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问题研究
1
作者 王凯 艾渤 +1 位作者 梁允馨 刘留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61,共12页
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能够在接近真空状态的管道内,使磁悬浮列车以极低的机械摩擦、气动阻力和噪声水平,实现全天候超高速运行,理论运行速度突破1 000 km/h,其特殊的运行环境与超高的运行速度对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 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能够在接近真空状态的管道内,使磁悬浮列车以极低的机械摩擦、气动阻力和噪声水平,实现全天候超高速运行,理论运行速度突破1 000 km/h,其特殊的运行环境与超高的运行速度对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真空磁悬浮列车运行环境与结构特点,建立真空管道环境下无线信道模型并分析信道传播特性,回顾真空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现状并总结了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通信业务类别及需求。针对超高速运行列车通信中的严重多普勒效应和频繁的越区切换问题,进一步探讨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云的无线接入方案、基于漏泄波导的车地接入架构、移动小区免切换方案以及动态映射架构,从而为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无线接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磁悬浮列车 车地无线通信 通信业务 网络架构 信道建模 漏波系统 移动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ESN和LESQRN概率预测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樊江川 于昊正 +2 位作者 王冬生 安佳坤 杨丽君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针对现有电力负荷预测不能很好反映负荷数据的周期性和趋势性以及残差的波动性特征提出一种考虑周期性建模的泄露积分型回声状态网络点预测模型和泄露积分型回声状态分位数回归网络概率预测模型组合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为了捕... 针对现有电力负荷预测不能很好反映负荷数据的周期性和趋势性以及残差的波动性特征提出一种考虑周期性建模的泄露积分型回声状态网络点预测模型和泄露积分型回声状态分位数回归网络概率预测模型组合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为了捕捉负荷的多重特征定义了周期性和趋势性损失函数辅助优化点预测模型然后为克服残差的波动问题利用概率预测模型对点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残差进行建模预测最后整合同时刻的点预测值与残差预测区间得到概率预测模型结果.实际算例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不仅有效抑制尖端振荡现象而且能够生成可靠的概率密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周期性建模 泄露积分型回声状态网络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DBN的室内燃气泄漏动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良海 梁艺苑 +1 位作者 张淏彬 白永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7-1345,共9页
为有效分析并评估室内燃气泄漏风险,运用蝴蝶结模型对室内燃气事故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利用模糊集理论改进动态贝叶斯模型,弥补因数据缺失带来的误差,实现风险评估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而构建一种基于蝴蝶结(Bow-Tie,BT)模型模糊动态贝... 为有效分析并评估室内燃气泄漏风险,运用蝴蝶结模型对室内燃气事故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利用模糊集理论改进动态贝叶斯模型,弥补因数据缺失带来的误差,实现风险评估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而构建一种基于蝴蝶结(Bow-Tie,BT)模型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 Bayesian Network,DBN)的室内燃气事故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模型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依据该模型得到的关键风险因子能够为居民燃气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参考;同时,该方法能够分析原因事件失效后各事故后果发生概率在各时间片的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动态风险评估 蝴蝶结模型 模糊集理论 动态贝叶斯网络 燃气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流含水层系统中的溶质运移方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吉春 薛禹群 谢春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越流含水层系统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但国内有关越流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模型尚未见报导。为建立越流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污染的数学模型,本文导出了包括越流项和井流项的溶质运移方程。
关键词 溶质运移方程 数学模型 地下水 水污染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大孔泄漏速率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平 梅华锋 赵海林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6-489,共4页
通过对天然气管道泄漏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气体的大孔泄漏模型。对大孔泄漏过程存在的3种状态进行讨论分析,验证了在高压情况下只存在管内亚临界流、孔口临界流和管内孔口都是临界流两种情况,在低中压情况下只存在管内亚临界流、孔口临界... 通过对天然气管道泄漏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气体的大孔泄漏模型。对大孔泄漏过程存在的3种状态进行讨论分析,验证了在高压情况下只存在管内亚临界流、孔口临界流和管内孔口都是临界流两种情况,在低中压情况下只存在管内亚临界流、孔口临界流和管内孔口均为亚临界流两种情况,并且分析了不同泄漏点和不同压力情况下发生泄漏的速率变化情况。采用本文的计算模型可以较好的计算出不同泄漏孔径的泄漏速率,为长输管道的定量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泄漏速率 大孔泄漏 建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态势估计的一种构造贝叶斯网络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柴慧敏 王宝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0-142,共3页
根据态势估计的特点和要求,采用Leaky noisy-or gate模型的方法构造,并将其应用于整个贝叶斯网络中。该方法以离散变量集为研究对象,由于满足构成Leaky noisy-or gate模型的条件,能够利用部分统计信息构造节点的网络参数。文中利用相关... 根据态势估计的特点和要求,采用Leaky noisy-or gate模型的方法构造,并将其应用于整个贝叶斯网络中。该方法以离散变量集为研究对象,由于满足构成Leaky noisy-or gate模型的条件,能够利用部分统计信息构造节点的网络参数。文中利用相关的贝叶斯网络推理软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Leaky noisy-or gate模型的方法,对网络参数进行构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估计 贝叶斯网络 Noisy-or gate模型 leaky noisy-or gat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实时的一种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浩 方滨兴 +2 位作者 云晓春 王欣 辛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4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泄漏的积分触发测量方法的电子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方法,用来检测邮件蠕虫在传播过程中的流量异常。根据邮件流量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日周期特性和周周期特性,首先计算出当前邮件流量和历史邮件流量的最小Hellinger距离,通过... 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泄漏的积分触发测量方法的电子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方法,用来检测邮件蠕虫在传播过程中的流量异常。根据邮件流量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日周期特性和周周期特性,首先计算出当前邮件流量和历史邮件流量的最小Hellinger距离,通过带泄漏的积分触发方法把邮件流量的Hellinger积累起来,从而把邮件蠕虫在传播过程中没有明显流量特征的慢速酝酿阶段的异常特征进行积累,达到在其进入快速传播期之前检测出异常的目的。检测过程只需要检查邮件的流量信息,因而适合大规模高速网络的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件蠕虫 异常检测 带泄漏积分触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引起有越流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瑞阁 周训 +2 位作者 宋超 张欢 肖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5-1470,共6页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通过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分别对初始水头水平及线性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模拟了滨海地区有越流的承压... 海潮波动可以引起海岸带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发生波动。建立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滨海地区一维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通过将潮汐波动概化为正弦波,分别对初始水头水平及线性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模拟了滨海地区有越流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随潮汐波动的变化。通过对两种情形下的变化比较,结果表明,受海潮影响的滨海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头与海潮有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变幅减小,受海潮的影响程度与离海岸的距离有关,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头的变幅及潮汐效率呈负指数函数衰减,水头倾斜情形下变幅更小,潮汐效率更小,滞后时间更短,地下水头对海潮的滞后时间随距离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流承压含水层 潮汐效应 数值模型 滨海含水层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二维、准三维及三维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叶淑君 戴水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3-27,共5页
本文为三种简单的由多个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组成的越流含水系统建立了二维、准三维和三维数学模型,并对它们的解进行了比较分析。三种水流系统的二维、准三维及三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相互间的偏差随抽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井距的增大而减... 本文为三种简单的由多个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组成的越流含水系统建立了二维、准三维和三维数学模型,并对它们的解进行了比较分析。三种水流系统的二维、准三维及三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相互间的偏差随抽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井距的增大而减小;二维与准三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间的偏差随弱透水层越流系数的减小而减小;两种准三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间的偏差随抽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间贮水系数比值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水的准三维模型与三维模型的解最为接近,它们之间的水头差当贮水系数比值一定时,随抽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间渗透系数比值增大而减小,且随各向异性比值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 二维模型 准三维模型 三维模型 数学模型 模拟 越流含水系统 含水层 弱透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传输和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源 李建杰 +2 位作者 王宁 于慧洁 梁晨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针对泄漏同轴电缆作为分布式传感器应用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室内安防入侵检测时,运用全波仿真软件HFSS不能有效仿真长距离的耦合漏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参数提取软件,先提取单个开槽的缝隙单元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借... 针对泄漏同轴电缆作为分布式传感器应用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室内安防入侵检测时,运用全波仿真软件HFSS不能有效仿真长距离的耦合漏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参数提取软件,先提取单个开槽的缝隙单元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借助于传输线理论,利用四个传输矩阵级联得到整段漏泄同轴电缆的传输矩阵.并考虑两根漏缆缝隙间相互耦合,提出了表征耦合特性的等效电路模型.将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商用软件高级设计系统(advanced design system, ADS)进行电路搭建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根漏缆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全波仿真结果非常符合,可以快速地仿真长距离的耦合漏缆结构,并大大节约了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泄同轴电缆 等效电路模型 缝隙单元 传输矩阵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中泄漏同轴电缆的传输衰减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进喜 刘扬 +1 位作者 刘中华 李申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3-146,共4页
漏缆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隧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漏缆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漏缆结构设计和外部辐射模式进行展开的。在根据漏缆的等效电路图,计算漏缆的阻抗和导纳,建立漏缆的数学模型。在外部模式耦合影响下,定义了弱耦合系数,得出了漏... 漏缆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隧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漏缆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漏缆结构设计和外部辐射模式进行展开的。在根据漏缆的等效电路图,计算漏缆的阻抗和导纳,建立漏缆的数学模型。在外部模式耦合影响下,定义了弱耦合系数,得出了漏缆的传输衰减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衰减和频率的关系图,衰减随频率增大而增大;并通过对1/2″漏缆进行实验,得出漏缆衰减的实测值和衰减模型仿真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缆 传输衰减 耦合系数 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传感器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恩祥 李科杰 +1 位作者 潘志强 宋萍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44-47,共4页
通过建立屏蔽体缝隙泄漏电磁场的数学模型 ,计算了屏蔽体内泄漏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为传感器系统在屏蔽体内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同时通过分析影响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因素 ,提出了减少缝隙泄漏电磁场 ,提高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具体... 通过建立屏蔽体缝隙泄漏电磁场的数学模型 ,计算了屏蔽体内泄漏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为传感器系统在屏蔽体内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同时通过分析影响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因素 ,提出了减少缝隙泄漏电磁场 ,提高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具体措施 ;并在高灵敏度声探测系统实验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灵敏度传感器系统 抗电磁干扰 无线电 缝隙泄漏电磁场 数学模型 屏蔽效能 屏蔽体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的不稳定渗流点源函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晓冬 李光和 陈钦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两类有直线型补给边界的一维不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直线型补给边界的定义和表达式。应用积分变换方法解析求解两类一维有源和补给边界的不稳定渗流问题 ,得到两种新的不稳定渗流点源函数 ,该函数可直接用于构造试井分析的... 对两类有直线型补给边界的一维不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直线型补给边界的定义和表达式。应用积分变换方法解析求解两类一维有源和补给边界的不稳定渗流问题 ,得到两种新的不稳定渗流点源函数 ,该函数可直接用于构造试井分析的数学模型。以改进的矩形油藏试井分析数学模型为例 ,说明了新点源函数的应用方法和表现特征。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渗透系数θ反映了补给边界相对渗透能力 ,而传统的定压、封闭边界是直线型补给边界的极限形式 ,渗透系数取给定值时的压力诊断曲线位于定压和封闭边界两种情形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渗流 孔隙介质 补给边界 点源函数 试井分析 数学模型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场下神经元适应性的两种放电机制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春华 王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9-1233,共5页
研究了两种神经元模型放电频率适应性的机制,对比分析了不同机制之间的差异,基于线性积分放电(LIF)神经元模型,建立了在交流外电场作用下LIFAC和LIFDT两种改进的LIF适应性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机制模型的初始和稳态放电频率曲线,发现LIFAC... 研究了两种神经元模型放电频率适应性的机制,对比分析了不同机制之间的差异,基于线性积分放电(LIF)神经元模型,建立了在交流外电场作用下LIFAC和LIFDT两种改进的LIF适应性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机制模型的初始和稳态放电频率曲线,发现LIFAC机制的放电频率曲线向高输入方向水平右移,且保持斜率不变,LIFDT机制的放电频率曲线呈发散状,斜率递减.在固定频率的交流外电场作用下,稳态放电频率曲线呈线性.另外通过对噪声下放电峰峰间期的相关性和变异性分析,进一步阐明外电场对不同机制适应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频率适应性 交流外电场 积分效电神经元模型 LIFAC和LIFDT放电机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谐振器的COM参数提取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广琳 汤劲松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6-378,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端同步谐振器、采用电测试方法实现漏波COM参数的提取技术。该同步谐振器中心频率为350 MHz,压电基片选用36°LT,铝、铜膜厚达240 nm。通过测试同步谐振器的导纳曲线来提取COM参数,并对提取出的COM参数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COM模型 漏波 单端同步谐振器 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竹林 徐勇军 +1 位作者 李晓维 陈灿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2-114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时间同步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给出了算法步骤的描述。同时分析了如何在WSN节点上实现该算法,引入了不应期来解决由于延迟带来的节点之间重复激发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时间同步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给出了算法步骤的描述。同时分析了如何在WSN节点上实现该算法,引入了不应期来解决由于延迟带来的节点之间重复激发问题,并讨论了模型中各参数对同步的影响。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采用线性的动态函数描述振荡器的状态变化,从而解决了经典的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因采用非线性动态函数而使计算量过大的问题,使得基于该模型的时间同步算法可以在WSN节点上高效运行。通过测试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 生物同步 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透水层影响的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茂生 喻月 邵骏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0-16,共7页
越流含水层系统由于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等特点而被大量开发利用,针对其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经历了纯对流模型、对流弥散模型和考虑水-岩相互作用的对流弥散模型的发展历程,... 越流含水层系统由于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等特点而被大量开发利用,针对其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经历了纯对流模型、对流弥散模型和考虑水-岩相互作用的对流弥散模型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由黏土构成的弱透水层中的溶质运移问题受到持续关注,建立考虑弱透水层影响的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成为溶质运移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目前基于弱透水层影响的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模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弱透水层中的弥散作用、水-岩相互作用、固结作用、非达西渗流等对越流含水层系统溶质运移的影响,并指出弱透水层中溶质运移规律定量描述、非达西渗流与溶质运移模型的耦合、水动力弥散系数的测定及其尺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是未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流含水层系统 溶质运移模型 弱透水层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M系统隧道场景性能仿真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霈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3,共5页
LTE-M(LTE-Machine to Machine)系统性能与电波传播和无线信道密切相关。分析LTE-M系统在隧道漏缆场景信道特性,介绍3GPP单径莱斯和多径信道模型;开发LTE-M系统链路仿真系统,对不同信道模型、信噪比、移动速度、莱斯K因子下的系统性能,... LTE-M(LTE-Machine to Machine)系统性能与电波传播和无线信道密切相关。分析LTE-M系统在隧道漏缆场景信道特性,介绍3GPP单径莱斯和多径信道模型;开发LTE-M系统链路仿真系统,对不同信道模型、信噪比、移动速度、莱斯K因子下的系统性能,包括吞吐量、丢包率和误比特率,进行仿真评估。根据仿真结果,给出LTE-M网络规划与优化建议,包括信噪比优化目标设定为15 dB左右,在列车高速移动时采用多普勒频偏校正技术,并应该尽可能使漏缆与接收天线之间存在视距路径(L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LTE-M 隧道 漏缆 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光层功能的菌落图像多强度边缘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佳骏 武薇 +1 位作者 范影乐 高云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686,共10页
借鉴视觉神经系统在轮廓感知中的独特优势,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光层功能的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构建以带漏感的积累发放(LIF)神经元电生理模型为基本单元的神经元网络;根据特定时间窗口内各个神经元的脉冲发放情况,对神经元的增强(ON)或... 借鉴视觉神经系统在轮廓感知中的独特优势,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光层功能的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构建以带漏感的积累发放(LIF)神经元电生理模型为基本单元的神经元网络;根据特定时间窗口内各个神经元的脉冲发放情况,对神经元的增强(ON)或抑制(OFF)类别进行判断;通过拮抗式感受野特性以及神经元激励的反馈增强模式,实现弱边缘的凸显;为克服视觉感光层所具有的适应性并凸显弱细节的对比度,对图像进行多方向、多距离尺度的移动,并融合感光层神经元网络脉冲发放率的差异信息,最后实现图像边缘的有效检测。以具有丰富边缘特性的20幅菌落图像为样本,以边缘置信度和重构相似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多强度边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完整地检测出图像多强度边缘,且其对弱边缘检测的重构相似度均值高于0.8,检测准确性有显著的提高(P<0.05)。所提出的利用生理视觉系统特性进行边缘检测,为包含多强度边缘信息的图像处理提供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感光层 感受野 LIF神经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生物真实性的强抗噪性神经元激活函数 被引量:5
20
作者 麦应潮 陈云华 张灵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6-210,共5页
当前人工神经网络虽然在图像识别等方面媲美人脑,但因其所采用的激活函数ReLU和Softplus等只是对生物神经元输出响应特性的高度简化与模拟,使其在抗噪性、不确定性信息处理及功耗等方面与人脑仍存在巨大差距。通过分析生物神经元仿真实... 当前人工神经网络虽然在图像识别等方面媲美人脑,但因其所采用的激活函数ReLU和Softplus等只是对生物神经元输出响应特性的高度简化与模拟,使其在抗噪性、不确定性信息处理及功耗等方面与人脑仍存在巨大差距。通过分析生物神经元仿真实验,以其响应特性为基础,引入反映每个神经元随机性的参数η,构建出一种具有生物真实性的强抗噪性激活函数Rand Softplus。最后将该激活函数应用于深度残差网络,并基于人脸表情数据集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输入无噪声或具有少量噪声时,文中提出的激活函数与当前主流激活函数的识别精度基本持平,当输入包含较大噪声时,文中所提激活函数的识别精度远高于其他激活函数,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函数 抗噪性 LIF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