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丁二腈拓宽Li/CFx一次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宁 罗振亚 +4 位作者 张庆丰 潘俊安 袁铜 杨颖 谢淑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43-453,共11页
在锂离子一次电池中,氟化碳(CFx)正极因具备高能量密度而广受关注。然而,低温下CFx正极的放电比容量急剧衰减。本研究采用丁二腈(SN)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提高了-20℃~60℃宽温范围内的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0.5C倍率放电时,60℃、40℃... 在锂离子一次电池中,氟化碳(CFx)正极因具备高能量密度而广受关注。然而,低温下CFx正极的放电比容量急剧衰减。本研究采用丁二腈(SN)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提高了-20℃~60℃宽温范围内的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0.5C倍率放电时,60℃、40℃、25℃、0℃、-10℃和-20℃的放电比容量分别是869.9 mA·h/g、801.9 mA·h/g、761.8 mA·h/g、527.3 mA·h/g、299.4 mA·h/g、140.7 mA·h/g,明显高于无添加剂的放电比容量792 mA·h/g、766.6 mA·h/g、723.6 mA·h/g、398.8 mA·h/g、207 mA·h/g、137.7 mA·h/g。由于丁二腈参与了固体电解质中间相的形成,有效地降低了电化学阻抗,加快了放电反应动力学,改善了电池的低温电化学性能。同时,SN改善了低温下电解液与隔膜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Li+的迁移扩散速率。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低黏度的电解液体系,拓宽了Li/CFx一次电池在宽温域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fx一次电池 丁二腈 电解液 宽温域 放电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掺杂对铜锌锡硫硒太阳电池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申绪男 张超 黄洪昌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53,共5页
开展了基于二甲基亚砜溶剂体系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锌锡硫硒薄膜中掺杂Li的相关研究。对不同Li掺杂量的CZTSSe薄膜分别进行了表截面形貌、晶体结构、成分比例测试,结果表明:在CZTSSe薄膜中掺杂Li可以提升薄膜的结晶质量,且随着Li掺杂量... 开展了基于二甲基亚砜溶剂体系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锌锡硫硒薄膜中掺杂Li的相关研究。对不同Li掺杂量的CZTSSe薄膜分别进行了表截面形貌、晶体结构、成分比例测试,结果表明:在CZTSSe薄膜中掺杂Li可以提升薄膜的结晶质量,且随着Li掺杂量的增加,结晶质量变好。分析原因为,高温硒化过程中形成的Li_(2)Se相辅助生长改善了薄膜的结晶质量,抑制了ZnCu和SnCu等施主能级缺陷生成。但是,同样发现在Li/Cu摩尔比为1%~10%之间存在阈值,过量的Li并不能进入晶格而富集在晶界处。对不同Li掺杂的CZTSSe薄膜进行太阳电池的制备,结果表明Li/Cu为1%的太阳电池具有最高的转换效率,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硒 li掺杂 li_(2)Se相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电池行业运行情况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海波 张春强 +5 位作者 林虹 黄倩 宋文龙 蔡军全 马小利 曹国庆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讨论我国电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24年我国电池产销量、出口量与进口量情况,讨论废旧电池产生量与再生处理情况、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进展。2024年我国化学电源总产量约716.23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约1175 GW·h,同比增... 讨论我国电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24年我国电池产销量、出口量与进口量情况,讨论废旧电池产生量与再生处理情况、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进展。2024年我国化学电源总产量约716.23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产量约1175 GW·h,同比增加32.6%;碱性锌锰电池产量约205.8亿只;普通锌锰电池产量约178.77亿只;燃料电池配套电动汽车销量5088辆。2024年铅蓄电池产量约283 GW·h;太阳能电池产量684.95 GW,同比增长15.7%。半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形成批量产销。2024年电池出口总量约456.61亿只,电池进口总量约25.45亿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铅蓄电池 锌锰电池 太阳能电池 燃料电池 电池回收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O_2+CF_x)电池放电发热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长冬 陈雪梅 +1 位作者 王兴贺 孟宪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2-1834,共3页
通过加入不同比例CFx的Li/(MnO2+CFx)电池的比热容值和放电温升测试,总结了CFx含量与电池放电温升的关系,计算了电池放电的发热功率。电池放电温度变化明显分为MnO2阶段和CFx阶段,CFx阶段发热功率是MnO2阶段发热功率的4~5倍。同时,随... 通过加入不同比例CFx的Li/(MnO2+CFx)电池的比热容值和放电温升测试,总结了CFx含量与电池放电温升的关系,计算了电池放电的发热功率。电池放电温度变化明显分为MnO2阶段和CFx阶段,CFx阶段发热功率是MnO2阶段发热功率的4~5倍。同时,随着CFx含量的增加,电池的比热容值略有增加,CFx阶段的放电温升随放电电流上升表现出明显差异。发热功率P与放电电流I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调整MnO2与CFx混合比例可以降低发热功率,并存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O2+cfx)电池 放电温升 cfx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能氟化碳材料及Li/CF_x电池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阳晓霞 段征 +2 位作者 金晶龙 王燕 王希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61-1162,1170,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多种手段表征了一款高比能氟化碳材料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电导率等特性,并采用软包装电池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氟化碳材料电导率数量级为10^(-9) S/...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多种手段表征了一款高比能氟化碳材料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电导率等特性,并采用软包装电池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氟化碳材料电导率数量级为10^(-9) S/cm,电池倍率和低温性能稍差,经55℃存储一年后容量衰减非常小,容量保持率达到98%;通过严苛的短路、充电、过放电、针刺和挤压安全实验,安全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碳 锂氟化碳电池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O_2+CF_x)电池在贮存中产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雪梅 孟宪玲 +2 位作者 王九洲 陈笛 王兴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0-1801,1842,共3页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热失重实验,分析了Li/(MnO2+CFx)电池在贮存中产生气体的种类、产气机理、产气的关键因素。发现电池产生气体的成分主要是H2和CO2,产气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分存在,其次是原材料本身的特性,通过原材料的处理无法解决电池...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热失重实验,分析了Li/(MnO2+CFx)电池在贮存中产生气体的种类、产气机理、产气的关键因素。发现电池产生气体的成分主要是H2和CO2,产气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分存在,其次是原材料本身的特性,通过原材料的处理无法解决电池贮存过程中的产气问题,而通过电池预放电可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O2+cfx)电池 产气 预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FeS_2溶盐热电池放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志坚 黄英华 +3 位作者 李志友 段伟 曲选辉 黄伯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研究了67%(质量百分数)Li-B合金/KCl-LiCl/FeS2系列热激活单电池在不同放电温度、电流密度和电解质用量的情况下的恒流放电特征,对影响放电容量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电流密度时(小于200m... 研究了67%(质量百分数)Li-B合金/KCl-LiCl/FeS2系列热激活单电池在不同放电温度、电流密度和电解质用量的情况下的恒流放电特征,对影响放电容量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电流密度时(小于200mA)减少电解质用量,大电流密度时(大于200mA)增加电解质用量,并在500℃~550℃之间放电,可以获得较高的放电容量,本试验中最大放电容量为6552C/g,其总锂量的利用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li-B合金 FeS2 放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钴及其衍生物对Li/SOCl_2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占位 宋艳虹 +1 位作者 车兔林 赵建社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通过恒电阻放电实验研究了酞菁钴[Co(Ⅱ)Pc]及其衍生物[Co(Ⅱ)TcaPc、Co(Ⅱ)TcPc、Co(Ⅱ)TeaPc、Co(Ⅱ)OcPc和Co(Ⅱ)CcPc]对Li/SOCl2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取代基及其数量的酞菁钴配合物对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对放电电压... 通过恒电阻放电实验研究了酞菁钴[Co(Ⅱ)Pc]及其衍生物[Co(Ⅱ)TcaPc、Co(Ⅱ)TcPc、Co(Ⅱ)TeaPc、Co(Ⅱ)OcPc和Co(Ⅱ)CcPc]对Li/SOCl2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取代基及其数量的酞菁钴配合物对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对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Co(Ⅱ)CcPc共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钴 li/SOCL2电池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Mo对Li_(1+x)V_3O_8物相和高温阴极放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曹笃盟 李志友 周科朝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6-770,共5页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i1+xV3-yMoyO8(0≤y≤0.6)并对其进行了500℃和550℃时的放电性能测试。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掺杂Mo对Li1+xV3O8物相的影响,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粉末的形貌,用函数记录仪记录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y>0.2...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i1+xV3-yMoyO8(0≤y≤0.6)并对其进行了500℃和550℃时的放电性能测试。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掺杂Mo对Li1+xV3O8物相的影响,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粉末的形貌,用函数记录仪记录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y>0.2时,物相为Li1+xV3O8和V2O5;当y≤0.2时,物相为Li1+xV3O8;掺杂Mo后的粉末形貌基本不发生变化;当放电电流密度为100 mA/cm2,终止电压为1.8 V时,Mo的掺杂使Li1+xV3O8在500℃的最高电压提高约0.3 V,比容量提高约300 A.s/g;550℃时嵌入Li+的量最多可达x=3.8,接近Li1+xV3O8嵌锂量的理论值x=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xV3O8 热电池 钼掺杂 比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OCl_2电池的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一平 周国定 +3 位作者 葛红花 徐茂德 王庆杰 钱顺友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Li/SOCl2电池贮存过程中和放电前后锂电极、碳电极和电池的阻抗变化。结果表明,在开路电位下,随贮存时间的增加,锂电极阻抗逐渐增大,约9 d后达到基本稳定,碳电极阻抗大致不变;放电前,锂电极的阻抗约为碳电极的5倍,... 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Li/SOCl2电池贮存过程中和放电前后锂电极、碳电极和电池的阻抗变化。结果表明,在开路电位下,随贮存时间的增加,锂电极阻抗逐渐增大,约9 d后达到基本稳定,碳电极阻抗大致不变;放电前,锂电极的阻抗约为碳电极的5倍,直接影响着放电性能;贮存12 d的电池以3 mA放电后,锂电极的膜电阻由放电前的413.8Ω减小到5.2Ω,而碳电极的阻抗增大了约1个数量级;放电过程中碳电极阻抗逐渐增大,最终阻止了电池的放电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OCL2电池 交流阻抗 电池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LiFePO_4电池高温储存后的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佳 廖文俊 +1 位作者 曾乐才 夏保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2-305,共4页
研究了石墨/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高温(55±2℃)储存后的性能。以25%~75%荷电态(SOC)储存时,电池和LiFePO4电极的容量均为先略有增加、后衰减,容量达到最高点时,LiFePO4电极的阻抗减小,动力学性能提高,对性能变化... 研究了石墨/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高温(55±2℃)储存后的性能。以25%~75%荷电态(SOC)储存时,电池和LiFePO4电极的容量均为先略有增加、后衰减,容量达到最高点时,LiFePO4电极的阻抗减小,动力学性能提高,对性能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原因是脱锂态储存时LiFePO4和FePO4体积差引起的内应力,使两相的晶粒发生分裂,产生新鲜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liFePO4) 储存 晶胞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分散剂对高倍率LiFePO_4锂离子蓄电池性能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文刚 高俊奎 刘兴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1-672,687,共3页
采用粒度分析、流变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等技术研究了PVP分散剂添加量对LiFePO4正极浆料粒度分布及流变性的影响规律。通过配方优化,制作高倍率放电18650型LiFePO4锂离子电池,并对其循环及倍率等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采用粒度分析、流变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等技术研究了PVP分散剂添加量对LiFePO4正极浆料粒度分布及流变性的影响规律。通过配方优化,制作高倍率放电18650型LiFePO4锂离子电池,并对其循环及倍率等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VP加入量的提高,浆料的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浆料的粒度则先减小后增大,PVP加入量在0.4%~0.8%时,可达到最优的浆料分散效果。用PVP含量0.6%的LiFePO4正极浆料制作容量为1.1 Ah的18650电池表现出优异的高倍率放电及循环性能,在1.5 A充10 A放的条件下,9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0%以上,优于未使用PVP分散剂的传统磷酸铁锂电池;30 A高倍率放电容量可达到标称容量的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倍率 磷酸铁锂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对LiVPO_4F的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胜奎 尹周澜 +2 位作者 王志兴 郭华军 李新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9-450,共2页
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正极材料LiVPO4F,利用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球磨对LiVPO4F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球磨的样品不能合成单相的LiVPO4F;球磨1 h和2 h合成的LiVPO4F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 mAh/g和130 mA... 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正极材料LiVPO4F,利用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球磨对LiVPO4F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球磨的样品不能合成单相的LiVPO4F;球磨1 h和2 h合成的LiVPO4F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7 mAh/g和130 mAh/g,库仑效率分别为84.8%和87.2%,5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率分别为16.2%和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VPO4F 碳热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LiFePO_4电池储存性能的XRD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佳 廖文俊 +1 位作者 曾乐才 夏保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09-1913,共5页
通过充放电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石墨/LiFePO4电池高温储存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以25%,75%SOC储存过程中,电池的容量表现出一个先略有增加后衰减的过程;为了研究其机理,首次采用泽温的无标样法定量... 通过充放电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石墨/LiFePO4电池高温储存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以25%,75%SOC储存过程中,电池的容量表现出一个先略有增加后衰减的过程;为了研究其机理,首次采用泽温的无标样法定量计算研究储存前后LiFePO4脱嵌锂过程的结构变化,发现,储存前,LiFePOJFePO4相变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储存后这一滞后减小。其原因可能在于,LiFePO4以脱锂态储存时,材料颗粒中LiFePO4和FePO4两相共存。由于两相问的体积差。两相界面上存在内应力,使两相晶粒沿着界面方向分裂。从而产生新鲜界面,同时。这也达到减小颗粒粒度的效果。因此储存后充放电过程中LiFePO4材料的LiFePO4/FePO4相变的滞后性减小,电池的容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储存 晶胞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S_2(天然)中FeS_2的结构和放电机理的“穆谱”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林治 王福合 +4 位作者 杨书廷 马淑惠 丁立 张明春 陈立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报导了对天然黄铁矿的优选、提纯及X射线衍射、热重、磁性分析结果,对提纯后的黄铁矿及其作为Li/FcS_2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放电后进行了穆斯堡尔谱测定.根据黄铁矿的结构参数和反磁性性质,推测出结构中Fc-S、S-S键... 本文报导了对天然黄铁矿的优选、提纯及X射线衍射、热重、磁性分析结果,对提纯后的黄铁矿及其作为Li/FcS_2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放电后进行了穆斯堡尔谱测定.根据黄铁矿的结构参数和反磁性性质,推测出结构中Fc-S、S-S键均为共价键;穆谱证明放电后产物中有Li_2FeS_2、Li_3Fe_2S_4及α-Fe等存在,据此,认为中间产物为Li_2FeS_2、晶粒-S—Fe-S—Li等,讨论了改善天然黄铁矿放电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结构 穆斯堡尔谱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OCl_2电池漏液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坚 刘慎中 贾丽娜 《电池》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6-79,共4页
本文观察了小型Li/SOCl_2电池在200℃贮存后的漏液情况。结果显示:不锈钢外壳与上盖间的焊接质量较好;而连接极柱和上盖的玻璃陶瓷绝缘子质量相对较差。由于微裂隙的存在使该绝缘子在温度、压力、应力腐蚀以及自身内部的气泡作用下产生... 本文观察了小型Li/SOCl_2电池在200℃贮存后的漏液情况。结果显示:不锈钢外壳与上盖间的焊接质量较好;而连接极柱和上盖的玻璃陶瓷绝缘子质量相对较差。由于微裂隙的存在使该绝缘子在温度、压力、应力腐蚀以及自身内部的气泡作用下产生裂纹,引起漏液并最终导致电池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漏液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扣式Li-MnO_2蓄电池的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金成 梁新波 周震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为了填补微型Li-MnO2扣式蓄电池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采用掺Bi改性的锂锰复合氧化物(CDMO)作为活性物质,选用合适的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研制出了ML621型3V级扣式Li-MnO2蓄电池,具有工艺简单、放电电压稳定、内阻小、循环性好等特点,基本上... 为了填补微型Li-MnO2扣式蓄电池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采用掺Bi改性的锂锰复合氧化物(CDMO)作为活性物质,选用合适的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研制出了ML621型3V级扣式Li-MnO2蓄电池,具有工艺简单、放电电压稳定、内阻小、循环性好等特点,基本上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的性能,可以用作记忆体备份电源等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扣式li-MnO2蓄电池 负极材料 电解液 正极材料 循环伏安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池行业运行情况
18
作者 王海波 钱飞宏 +5 位作者 林虹 张春强 金永根 蔡军全 马小利 曹国庆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0-667,共8页
讨论我国电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池产销量、出口量与进口量情况,讨论废旧电池产生量与再生处理情况。2025年1—6月,我国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产量约697.3 GW·h,同比增长为60.4%,预测全年产量1364 GW·h... 讨论我国电池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池产销量、出口量与进口量情况,讨论废旧电池产生量与再生处理情况。2025年1—6月,我国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产量约697.3 GW·h,同比增长为60.4%,预测全年产量1364 GW·h;铅蓄电池产量约150 GW·h,预测全年产量300 GW·h;锌锰电池等一次电池产量194亿只;太阳能电池产量370.19 GW,同比增长18.2%;化学电源出口总量约179.7亿只,进口总量11.1亿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铅蓄电池 锌锰电池 太阳能电池 燃料电池 废旧电池 回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AK及LI-LAK细胞对S_(180)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
19
作者 钟瑜 张春雪 +2 位作者 谢琪璇 潘善培 刘学高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61-63,共3页
用LAK和LI-LAK两种细胞进行S180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人LAK细胞及LI-LAK细胞有明显的体内抗S180肉瘤作用,S180荷瘤鼠存活期显著延长,其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45.3和49.6d,且部分可完全治愈;而未用药的对照组鼠只平... 用LAK和LI-LAK两种细胞进行S180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人LAK细胞及LI-LAK细胞有明显的体内抗S180肉瘤作用,S180荷瘤鼠存活期显著延长,其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45.3和49.6d,且部分可完全治愈;而未用药的对照组鼠只平均存活21.1d,仅用IL-2治疗的荷瘤鼠平均存活时间为35.9d。同时可知,两实验组中两种细胞作用程度相差不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LAK细胞 li-LAK细胞 白细胞介素2 S180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细胞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20
作者 黄晓林 曹红 +3 位作者 欧阳巧凤 沈瑞麟 李春 吴廷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6-161,169,共7页
采用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液芯微胶囊技术制备微囊化产紫青霉细胞(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研究其制备条件及其催化性能,考察不同因素对微囊化细胞直径、机械强度、破损率、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羧甲基纤维... 采用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液芯微胶囊技术制备微囊化产紫青霉细胞(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研究其制备条件及其催化性能,考察不同因素对微囊化细胞直径、机械强度、破损率、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4%、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2%、Ca Cl2的浓度为1.0%、固化过程Ca Cl2浓度为0.5%及加菌量为3.0%的条件下,制得的微囊化细胞在重复利用9次后,相对活性仍达到56.9%,显示出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操作稳定性。本文为高效生物转化甘草酸合成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 产紫青霉细胞 甘草酸 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