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ler for the Non-zero Initial Error Problem on Robot Manipulator
1
作者 TAO Li-li 1,YANG Fu-wen 2 (1.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University of Xiamen, Xiamen 361005, Chi na 2.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Fuzhou, Fuzhou 350002, C 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共2页
Industrial robot system is a kind of dynamic system w ith strong nonlinear coupling and high position precision. A lot of control ways , such as nonlinear feedbackdecomposition motion and adaptive control and so o n, ... Industrial robot system is a kind of dynamic system w ith strong nonlinear coupling and high position precision. A lot of control ways , such as nonlinear feedbackdecomposition motion and adaptive control and so o n, have been used to control this kind of system, but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 s in those methods: some need accurate and some need complicated operation and e tc. In recent years, in need of controlling the industrial robots, aiming at com pletely tracking the ideal input for the controlled subject with repetitive character, a new research area, ILC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has been devel oped in th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heory. Th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method can make the controlled subject operate as desired in a definite time span, merely making use of the prior control experie nce of the system and searching for the desired control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nd desired output signal.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is equal to that o f learning, during which we only need to measure the output signal to amend the control signal, not like the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y, which on line assesses t he complex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Besides, since th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 ol relies little on the prior message of the subject, it has been well used in a lot of areas, especially the dynamic systems with strong non-linear coupling a nd high repetitive position precision and the control system with batch producti on. Since robot manipulator has the above-mentioned character, ILC can be very well used in robot manipulator. In the ILC, since the operation always begins with a certain initial state, init ial condition has been required in almost all convergence verification. Therefor e, in designing the controller, the initial state has to be restricted with some condition to guarante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The settle of initial condition problem has long been pursued in the ILC. There are commonly two kinds of initial condition problems: one is zero initial error problem, another is non-zero initial error problem. In practice, the repe titive operation will invariably produce excursion of the iterative initial stat e from the desired initial state.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on the second in itial problem has more practical meaning. In this paper, for the non-zero initial error problem, one novel robust ILC alg orithms, respectively combining PD typ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algorithm wit h the robust feedback control algorithm, has been presented. This novel robust ILC algorithm contain two parts: feedforward ILC algorithm and robust feedback algorithm, which can be used to restrain disturbance from param eter variation, mechanical nonlinearities and unmodeled dynamics and to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as well. The feedforward ILC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tracking error and perf ormance of the system through iteratively learning from the previous operation, thus performing the tracking task very fast. The robust feedback algorithm could mainly be applied to make the real output of the system not deviate too much fr om the desired tracking trajectory, and guarantee the system’s robustness w hen there are exterior noises and variations of the system parameter.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Lyapunov st ability theory has been used through properly selecting the Lyapunov function. T he result of the verification show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ovel robust iterativ e learning control in theory. Finally, aiming at the two-freedom rate robot, simulation has been made with th e MATLAB software. Furthermore, two groups of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to validat e the robustness of th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ust control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non- zero initial error robot manip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erature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fiber optic gyroscope based on a composite model of k-means,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2
作者 CAO Yin LI Lijing LIANG S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2期510-522,共13页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G), with technical advantages such as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ng lifespan, fast startup speed, and flexible structural design, are widely...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G), with technical advantages such as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ng lifespan, fast startup speed, and flexible structural design, are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unmanned driving, and other fields. However, due to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optical device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causes errors in FOG, thereby greatly limiting their output accuracy. This work researches on machine-learn-ing based temperature error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for FOG. Specifically, it focuses on compensating for the bias errors gen-erated in the fiber ring due to the Shupe effect. This work pro-poses a composite model based on k-means cluster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nd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dundancy within the sam-ples by adopting the interval sequence sample. Moreover, met-rics such as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bias stability, and Allan variance, a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model’s performance and compensation effective-ness. This work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data and models across different temperature ranges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s, improving the bias stability of the FOG from 0.022 °/h to 0.006 °/h.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methods utiliz-ing a singl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he proposed method increases the bias stability of the compensated FOG from 57.11% to 71.98%, and enhances the suppression of rate ramp noise coefficient from 2.29% to 14.83%. This work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FOG after compensation,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sensors error compensation work in other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optic gyroscope(FOG) temperature error com-pensation composite model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ING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WE的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
3
作者 祁正华 何菲菲 何校漫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格上基于容错学习(LWE)的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在密钥生成阶段通常直接选取随机矩阵和秘密向量,攻击者容易获得足够多低范数秘密向量或低范数的误差向量,从而获得秘密向量,使得公钥加密的安全性受到削弱。规避LWE(ELWE)是非标准LWE的一... 格上基于容错学习(LWE)的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在密钥生成阶段通常直接选取随机矩阵和秘密向量,攻击者容易获得足够多低范数秘密向量或低范数的误差向量,从而获得秘密向量,使得公钥加密的安全性受到削弱。规避LWE(ELWE)是非标准LWE的一种变体,指即使敌手额外获得了短高斯前像,加密方案仍可以避免归零攻击。首先基于ELWE构造了一个选择明文安全的单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其次利用线性组合算法提出了一种密文扩展算法,将单密钥方案扩展为多密钥加密方案。方案的扩展扩大了应用空间,且构造的多密钥方案与其他方案的对比表明,所提方案将解密噪声从8(8m^(4)+m)mkδ降低为2(2m+1)mkδ,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密钥全同态加密 规避容错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WE的高效动态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
4
作者 盛冶 涂广升 +1 位作者 王灿 张帆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776,共9页
全同态加密在云计算中的应用有效满足了用户对云端服务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需求.针对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计算开销较大、应用于云计算的工作模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动态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一方面,通过引入公钥对构造... 全同态加密在云计算中的应用有效满足了用户对云端服务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需求.针对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计算开销较大、应用于云计算的工作模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动态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一方面,通过引入公钥对构造新的辅助密文的方法,对多密钥全同态加密方案密文扩展算法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采用单个用户和服务器交互的方式完成密文扩展操作,提出了一种全同态加密应用于云计算中的新工作模式.与2023年ICPADS会议的方案对比,该方案将计算开销从O(n 44)降至O(n 3k 22),n k,噪声扩张率从O(m 4γ)降低至O(mγ).使得方案的公开参数更小、效率更高.同时,新工作模式不仅减少了用户对服务器的高度依赖,也降低了用户需要承担的计算开销,更加符合实际应用.该方案被证明为IND-CPA安全,困难性可归约到误差学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态加密 多密钥 误差学习问题 云计算 密文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WE的多密文相等性测试方案
5
作者 高翔 陈辉焱 +2 位作者 王克 王宇 姚云飞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1-520,共10页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通常选择将数据加密后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然而这样云服务器无法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统计等有效处理,从而使得很多应用场景受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通常选择将数据加密后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然而这样云服务器无法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统计等有效处理,从而使得很多应用场景受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上容错学习(ring learning with error,R-LWE)问题的PKE-MET(public-key encryption with a multiple-ciphertext equality test)方案,并给出了正确性和安全性分析.该方案允许云服务器同时对多个密文执行相等性测试,还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攻击.基于Palisade库对方案进行了实现,从理论与实现的角度与其他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相较于其他方案,该方案具有高效、运行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服务器 多密文相等性测试公钥加密 环容错学习问题 范德蒙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麻雀算法和Q-Learning优化集成学习轨道电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凯 郑浩 +1 位作者 涂永超 吴仕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26-4437,共12页
无绝缘轨道电路的故障具有复杂性与随机性,采用单一的模型进行故障诊断,其性能评价指标难以提高。而采用集成学习方式,则存在各基学习器结构、参数设计盲目,集成模型中各基学习器组合权重难以分配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麻... 无绝缘轨道电路的故障具有复杂性与随机性,采用单一的模型进行故障诊断,其性能评价指标难以提高。而采用集成学习方式,则存在各基学习器结构、参数设计盲目,集成模型中各基学习器组合权重难以分配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麻雀算法和Q-Learning优化集成学习的轨道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有机地将集成学习与计算智能和强化学习相结合,充分挖掘轨道电路故障特征,提高性能评价指标。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多层感知器深度学习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共同构成集成学习基学习器,解决单一学习模型的不足,不同基学习器的使用保证集成学习的多样性。从自动化机器学习角度出发,采用改进麻雀算法优化该集成学习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克服其结构和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在此之上,引入强化学习Q-learning对集成模型中各基学习器组合权重进行优化,智能地确定集成学习各基学习器的组合权重。最后,将集成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比较后得到误差,再采用BP神经网络对预测结果进行补偿修正,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性能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进一步改善了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的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和F1值等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绝缘轨道电路 故障诊断 集成学习 改进麻雀算法 Q-learning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face Learning的工件定位算法
7
作者 朱丽敏 丁伯慧 俞冠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43-15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包含自由曲面特征的工件定位的Meta-face Learning(MFL)算法。利用基于字典学习的图像稀疏表示方法,在交替迭代优化的基础上,通过逐次修正Euclidean变换矩阵的列向量更新测量点到名义工件模型的位姿变换,确定工件坐标系相对... 提出了一种包含自由曲面特征的工件定位的Meta-face Learning(MFL)算法。利用基于字典学习的图像稀疏表示方法,在交替迭代优化的基础上,通过逐次修正Euclidean变换矩阵的列向量更新测量点到名义工件模型的位姿变换,确定工件坐标系相对于测量坐标系的位姿。设计了两个自由曲面验证了本文算法,并通过与现有算法的比较说明了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件定位 Meta-face learning算法 迭代优化 Euclidea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孪生模型的数控机床轮廓误差预测方法
8
作者 田颖 湛杨 +4 位作者 岳辰 葛璐 王太勇 崔桐成 赵志丹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2401,共10页
为了提升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实时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机理数据融合驱动的数字孪生模型。首先构建包含伺服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机理模型,用于描述进给系统在数控系统插补指令下的动态响应;其次,建立结合多任务学习的时序数据驱动模型,构建融... 为了提升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实时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机理数据融合驱动的数字孪生模型。首先构建包含伺服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机理模型,用于描述进给系统在数控系统插补指令下的动态响应;其次,建立结合多任务学习的时序数据驱动模型,构建融合机理模型孪生数据和实时采集数据的特征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通过多时间步残差补偿修正机理模型的位置预测值,从而提高孪生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设计了多组空间运动轨迹进行了模型验证实验,并对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融合孪生模型能够在轮廓误差多个时间步的预测任务中均保持较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预测 数字孪生模型 多任务学习 多时间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建国 秦远 周路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334,共13页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首先,采用改良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和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对原始AQI序列进行分解并重构,获得高频、中频和低频3个频率分量。其次,利用经过北方苍鹰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高频分量进行二次分解,进一步降低其复杂度。再次,引入向量加权平均算法(Weighed Mean of Vectors Algorithm,INFO)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利用INFO-LSTM预测高频分量分解后的子序列,进而利用INFO-ELM分别预测中、低频分量,并将所得预测结果进行线性叠加。最后,利用NGO-VMD和INFO-ELM对误差序列进行分解和预测,并对初次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AQI预测值。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和成都3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比了7个对照试验,发现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可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空气质量指数预测 二次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向量加权平均算法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学习者语法纠错研究综述
10
作者 杨林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65,共11页
全面调研2015年至2021年间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者语法纠错研究,将其分为通用型和适用型两大类型并详细分析其研究方法;介绍预训练语言模型和语料库数据的类型和作用,并对比不同的评估指标以及系统的纠错性能;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评价。未... 全面调研2015年至2021年间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者语法纠错研究,将其分为通用型和适用型两大类型并详细分析其研究方法;介绍预训练语言模型和语料库数据的类型和作用,并对比不同的评估指标以及系统的纠错性能;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评价。未来应重点关注:1)构建适用型、个性化纠错系统。2)深度分析模型的劣势,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索增强其推理能力的方法:(1)探索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应用方法;(2)构建多模型混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错误 学习者英语 深度学习 机器翻译 序列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的影响
11
作者 周楷唐 汤依依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运用我国独特的审计调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续被重述)对审计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未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经历过此类错误的审计师在后续的审计中进行审计... 运用我国独特的审计调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续被重述)对审计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未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经历过此类错误的审计师在后续的审计中进行审计调整的可能性更高。机制检验发现,当审计师经历第二类重述错误时的审计客户重要性越高、客户流失越多、具有行业专长以及存在同行业知识迁移时,审计师的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影响越显著,表明此类错误经历可以通过声誉效应与学习效应两个渠道影响审计调整。进一步研究发现,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比其他审计师进行更大的负向与正向审计调整幅度,并且审计质量更高;当审计师多次经历此类错误时,其进行审计调整的可能性更大;当客户对于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较弱时,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 审计调整 审计师行为 审计质量 声誉效应 学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智能医疗的匿名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12
作者 倪亮 刘笑颜 +3 位作者 谷兵珂 张亚伟 周恒昇 王念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87,共6页
在智能医疗场景中,病人需佩戴各种传感医疗设备,传感医疗设备会在检测过程中收集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等生理和医疗信息,并将这些医疗信息传输到云服务器,但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在传输过程中必会带来额外的通信开销和传输时延,若发... 在智能医疗场景中,病人需佩戴各种传感医疗设备,传感医疗设备会在检测过程中收集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等生理和医疗信息,并将这些医疗信息传输到云服务器,但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在传输过程中必会带来额外的通信开销和传输时延,若发生数据窃取和窜改,将会造成难以控制的后果。除此之外,近年来量子计算技术飞速发展,基于经典公钥密码体系的公共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面临巨大挑战,保障量子安全已具有现实意义。由此,提出了一个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攻击并适用于智能医疗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避免部署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并证明其在改进的ID-BJM模型下是安全的,其安全性可以归约到环上带误差学习(ring learning with errors,RLWE)问题的难解性。所提协议通过两轮信息交互实现了隐式认证,且可保护自身设备的身份信息,并可抵抗信号泄露攻击,保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其他相关的格上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方案相比,在安全性或执行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密码 环上带误差学习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后量子密码 隐私保护 智能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
13
作者 李振兴 龚世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3,共10页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optimized by grey wolf optimization,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下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应用RPCA技术在线更新主元特征模型以缩短评估时间,进一步引入4种统计算法生成4类误差监测特征量,构建误差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特征优选,提升误差评估准确率。然后针对模型评估精度取决于关键参数C、σ,引入国际无限折叠混沌映射策略对灰狼算法进行优化,以提升参数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ELM算法提出了基于GELM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实现模型性能优化,且相对其他方法有效提升了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准确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测量回路 误差评估 递推主元分析 灰狼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船舶光学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4
作者 徐静 陈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其补偿到经纬仪测量结果中。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并对校准前后的测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校准后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经纬仪 误差校准 实时性 双矢量定姿技术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误差自抗扰控制与优化
15
作者 黄从智 蒋茜茜 谭祥帅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略和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控制策略。首先,在基于误差的自抗扰控制策略框架中,根据单元机组机炉耦合过程运行特性,简化机炉耦合过程被控对象模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实时估计并补偿机组的未建模动态特性和外部扰动。其次,构建奖励函数并利用柔性演员-评论家算法来实现控制器参数自适应调整。最后,基于某超超临界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实际历史运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误差自抗扰控制 强化学习 参数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WE的集合相交和相等的两方保密计算 被引量:13
16
作者 夏峰 杨波 +2 位作者 张明武 马莎 雷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2-467,共6页
利用格上LWE(Leaning With Error)困难性假设,将保密地比较两个数是否相等转化为判断对随机串加密后的解密是否正确,有效地解决了数和集合关系的判定、求集合交集和集合相等安全多方计算问题,并利用模拟范例证明该协议在半诚实模型下是... 利用格上LWE(Leaning With Error)困难性假设,将保密地比较两个数是否相等转化为判断对随机串加密后的解密是否正确,有效地解决了数和集合关系的判定、求集合交集和集合相等安全多方计算问题,并利用模拟范例证明该协议在半诚实模型下是安全的。与传统的基于数论的协议相比,该方案由于不需要模指数运算,因而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因其基于格中困难问题,因而能抵抗量子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术 lwe(Leaning With error) 安全多方计算 集合交集 集合相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WE的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敏情 柯彦 苏婷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360,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WE(Learning With Errors)算法的密文域可逆隐写方案,利用LWE公钥密码算法对数据加密,用户在密文中嵌入隐藏信息,对于嵌入信息后的密文,用户使用隐写密钥可以有效提取隐藏信息,使用解密密钥可以无差错恢复出加密前...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WE(Learning With Errors)算法的密文域可逆隐写方案,利用LWE公钥密码算法对数据加密,用户在密文中嵌入隐藏信息,对于嵌入信息后的密文,用户使用隐写密钥可以有效提取隐藏信息,使用解密密钥可以无差错恢复出加密前数据实现了提取过程与解密过程的可分离。通过推导方案在解密与提取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得到直接影响方案正确性的参数为所选噪声的标准差,实验获得并验证了标准差的合理取值区间;通过推导嵌入后密文的分布函数,分析密文统计特征的变化情况,论证了嵌入密文的隐藏信息的不可感知性。该方案是在密文域进行的可逆隐写,与原始载体无关,适用于文本、图片、音频等各类载体。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可逆隐写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而且1 bit明文在密文域最大可负载1 bit隐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密文域可逆隐写 lwe(learning With err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WE的密文域多比特可逆信息隐藏算法 被引量:22
18
作者 柯彦 张敏情 苏婷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07-2322,共16页
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是一种以密文为载体进行信息嵌入与提取,同时能够对嵌入信息后的密文进行无失真解密并恢复出原始明文的信息隐藏技术,具有隐私保护与信息隐藏双重功能,在密文域数据处理与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基... 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是一种以密文为载体进行信息嵌入与提取,同时能够对嵌入信息后的密文进行无失真解密并恢复出原始明文的信息隐藏技术,具有隐私保护与信息隐藏双重功能,在密文域数据处理与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R-LWE(ring-learning with errors)的密文域多比特可逆信息隐藏方案.首先使用R-LWE算法对载体明文进行快速高强度加密,然后通过对单位比特明文在密文空间映射区域的重量化以及对应密文的再编码,实现了在密文中嵌入多比特隐藏信息;嵌入信息时,根据加密过程中的数据分布特征来进行嵌入编码,保证了加解密与信息提取的鲁棒性;解密与提取信息时,先计算量化系数,而后采用不同的量化标准分别进行解密或信息提取,实现了解密与提取过程的可分离.分析方案的正确性时,首先推导方案出错的概率,说明了算法中引入的噪声的标准差对方案正确性的影响,然后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得出了保证方案正确性的噪声标准差的取值区间;通过推导嵌入后密文的分布函数,分析密文统计特征的变化,论证了密文中嵌入隐藏信息的不可感知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案不仅能够实现嵌入后密文的无差错解密与秘密信息的可靠提取,并且单位比特明文在密文域能够负载多比特隐藏信息,密文嵌入率最高可达到0.2353b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可逆信息隐藏 密文域 多比特嵌入 环上带误差的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LWE问题的无证书全同态加密体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光焱 顾纯祥 +2 位作者 祝跃飞 郑永辉 费金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8-993,共6页
全同态加密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现有全同态加密体制普遍存在公钥尺寸较大的缺陷,严重影响密钥管理与身份认证的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将无证书公钥加密的思想与全同态加密体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容错学习(LWE)... 全同态加密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现有全同态加密体制普遍存在公钥尺寸较大的缺陷,严重影响密钥管理与身份认证的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将无证书公钥加密的思想与全同态加密体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容错学习(LWE)问题的无证书全同态加密体制,利用前像可采样陷门单向函数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公钥之间的联系,无须使用公钥证书进行身份认证;用户私钥由用户自行选定,不存在密钥托管问题。体制的安全性在随机喻示模型下归约到判定性LWE问题难解性,并包含严格的可证安全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态加密 无证书公钥加密 容错学习问题 前像可采样陷门单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WE的高效身份基分级加密方案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青 胡明星 +2 位作者 汤永利 刘琨 闫玺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93-2204,共12页
格上可固定维数陷门派生的身份基分级加密(hierarchical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HIBE)体制,因其具有在陷门派生前后格的维数保持不变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这种体制普遍存在陷门派生复杂度过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分别给出随机... 格上可固定维数陷门派生的身份基分级加密(hierarchical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HIBE)体制,因其具有在陷门派生前后格的维数保持不变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这种体制普遍存在陷门派生复杂度过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分别给出随机预言模型和标准模型下的改进方案.首先利用MP12陷门函数的特性提出一种优化的Zq可逆矩阵提取算法,再基于该优化算法结合固定维数的陷门派生算法和MP12陷门函数完成方案的建立和陷门派生阶段,然后与对偶Regev算法相结合完成随机预言模型下HIBE方案的构造.并且利用二进制树加密系统将该方案改进为标准模型下的HIBE方案.两方案安全性均可归约至LWE问题的难解性,其中随机预言模型下的方案满足适应性安全,而标准模型下的方案满足选择性安全,并给出严格的安全性证明.对比分析表明:在相同的安全性下,随机预言模型下的方案较同类方案在陷门派生复杂度方面显著降低,而标准模型下的方案是同类最优方案的1/6,且格的维数、陷门尺寸和密文扩展率等参数均有所降低,计算效率明显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的分级加密 陷门派生 容错学习 随机预言模型 标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