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驱动的城轨车站行人仿真方法研究
1
作者 韩烽凡 刘爽 +2 位作者 朱亚迪 杨烨 王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人仿真中个体运动轨迹与真实行走轨迹差异较大的问题,同时提高行人仿真结果与真实轨迹的匹配度,本文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融合传统社会力模型中行人之间以及行人与障碍物之间的交互机制和视角机制,构建... 为解决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人仿真中个体运动轨迹与真实行走轨迹差异较大的问题,同时提高行人仿真结果与真实轨迹的匹配度,本文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融合传统社会力模型中行人之间以及行人与障碍物之间的交互机制和视角机制,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行人仿真方法。同时,利用残差网络结构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复杂场景对行人行走轨迹的影响,利用条件变分自编码器融合局部路径终点预测,进一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度。采用国际公共数据集,以及中国某城市地铁车站视频监控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仿真方法相较于传统社会力方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的平均位移误差和终点位移误差至少减少了11.9%和10.2%;结合场景信息和终点信息修正,进一步减少了平均位移误差和终点位移误差28.1%和25.9%,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仿真模型 深度学习 乘客行为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yLogic仿真的恐慌情景行人疏散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华 范帅超 张茹梦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61,共6页
为了反映恐慌情景下行人疏散的变化规律,基于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引入情绪因子和信息因子,量化恐慌传播系数和信息传播系数,建立群体恐慌动力学模型,运用蒙特卡洛等方法进行群体心理的量化分析,划分恐慌程度等级为Ⅰ级、Ⅱ... 为了反映恐慌情景下行人疏散的变化规律,基于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引入情绪因子和信息因子,量化恐慌传播系数和信息传播系数,建立群体恐慌动力学模型,运用蒙特卡洛等方法进行群体心理的量化分析,划分恐慌程度等级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运用该模型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恐慌等级下的恐慌人员疏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情景下恐慌对疏散效率的影响较低,中、高密度情景下,适度恐慌可以降低疏散时间,超出临界范围会导致疏散的延缓。场景模拟可以看出,适度恐慌下人员疏散迅速有序,相反,过度恐慌下人员疏散缓慢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疏散 动力学模型 AnyLogic仿真 恐慌心理 疏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速度与延误估计仿真
3
作者 张文会 徐海彬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为了探究信号交叉口行人群体过街速度和延误影响因素,采用无人机和地面机位从高空和地面获取交通视频,并利用Tracker物理影像分析软件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从城市信号交叉口的微观角度出发,建立了传统社会力模型和改进社会力模型,通过... 为了探究信号交叉口行人群体过街速度和延误影响因素,采用无人机和地面机位从高空和地面获取交通视频,并利用Tracker物理影像分析软件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从城市信号交叉口的微观角度出发,建立了传统社会力模型和改进社会力模型,通过仿真场景模拟了行人过街情况。利用哈尔滨市两个交叉路口的实际参数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显示,当人行横道宽度从4 m增加至7 m过程中,传统社会力模型下的行人过街平均延误时间分别为4.22 s、3.47 s、2.57 s和2.28 s;改进社会力模型下的行人过街平均延误时间分别为3.56 s、2.91 s、2.78 s和2.26 s。经过对比验证发现,适当提升人行横道宽度使行人实际过街速度更接近期望速度,从而降低行人过街的延误时间。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人行横道宽度可以有效改善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过街仿真模型 改进社会力模型 行人过街 行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足运动微观视角下单列行人流建模与仿真研究
4
作者 户佐安 曾添 +3 位作者 杜俊 魏易东 王士博 马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196,共12页
为从双足运动的微观视角直接呈现行人的移动特性,本文分析行人连续交替步伐行为的运动机理,建立单列行人流迈步运动模型,模拟行人位置在迈步周期内的非线性变化过程。模型根据行人重心和双足中心相对位置,将每次迈步周期内的迈步过程分... 为从双足运动的微观视角直接呈现行人的移动特性,本文分析行人连续交替步伐行为的运动机理,建立单列行人流迈步运动模型,模拟行人位置在迈步周期内的非线性变化过程。模型根据行人重心和双足中心相对位置,将每次迈步周期内的迈步过程分为单支撑与双支撑阶段,并根据双足瞬时速度具备的波形时序特性,确定迈步周期内任意时刻的位置坐标。基于单列行人流实验数据,标定单列行人流迈步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每个行人根据前向距离确定下一次迈步运动所需的步长与步时,并进一步考虑行人的迈步调整行为,避免与前方行人发生踩踏。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呈现行人迈步运动的微观特性,并复刻了基本图与时空特性;根据行人迈步速度的波形特征,本文基于模拟结果计算步进动力学特性参数,发现行人在面对拥挤空间时,倾向于采用低步长与低步频的迈步风格;模型呈现人群同步自组织现象,发现全局密度为1.9 ped·m^(-1)时,同步现象发生概率最高。行人迈步模型的有效建立,可为行人运动状态评估与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动力学 迈步运动 单列流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步行障碍行人避让行为建模与进出站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妍熙 卫书彤 +2 位作者 胡华 王润祺 刘志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为向步行障碍人群提供更精细化的出行服务,本文研究步行障碍行人微观出行行为,解析不同个体属性行人间的冲突避让行为机理。从行人的生理差异角度出发,扩展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场域,同时改进场强模型和模型更新规则,建立步行障碍行人运... 为向步行障碍人群提供更精细化的出行服务,本文研究步行障碍行人微观出行行为,解析不同个体属性行人间的冲突避让行为机理。从行人的生理差异角度出发,扩展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场域,同时改进场强模型和模型更新规则,建立步行障碍行人运动及避让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构建行人运动场地实验,提取普通行人和步行障碍行人轨迹,分析其运动速度、运动偏移角度和横向移动距离等冲突避让特征参数,标定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场地实验结果表明,步行障碍行人的运动能力较差,自由度较低,其在冲突避让过程中的偏移角度和偏移距离均明显小于普通行人,主要通过降低行走速度进行被动避让。仿真结果显示,行人速度及普通行人、轮椅行人和婴儿车行人的横向偏移距离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分别为2.74%、3.35%、6.71%、6.16%。最后,基于改进模型对上海地铁迪士尼站站台层乘客出站场景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无障碍电梯布设的优化方案。步行障碍行人仿真模型的有效建立,可为地铁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步行障碍行人仿真 元胞自动机建模 地铁车站 避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仿真的历史文化街区步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6
作者 王镔宇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56-60,共5页
由于缺乏适应新时代背景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内步行空间规划难以完全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随着行人仿真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对步行空间与行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精确的定量分析,从而实现步行空间设计的优化。... 由于缺乏适应新时代背景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内步行空间规划难以完全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需求。随着行人仿真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对步行空间与行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精确的定量分析,从而实现步行空间设计的优化。文章通过调研、收集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现状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等信息,并获取了行人步行特征及空间热力特征等数据。运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Legion行人仿真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建模、仿真模拟、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优化后的步行空间设计,能够实现行人流量的均衡分布,减少拥堵点的出现,并能有效引导人流到历史建筑等重要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仿真 历史文化街区 热力图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明军 李克平 +1 位作者 王凯英 孟宪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简述了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意义、分类、发展现状,介绍了行人交通流的交通特性;以行人微观仿真开发流程为纲,阐述行人运动行为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因计算理论和建模技术等各种条件制约下其尚存在的不足或研究空白之处... 简述了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意义、分类、发展现状,介绍了行人交通流的交通特性;以行人微观仿真开发流程为纲,阐述行人运动行为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因计算理论和建模技术等各种条件制约下其尚存在的不足或研究空白之处,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交通 微观仿真 行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行人异质性的地铁站楼梯通行能力仿真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昊灵 袁振洲 +2 位作者 李慧轩 曹志超 张思林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当前针对地铁站楼梯通行能力的研究中,均将行人视为不区分个体特征的同质行人.但在现实场景中,行人是具有异质性的不同个体.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异质行人概念,通过分析地铁站楼梯的实测数据,将行人划分为结伴行人、快速行人和普通行人... 当前针对地铁站楼梯通行能力的研究中,均将行人视为不区分个体特征的同质行人.但在现实场景中,行人是具有异质性的不同个体.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异质行人概念,通过分析地铁站楼梯的实测数据,将行人划分为结伴行人、快速行人和普通行人3类.据此构建了楼梯通行能力仿真模型——改进场域模型,并在同质和异质2种行人构成条件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针对行人空间占用不同、速度不同、空间占用和速度均不同3种情况分别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楼梯通行能力并非定值,其随异质行人构成比例的变化而变化,行人异质性对楼梯通行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通行能力 仿真模型 异质性 行人 楼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gion仿真的铁路沙坪坝站出站设施设备规模与布局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彭其渊 李岸隽 +2 位作者 陶思宇 易兵 周大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55,共6页
成渝高速铁路沙坪坝站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核心地带,是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公务、商务、旅游及探亲出行。以沙坪坝站出站人流为研究对象,利用Legion行人仿真技术对铁路出站通道2种闸机布设方案进... 成渝高速铁路沙坪坝站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核心地带,是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公务、商务、旅游及探亲出行。以沙坪坝站出站人流为研究对象,利用Legion行人仿真技术对铁路出站通道2种闸机布设方案进行比选,结合仿真结果和实际运营特点,提出沙坪坝站出站通道中的设施设备规模、布局及运营中需要重点留意的人流聚集冲突点等建议,为后期沙坪坝站出站通道施工、运营及类似铁路客运站出站通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ion软件 行人仿真 铁路客运站 出站通道 设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行人流运动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青艳 王喜富 +1 位作者 单庆超 张秀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5期99-106,共8页
轨道交通内部行人流运动规律及其基本特征与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组织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内大规模、高密度行人流运动对轨道交通安全与组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现有的社会力模型为基... 轨道交通内部行人流运动规律及其基本特征与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组织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内大规模、高密度行人流运动对轨道交通安全与组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现有的社会力模型为基础,对模型参数中的驱动力、吸引力和方向影响进行改进,在模型计算时引入矩形作用范围,提出避免过度重叠的行为规则模型,使该模型能更真实地体现人的行为,并通过轨道交通行人流运动中出现的自动渠化现象和在出口处形成的拱形为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使用Visual C++6.0作为编程工具建立的SubPeds行人流实验仿真分析平台,通过设置虚拟轨道交通单向行人流场景对模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改进方法,更能反映轨道交通中实际行人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轨道交通 行人 社会力模型 微观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交通微观仿真虚拟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诗波 何民 +1 位作者 骆勇 暴秀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1期51-55,共5页
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城市交通研究者、管理者的重视,而行人交通多样性、慢速性、随机性、自组织性的特征使得研究行人交通的难度并不亚于机动车交通.本文着眼于用计算机微观仿真手段来研究、评价行人交... 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城市交通研究者、管理者的重视,而行人交通多样性、慢速性、随机性、自组织性的特征使得研究行人交通的难度并不亚于机动车交通.本文着眼于用计算机微观仿真手段来研究、评价行人交通,而仿真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构建好相应的基础模型.首先分析了研究行人交通微观模型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采集到的行人交通数据,以不同于传统的角度提炼出了反映人的心理特性和本能意识的行人交通7大特性;在此基础上,从动力学的角度构建了行人交通虚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把单个行人当作独立的实体,受虚拟自驱动力、排斥力、提前避让力作用.最后通过单向行人流、双向行人流仿真试验表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仿真 行人交通 虚拟动力学 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运动模型的人群疏散三维仿真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清梅 方卫宁 +1 位作者 郭北苑 农忠霖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人群运动过程中人与人和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探讨了行人群集行为疏散模型及三维仿真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细节的微观离散仿真模型,采用蒙皮动画和有限状态机技术实现对人物行为和人物模型细节状态的控制,可以实现... 以人群运动过程中人与人和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探讨了行人群集行为疏散模型及三维仿真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细节的微观离散仿真模型,采用蒙皮动画和有限状态机技术实现对人物行为和人物模型细节状态的控制,可以实现人群疏散过程的动态三维可视化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仿真 人群疏散 行人运动模型 群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格子气行人仿真模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新露 孙惠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5,共7页
以格子气模型为基础,既考虑对向行人的干扰因素,同时考虑了本向行人由于速度差异造成的影响,改进了格子气模型,结合信号控制有倒计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性,提出了新的行人过街格子气仿真模型,并将其编成仿真软件.用该软件对不同快中慢... 以格子气模型为基础,既考虑对向行人的干扰因素,同时考虑了本向行人由于速度差异造成的影响,改进了格子气模型,结合信号控制有倒计时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特性,提出了新的行人过街格子气仿真模型,并将其编成仿真软件.用该软件对不同快中慢行人比、不同对向行人比、不同规格人行横道的行人过街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慢的行人会增加行人总体延误,并且行人到达率越大,速度慢的行人影响越大;行人到达率较小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误越小,当行人到达率超过一定值时,对向行人比差距越大延误反而越大;人行横道宽度越宽,行人延误越小,人行横道越长,行人延误增加越明显.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改变行人相位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的增加,延误降低明显,此后增加行人相位时间对降低延误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仿真 格子气模型 信号控制 行人过街 行人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社会力模型实现及地铁通道行人仿真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子甲 陈峰 施仲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95,共6页
行人微观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地铁站等行人密集场所方案评价和疏散评估的主要研究手段.社会力模型从受力角度进行建模,可得到行人的运动状态和受力状态,不引入复杂的判断规则即能得到丰富的自组织现象.文中针对该模型存在的算法复杂度高和... 行人微观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地铁站等行人密集场所方案评价和疏散评估的主要研究手段.社会力模型从受力角度进行建模,可得到行人的运动状态和受力状态,不引入复杂的判断规则即能得到丰富的自组织现象.文中针对该模型存在的算法复杂度高和物理粒子运动盲目性的问题,引入分子动力学的Gear预测校正法和链接列表元胞算法,基于Agent感知-决策建模方法,构建了改进模型及其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框架.采用椭圆形的行人形体描述方法,标定了行人形体、运动及模型参数,设计了密度扫描转向、变作用强度及碰撞预测规避等行人Agent交互方法及算法,在VC++2008平台实现了改进模型并进行地铁站通道的单、双向仿真.结果显示链接列表元胞法可以明显减少仿真时间,模型可较好地实现自动渠化,与车站调研得到的通道客流密度-流量关系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通道 行人仿真 社会力模型 AGENT Gear预测校正法 链接列表元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结伴过街行人流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5
作者 任刚 丁晨滋 +2 位作者 陆丽丽 于晨 姚梦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50,共6页
为实现在行人过街流仿真模型中更全面地考虑行人行走特性,并研究结伴行为对整体过街行人流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考虑结伴行为的行人过街模型.设计阻力参数、方向参数、空格参数、从众参数和结伴参数,来反映行人在过街中... 为实现在行人过街流仿真模型中更全面地考虑行人行走特性,并研究结伴行为对整体过街行人流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考虑结伴行为的行人过街模型.设计阻力参数、方向参数、空格参数、从众参数和结伴参数,来反映行人在过街中心理安全空间、前进、避让换道、从众心理和结伴行为等行走特性.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出行人平均速度与时间步的关系数据,并控制过街行人总数及过街行人组成情况得出整体过街时间与过街行人总数的关系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结伴行人平均过街速度一般要低于个体行人,结伴行为会降低行人流整体过街效率,结伴行人比例及结伴群结构都是影响整体过街效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过街行人 元胞自动机 结伴行为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苑交通枢纽行人仿真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光华 张广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利用英国Legion Studio 2006步行人流模拟软件为平台,以北京北苑交通枢纽方案设计为例,对北苑枢纽内部行人交通组织与空间换乘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仿真输出结果分别验证了现况天通苑北站及北苑枢纽设计方案中各项行人交通设施的不足... 利用英国Legion Studio 2006步行人流模拟软件为平台,以北京北苑交通枢纽方案设计为例,对北苑枢纽内部行人交通组织与空间换乘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仿真输出结果分别验证了现况天通苑北站及北苑枢纽设计方案中各项行人交通设施的不足点与合理之处,通过仿真模拟发现设计弊端,从而能够预先解决问题.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际交通工程界的推广,微观人流仿真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将更好地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仿真 交通枢纽 空间换乘 仿真分析 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微观仿真中的运动模型与行为模型——STEPS与NOMAD模型对比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冬 张蕊 《城市交通》 2008年第6期33-40,共8页
为了解各类行人仿真模型的性能差异和适用范围,以选取适当模型进行交通枢纽行人仿真,对两种典型行人仿真模型进行研究。依据模型对行人行为描述的复杂程度,将行人仿真模型分为运动模型、部分行为模型、行为模型3类,并分别介绍了各自的... 为了解各类行人仿真模型的性能差异和适用范围,以选取适当模型进行交通枢纽行人仿真,对两种典型行人仿真模型进行研究。依据模型对行人行为描述的复杂程度,将行人仿真模型分为运动模型、部分行为模型、行为模型3类,并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特点。选取典型的运动模型软件STEPS和行为模型软件NOMAD,详细探讨其采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4个仿真实例对比分析这两种模型的特点。分析结果得出两种模型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异同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仿真 仿真实验 运动模型 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方法的行人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静 张蕊 +1 位作者 刘荣强 冯焕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7,84,共8页
离散元方法是分析和求解复杂离散颗粒系统问题的一种高效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提高目前行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求解效率,细致刻画行人运动中的力学关系具有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接触理论中的软球模型描述行人的接触及挤压行为,以现有社会力模... 离散元方法是分析和求解复杂离散颗粒系统问题的一种高效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于提高目前行人动力学模型中的求解效率,细致刻画行人运动中的力学关系具有优势.本文利用颗粒接触理论中的软球模型描述行人的接触及挤压行为,以现有社会力模型中的主观运动力作为外部输入,构建了基于颗粒流理论的行人运动模型,并在离散元EDEM仿真平台上实现.通过对不同密度条件下行人运动行为及平均速度的仿真及统计,对比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不同仿真平台的计算速度,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行人流在不同密度下的行为符合现场观测,模拟所得行人平均速度数据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所建模型具有较高计算效率.因此,基于颗粒流理论的离散元方法能够实现对行人运动的模拟,且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动力学仿真 离散元方法 行人运动 颗粒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D模型的交通枢纽行人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蕊 杨静 +1 位作者 韩冬 雷熙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分析交通枢纽内行人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社会力原理的NOMAD模型的分层结构、输入条件以及模型构建思路,指出其非常适于进行交通枢纽内行人行为微观仿真以及行人设施评价.根据交通调查数据对NOMAD行人仿真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 在分析交通枢纽内行人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社会力原理的NOMAD模型的分层结构、输入条件以及模型构建思路,指出其非常适于进行交通枢纽内行人行为微观仿真以及行人设施评价.根据交通调查数据对NOMAD行人仿真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利用标定后的NOMAD模型对复兴门换乘枢纽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该枢纽的性能特点,获得了与换乘系统相关的量化参数,通过仿真数据与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利用NOMAD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所研究的换乘枢纽内行人换乘行为特性,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NOMAD模型应用于交通枢纽行人仿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仿真 NOMAD模型 交通枢纽 社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交通仿真中的行人干扰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海波 陈辉 +1 位作者 商蕾 林治国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4期58-60,共3页
中国的城市交通以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混合交通流为主,行人干扰现象严重。行人干扰模型是城市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现场调查及分析行人对交通干扰的概率分布,提出行人干扰模型。根据实际测量情况,确定其概率函数,给出各... 中国的城市交通以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混合交通流为主,行人干扰现象严重。行人干扰模型是城市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现场调查及分析行人对交通干扰的概率分布,提出行人干扰模型。根据实际测量情况,确定其概率函数,给出各参数的含义,参数可修正以适应不同的交通状况,最后给出计算机实现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混合交通流 交通仿真 行人干扰模型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