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domesticated Lepista sordida primordium differentiation 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ubsequent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he pileus and stipe
1
作者 Xiuqing Yang Meijie Liu +7 位作者 Yanjiao Zhang Lizhong Guo Junqi Wang Sizhu Li Yan Zhang Xiaobo Li Lili Xu Hao Y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066-3082,共17页
The wild Lepista sordida is a kind of precious and rare edible fungus.An excellent strain of it by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was obtained,which was high-yield and high in iron content.In this study,high-throughput comp... The wild Lepista sordida is a kind of precious and rare edible fungus.An excellent strain of it by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was obtained,which was high-yield and high in iron content.In this study,high-throughput comparative proteomics was used to reveal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its primordium differentiation in the early fruiting body formation.The mycelium before the primordium differentiation mainly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 proteins a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regulatory proteins.In young mushrooms,the high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cell component generation,cell proliferation,nitrogen compound metabolism,nucleotide metabolism,glutathione metabolism,and purine metabolism.The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patterns of pileus and stipe growth to maturity were also revealed.The highly expressed proteins related to transcription,RNA splicing,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organelles,DNA conformational change,nucleosome organization,protein processing,maturation and transport,and cell detoxification regulated the pileus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The proteins related to carbohydrate and energy metabolism,large amounts of obsolete cytoplasmic parts,nutrient deprivation,and external stimuli regulated the stipe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Multiple CAZymes regulated nutrient absorption,morphogenesis,spore production,stress response,and other life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ista sordida Comparative proteomics Primordial differentiati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gulation PILEUS STI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 LS7的鉴定及其发酵液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京良 李蓉 江晓路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8-951,共4页
对采集自青岛崂山的一株真菌LS7进行鉴定,通过对菌落形态和菌丝结构的形态学研究,以及对ITS和5.8s rDNA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均说明此真菌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采用不同有机溶剂对该菌株的发酵液萃取,对不同的萃取部位进行抗菌... 对采集自青岛崂山的一株真菌LS7进行鉴定,通过对菌落形态和菌丝结构的形态学研究,以及对ITS和5.8s rDNA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均说明此真菌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采用不同有机溶剂对该菌株的发酵液萃取,对不同的萃取部位进行抗菌活性分析。通过对其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实验,发现该菌株的发酵液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对G^+、G^-细菌、酵母菌和霉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植物致病菌黄瓜枯萎菌和辣椒炭疽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形态学 ITS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oxidative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 (LSAP) from Lepista sordida mycelia 被引量:6
3
作者 Yingyin Xu Yuanhui Li +3 位作者 Yuxiao Lu Xiaobin Feng Guoting Tian Qinghong Li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2021年第4期536-544,共9页
A novel alkali-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Lepista sordida(LSAP)mycelia with antioxidative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was characterized.The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L... A novel alkali-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Lepista sordida(LSAP)mycelia with antioxidative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was characterized.The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LSAP were 1.442×10^(3) and 6.05×10^(2) kDa,respectively.LSAP was consisted of glucose(57.9%),xylose(31.8%),and small amounts of rhamnose,arabinose,galactose,glucuronic acid,and galacturonic acid(1.2%–3.1%).The FT-IR and 2D NMR confi rmed that LSAP was composed of Xylp,Araf,4-O-Me-α-D-GlcpA,(1→4)-linkedβ-D-Glcp,and(1→4)-α-D-GalA,andβ-glycosidic linkages between these sugar units.LSAP displayed notable effects on 1,1-dephenyl-2-picryhydrazyl(DPPH)radical scavenging,hydrogen peroxide scavenging,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ory ability,reducing power and Fe^(2+)chelating property.These biological effects were further verifi ed by suppressing CCl_(4)-induced oxidative liver damage in mice at doses of 100 and 200 mg/kg.Administration of LSAP in mice prior to CCl_(4) signifi cantly prevented the CCl_(4)-induced elevation in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nd hepatic malondialdehyde.Mice treated with LSAP demonstrated to increase activities i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in the liver.We also found out that LSAP prevented CCl_(4)-induced oxidative liver histological alteration.LSAP may exert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CCl_(4)-induced damage through antioxidant mechanisms in model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ista sordida POLYSACCHARIDE Antioxidant activity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邓力 冯慧 +4 位作者 赵辉 何雪梅 孙传齐 马洁 李彪 《食药用菌》 2025年第2期93-99,共7页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粗脂肪、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糖、萜类、甾醇类、酚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护肝、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本文从花...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粗脂肪、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糖、萜类、甾醇类、酚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护肝、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本文从花脸香蘑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花脸香蘑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促进花脸香蘑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株“花5”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5
作者 李欣霖 赵辉 +5 位作者 何雪梅 李彪 孙传齐 马洁 侯怡铃 丁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143,共7页
该研究以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后的“花5”菌株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花5”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胞外多糖的结构特征,并以细胞活力... 该研究以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后的“花5”菌株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花5”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胞外多糖的结构特征,并以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胞外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及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该菌株被鉴定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其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5℃,接种量90 mg/100 mL,转速180 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可达6.01 g/L。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花脸香蘑胞外多糖具有吡喃糖结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花脸香蘑胞外多糖可以显著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P<0.05),增殖率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当花脸香蘑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其增殖率达到50.16%;花脸香蘑胞外多糖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小鼠胃癌细胞(MFC)增殖(P<0.01),当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5μg/mL时,其抑制率达到53.41%。该研究初步验证了花脸香蘑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胞外多糖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菲菲 郑永标 《食药用菌》 2024年第6期379-385,共7页
花脸香蘑是一种具有较高食药用价值的真菌,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多样。综述花脸香蘑子实体含有糖类(如多糖、海藻糖)、甾醇(如β-麦角甾醇)和酚类(如类黄酮)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采用固体发酵或液体发酵... 花脸香蘑是一种具有较高食药用价值的真菌,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多样。综述花脸香蘑子实体含有糖类(如多糖、海藻糖)、甾醇(如β-麦角甾醇)和酚类(如类黄酮)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采用固体发酵或液体发酵方法获得的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液等发酵物,除了含有多糖和海藻糖等子实体具有的成分外,还从中分离到环肽类(如哌嗪二酮)、萜类(如倍半萜)和醌类(如1-羟基-6-甲基-9,10-蒽醌)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保肝、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及植物生长调节等生物活性。本综述为花脸香蘑采用多种培养方法在医药、农业和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E70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胞外多糖生物活性
7
作者 王艺学 赵辉 +3 位作者 李彪 卢睿加 段江波 丁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0期125-134,共10页
该研究以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野外采集的花脸香蘑子实体经分离的E70菌株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式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非营养因子对其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并以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 该研究以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野外采集的花脸香蘑子实体经分离的E70菌株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式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非营养因子对其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并以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探寻其发酵液胞外多糖对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野生菌株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适宜其胞外多糖合成的最佳非营养因子为接种量20个(0.1 cm^(2)/个)、温度25℃、转速180 r/min,此条件下胞外多糖含量高达(6.07±0.26)g/L。花脸香蘑E70菌株胞外多糖对小鼠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药物组各浓度下皆具有明显增殖效果,对B细胞效果最显著,在药物浓度为40μg/mL时,最高增殖率可达65.89%(P<0.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E70 ITS序列 胞外多糖 非营养因子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生花脸香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会明 张焱珍 +4 位作者 柴红梅 张小雷 罗万东 刘定清 季罗菊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4,共6页
从采集自云南省临沧市的野生子实体上分离纯化获得菌株YAASM4210,采用形态学法结合ITS序列分子法鉴定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栽培料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培养基p... 从采集自云南省临沧市的野生子实体上分离纯化获得菌株YAASM4210,采用形态学法结合ITS序列分子法鉴定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栽培料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培养基pH、光照条件、碳源和氮源分别为25℃、6.0~7.0、黑纸包裹、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该菌株在4号配方培养料(40%新鲜牛粪,20%草坪粉,20%米糠,18%木屑,1%蔗糖和1%石膏)上生长优于其它参试培养料:菌丝萌发(2d)、封口(12d)、满袋(40d)以及子实体的采收(9d)均用时最短,头潮菇产量最高(每袋21.1g),但覆土后出菇时间(42d)最长。相对于野生子实体,人工栽培子实体菌盖的紫色减弱,采收后紫色消失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花脸香蘑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栽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粗多糖对雏鸡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秦丹 孔超 +1 位作者 孙效乐 宋爱荣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1,共5页
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发酵物中提取粗多糖并对雏鸡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将1日龄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雏鸡随机分为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多糖组按5mg/kg体重对雏鸡灌胃花脸香蘑粗多糖,连续35d。结果表明:在... 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发酵物中提取粗多糖并对雏鸡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将1日龄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雏鸡随机分为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多糖组按5mg/kg体重对雏鸡灌胃花脸香蘑粗多糖,连续35d。结果表明:在灌胃后第35天后,多糖组脾脏指数是对照组的1.21倍(P<0.05),在灌胃花脸香蘑粗多糖第28天,雏鸡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1),灌胃后第21天,多糖组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是对照组的1.44倍(P<0.05)且在第35天多糖组T淋巴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粗多糖 SPF雏鸡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花脸香蘑的分离纯化及ITS序列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莉 杨苑艺 +3 位作者 孙婷婷 王世新 崔嵘 李晶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以采自内蒙古根河地区的野生花脸香蘑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别对其菌盖处、菌盖与菌柄交界处和菌柄处的组织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定生长速度和污染率等方法,研究分离纯化的最适培养基和最佳部位;最后将分离物进行ITS序列分析,计算遗传... 以采自内蒙古根河地区的野生花脸香蘑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别对其菌盖处、菌盖与菌柄交界处和菌柄处的组织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定生长速度和污染率等方法,研究分离纯化的最适培养基和最佳部位;最后将分离物进行ITS序列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最适培养基为PDA+子实体煮水培养基;菌盖与菌柄交界处为最佳分离部位,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污染率低;并且子实体经自然风干2 d后能有效降低污染率;最后分离物经ITS序列测定,系统发育分析证实其为花脸香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组织分离 ITS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湘莲 李泰辉 沈亚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276-8278,共3页
[目的]测定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ach.Fr.)Singer]发酵产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不同溶剂对花脸香蘑发酵次生代谢物质进行了分级分离提取,用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DPPH)法检测各级分离物的抗氧化活性;用噻唑兰(M... [目的]测定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ach.Fr.)Singer]发酵产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不同溶剂对花脸香蘑发酵次生代谢物质进行了分级分离提取,用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DPPH)法检测各级分离物的抗氧化活性;用噻唑兰(MTT)法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固体发酵花脸香蘑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发酵液乙酸乙酯相;花脸香蘑发酵液乙酸乙酯相抗肿瘤活性最高,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IC50值为50μg/ml;菌丝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花脸香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ach.:Fr.)Singer] 次生代谢物质 DPPH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脸香蘑驯化栽培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田果廷 杨琼芬 徐学忠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1期52-56,共5页
试验选用菌龄 35d的紫花脸香蘑新菌株滇LE S0 0 8,混播 ,播种量高于培养料干重的15 %。结果表明 ,最适培养料配方为干鸡粪 4 0 % ,稻草 (麦秸 ) 5 6% ,石膏 1% ,过磷酸钙 1% ,石灰2 %。最佳栽培模式为熟料覆土袋栽法。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 试验选用菌龄 35d的紫花脸香蘑新菌株滇LE S0 0 8,混播 ,播种量高于培养料干重的15 %。结果表明 ,最适培养料配方为干鸡粪 4 0 % ,稻草 (麦秸 ) 5 6% ,石膏 1% ,过磷酸钙 1% ,石灰2 %。最佳栽培模式为熟料覆土袋栽法。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2 5℃ ,出菇期最适温度 2 0~ 2 6℃ ,空气相对湿度 90 %~ 98% ,最适 pH6.5~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脸香蘑 驯化栽培 培养科配方 熟料覆土袋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功成 王经 +5 位作者 赵洪 高礼安 李永波 李静 黎娇凌 马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403-12405,共3页
[目的]优化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条件。[方法]研究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中碳源、氮源、pH、时间对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培养条件中对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影响的顺序为:碳源>时间>pH>氮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花脸香蘑菌丝体... [目的]优化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条件。[方法]研究花脸香蘑菌丝体发酵中碳源、氮源、pH、时间对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培养条件中对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影响的顺序为:碳源>时间>pH>氮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花脸香蘑菌丝体液体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粉3%、酵母膏0.2%、pH值6.0、培养时间8 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花脸香蘑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菌丝体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发酵全液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玲 黄芳 +1 位作者 赵晨 宋爱荣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3,共3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以粗多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Fr.)Sing.]菌丝体发酵全液中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pH 12、乙醇终浓度70%... 采用热水浸提法,以粗多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Fr.)Sing.]菌丝体发酵全液中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pH 12、乙醇终浓度70%;在此优化条件下,花脸香蘑发酵全液的粗多糖得率达4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发酵全液 多糖 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山药菌质饮料的配方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尽哲 张弛 +3 位作者 盛思佳 柳凤凤 祝浩杰 黄雅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5-203,共9页
为开发一款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菌质饮料,以花脸香蘑为发酵菌,以山药为发酵基质,借助生物发酵技术获得花脸香蘑山药菌质,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菌质的质量,以菌质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 为开发一款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菌质饮料,以花脸香蘑为发酵菌,以山药为发酵基质,借助生物发酵技术获得花脸香蘑山药菌质,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菌质的质量,以菌质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检测其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得的花脸香蘑山药菌质不仅具有山药的基本成分,还产生了新的功能性成分;其最佳配方为:花脸香蘑山药菌质添加量4.00%、木糖醇添加量4.11%、柠檬酸添加量0.7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24%,在该条件下,饮料呈亮褐色、酸甜可口、具有花脸香蘑山药菌质特有的香味、清澈透明,感官评分为88.7±0.40分;饮料中总黄酮含量为58.43±0.94 mg/L、总酚含量为45.77±0.43 mg/L;饮料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3.46%和79.26%,表明该饮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山药 菌质 FTIR 响应面法 饮料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花脸香蘑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伦志明 池玉杰 +1 位作者 韩树英 尹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2113-2115,2117,共4页
[目的]研究野生花脸香蘑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野生花脸香蘑子实体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提... [目的]研究野生花脸香蘑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野生花脸香蘑子实体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提取次数为2次的前提下,野生花脸香蘑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5℃,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5h;在此条件下,提取花脸香蘑子实体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0.39%。[结论]试验优选了野生花脸香蘑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野生花脸香蘑多糖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 (Schum Fr )Sing] 多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和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伦志明 池玉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195-3198,共4页
[目的]研究碳源和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和多糖产量,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通过... [目的]研究碳源和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和多糖产量,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麦角固醇含量结果显示,果糖、甘露糖、纤维二糖、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可以作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的碳源,但相比之下,前三者生长效果更好,选择果糖作为碳源,多糖产量最高;丙氨酸、甘氨酸、黄豆粉和蛋白胨都可以作为氮源使用,其中以丙氨酸为氮源生长效果最好,以黄豆粉为氮源的多糖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花脸香蘑菌丝体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人工栽培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菌丝体液体发酵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先运 江家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93-196,共4页
对花脸香蘑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p H值、无机盐以及菌龄。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碳源为土豆粉;最佳氮源为NH_4Cl;最佳p H值为7;无机盐为Cu SO_4和Fe SO_4;菌... 对花脸香蘑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p H值、无机盐以及菌龄。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碳源为土豆粉;最佳氮源为NH_4Cl;最佳p H值为7;无机盐为Cu SO_4和Fe SO_4;菌龄对菌丝体生物量没有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筛选出适合于花脸香蘑深层发酵培养配方为:碳源为土豆粉;氮源为NH_4Cl;p H值为7;无机盐为Fe SO_4;菌龄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菌丝体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时间对花脸香蘑抑制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艳如 吴小君 郑永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47-49,共3页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相关,发酵时间约在第12 d时花脸香蘑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发酵时间 水稻细条病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花脸香蘑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晓 王庆武 +1 位作者 安秀荣 唐丽娜 《食药用菌》 2017年第6期369-371,387,共4页
对泰山花脸香蘑菌株TSlep.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碳源对该菌菌落形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适宜pH为5~7。适宜的碳氮源浓度组合为葡萄糖1%,麦芽糖0.5%,酵... 对泰山花脸香蘑菌株TSlep.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碳源对该菌菌落形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适宜pH为5~7。适宜的碳氮源浓度组合为葡萄糖1%,麦芽糖0.5%,酵母膏0.2%,牛肉膏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花脸香蘑 生物学特性 碳氮源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