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Li-Pilocarpine癫痫模型的MRI与海马体积测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建忠 祁吉 +1 位作者 倪红艳 郭文梅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8期563-566,共4页
目的 :观察Li Pilocarpine大鼠癫痫模型在慢性期出现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过程中MRI与海马体积的进行性变化 ,探索癫痫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分别在成功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的 3小时~ 8周的不同时间点分别行MRI成像与海马体积测量 ... 目的 :观察Li Pilocarpine大鼠癫痫模型在慢性期出现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过程中MRI与海马体积的进行性变化 ,探索癫痫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分别在成功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的 3小时~ 8周的不同时间点分别行MRI成像与海马体积测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急性期至慢性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急性期最早累及杏仁核、内嗅皮层和梨状皮层 ,进而出现海马的水肿。两周后出现海马的进行性萎缩 ,海马体积在慢性期萎缩至正常的 1/2左右。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后的脑损伤包括多个受累部位 ,既累及海马 ,也累及其它边缘系统 ,如杏仁核和邻近的梨状皮层、内嗅皮层、丘脑及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包括海马在内的边缘系统的改变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li-pilocarpine癫痫模型 MRI 海马 体积测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Li-Pilocarpine癫痫模型的^1H-MRS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建忠 祁吉 +1 位作者 宋毅军 倪红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 :观察Li-Pilocarpine大鼠癫痫模型在慢性期出现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过程中 ,大鼠海马在1H -MRS上的进行性变化 ,从而探索癫痫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材料和方法 :分别在成功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的3h至8周的不同时间点 ,提取海马内... 目的 :观察Li-Pilocarpine大鼠癫痫模型在慢性期出现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过程中 ,大鼠海马在1H -MRS上的进行性变化 ,从而探索癫痫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材料和方法 :分别在成功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的3h至8周的不同时间点 ,提取海马内组织标本 ,行 1H -MRS检查 ,测量海马内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Cho)、肌酸 (Cr)、谷氨酸 (Glu)和γ -氨基丁酸 (GABA)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期至慢性期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急性期 ,谷氨酸水平的升高 ,此后海马内NAA/Cr水平开始降低 ,3d后海马内NAA/Cr水平明显降低。海马内Cho/Cr在慢性期明显升高 ,此时海马内GABA/C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减低。结论 :GABA能神经元的丢失 ,与慢性期反复自发性癫痫发作的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慢性期 ^1H-MRS 大鼠 癫痫模型 对照组 正常 升高 丢失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过渡期管理在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高媛 李楠 +3 位作者 陈芳 邢思琦 王祎雪 蔡艳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08,1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青少年癫痫过渡期管理效果,为青少年癫痫患者过渡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过渡期管理,干预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干预周期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过渡期准备水平、自我管理效能。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过渡期准备水平得分、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过渡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癫痫患者的过渡期准备水平和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少年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过渡期管理 过渡期准备水平 自我效能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对海人藻酸癫痫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陈艳 余艳华 +2 位作者 陈季南 李圣华 李军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海人藻酸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于大鼠海马组织注射海人藻酸制备癫痫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癫痫模型组和甘草酸干预组(25 mg/kg组和50 mg/kg组),观察各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及严重...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海人藻酸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于大鼠海马组织注射海人藻酸制备癫痫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癫痫模型组和甘草酸干预组(25 mg/kg组和50 mg/kg组),观察各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及严重程度、监测急性发作期异常脑电活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109.33±42.84)min对(51.17±22.31)min,t=-2.950,P=0.015;(109.50±35.79)min对(51.17±22.31)min,t=-3.388,P=0.007],模型制备后6 h内达≥Ⅳ级发作频次减少[(2.83±0.75)次对(5.00±1.55)次,t=3.081,P=0.012;(2.67±1.75)次对(5.00±1.55)次,t=2.445,P=0.035],脑电图痫样放电减少。癫痫发作急性期,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数目减少且少于假手术组[(40.33±5.69)个对(72.33±7.51)个;t=5.886,P=0.004],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神经元数目增加且多于模型组[(58.33±2.52)个对(40.33±5.69)个,t=-5.014,P=0.007;(57.00±6.25)个对(40.33±5.69)个,t=-3.418,P=0.02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HMGB1表达水平[积分光密度值(IOD)]升高且高于假手术组[(3.79±0.50)×10^(6)IOD对(2.16±0.45)×10^(6)IOD;t=-4.216,P=0.014],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海马CA3区HMGB1表达水平下降且低于模型组[(2.50±0.52)×10^(6)IOD对(3.79±0.50)×10^(6)IOD,t=3.090,P=0.037;(2.66±0.44)×10^(6)IOD对(3.79±0.50)×10^(6)IOD,t=2.955,P=0.042]。免疫印迹法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HMGB1表达水平(相对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1.19±0.17对0.54±0.14;t=-5.078,P=0.007),甘草酸25 mg/kg组和50 mg/kg组海马组织HMGB1表达降低且低于模型组(0.65±0.04对1.19±0.17,t=5.286,P=0.028;0.58±0.13对1.19±0.17,t=4.953,P=0.008)。结论甘草酸可延长癫痫模型大鼠发作潜伏期、降低发作严重程度、减少脑电图痫样放电,并缓解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HMG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甘草酸 海马 神经元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大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a减轻戊四氮诱发的皮质酮抑郁模型小鼠的急性癫痫发作:基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熊一凡 梁小珊 +3 位作者 梁晓涛 李伟鹏 钱益啸 谢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a(SSa)对皮质酮(CORT)抑郁模型基础上诱发小鼠急性癫痫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F C57BL/6J小鼠,使用皮质酮口服给药,制备CORT抑郁模型,之后予戊四氮诱发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并腹腔注射柴胡皂苷a进行干预。根据...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a(SSa)对皮质酮(CORT)抑郁模型基础上诱发小鼠急性癫痫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F C57BL/6J小鼠,使用皮质酮口服给药,制备CORT抑郁模型,之后予戊四氮诱发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并腹腔注射柴胡皂苷a进行干预。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小鼠分成对照组、Epilepsy组、Epilepsy+SSa组、CORT+Epilepsy、CORT+Epilepsy+SSa组,6只/组。利用旷场实验、十字高架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抑郁相关指标,通过ELISA实验检测血皮质酮含量;采用痫性发作分级、海马形态学评估癫痫发作程度;RT-qPCR检测炎症相关因子、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皮质酮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小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率、旷场的总路程、中央格停留时间和路程、开放臂进入次数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降低(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血清CORT含量增加(P<0.05);与Epilepsy组相比,CORT+Epilepsy组小鼠痫性发作潜伏期缩短,发作次数、发作等级以及发作持续时间都明显增加(P<0.05),海马CA1、CA3区神经元Nissl体表达减少,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增多,同时,海马中IL-1β、IL-10、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升高。SSa干预后,Epilepsy+SSa组和CORT+Epilepsy+SSa组的癫痫发作潜伏期均延长,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级别均减少(P<0.05),海马CA1、CA3区神经元的Nissl小体数量均增加、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有所减少,海马中IL-1β、IL-10、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抑郁状态加重了癫痫发作、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水平更高,而柴胡皂甙a可能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激活,减轻抑郁合并癫痫小鼠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癫痫 动物模型 共病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源性癫痫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翟文骥 吴杰 +1 位作者 郑体花 郑庆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6-792,共7页
听源性癫痫(audiogenic seizures,AGS)是由于强声刺激引起的癫痫,发作时伴全身性肌肉痉挛,其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寻找致病基因及调控通道、筛选新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发病特点... 听源性癫痫(audiogenic seizures,AGS)是由于强声刺激引起的癫痫,发作时伴全身性肌肉痉挛,其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寻找致病基因及调控通道、筛选新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发病特点、发病机制及致病基因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常见AG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以期为AEDs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源性癫痫 动物模型 癫痫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人藻酸建立内侧颞叶癫痫小鼠模型的研究
7
作者 叶祖亮 苗育静 +2 位作者 刘全磊 魏鹏虎 朱权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8-655,共8页
目的 本研究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在一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kainic acid, KA),建立内侧颞叶癫痫(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慢性模型,通过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取健康的C57BL/6野生型雄鼠22只,随机分成对... 目的 本研究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在一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kainic acid, KA),建立内侧颞叶癫痫(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慢性模型,通过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取健康的C57BL/6野生型雄鼠2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和实验组即KA注射组(n=16)。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海马CA3区进行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和KA,1周后再次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植入脑电记录电极。植入术后1周开始记录小鼠脑电活动,统计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通过对小鼠的观察与记录,分别从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验证慢性癫痫模型。结果 本实验对22只C57BL/6野生型雄鼠进行实验,对照组均无癫痫发作,而实验组存活的小鼠均出现癫痫发作。成模的小鼠在行为学上发生了凝视、咀嚼、头面部肌肉抽搐、肢体痉挛等慢性癫痫自发发作行为,有2只小鼠因手术死亡、4只小鼠在急性发作期死亡、10只小鼠模型成功建立;脑电图呈内侧颞叶癫痫样脑电图改变;在病理组织学方面,经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A3区神经元丢失,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符合海马硬化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结论 通过使用KA单侧、单次颅内注射构建的模型具有耗时、易操作、易成型等多项优势,该模型展现出与人类MTLE相似的脑电图、行为与神经病理改变,有助于研究治疗颞叶癫痫的药物,是癫痫外科手术预后判断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内侧颞叶癫痫 海人藻酸 癫痫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后癫痫风险的关系
8
作者 侯倩倩 夏文静 +3 位作者 田磊 王倩 陈红霞 余荣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内一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6例,根据脑卒中7 d内是否发生继发癫痫分为PSE组22例和...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内一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6例,根据脑卒中7 d内是否发生继发癫痫分为PSE组22例和非PSE组204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E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PY对PSE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卒中7 d内,在226例患者中PSE发生率为9.73%。PSE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病灶为皮质比例显著高于非PSE组,NPY水平显著低于非PS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1.571,95%CI:1.103~2.238,P=0.012)、病灶部位(OR=5.920,95%CI:1.280~27.391,P=0.023)、高敏C反应蛋白(OR=2.140,95%CI:1.202~3.807,P=0.010)是PSE的危险因素,NPY(OR=0.819,95%CI:0.750~0.895,P=0.000)是PSE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PY诊断PSE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NPY对PSE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NPY水平越高,抑制PSE发生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卒中 癫痫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对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癫痫模型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程记伟 白宇 +2 位作者 张晓菁 张利军 赵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3-1449,共7页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cone)抗痫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麝香酮小、中、大剂量组(10、50、100 mg/kg),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观...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cone)抗痫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麝香酮小、中、大剂量组(10、50、100 mg/kg),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程度与脑内c-Fos表达情况,以及麝香酮对其干预作用。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脑组织中仅有少量c-Fos表达,而模型对照组及麝香酮小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高,脑皮质及海马中有大量c-Fos表达,麝香酮中、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模型对照组低(P<0.05或P<0.01),c-Fos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与麝香酮中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0.05或P<0.01),c-Fos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1)。结论麝香酮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可能与阻断脑内c-Fo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癫痫 点燃模型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效应癫痫动物模型研究状况及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智良 徐如祥 张新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21-623,共3页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难题之一。通过复制动物模型,探讨癫痫的发生机制,为临床癫痫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着重综述点燃效应癫痫动物模型研究状况。
关键词 点燃效应 癫痫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致大鼠癫痫模型制作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小东 黄敏 +3 位作者 许可 王顺先 刘新 余巨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建立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17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非药物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氯化锂3mEq/kg腹腔注射(IP),19h后给予低剂量匹罗卡品10mg/kg,每隔30min 1次,重复2~4次。观察大鼠行为、脑电... 目的:建立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17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非药物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氯化锂3mEq/kg腹腔注射(IP),19h后给予低剂量匹罗卡品10mg/kg,每隔30min 1次,重复2~4次。观察大鼠行为、脑电、模型成功率、死亡率、自发性癫痫发作及其潜伏期和发作的严重程度。结果: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在匹罗卡品1~4剂后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痫性发作距离注射时间平均为16min,成功率73%,匹罗卡品用量平均25.9mg/kg,持续90min被终止者死亡率低于10%。自发性癫痫发作平均每天2.4~5.7次,潜伏期平均40天。发作程度均达到Ⅲ级以上的痫性发作,绝大多数为Ⅳ/V级,脑电类似人类颞叶癫痫。对照组大鼠均为0级发作。结论:氯化锂-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具有制作方便、致痫成功率高和动物死亡率低特点,同人类癫痫持续状态和颞叶癫痫有相似的行为和脑电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重复低剂量匹罗卡品 癫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人酸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建民 李秀杰 +4 位作者 崔新明 蔡正旭 张淑琴 纪莉 崔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861,F0002,共5页
目的:建立和评价海人酸杏仁核微量注射点燃癫痫动物模型。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以杏仁核外侧基底核为给药靶点,在立体定位仪下,微量注射海人酸1μg后进行大鼠的行为学和电生理学观察,并分别于第6、12、72 h和7、14、21 d对大鼠脑组... 目的:建立和评价海人酸杏仁核微量注射点燃癫痫动物模型。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以杏仁核外侧基底核为给药靶点,在立体定位仪下,微量注射海人酸1μg后进行大鼠的行为学和电生理学观察,并分别于第6、12、72 h和7、14、21 d对大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海人酸微量注射后实验大鼠出现典型的癫痫发作过程,顶叶皮层脑电图依次出现多种形式的痫性放电,HE染色显示海马和颞叶皮层神经细胞的相应病理变化,点燃成功率为90%。结论:采用杏仁核海人酸微量注射方法成功建立了Wistar大鼠点燃癫痫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颞叶癫痫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海人酸 点燃效应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Probit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石献 常亮 +1 位作者 周刚 朱宝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881,共3页
目的对影响癫痫患者生存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存质量和抑郁自评等量表对研究对象的多个指标进行测量,应用多分类有序Probit模型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874例癫痫的患者... 目的对影响癫痫患者生存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存质量和抑郁自评等量表对研究对象的多个指标进行测量,应用多分类有序Probit模型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874例癫痫的患者中,4个不同水平生存质量的得分中位数分别为28分、44分、67分与78分。发作频率、癫痫知识知晓率、焦虑、抑郁、服药形式和依从性是癫痫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发作频率高、伴发焦虑与抑郁是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癫痫知识知晓率高、服用单药和依从性好是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的可干预影响因素加强干预,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心理干预治疗和首选单药的规范治疗以改善与提高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生存质量 Probit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伽玛脆弱模型在癫痫复发的应用及实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天娥 刘成芳 +1 位作者 赵晋芳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6,180,共3页
目的探讨共享伽玛脆弱模型在癫痫复发事件数据的应用及R软件实现。方法收集癫痫复发数据,构建共享脆弱模型,利用伽玛脆弱来解释事件间的相关性。结果共享脆弱模型可以用来评价癫痫复发临床疗效,结果解释合理,R软件容易实现。结论共享脆... 目的探讨共享伽玛脆弱模型在癫痫复发事件数据的应用及R软件实现。方法收集癫痫复发数据,构建共享脆弱模型,利用伽玛脆弱来解释事件间的相关性。结果共享脆弱模型可以用来评价癫痫复发临床疗效,结果解释合理,R软件容易实现。结论共享脆弱模型可以很好地处理复发事件数据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脆弱模型 伽玛分布 复发事件数据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理萍 梁建平 蔡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抑郁是是癫痫患者最常见的伴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是了解其机制的关键。本文就癫痫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癫痫 抑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模型和失神癫痫模型的行为学、组织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本国 廖卫平 +3 位作者 罗爱华 孙卫文 苏涛 易咏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比较匹罗卡品癫痫模型及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组织学特征。方法制作两种不同的癫痫模型,应用Vedio观察行为学特征,不同时点Nissl染色及Neotimms'染色,对比研究神经元丢失及苔藓出芽的变化。结果戊四唑点燃模型无持... 目的比较匹罗卡品癫痫模型及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组织学特征。方法制作两种不同的癫痫模型,应用Vedio观察行为学特征,不同时点Nissl染色及Neotimms'染色,对比研究神经元丢失及苔藓出芽的变化。结果戊四唑点燃模型无持续性癫痫自发发作,癫痫产生过程中无神经元丢失及苔藓出芽现象;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在海马的CA1、CA3及齿状回的门区出现神经元丢失,在大鼠出现反复自发发作的同时出现苔藓纤维出芽现象。结论戊四唑点燃模型类似人类失神癫痫特征,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类似人类慢性颞叶癫痫特征,神经元丢失和苔藓纤维出芽可能是癫痫发生的原因,是一理想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罗卡品癫痫模型 戊四唑点燃模型 行为学 神经元丢失 苔藓纤维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模型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的改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娟 张灵武 +1 位作者 王峰 孙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癫痫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35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癫痫模型组(n=15)、假手术组(n=10)和对照组(n=10)。癫痫模型组,双极电极植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连续电刺激,建立... 目的探讨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癫痫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35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癫痫模型组(n=15)、假手术组(n=10)和对照组(n=10)。癫痫模型组,双极电极植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连续电刺激,建立电点燃的癫痫模型;假手术组,电极植入后不给予电刺激;对照组为正常雌性大鼠。所有大鼠每天清晨行阴道细胞涂片,以监测动情周期。癫痫模型大鼠在点燃20 d后于动情周期的间期取右侧卵巢组织,同期其他两组大鼠也分别于动情间期摘取右侧卵巢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后镜下阅片,采用Image-ProPlus 6.0分析软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癫痫模型大鼠失去正常动情周期,日均体重获得及卵巢重量均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病理显示,癫痫模型组大鼠卵巢中窦前卵泡、总卵泡数及闭锁卵泡显著增多(P<0.05),卵巢发生多囊性改变。结论癫痫发作可影响大鼠排卵功能,并导致大鼠发生卵巢多囊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情周期 卵巢形态学 癫痫点燃模型 多囊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 Hz角膜点燃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青 曾贵荣 欧阳冬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8,共6页
耐药性癫痫是临床上癫痫防治的重大难题。癫痫动物模型是研究癫痫发病机制及筛选抗癫痫药物和探究药物作用机制的有力工具,6Hz角膜点燃癫痫模型是一种优良的耐药性癫痫动物模型,被美国NIH推荐用于评价新药对抗耐药性癫痫的筛选工具。然... 耐药性癫痫是临床上癫痫防治的重大难题。癫痫动物模型是研究癫痫发病机制及筛选抗癫痫药物和探究药物作用机制的有力工具,6Hz角膜点燃癫痫模型是一种优良的耐药性癫痫动物模型,被美国NIH推荐用于评价新药对抗耐药性癫痫的筛选工具。然而,迄今国内外未见6Hz点燃癫痫动物模型的系统报道,现从该模型的发展历史、制作方法、症状表现、致病机制和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供一种探究耐药性癫痫发病机制和筛选耐药性癫痫治疗药物的有力工具和标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6Hz 点燃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脆弱模型在评价癫痫复发事件数据中的应用及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天娥 赵晋芳 +2 位作者 萨建 刘成芳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条件脆弱模型在癫痫复发事件数据中的应用及软件实现。方法利用癫痫复发数据构建条件脆弱模型,采用惩罚偏似然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并与共享脆弱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条件脆弱模型分析复发数据既考虑复发... 目的探讨条件脆弱模型在癫痫复发事件数据中的应用及软件实现。方法利用癫痫复发数据构建条件脆弱模型,采用惩罚偏似然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并与共享脆弱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条件脆弱模型分析复发数据既考虑复发时间的非独立性也考虑了异质性问题,可以用来评价癫痫复发临床疗效,结果解释合理,软件容易实现。结论条件脆弱模型可以较好分析复发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脆弱模型 惩罚偏似然 癫痫复发 复发事件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立消对大鼠癫痫模型脑组织中GABA Glu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勃岩 梁颖 +1 位作者 郭艳莹 祝司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50-1651,共2页
目的:通过囊立消对美解眠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脑组织中GABA、G lu含量测定,探讨囊立消的抗癫痫作用。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大鼠癫痫模型脑组织中GABA、G lu的含量。结果:该方药可使癫痫大鼠脑内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 目的:通过囊立消对美解眠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脑组织中GABA、G lu含量测定,探讨囊立消的抗癫痫作用。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大鼠癫痫模型脑组织中GABA、G lu的含量。结果:该方药可使癫痫大鼠脑内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可降低癫痫大鼠脑内G lu含量(P<0.05)。结论:囊立消可有效地改善癫痫大鼠的行为表现,囊立消具有一定的抗癫痫作用,与维持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动态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立消 大鼠癫痫模型 GABA G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