降低了陶瓷的介电损耗(tanδ=2.0%),提高了其机械品质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Bi0.5(Na1-x-yLixKy)0.5TiO3 CeO2掺杂 压电常数 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蒲永平 姚谋腾 +3 位作者 高子岩 靳乾 郑晗煜 王亚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34-2045,共12页
BaTiO3、Na0.5Bi0.5TiO3和K0.5N0.5NbO3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因其优异的压电介电性能,尤其是以准同型相界(MPB)多晶型相界(PPB)附近优异的压电性能受到极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和评价了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 BaTiO3、Na0.5Bi0.5TiO3和K0.5N0.5NbO3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因其优异的压电介电性能,尤其是以准同型相界(MPB)多晶型相界(PPB)附近优异的压电性能受到极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和评价了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的组分设计和相界构建与性能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离子或化合物掺杂改性、制备工艺以及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并展望了体系构建、新制备工艺以及相关理论在无铅压电陶瓷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 Na0.5Bi0.5TiO3 K0.5N0.5NbO3 无铅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0.5)Sr_(0.5))TiO_3铁电薄膜的制备工艺及电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敏 张荣君 +1 位作者 顾豪爽 徐纪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出纯立方钙钛矿相、介电性能和漏电流特性良好的 (Ba0 .5Sr0 .5)TiO3 铁电薄膜 .研究发现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Ba0 .5Sr0 .5)TiO3 薄膜纯度和结晶度增高 ,介电常数提高 ,漏电流密度降低 .在 75 0℃进行保温 1...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出纯立方钙钛矿相、介电性能和漏电流特性良好的 (Ba0 .5Sr0 .5)TiO3 铁电薄膜 .研究发现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Ba0 .5Sr0 .5)TiO3 薄膜纯度和结晶度增高 ,介电常数提高 ,漏电流密度降低 .在 75 0℃进行保温 1h热处理的薄膜性能较好且稳定 :在室温下测得薄膜介电常数为 2 5 0 ,介电损耗为 0 .0 30 ,漏电流密度为 6 .9× 10 -8A/cm2 .较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漏电流密度可能源于良好的纯度和结晶度 .进一步研究表明 ,薄膜导电遵从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0.5Sr0.5)TiO3 铁电薄膜 制备工艺 电学性质 溶胶-凝胶法 介电性能 漏电流密度 钛酸锶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i)_(0.5)Ti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永红 高峰 +2 位作者 成丽红 洪荣子 田长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4-306,312,共4页
综述了钙钛矿结构(NaBi)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评价了(NaBi)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三种改性方法:氧化物掺杂改性、固溶体改性和工艺改性。研究表明:几种方法复合改性效果更佳,无铅压电织构陶瓷压电性能远远优于传统工艺... 综述了钙钛矿结构(NaBi)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评价了(NaBi)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三种改性方法:氧化物掺杂改性、固溶体改性和工艺改性。研究表明:几种方法复合改性效果更佳,无铅压电织构陶瓷压电性能远远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无铅压电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i)0.5TiO3 无铅压电陶瓷 改性 织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5)RE_(0.3)Sr_(0.2)FeO_(3-δ)(RE=Nd、Ce、Sm)体系双稀土阴极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永红 魏亦军 +3 位作者 仲洪海 高建峰 刘杏芹 孟广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57-1362,共6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La0.5RE0.3Sr0.2FeO3-δ(RE=Nd、Ce、Sm)系列复合氧化物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TG-DSC分析了样品钙钛矿物相的形成过程,用Archimedes排水法测量体积密度并计算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用四端子技术测量电导...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La0.5RE0.3Sr0.2FeO3-δ(RE=Nd、Ce、Sm)系列复合氧化物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TG-DSC分析了样品钙钛矿物相的形成过程,用Archimedes排水法测量体积密度并计算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用四端子技术测量电导率.结果显示,掺Nd的样品1200℃烧结2h成为单一立方钙钛矿结构,掺Ce样品有明显的CeO2立方相析出,掺Sm样品主相为钙钛矿结构伴有微弱的杂峰.1250℃烧结2h的La0.5Nd0.3Sr0.2FeO3-δ在600℃时电导率高达100S·cm-1以上,明显高于La0.5Ce0.3Sr0.2FeO3-δ及La0.5Sm0.3Sr0.2FeO3-δ样品的电导率,预示着La0.5Nd0.3Sr0.2FeO3-δ可能是一种良好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5RE0.3Sr0.2FeO3-δ(RE=Nd、Ce、Sm)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钙钛矿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掺杂对(Bi_(0.5)Na_(0.5))_(0.94)Ba_(0.06)TiO_3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付鹏 张建忠 +4 位作者 张新娟 刘雪华 孙立娟 周红婵 孙中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2-607,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2O3掺杂(Bi0.5Na0.5)0.94Ba0.06TiO3(简写为BNBT6)陶瓷[简称为BNBT6-x(wt%)Y2O3陶瓷]。研究了Y2O3(0.2wt%~0.8wt%)掺杂对BNBT6陶瓷的结构、介电、压电、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Y2O3掺杂陶瓷样品均形...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2O3掺杂(Bi0.5Na0.5)0.94Ba0.06TiO3(简写为BNBT6)陶瓷[简称为BNBT6-x(wt%)Y2O3陶瓷]。研究了Y2O3(0.2wt%~0.8wt%)掺杂对BNBT6陶瓷的结构、介电、压电、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Y2O3掺杂陶瓷样品均形成了单一的钙钛矿结构;陶瓷的介电、压电、铁电性能受Y2O3掺杂的影响较为显著:当掺杂0.4wt%Y2O3时,10kHz频率下测得的室温εr达到1530,且tanδ较小,为0.050,d33达到152pC/N,kp=0.27,Qm=134。掺杂0.2wt%的Y2O3时BNBT6陶瓷的d33为145pC/N,kp增大到0.29,Qm达到173,tanδ为0.053;掺杂适量YO的BNBT6陶瓷铁电性能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掺杂 (Bi0.5Na0.5)0.94Ba0.06TiO3陶瓷 压电性能 铁电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Q值(1-x)(Sr_(0.2)Nd_(0.208)Ca_(0.488))TiO_3-xNd(Ti_(0.5)Mg_(0.5))O_3微波陶瓷的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屈婧婧 魏星 +2 位作者 经本钦 刘飞 袁昌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3-1217,共5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1–x)(Sr0.2Nd0.208Ca0.488)Ti O3-x Nd(Ti0.5Mg0.5)O3(0.3≤x≤0.4,SNCT-NTMx)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并研究了该体系的相组成、显微结构、烧结性能和微波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x=0.3~0.35范围内,SNC...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1–x)(Sr0.2Nd0.208Ca0.488)Ti O3-x Nd(Ti0.5Mg0.5)O3(0.3≤x≤0.4,SNCT-NTMx)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并研究了该体系的相组成、显微结构、烧结性能和微波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x=0.3~0.35范围内,SNCT-NTMx陶瓷形成了正交钙钛矿固溶体,并伴随有少量未知第二相;当x增至0.4时,第二相含量有所增加。介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x的增加,体系介电常数(εr)减小,但品质因子(Q×f)得到改善;此外,体系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随NTM含量的增加逐渐向负值方向移动。当x=0.35,陶瓷样品在1520℃烧结4 h得到的微波介电性能较优:εr=50.1,Q×f=44910 GHz,τf=–1.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0.2Nd0.208Ca0.488)TiO3 Nd(Ti0.5Mg0.5)O3 钙钛矿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1.0)Nb_(0.6)Ti_(0.5)O_3陶瓷的低温烧结及其微波介电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管恩祥 陈玮 罗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5-318,共4页
研究了以Li1.0Nb0.6Ti0.5O3(LNT)陶瓷为基体, B2O3-ZnO-La2O3(BZL)玻璃为烧结助剂的复合材料的低温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特性.研究表明,BZL玻璃能有效降低LNT陶瓷的烧结温度,掺入10wt%BZL玻璃的复合材料能够在900℃烧结致密.XRD与SE... 研究了以Li1.0Nb0.6Ti0.5O3(LNT)陶瓷为基体, B2O3-ZnO-La2O3(BZL)玻璃为烧结助剂的复合材料的低温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特性.研究表明,BZL玻璃能有效降低LNT陶瓷的烧结温度,掺入10wt%BZL玻璃的复合材料能够在900℃烧结致密.XRD与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BZL玻璃的样品烧结后含有LNT和LaNbTiO6两种晶相,其中LaNbTiO6相是LNT与BZL玻璃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在LNT陶瓷中添加BZL玻璃使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下降,但有助于减小体系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掺入10wt%BZL玻璃的复合材料在900℃烧结2h后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微波介电特性:介电常数k≈58,品质因数Q×f≈48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1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0Nb0.6Ti0.5O3陶瓷 低温烧结 介电性能 B2O3-ZnO—La2O3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