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之际川藏道的兴起及在中央和西藏地方中的连接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石硕 刘锡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明清之际,川藏道逐渐兴起,并成为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除了中央政府的主动开拓,西藏地方也参与到了整个进程之中。自明中后期开始,大量藏族僧俗人员自川藏道前往内地朝贡,并将巨额茶叶、布匹、金银等物资带回西藏,这是“... 明清之际,川藏道逐渐兴起,并成为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除了中央政府的主动开拓,西藏地方也参与到了整个进程之中。自明中后期开始,大量藏族僧俗人员自川藏道前往内地朝贡,并将巨额茶叶、布匹、金银等物资带回西藏,这是“汉藏金桥”兴起的重要背景。当康区的白利土司阻断了川藏道时,以五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支持蒙古首领固始汗,攻灭了白利。清初,西藏地方与内地在川藏道东端打箭炉广泛开展贸易活动。康熙三十九年(1700)“西炉之役”与五十九年(1720)清军进藏驱逐准噶尔后,川藏道沿线多数地区逐渐纳入四川省管辖,清朝为保障道路畅通,以巨额茶叶与白银对西藏地方进行经济补贴。由川藏道的兴起及中央与西藏地方的互动,可以深刻理解该道成为双方连接纽带的原因,以及西藏地方牢固纳入中原政治体系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道 中央 西藏地方 打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西藏洛扎地区筹边问题初探
2
作者 旦增遵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9,共10页
对清代西藏洛扎地区筹边问题的讨论是清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其枝蔓众多,关系复杂。17世纪中后期,清初地方政府扶持宁玛派、格鲁派的改宗建寺活动,建立了全新的治理结构。18世纪初,颇罗鼐郡王给予宁玛派大力支持,刚定喇嘛力促中国西藏... 对清代西藏洛扎地区筹边问题的讨论是清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其枝蔓众多,关系复杂。17世纪中后期,清初地方政府扶持宁玛派、格鲁派的改宗建寺活动,建立了全新的治理结构。18世纪初,颇罗鼐郡王给予宁玛派大力支持,刚定喇嘛力促中国西藏与布鲁克巴确立藩属关系,不断加强宁玛派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18世纪中后期,随着清廷废除郡王掌权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直接控制,促进了地方的稳定和发展。19世纪初,灾害文书中的制度记述反映了清代西藏地方治理的动态变化,显示出清廷在面对边地治理的复杂性时逐步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藏 地方档案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政与外交的努力和困境:1936年国民政府护送九世班禅返藏及与英国交涉研究
3
作者 张永攀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73,共15页
1936年是九世班禅期望从青海返回西藏的末期阶段,西藏噶厦与民众会议等在亲英分子的支持下,反对热振活佛倾向中央,向中央屡次发难,力抗护送班禅的仪仗队进藏,并将之理解为国民政府对西藏的军事行动。这一年英国驻华大使馆也针对国民政... 1936年是九世班禅期望从青海返回西藏的末期阶段,西藏噶厦与民众会议等在亲英分子的支持下,反对热振活佛倾向中央,向中央屡次发难,力抗护送班禅的仪仗队进藏,并将之理解为国民政府对西藏的军事行动。这一年英国驻华大使馆也针对国民政府武装护送班禅返藏一事提出抗议,无理干涉中国内政。国民政府行政院及蒙藏委员会、外交部在班禅返藏的具体政策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但部门之间却有分歧,外交部尤为软弱。期间,蒙藏委员会黄慕松、蒋致余与专使诚允等人不断出谋划策,大力支持中央武装护送班禅返藏,但决策高层的信心并未坚定,蒋介石等人畏首畏尾,未能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班禅返藏,而在外交部软弱的态度下,拖延班禅返藏,以致次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无瑕再顾及此事,而班禅最终也抱憾逝于青海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世班禅 西藏 国民政府 蒙藏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驻村:西藏乡村基层治理方式再透视——基于西藏六地一市干部驻村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丹莉 武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从2011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启动了"干部驻村"活动。本文尝试以实地调研过程中回收的大量由驻村干部和村民填写的问卷为基础,对干部驻村在基层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大量干部的驻村工... 从2011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启动了"干部驻村"活动。本文尝试以实地调研过程中回收的大量由驻村干部和村民填写的问卷为基础,对干部驻村在基层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大量干部的驻村工作加强了基层的组织建设,同时由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基层组织为当地百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改善了当地的公共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而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驻村干部的介入使乡村基层出现了一种多元治理的局面,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长远来看,如何增强广大农牧区村级组织与村干部自身的号召力及执行力,而不是用政府之手接管其工作,仍是改善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干部驻村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精细化治理研究——以西藏乡村网格化治理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雅娟 方晓玲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2,共9页
当前,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利益与价值取向不断多元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西藏乡村社会精细化治理的网格化推进中,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初步建成,取得了不少实效,但仍存在治理人员能力不足、联户机... 当前,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利益与价值取向不断多元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西藏乡村社会精细化治理的网格化推进中,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初步建成,取得了不少实效,但仍存在治理人员能力不足、联户机制不完善、信息技术程度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西藏乡村网格化治理,应充分发挥精细化治理机制的有益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矛盾治理精细化立场,通过网格化治理模式完善西藏乡村社会治理全覆盖、社会服务零距离、村民诉求全响应、法律保障全面化的多元共治治理格局,优化网格化治理的顶层设计,注重网格化管理人员及联户代表的多方培育,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中的激励、监督、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治理 西藏乡村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概念框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娟丽 王跃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03-107,140,共6页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地方政府面临的趋势与潮流。文章从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内部问题的"逼迫"与各族人民多元化的需求、降低行政成本、维护西藏稳定的政治使命等方面,提出了西藏...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地方政府面临的趋势与潮流。文章从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内部问题的"逼迫"与各族人民多元化的需求、降低行政成本、维护西藏稳定的政治使命等方面,提出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理念、主体、方式、内容,以解决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治领域、行政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管理领域中突出的公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地方政府 治理创新 概念框架 治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调线技术在K4097+84~+891段崩塌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冬 蔡庆娥 夏旺民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61-163,179,共4页
川藏公路通麦至105段公路地质灾害众多,道路整治改建困难。针对改建过程中的K4097+843^+891段崩塌从崩塌特征、成因和发展趋势以及稳定性分析,提出局部调线的崩塌处治方案,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 川藏公路 崩塌 治理 局部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预决算看民国政府对西藏的财政投入与管理——兼驳“民国西藏独立”论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崇凯 刘淼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4-29,34,共7页
文章以新发现的中华民国时期国家预算西藏省岁入岁出等报表为依据,结合民国历史档案,分析总结了民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财政投入的种类、数量和性质,同时论述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发展金融货币、交通、贸易的支持和管理措施,坚持维护了中央对... 文章以新发现的中华民国时期国家预算西藏省岁入岁出等报表为依据,结合民国历史档案,分析总结了民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财政投入的种类、数量和性质,同时论述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发展金融货币、交通、贸易的支持和管理措施,坚持维护了中央对西藏的主权,从一个侧面批驳了国外敌对势力和藏独集团编造的“民国西藏独立”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民国政府 财政投入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政府与历代达赖喇嘛关系述论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晔 郭永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7,共8页
13世纪以来,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均对西藏行使有效的主权管辖。自清朝起至1959年达赖喇嘛出逃止,中央政府是通过扶植与支持西藏宗教与行政领袖达赖喇嘛(还有班禅喇嘛)来管辖西藏地方的。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各任达赖喇嘛的基本立场都是拥... 13世纪以来,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均对西藏行使有效的主权管辖。自清朝起至1959年达赖喇嘛出逃止,中央政府是通过扶植与支持西藏宗教与行政领袖达赖喇嘛(还有班禅喇嘛)来管辖西藏地方的。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各任达赖喇嘛的基本立场都是拥护祖国统一,服从中央的统治。只是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十四世达赖喇嘛在西藏上层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挟持与支持下,才走上了与中央政府相背离的流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府 达赖喇嘛 西藏 统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治藏方略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伟 李资源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6-34,共9页
党的治藏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对历史上西藏治理的经验总结、近代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工作的承袭发展以及新时代习近平对治藏稳藏兴藏接力探索而生成的。习近平新时代治藏方略的理论内涵丰富且逻辑严... 党的治藏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对历史上西藏治理的经验总结、近代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工作的承袭发展以及新时代习近平对治藏稳藏兴藏接力探索而生成的。习近平新时代治藏方略的理论内涵丰富且逻辑严密,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团结观、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观、发扬"老西藏精神"的精神文明观、实现边疆稳固的政治稳定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观,共同推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它展现出做好西藏工作的决心与信心,丰富了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地方实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和全面落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西藏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治藏方略 西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视角下企业环保的外部治理研究——基于西藏地区企业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青龙 杨燕霞 郑一涵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7,共9页
对企业环保进行多主体共治已逐渐成为共识,但相应的治理路径、治理机制,特别是在如何实现多主体“治理闭环”方面,研究依然匮乏。文章围绕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混合治理三种模式,以跨界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1)三种... 对企业环保进行多主体共治已逐渐成为共识,但相应的治理路径、治理机制,特别是在如何实现多主体“治理闭环”方面,研究依然匮乏。文章围绕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混合治理三种模式,以跨界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1)三种模式的边界特征;(2)三种模式实现跨界治理及治理闭环的路径与机制差异;(3)三种模式的绩效特征及协同治理的帕累托改进方向。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企业环保的多主体共治提供了新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 企业环保治理 西藏地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方政府在第二次廓尔喀战争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子新 安灵芝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04-108,共5页
1791年,廓尔喀借与西藏地方的账目未清,索要欠款为由出兵侵藏,占据了聂拉木、济隆、宗喀等地,而后派兵洗劫了扎什伦布寺。1792年,乾隆帝派出以福康安、海兰察为首的大军入藏驱除廓尔喀侵略者,并取得了完胜。这次廓尔喀战争之所以能取得... 1791年,廓尔喀借与西藏地方的账目未清,索要欠款为由出兵侵藏,占据了聂拉木、济隆、宗喀等地,而后派兵洗劫了扎什伦布寺。1792年,乾隆帝派出以福康安、海兰察为首的大军入藏驱除廓尔喀侵略者,并取得了完胜。这次廓尔喀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首功当归福康安、海兰察率领的大军在前线的浴血奋战,以及孙士毅、和琳、惠龄为首的后方运输供给系统的奋发努力。同时,西藏地方政府在战争中的积极配合,以及在粮饷、军火等方面的竭力支持,也是这次战争得以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利用原始档案,对西藏地方政府在这次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使人们看到西藏人民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尔喀战争 军火 粮草 藏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民族治理:政策、过程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植荣 崔晓雯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1965年处于独立初期的新加坡,与其他第三世界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宗教冲突问题。在以华族为主的新加坡脱离了以马来族为主的马来西亚联邦后,新加坡国内华人与马来人矛盾开始激化。然而,新加坡成功地依靠多元的民族政策和平等的民族治... 1965年处于独立初期的新加坡,与其他第三世界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宗教冲突问题。在以华族为主的新加坡脱离了以马来族为主的马来西亚联邦后,新加坡国内华人与马来人矛盾开始激化。然而,新加坡成功地依靠多元的民族政策和平等的民族治理措施,走出了建国初期各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时至今日,新加坡已然成为东南亚的经济、金融中心和亚洲奇迹的典范。如此迅速的发展不能不归功于新加坡各族人民的和谐相处与同心协力的国家共识。民族和宗教和谐是经济不断持续增长和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此亦可以为我国处理西藏问题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治理 宗教冲突 新加坡经验 西藏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以拉萨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振波 李嘉欣 +1 位作者 郭义强 梁龙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966-8974,共9页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地位独特、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为此,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地位独特、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为此,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从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的特殊性出发,以拉萨河流域为例梳理了其主要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提炼了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路线,从参与主体、整合要素、运行保障、实施目标等方面总结了青藏高原多部门跨区、多要素综合、多渠道协作、多目标耦合的山水林田湖草联动治理模式,从山、水、林、田、湖、草六大生态要素出发归纳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实践框架,以期对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建设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为全国其他地区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山水林田湖草 技术体系 治理模式 实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初《藏文白话报》对西藏的政治社会启蒙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本扎西 喜饶尼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6,共5页
1912年,中国结束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建构现代国家。针对西藏地方的特殊情况,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在北京主办发行了汉藏文对照的《藏文白话报》,这不仅在藏族新闻发展和藏文翻... 1912年,中国结束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建构现代国家。针对西藏地方的特殊情况,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在北京主办发行了汉藏文对照的《藏文白话报》,这不仅在藏族新闻发展和藏文翻译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开启西藏地方官智民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西藏社会发展方面也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白话报 民国时期 中央政府 西藏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收回”到“赏给”:1896~1897年间清廷处理瞻对归属事件析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康欣平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6,共10页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二十三年(1897年)的瞻对归属事件,从起初"收回"归四川倾向到最终裁定"赏给"西藏地方,清廷及其官员经过争议及反复权衡,争议实则反映了清廷在内外矛盾之中的筹边思路冲突。以颇具雄心而积极&q...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二十三年(1897年)的瞻对归属事件,从起初"收回"归四川倾向到最终裁定"赏给"西藏地方,清廷及其官员经过争议及反复权衡,争议实则反映了清廷在内外矛盾之中的筹边思路冲突。以颇具雄心而积极"经营"的鹿传霖被开缺四川总督为转折标志,说明1897年的清王朝内部在"赏给"西藏瞻对裁决之中,"怀柔"甚至"无为"的筹边思路被认可被执行。最终的裁决结果为清廷统治者根据历史"情势"的一个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廷 瞻对 西藏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茶禁榷在北宋后期治边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延芳 杨兴涓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191-198,共8页
自熙宁七年开始实施的蜀茶禁榷政策及在此基础上繁盛起来的川陕地区茶马贸易,在北宋后期经营熙河、进攻西夏、控制西北吐蕃诸部和西南少数民族以及发展边疆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这种以经济... 自熙宁七年开始实施的蜀茶禁榷政策及在此基础上繁盛起来的川陕地区茶马贸易,在北宋后期经营熙河、进攻西夏、控制西北吐蕃诸部和西南少数民族以及发展边疆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这种以经济为主要手段的治边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内部统治的角度看,极易因繁重的赋税引发民变;从边疆治理的角度看,既丢掉了主动权,又缺乏威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茶 茶马贸易 边疆治理 吐蕃 西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舆论场+:一种探索性思考——兼谈对涉藏舆情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向文 图登克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
文章提出了"舆论场+"的思考范式,明确界定其融合特征,尝试整合舆论场研究中概念碎片化的现状,评估了信息技术和舆论场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该范式所遵循的网络逻辑、文化逻辑和新媒体传播逻辑。利用该范式对涉藏舆情治理进行分... 文章提出了"舆论场+"的思考范式,明确界定其融合特征,尝试整合舆论场研究中概念碎片化的现状,评估了信息技术和舆论场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该范式所遵循的网络逻辑、文化逻辑和新媒体传播逻辑。利用该范式对涉藏舆情治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和改进涉藏舆情的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场 涉藏舆情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政府对康藏纠纷的定性及解决措施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国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9,共7页
南京国民政府将 1930年爆发的康藏纠纷定性为地方性冲突事件 ,反对英国插手干涉 ;把解决康藏纠纷与恢复对藏主权、巩固西部边陲结合起来 ,决定用和平方式谋求纠纷的迅速解决 ,甚至可以做出让步 ;但中央与西藏地方在解决纠纷的程序和方... 南京国民政府将 1930年爆发的康藏纠纷定性为地方性冲突事件 ,反对英国插手干涉 ;把解决康藏纠纷与恢复对藏主权、巩固西部边陲结合起来 ,决定用和平方式谋求纠纷的迅速解决 ,甚至可以做出让步 ;但中央与西藏地方在解决纠纷的程序和方式等问题上分歧较大 ,致使纠纷的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 ;这场纠纷中断了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关系改善的进程 ,达赖和班禅的矛盾再次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康藏纠纷 定性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尼边界纠纷与咸丰朝的廓尔喀之役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昭华 顾梦晓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1,共8页
有清一代,一统尼泊尔的廓尔喀王朝先后发动过三次侵藏战争,藏、尼边界纠纷贯穿于三次战争期间,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咸丰年间藏尼战争的再次爆发既是前两次战争的延续,也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尼双方在西藏边境力量的消长。在驻... 有清一代,一统尼泊尔的廓尔喀王朝先后发动过三次侵藏战争,藏、尼边界纠纷贯穿于三次战争期间,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咸丰年间藏尼战争的再次爆发既是前两次战争的延续,也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尼双方在西藏边境力量的消长。在驻藏大臣的调停下,廓尔喀虽然最终放弃了对聂拉木、济咙等西藏边地的领土要求,但通过获得在藏的贸易与政治特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跨喜马拉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由于尼泊尔已成逐步沦为英国的附庸,维系下来的中尼封贡关系并没能巩固藏地的安全,反而使是宗藩体系下模糊的藏尼传统边界受到尼泊尔的不断挑战与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尼边界 西藏 清政府 廓尔喀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