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死亡率组内差异的Lee-Carter模型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怡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7-79,共3页
文章在经典Lee-Carter模型的基础上,将各个时间、年龄组内的死亡率差异考虑入模型的构建中,提出死亡人口服从负二项分布的Lee-Carter模型改进形式,并运用中国1993~2009年分年龄分性别的死亡率对模型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表明,改进后的... 文章在经典Lee-Carter模型的基础上,将各个时间、年龄组内的死亡率差异考虑入模型的构建中,提出死亡人口服从负二项分布的Lee-Carter模型改进形式,并运用中国1993~2009年分年龄分性别的死亡率对模型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模型优于经典泊松分布假设下的模型。模型残差图显示中国人口死亡现象没有队列效应。最后,本文运用改进后模型预测出未来6年内中国分性别分年龄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预测 lee—carter模型 负二项分布 队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数据下Lee-Carter模型在人口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晓军 任文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4,共8页
Lee-Carter模型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死亡率预测模型,传统的Lee-Carter模型在样本量很大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而中国的死亡率数据量较少,且部分年限的数据缺失,难以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文基于Li等(2004)提出的有限数据死亡率建模方... Lee-Carter模型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死亡率预测模型,传统的Lee-Carter模型在样本量很大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而中国的死亡率数据量较少,且部分年限的数据缺失,难以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文基于Li等(2004)提出的有限数据死亡率建模方法,同时考虑样本量不足的影响,采用韩猛等(2010)提出的"双随机过程"建模,构建了有限数据下中国人口死亡率的预测模型,并用于对未来死亡率变动趋势和人口寿命的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与保险公司采用的死亡率改善因子以及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采用的计发月数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和有关死亡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carter模型 有限数据 死亡率建模 死亡率预测 死亡率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人群生存人数整体预测——以Lee-Carter模型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志刚 王晓军 张学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0,共11页
由不同组别人群组成封闭人群整体生存人数的预测是相关经济、社会问题研究的基础。现有文献在研究相关问题时,使用的方法为:首先根据动态死亡率模型对其中具有相同特征不同部分的生存人数进行预测,之后通过加总得到整体人数的预测(简称... 由不同组别人群组成封闭人群整体生存人数的预测是相关经济、社会问题研究的基础。现有文献在研究相关问题时,使用的方法为:首先根据动态死亡率模型对其中具有相同特征不同部分的生存人数进行预测,之后通过加总得到整体人数的预测(简称现有方法)。由于现有方法忽略了不同特征人群死亡率变动间相关性的影响,会低估生存人数的波动性。本文使用Lee-Carter模型,在将封闭人群按性别分组的基础上,给出了构建生存人数整体预测模型的过程和实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视角对现有方法和新方法做了比较。比较结果指出:在死亡率波动具有广泛相关性的现实世界中,只有在均值预测时,现有方法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在对整体人数(特别是涉及方差和分布函数)预测时,使用本文介绍的整体生存人数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人数 lee-carter模型 整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动态预测的Bootstrap-Lee-Carter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威 丛旭 +1 位作者 武佳佳 马东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对某城市供水片区的不同管径和管材的管道漏点率进行动态预测,考虑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时变特征,采用Bootstrap方法估计Lee-Carter参数模型。针对供水管网漏点率进行经典Lee-Carter模型预测,并通过残差等高线图及其同方差性质检验,比较... 为对某城市供水片区的不同管径和管材的管道漏点率进行动态预测,考虑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时变特征,采用Bootstrap方法估计Lee-Carter参数模型。针对供水管网漏点率进行经典Lee-Carter模型预测,并通过残差等高线图及其同方差性质检验,比较分析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Lee-Carter模型参数的拟合效果;考虑供水管网漏损时变引起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扰动,利用残差Bootstrap方法抽样模拟Lee-Carter模型参数置信区间和模型改进后的供水管网漏损预测结果。结果表明:Bootstrap-Lee-Carter模型相比经典Lee-Carter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漏损 lee-carter模型 BOOTSTRAP方法 管道漏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Lee-Carter模型死亡率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陶祥兴 杨峥 季彦颋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7,共11页
世界各国人口死亡率不断降低,预期寿命变得难以预测。改进死亡率预测方法,准确预测未来人口的数量变化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Lee-Carter模型通过年龄组平均死亡率、时间项以及年龄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敏感度这三个参数来刻画死亡率的变化,... 世界各国人口死亡率不断降低,预期寿命变得难以预测。改进死亡率预测方法,准确预测未来人口的数量变化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Lee-Carter模型通过年龄组平均死亡率、时间项以及年龄因子随时间变化的敏感度这三个参数来刻画死亡率的变化,模型中的时间项采用ARIMA方法进行预测。但该方法并不能解决死亡率数据具有长记忆性的问题,并且现有研究很少将传统人口学方法与大数据背景下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因此本文引入LSTM(长短期记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O-U过程来对死亡率预测进行改进。由于中国大陆有关死亡率的数据样本量少且不完整,选用中国香港男性分年龄组死亡率数据,分别采用时间序列ARIMA方法、时间序列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ARIMA-LSTM方法以及分数O-U过程来拟合和预测模型中的时间项,通过残差图和三种评价指标值来比较三种方法的短期预测效果。结果表明,ARIMA-LSTM方法的短期预测效果最好,证明了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死亡率预测方法改进的可行性,为政府预测未来死亡率提供新思路,也为相关机构研究长寿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carter模型 ARIMA方法 ARIMA-LSTM方法 分数O-U过程 死亡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e-Carter模型和王变换方法的长寿债券定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仕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88,共7页
本文利用lee-carter模型和王变换方法,研究了基于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的长寿债券定价问题,阐释了长寿风险从投保者到寿险公司、SPV,最终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转移机制,提出长寿债券能够通过资本市场有效地转移长寿风险,实现多赢局面。
关键词 lee-carter模型 王变换 长寿债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动态预测的方法比较——基于Lee-Carter模型与贝叶斯分层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9,共10页
选取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男性分年龄人口死亡率,采用Lee-Carter模型和贝叶斯分层模型对男性人口死亡率进行动态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探寻更加适合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的预测方法。研究表明,Lee-Carter模型和贝叶斯分层模型在男性... 选取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男性分年龄人口死亡率,采用Lee-Carter模型和贝叶斯分层模型对男性人口死亡率进行动态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探寻更加适合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的预测方法。研究表明,Lee-Carter模型和贝叶斯分层模型在男性人口死亡率预测中各有优劣,长短期可搭配使用;Lee-Carter模型具有更佳的拟合优度和短期预测效果,但预测区间的范围较窄,且死亡率改善速度为常数的假设不符合人类生物规律;贝叶斯分层模型适合长期预测,预期寿命服从逻辑斯蒂分布的假设较为合理,然而通过模型生命表将预期寿命转换为年龄别死亡率,将会损失死亡率的年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carter模型 贝叶斯分层模型 人口死亡率 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联合预测——基于Li-Lee模型与Lee-Carter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2,共12页
充分利用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数据的有效信息,联合预测男女人口死亡率,能够提升死亡率建模方法的科学性和预测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死亡率数据,采用多人口Li-Lee模型对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进行联合预测,... 充分利用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数据的有效信息,联合预测男女人口死亡率,能够提升死亡率建模方法的科学性和预测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死亡率数据,采用多人口Li-Lee模型对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进行联合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单人口Lee-Carter模型进行比较,以探寻适合中国人口死亡率预测的模型方法。研究表明,相对于Lee-Carter模型,Li-Lee模型在中国男女性别人口死亡率拟合与预测中具有较好的表现,全样本拟合值的绝对百分比误差平均降低了0.23%,且短期预测值精确度相对较高。同时,Li-Lee模型预测的人口死亡率性别比在长期中能够进入合理区间,避免了出现Lee-Carter模型预测结果中的异常数值,并通过补充中国台湾省人口死亡率数据,进一步验证了Li-Lee模型长期预测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人口中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支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ee模型 lee-carter模型 人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生物光学模型在不同水体组分特性下的适用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胜强 陈晋 +2 位作者 杨伟 梁涵玮 朱晶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2,共6页
辐射传输模型和生物光学模型均可用于模拟水体遥感反射率.前者模拟精度高,但计算复杂,不利于水质参数的反演;后者简便易反演,但在浑浊水体中的模拟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通过设计大量不同组分浓度组成的水体,以辐射传输模型(即Hydro... 辐射传输模型和生物光学模型均可用于模拟水体遥感反射率.前者模拟精度高,但计算复杂,不利于水质参数的反演;后者简便易反演,但在浑浊水体中的模拟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通过设计大量不同组分浓度组成的水体,以辐射传输模型(即Hydrolight模型)模拟结果为真值,对生物光学模型(即Lee模型)模拟二类水体遥感反射率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除藻类悬浮物主导型水体外,Lee模型在所有波段的总体模拟误差在10%以内;(2)叶绿素a浓度反演算法常用波段光谱模拟误差较大;(3)刚好在水面以上与刚好在水面以下的遥感反射率显示出相似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射率 Hydrolight模型 lee生物光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e模型的文本分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小波 夏清国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76,222,共3页
DavidLee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Lee模型并将其用于文本分类。该文将Lee模型引入Na?veBayes和TFIDF中,比较了影响度和TF-IDF两种不同的文档表示方法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并对Lee模型的不同因素对算法的影响效果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度的文档... DavidLee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Lee模型并将其用于文本分类。该文将Lee模型引入Na?veBayes和TFIDF中,比较了影响度和TF-IDF两种不同的文档表示方法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并对Lee模型的不同因素对算法的影响效果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度的文档表示方法比TF-IDF更好一些,启发式的部分读取策略能以较小的时间代价极大地改善分类算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lee模型 朴素贝叶斯 TFI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维Ho-Lee随机利率模型的具有违约风险的期权定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伟 黄文礼 李胜宏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6-416,共11页
假设公司资产价值和标的资产价格都满足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利率是服从分数维Ho-Lee模型的随机过程,建立了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中基于随机利率模型的具有违约风险的欧式看涨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分数布朗运动的随机分析理论和保... 假设公司资产价值和标的资产价格都满足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利率是服从分数维Ho-Lee模型的随机过程,建立了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中基于随机利率模型的具有违约风险的欧式看涨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分数布朗运动的随机分析理论和保险精算方法,讨论了具有随机回收率的信用风险模型,在公司负债为常数的情形下,利用分数维Ho-Lee随机利率,获得了欧式脆弱期权定价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风险 分数布朗运动 分数维Ho—lee模型 精算方法 期权定价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n-Vese模型的SAR图像分割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东野长磊 郑永果 苏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由于SAR图像存在较强的斑点噪声,使用Chan-Vese模型水平集分割方法会产生很多误分割。同时,水平集解法存在计算量大、分割速度慢的问题。在Chan-Vese模型基础上,增加新的内能项——距离正则项,得到了一种改进的曲线演化模型。避免了水... 由于SAR图像存在较强的斑点噪声,使用Chan-Vese模型水平集分割方法会产生很多误分割。同时,水平集解法存在计算量大、分割速度慢的问题。在Chan-Vese模型基础上,增加新的内能项——距离正则项,得到了一种改进的曲线演化模型。避免了水平集函数的周期性更新,具有更大的迭代步长,从而加快分割速度,并且提高Chan-Vese模型的抗噪性。对该模型采用人工合成图像和真实SAR图像进行分割实验,通过比较,可看出改进模型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和较快的分割速度。对于噪声很强的图像,使用增强Lee滤波进行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改进模型的分割速度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Chan-Vese模型能高效快速地完成SAR图像分割,具有较高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分割Chan—Vese模型 距离正则项 增强lee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ian随机效应模型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贵军 刘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100,共6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生活及医疗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在省域之间、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Bayesian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我国人口... 近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生活及医疗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在省域之间、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Bayesian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我国人口死亡率,分省域分性别分城乡测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并对死亡率的各项差异指标进行测算。模型考虑了人口死亡率的空间相关性和年龄的相互影响,能更好地揭示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寿命 空间相关性 lee-carter模型 Bayesian随机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人口死亡率数据的随机死亡率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樊毅 张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3-37,共5页
人类预期寿命的不确定性会因为经济水平上的发展、生活质量上的改善、医疗技术上的创新等因素而增加。文章运用8种较为常用的随机死亡率模型对中国0~89岁的总人口死亡率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并通过贝叶斯信息准则和赤池信息准则比较法、... 人类预期寿命的不确定性会因为经济水平上的发展、生活质量上的改善、医疗技术上的创新等因素而增加。文章运用8种较为常用的随机死亡率模型对中国0~89岁的总人口死亡率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并通过贝叶斯信息准则和赤池信息准则比较法、嵌套模型的似然比检验法对这些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Age-Period-Cohort模型对中国总人口死亡状况的综合拟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死亡率模型 lee-carter模型 出生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回路热虹吸管的三维模拟研究
15
作者 杨文龙 花宇 屈健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带盘管式冷凝器和储液罐的回路热虹吸管,研究了3种充液率下回路热虹吸管的启动和内部流动传热特性。由于回路热虹吸管内沸腾和冷凝过程之间具有强耦合关系,对描述相变的传统Lee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引入了饱和温度与局部...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带盘管式冷凝器和储液罐的回路热虹吸管,研究了3种充液率下回路热虹吸管的启动和内部流动传热特性。由于回路热虹吸管内沸腾和冷凝过程之间具有强耦合关系,对描述相变的传统Lee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引入了饱和温度与局部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准确模拟回路热虹吸管内的气液相变和流动传热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回路热虹吸管内传热传质过程的预测效果良好;当回路热虹吸管在80%充液率的准稳态工况下运行时,完整的流动循环整体可分为液体过冲、液体回落和大气泡推动液体上升3个阶段,并且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振荡更加明显;回路热虹吸管在仅依靠工质的流动循环和相变传热时,等效导热系数可超过15000 W/(m·K);在较高热流下,80%充液率的回路热虹吸管形成了速度较快且持续稳定的流动循环,表现出较好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回路热虹吸管 盘管式冷凝器 lee模型 气液相变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风险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冲击效应研究——基于VaR与CVaR模型的综合测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翎 李光泽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7,共9页
借鉴金融风险管理中VaR和CVaR模型对尾部风险的测量思路,通过构建有限数据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测算了人口的长寿风险及其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2015-2060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将面临巨大的长寿风险,极端... 借鉴金融风险管理中VaR和CVaR模型对尾部风险的测量思路,通过构建有限数据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测算了人口的长寿风险及其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2015-2060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将面临巨大的长寿风险,极端情况下长寿风险将给统筹基金收支结余超预期下降造成不容忽视的尾部损失;推迟退休年龄、提高生育率、调整个人账户和报销比例、提高职工缴费工资和控制住院费用增长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长寿风险的冲击。建议明确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险长寿风险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医疗、养老和长期护理保险的三险联动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风险 基本医疗保险 VAR模型 CVAR模型 lee-cart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堆载作用简化建模思想及其模型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忠诚 梁志荣 杨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1-54,共4页
以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改进的Carter模型,将屈服面的变化和反复荷载相联系,以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加载硬化和卸载回弹。引入衰减参数和临界重复应力来反映土体变形的塑性累积与荷载记忆特性,建立了能够考虑反复堆卸载作用下... 以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改进的Carter模型,将屈服面的变化和反复荷载相联系,以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加载硬化和卸载回弹。引入衰减参数和临界重复应力来反映土体变形的塑性累积与荷载记忆特性,建立了能够考虑反复堆卸载作用下土体变形特征的本构模型。同时基于FLAC提供的开放的二次开发平台,将创建的简化模型引入其中,由此建立的简化模型能方便地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荷载 carter模型 临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ee算法的电网潮流图自动绘图系统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海忠 时婷 刘光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18-221,共4页
针对调度员工作站大规模电网潮流图智能生成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ee算法的电网潮流图自动绘图系统。首先,该系统从能源管理系统(EMS)中获取电网通用信息模型(CIM)和E文件数据建立系统型据库;然后,因式分解网格并拟... 针对调度员工作站大规模电网潮流图智能生成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ee算法的电网潮流图自动绘图系统。首先,该系统从能源管理系统(EMS)中获取电网通用信息模型(CIM)和E文件数据建立系统型据库;然后,因式分解网格并拟合节点实际经纬度,实现厂站节点自动布局;其次,引入线探索法对线路初步布线,再采用Lee算法对无法确定的线路进行布线,实现自动布线;最后,根据网格通道布线情况调整线路位置和所占面积,避免线路不必要交叉及线距过近。绘图成果通过SVG矢量图形展示,针对某省级电网模型进行测试,并在13 s内完成绘图,与人工绘图相比,大幅减少了绘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图 自动绘图 改进lee算法 通用信息模型 可缩放矢量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JD模型的人口寿命预测及SM债券定价
19
作者 卞华斌 童馨乐 姚定俊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42,共19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风险,将会给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如何度量和管理长寿风险,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我国人口死亡率数据,在Lee-Carte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DEJD模型刻画时间序列因子的跳跃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风险,将会给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如何度量和管理长寿风险,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我国人口死亡率数据,在Lee-Carte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DEJD模型刻画时间序列因子的跳跃不对称性,并证实了DEJD模型比Lee-Carter模型在拟合时间序列因子时更为有效.此外,本文利用DEJD模型预测出我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而给出了SM债券在我国的市场价格,为SM债券在我国的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风险 lee-carter模型 DEJD模型 SM债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风险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晓军 姜增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50,共8页
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追求和发展趋势,却对养老金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当前,长寿风险已成为全球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重要系统性风险,在我国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借助国际上金融机构偿付能力资本需求的思想,首先将长寿风险对我国... 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追求和发展趋势,却对养老金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当前,长寿风险已成为全球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重要系统性风险,在我国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借助国际上金融机构偿付能力资本需求的思想,首先将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进行界定,并通过联立有限数据双随机Lee-Carter死亡率模型的预测值与城镇职工养老金领取水平的预测值,评估了未来36年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最后进行不同改革政策的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十分明显,且这种冲击效应受延迟退休年龄和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影响显著,受城镇化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风险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双随机lee—carter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