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官山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 |
张乾柱
金可
吴颐杭
罗袁
卢阳
|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赣抚平原灌渠水体硝酸盐同位素组成与来源识别 |
宋祉君
饶文波
吴志华
栗天宁
张弛
雷祥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的若干特征 |
戴金星
倪云燕
龚德瑜
黄士鹏
刘全有
洪峰
张延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4
|
湖北宜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下部无机碳同位素再研究:探寻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的原始海水信号 |
关成国
王伟
周传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5
|
辽东地区赛马碱性杂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构造背景的制约 |
杨凤超
宋运红
胥嘉
顾玉超
杨宏智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海底热液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
曾志刚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7
|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为例 |
马冬晨
王文军
张婷
李立武
王作栋
钱宇
敖添
符印
王丹
贾星亮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松嫩沙地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区域粉尘物源的指示 |
杨珮瑶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滇中九龙方解石矿床成因——来自方解石矿物化学、流体包裹体、C-O同位素组成和U-Pb年代学的证据 |
周红琳
魏爱英
王维
张佳慧
薛传东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藻类中的汞含量和汞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进展 |
李鹏高
汤顺林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黄、东海秋季水体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李艳霞
杨凌霄
|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 |
张乾
张宝贵
曹裕波
潘家永
曾天育
郝淑芝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25
|
|
13
|
南秦岭宁陕地区花岗岩类Pb、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深部地质信息 |
张宏飞
欧阳建平
凌文黎
陈岳龙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1
|
|
14
|
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流体组成及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张铭杰
王先彬
刘刚
文启彬
李立武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15
|
华北陆块北缘崇礼-赤城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锆石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 |
王芳
陈福坤
侯振辉
彭澎
翟明国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6
|
|
16
|
鞍山3.8 Ga奥长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和 Nd、Sr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
万渝生
宋彪
伍家善
刘敦一
张宗清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7
|
|
17
|
冈底斯南缘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新特提斯洋早侏罗世俯冲作用的证据 |
张宏飞
徐旺春
郭建秋
宗克清
蔡宏明
袁洪林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7
|
|
18
|
博斯腾湖碳酸盐和同位素组成的全新世古环境演变高分辨记录及与冰川活动的响应 |
张成君
郑绵平
A PROKOPENKO
M STEFFEN
匡娟
杨奇丽
郭方琴
冯兆东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
19
|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
张鸿斌
胡霭琴
卢承祖
张国新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20
|
不同纬度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 |
段毅
吴保祥
徐丽
张晓莉
何金先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