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介质环境模型研究太湖藻类生物量对POPs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信安 吴方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7,共5页
本文以太湖为研究对象 ,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不同藻类生物量对 p,p′- DDT、六氯苯和六六六在太湖沉积相和水相中分布的影响。计算中选取多介质环境模型中的 L evel 模型 ,并把该模型中悬浮相中的藻类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生物相。计算结果能... 本文以太湖为研究对象 ,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不同藻类生物量对 p,p′- DDT、六氯苯和六六六在太湖沉积相和水相中分布的影响。计算中选取多介质环境模型中的 L evel 模型 ,并把该模型中悬浮相中的藻类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生物相。计算结果能真实反映 POPs在太湖中的分布。藻类生物量的变化对太湖中 POPs在水相和沉积相的分布影响非常大。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得出除去太湖水团中的POPs的最佳时机是每次藻华后藻类大量死亡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levelⅲ模型 藻类生物量 太湖 PO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PAHs多介质归趋模拟 被引量:9
2
作者 廖婷 邢新丽 +4 位作者 石明明 刘威杰 程铖 胡天鹏 祁士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8-155,共8页
选择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控污染物NaP(萘)、Phe(菲)、Fla(荧蒽)、BaA(苯并[a]蒽)、Chr(屈)、Pyr(芘)和BaP(苯并[a]芘)7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evelⅢ逸度模型对神农架大九湖地区PAHs... 选择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控污染物NaP(萘)、Phe(菲)、Fla(荧蒽)、BaA(苯并[a]蒽)、Chr(屈)、Pyr(芘)和BaP(苯并[a]芘)7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evelⅢ逸度模型对神农架大九湖地区PAHs多介质归趋进行了模拟,并利用神龙架大九湖大气、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PAHs的实际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将气候因素(温度、降水)对环境介质中PAHs转化的影响整合进模型中,探讨了气候变化对PAHs归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研究区PAHs监测值吻合良好,说明模型参数的选取合理可靠;不同PAHs的相间迁移通量具有一定差异,2环和3环PAHs则以沉积物向水体、水体向大气迁移为主,表现出由沉积物向水体和大气释放的特点,而4环和5环PAHs以大气向土壤和水体向沉积物迁移为主,体现出由大气向土壤和沉积物沉降的特点;温度与水-气、土-气和水-沉积物界面交换净通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与水-气、土-气界面交换净通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与水-沉积物界面交换净通量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应重视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土壤、水体、沉积物的内源释放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l逸度模型 大九湖 多环芳烃 多介质归趋 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