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陈皮提取物的W_(1)/O/W_(2)型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1
作者 王庭雨 沈飞 +1 位作者 赵佳伟 吴振强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135,共12页
为提高陈皮提取物(Chenpi extract,CPE)中的活性成分的封装稳定性及生物可及性,本研究以柑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明胶(Citrus soluble dietary fiber-gelatin,CSDF-G)复合物和聚蓖麻酸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制备了负载CPE的W_(1)/O/W_(2)双重乳液... 为提高陈皮提取物(Chenpi extract,CPE)中的活性成分的封装稳定性及生物可及性,本研究以柑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明胶(Citrus soluble dietary fiber-gelatin,CSDF-G)复合物和聚蓖麻酸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制备了负载CPE的W_(1)/O/W_(2)双重乳液,并探究了CSDF-G复合物和W_(1)/O/W_(2)双重乳液最佳制备条件、乳液环境耐受性以及体外消化特性。结果显示CSDF和G通过非共价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并且在pH3.5条件下结合效果最佳,形成的复合物乳化能力最强。当CSDF/G比例为3:1(w/w)、CSDF-G复合物总浓度为2%(w/v)、W_(1)/O和W_(2)比例为3:7(v/v)时,制备的W_(1)/O/W_(2)双重乳液分布均匀,粒径最小,粘弹性最强,多酚和黄酮的封装率分别达到96.82%和90.08%。此外,该条件下制备的乳液不仅在pH3.0~5.0和离子强度0~100 mmol/L的环境下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同时还对高温和紫外光照环境展现出较强的耐受能力。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乳液的双重结构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被缓慢破坏。经肠道消化后,乳液负载的CPE的多酚生物可及性较游离大豆油负载的CPE提高了33.22%。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W_(1)/O/W_(2)双重乳液具有良好的活性成分递送潜力,研究结果为新型陈皮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提取物 柑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明胶复合物 W_(1)/o/W_(2) 双重乳液 环境耐受性 生物 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_(1/3)Ni_(1/3)Co_(1/3))_(1-y)M_yO_2(M=Al,Mg,Ti)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义兵 陈白珍 +3 位作者 徐徽 石西昌 胡拥军 陈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74-1479,共6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合成锰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掺入元素M(M=Al,Mg,Ti),与锂结合生成Li(Mn1/3Ni1/3Co1/3)0.98M0.02O2材料,结果表明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掺钛量增大(0≤y≤0.15),... 采用液相共沉淀合成锰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掺入元素M(M=Al,Mg,Ti),与锂结合生成Li(Mn1/3Ni1/3Co1/3)0.98M0.02O2材料,结果表明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掺钛量增大(0≤y≤0.15),晶格畸变增大,半高宽变大,晶粒粒径增大;其中掺钛量y=0.1的材料电化学性能表现最好,以20mA/g电流充放电,在2.5~4.6V电压区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15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1/3Ni1/3co1/3)0.9Ti0.1o2 锂离子电池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阴极材料Li(Co_xAl_(1-x))O_2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延慧 郝万君 +1 位作者 陈岗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7-50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合成了锂二次电池阴极材料 Li( Cox Al1 - x) O2 ,并采用 XRD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相变过程、烧结时间对材料合成的影响及不同 Al/Co比掺杂对材料相变的影响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研究表明 ,材料结构随 Al固溶度的增大及...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合成了锂二次电池阴极材料 Li( Cox Al1 - x) O2 ,并采用 XRD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相变过程、烧结时间对材料合成的影响及不同 Al/Co比掺杂对材料相变的影响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研究表明 ,材料结构随 Al固溶度的增大及温度的升高呈现出 a轴缩短 ,c轴伸长的趋势 .材料晶相稳定温度在60 0~ 90 0℃之间 ,烧结时间在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阴极材料 溶胶-凝胶 li(CoxAl1-x)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Li(Ni_(1-x)Co_x)O_2结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谷亦杰 吴惠康 +3 位作者 麻向阳 周恒辉 魏清 常文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4-497,共4页
LiNi1-xCoxO2 with x=0.1, 0.2, 0.3, 0.5 and 1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mixed solution of Ni- and Co-salt in NaOH. The structure of LiNi1-xCoxO2 was analyzed by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 cell const... LiNi1-xCoxO2 with x=0.1, 0.2, 0.3, 0.5 and 1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mixed solution of Ni- and Co-salt in NaOH. The structure of LiNi1-xCoxO2 was analyzed by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 cell constants a and c decrease as the Co content increases. Although the change of unit cell constants can reflect the substitution of Co ions with Ni ions in the lab, the splits of the pairs of (006), (102) and (108), (110) in the XRD pattern can not reflect the presence of Ni2+ in the lithium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li(Ni1-xCox)o2 Ni^2+与li^+有序性 Ni-o八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_(1-2x)Mg_xAl_xO_2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廖力 王先友 +2 位作者 罗旭芳 王希敏 卓海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g、Al掺入Li(Ni1/3Co1/3Mn1/3)O2后降低了材料的阳离子混排程度,且晶胞参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合成材料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0.5mm。在充放电倍率为0.1C和电压范围为3.0"4.3V的条件下,与未掺杂样品相比,Mg-Al复合掺杂的样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容量保持率。当x#0.02时,复合掺杂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53mAh/g和93.0%,2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3.4%。因此Mg-Al复合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是很有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Mg-Al共掺杂 容量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对Li(Al_yCo_(1-y))O_2材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郝万君 陈岗 史延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报道了在 80 0℃烧结制备的新型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1-y)O2 (y =0 ,0 .11)的X射线衍射结果和由此而揭示的结构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 ,y≤ 0 .5时 ,材料呈单相 ,0 .6≤ y≤ 0 .9时 ,材料呈两相[Li(AlyCo1-y)O2 ,γ LiAlO2 ]共存状态... 报道了在 80 0℃烧结制备的新型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AlyCo1-y)O2 (y =0 ,0 .11)的X射线衍射结果和由此而揭示的结构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 ,y≤ 0 .5时 ,材料呈单相 ,0 .6≤ y≤ 0 .9时 ,材料呈两相[Li(AlyCo1-y)O2 ,γ LiAlO2 ]共存状态 ,y =1时 ,材料又呈单相 ,为γ LiAlO2 相 .Li(AlyCo1-y)O2 材料中y值 的上限即Al的最大固溶度在 0 .5左右 .在单相区 (y≤ 0 .5 ) ,随着Al掺杂的增多 ,Li(AlyCo1-y)O2 材料晶格结构参数发生变化 ,a轴缩短 ,c轴变长 ,c/a比基本呈线性增加 ,材料的层状属性更加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XRD 结构 锂二次电池 钴酸锂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球形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1/3)Co_(1/3)Mn_(1/3))O_2(x=0.2、0.4、0.6)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越 徐盛明 +2 位作者 翁雅青 黄国勇 李林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78-2881,2887,共5页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的化学组分与其理论含量相同,随着x的增大,材料的粒度变小,在电压范围为2.5~4.6V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时,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随着x值减小而增加,且当x=0.2时,材料在不同倍率条件下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 3co1 3Mn1 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O2结构锂锰氧化物Li_(0.60)[Mg_xCo_yMn_(1-x-y)]O_2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卫敏 张灏 +1 位作者 杨文胜 段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分别制备了双复合锂锰氧化物Li0.60犤MgxMn1-x犦O2(0.05≤x≤0.15)和三复合锂锰氧化物Li0.60犤MgxCoyMn1-x-y犦O2(x=0.05,0.05≤y≤0.20),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晶体结构。着重研究了以下条件对晶体结构的影响:(1...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分别制备了双复合锂锰氧化物Li0.60犤MgxMn1-x犦O2(0.05≤x≤0.15)和三复合锂锰氧化物Li0.60犤MgxCoyMn1-x-y犦O2(x=0.05,0.05≤y≤0.20),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晶体结构。着重研究了以下条件对晶体结构的影响:(1)复合金属氧化物与Na2CO3化学计量比(前驱体制备);(2)Mg元素添加量(双复合体系);(3)Co元素添加量(三复合体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产物的晶体形貌,呈现为不规则片状和棒状结构,粒径尺寸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材料 li0.60[MgxCoyMn1-x-y]o2 制备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Li_2MnO_3-0.5LiMn_(1/3)Ni_(1/3)Co_(1/3)O_2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力臻 席菲 +1 位作者 谷书华 高海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采用球磨流变相辅助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0.5Li2MnO3-0.5LiMn1/3Ni1/3Co1/3O2材料,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材料属于R-3m空间群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颗粒结晶完整,95%的颗粒粒径在18.39... 采用球磨流变相辅助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0.5Li2MnO3-0.5LiMn1/3Ni1/3Co1/3O2材料,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材料属于R-3m空间群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颗粒结晶完整,95%的颗粒粒径在18.39μm以内。在4.8-2.0 V充放电,材料的0.05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50.9 mAh/g,库仑效率为70.1%,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完成结构重整;0.20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4.4 mAh/g,2.00 C放电比容量为136.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 5li2Mno3-0 5liMn1 3Ni1 3co1 3o2 流变相 倍率性能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共掺杂对Li_(1.1)(Ni_(1/3)Co_(1/3)Mn_(1/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力 王先友 +2 位作者 罗旭芳 卓海涛 王希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24-72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层状Li1.1[Ni1/3Co1/3Mn(1/3-x)Mgx]O2-yFy(0≤x≤0.04,0≤y≤0.04)。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掺杂元素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层状Li1.1[Ni1/3Co1/3Mn(1/3-x)Mgx]O2-yFy(0≤x≤0.04,0≤y≤0.04)。通过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掺杂元素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氟掺杂后的样品具有单相的典型六方晶系结构,合成材料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在充放电倍率为0.1 C和电压范围为3.0 ̄4.3 V的条件下,与未掺杂样品相比,Li1.1[Ni1/3Co1/3Mn(1/3-0.04)Mg0.04]O2-0.04F0.04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58 mAh/g和91.3%,2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2.1%。Li1.1[Ni1/3Co1/3Mn(1/3-0.04)Mg0.04]O2-0.04F0.04是一种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1.1[Ni1/3co1/3Mn(1/3-x)Mgx]o2-yFy 共掺杂 溶胶-凝胶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Li_(1.2)Mn_(0.4+x)Ni_xCr_(0.4-2x)O_2及其结构与电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茜 贺诗词 +5 位作者 刘伟伟 方国清 金子信悟 杨裕生 郑军伟 李德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01-2507,共7页
利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富锂三元正极材料Li1.2Mn0.4+xNixCr0.4-2xO2(x=0,0.05,0.10,0.15,0.20,以下简称为SD1-SD5),并利用XRD,XPS,ICP,TEM,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结构,元素价态,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表征。SD1-SD5... 利用喷雾干燥法合成了富锂三元正极材料Li1.2Mn0.4+xNixCr0.4-2xO2(x=0,0.05,0.10,0.15,0.20,以下简称为SD1-SD5),并利用XRD,XPS,ICP,TEM,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结构,元素价态,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表征。SD1-SD5系列样品都具有层状结构,其所含的Cr元素为Cr^6+和Cr^3+共存,而Ni元素价态为+2.5价,Mn元素为+4价。SDl。SD4样品中由于存在非晶态的Li2CrO4,导致样品表现出强烈的吸湿性。这个问题可通过水洗处理来解决,且水洗处理对于改善该系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明显的效果。SD1-SD5系列样品中,SD1与SD4样品电化学性能较好,以20mA·g^-1。的放电电流密度,在4.8—2.0V电压区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47和220mA·h·g^-1,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3%和78%。高温条件下SD1和SD4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增大为256和237mA·h·g^-1,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3%和99%。将充放电电压扩展为5.0~2.0V时,SD4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307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水洗处理 元素价态 电化学性能 li1 2Mn0 4+xNixCr0 4-2xo2 固溶体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软模板法制备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海燕 黄可龙 +1 位作者 刘素琴 罗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90-2096,共7页
在溶胶凝胶法中引入了软模板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制备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电镜法(SEM),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750℃下煅... 在溶胶凝胶法中引入了软模板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制备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电镜法(SEM),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750℃下煅烧12h加入或不加SDS都能得到结晶较好具有六方层状α-NaFeO2结构的LiNi1/3Co1/3Mn1/3O2。SEM显示引入SDS辅助制备的目标材料颗粒细小,约60-300nm,分散均匀,部分颗粒呈类球状形貌。而没有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材料粒径范围约250-600nm,并且部分颗粒有团聚现象。在2.8-4.3V(vs Li/Li^+),0.5C倍率下,SDS辅助制备和没有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6.8、123.4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0.3%.73.8%。2C和5C下的充放电测试结果都显示SDS的加入能有效改善材料的倍率性能。归因于颗粒更细小,分散更均匀及较小的晶胞体积,SDS辅助制备的材料电荷传递阻抗远小于无表面活性剂辅助制备的材料是其倍率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3co1/3MN1/3o2 溶胶凝胶-软模板法 十二烷基磺酸钠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i_2MnO_3-(1-x)LiNi_(0.7)Co_(0.3)O_2的低温燃烧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保明 叶乃清 +2 位作者 马真 韩建峰 徐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5-1841,共7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7Co0.3O2,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合成条件和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具有α...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7Co0.3O2,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合成条件和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的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球状形貌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回火温度850℃,回火时间20 h;Li2MnO3的最佳配比为x=0.7。在此条件下合成的0.7Li2MnO3-0.3LiNi0.7Co0.3O2,最高放电比容量达到263.1 mAh.g-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xli2Mno3-(1-x)liNi0 7Co0 3o2 低温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B_2O_3-SiO_2玻璃对Ca[(Li_(1/3)Nb_(2/3))_(0.95)Zr_(0.15)]O_(3+δ)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钢 周东祥 龚树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共3页
研究了ZnO-B2O3-SiO2(ZBS)玻璃对陶瓷的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ZBS的掺入能有效降低Ca[(Li1/3Nb2/3)0.95Zr0.15]O3+δ陶瓷体系的烧结温度150-200℃,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ZBS掺入量增加及烧结温度的提高,由负值... 研究了ZnO-B2O3-SiO2(ZBS)玻璃对陶瓷的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ZBS的掺入能有效降低Ca[(Li1/3Nb2/3)0.95Zr0.15]O3+δ陶瓷体系的烧结温度150-200℃,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ZBS掺入量增加及烧结温度的提高,由负值向正值方向移动。在1000℃,掺入质量分数7wt%的ZBN,陶瓷微波介电性能最佳:εr=31.1,Qf=9550GHz,Tf=-8.9ppm/℃,在960℃烧结4小时,可获得介电性能为:εf=28.6,Qf=641OGHz,Tf=-9.8ppm/℃陶瓷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1/3Nb2/3)0.95Zr0.15]o3+δ陶瓷 低温烧结 ZBS玻璃 微波介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1+2x)Zn_(1-x_PO_4的合成及其锂离子的导电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密英 宋秀芹 陈汝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8-332,共5页
以Li2 CO3,ZnO和NH4 H2 PO4 为原料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和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Li1+2xZn1-xPO4 (x =0~ 0 .5 )的固体粉末和烧结体。对合成材料作了DTA ,TG ,XRD和SEM等分析 ,并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样品的导电性。实验结果... 以Li2 CO3,ZnO和NH4 H2 PO4 为原料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和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组成为Li1+2xZn1-xPO4 (x =0~ 0 .5 )的固体粉末和烧结体。对合成材料作了DTA ,TG ,XRD和SEM等分析 ,并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样品的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固相合成方法相比 ,溶胶凝胶法可以使样品合成温度降低约 40 0℃ ,并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2xZn1-xPo4 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 固相合成 离子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1.15-x)Ni_(0.33)Co_(0.33)Mn_(0.33)O_(2+δ)溶胶-凝胶法合成、表征及合成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爱东 黄可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7-402,共6页
以可溶性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六方层状结构的Li1.15-xNi0.33Co0.33- Mn0.33O2+δ(LNCMO)固溶体.用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测试等表征了其结构、形貌、过渡金属元素... 以可溶性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六方层状结构的Li1.15-xNi0.33Co0.33- Mn0.33O2+δ(LNCMO)固溶体.用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测试等表征了其结构、形貌、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价态及电化学性能,结合热重-差热分析(TG-DTA)及变温过程XRD结果分析了合成机理.950℃样品以 0.1mA/cm2的电流密度在2.5-4.5V间首次放电容量为190mAh/g,循环10次后为180mAh/g, 表明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前驱物在较低温度下分解即可形成层状LNCMO主相,高温焙烧不仅可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而且能显著提高其结晶性,固溶体的形成可分为以下三步: (1)前驱物氧化分解的同时生成Li-Ni-Co-Mn-O固溶体;(2)残余的Li2CO3分解产生Li2O; (3)表面的Li2O逐步扩散到固溶体内部,形成单相Li-Ni-Co-Mn-O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15-xNi0.33Co0.33Mn0.33o2 溶胶-凝胶法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铁及40Cr钢在熔融LiCl-10%Li_2O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旭 屈献永 +3 位作者 祝美丽 李海英 刘瑞岩 张俊善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4-247,共4页
采用浸没法腐蚀实验研究了纯铁及40Cr在750℃下,熔融LiCl10Li2O(%,质量分数)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纯铁和40Cr在750℃熔融LiCl10%Li2O中的腐蚀产物均为LiFeO2,腐蚀减重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40Cr的腐蚀减重略低于纯铁。在本... 采用浸没法腐蚀实验研究了纯铁及40Cr在750℃下,熔融LiCl10Li2O(%,质量分数)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纯铁和40Cr在750℃熔融LiCl10%Li2O中的腐蚀产物均为LiFeO2,腐蚀减重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40Cr的腐蚀减重略低于纯铁。在本实验条件下,奥氏体的耐蚀性能优于铁素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铁 40CR钢 liC1-10%li2o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xLi_((1/3)-(x/3))Mn_((2/3)-(2x/3))]O_2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红 徐春艳 +1 位作者 魏英进 王春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3-826,共4页
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了Li[CoxLi1/3-x/3Mn2/3-2x/3]O2(x=0.1,0.2,0.3,0.4,0.5)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Co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对不同组分的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 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了Li[CoxLi1/3-x/3Mn2/3-2x/3]O2(x=0.1,0.2,0.3,0.4,0.5)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Co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对不同组分的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x=0.5时,样品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Coxli1/3-x/3Mn2/3-2x/3]o2 RAMAN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微波法制备Li_(1+x)Mn_2O_y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国防 凌翠霞 乔庆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47-350,共4页
以LiNO3和MnNO3为原料,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后,利用微波加热法,在750℃条件下保温20min,合成了Li1+xMn2Oy。利用XRD和FTIR分析手段,研究了锂掺杂量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质。XRD和FTIR实验说明,适... 以LiNO3和MnNO3为原料,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后,利用微波加热法,在750℃条件下保温20min,合成了Li1+xMn2Oy。利用XRD和FTIR分析手段,研究了锂掺杂量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质。XRD和FTIR实验说明,适量的锂离子掺杂不改变材料的立方尖晶石结构;充放电实验显示,Li1.04Mn2O4.056是比较理想的电极材料,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18.6mAh/g,5次循环后的容量损失率也仅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li1+XMn2o 溶胶-凝胶-微波法 掺杂 电化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X]e^(-[1])(X=FH,OH_2,NH_3)的光电性质从头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洪涛 韩奎 李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68-1472,共5页
在MP2理论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系列计算了一价阴离子van der Waals复合物[Li…X]e^(-[1])(X=FH,OH_2,NH_3)的偶极矩(μ)、平均极化率(α)以及平均一阶超极化率(β),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比较了价电子对复合... 在MP2理论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系列计算了一价阴离子van der Waals复合物[Li…X]e^(-[1])(X=FH,OH_2,NH_3)的偶极矩(μ)、平均极化率(α)以及平均一阶超极化率(β),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比较了价电子对复合物一阶超极化率的贡献.在MP4(SDQ)/6-311++G(2df,2pd)水平上计算得到[Li…FH]e^(-[1])的μ=2.5633 a.u.,α=1.0476×10~3 a.u.,β=1.0948×10~5 a.u.;[Li…OH_2]e^(-[1])的μ=2.3204 a.u.,α=1.2201×10~3 a.u.,β= 2.1410×10~5 a.u.;[Li…NH_3]e^(-[1])的μ=2.4687 a.u.,α=1.4817×10~3 a.u.,β=3.4040×10~5 a.u.,计算结果表明,三种一价阴离子复合物分子均具有非常大的一阶超极化率,而一个价电子对复合物的一阶超极化率的贡献超过1.0×10~5 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一阶超极化率 从头算 )(X=FH oH_2 NH_3) Ho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