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漳腊淘金记:民国时期川西北的财富、生计与冒险
- 1
-
-
作者
王海兵
李沛容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藏彝走廊中华符号的多民族共享研究”(21BMZ00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漳腊金矿的兴办是权力与资本交互影响的结果。民国初年,各路军阀先后主导着漳腊矿权,竞相逐利。防区制终结后,漳腊金矿改由四川省政府经营。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资源的调控,国家资本介入漳腊金矿。槽户制是漳腊金矿的基本组织形式,漳腊私人采金的发达与该制度有密切关系,槽户制的盛行导致政府统制黄金生产、流通的目标难以达成。漳腊金矿的收益主要归军阀、资本家、官僚豪绅、金商等势力所有,多数金夫子并未实现财富梦想。金矿业催生了金河坝市场的畸形繁荣,促进了漳腊与内地的交往交流。同时,漳腊矿区的诸多乱象,也反映了矿区社会与当地民众之间存在着张力。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漳腊金矿
军阀
金夫子
金河坝
-
Keyword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lcang la(漳腊)gold deposits
Warlords
gold Miner(金夫子)
Gser rko(金河坝)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