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格子Boltzmann法的柱群布置对污染物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鹏飞 杜海川 +1 位作者 杜璇 曹德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4,133,共8页
在河流、渠道和湖泊等浅水流环境中,污染物的输运现象广泛存在。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研究污染物在这些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D2Q16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浅水流动,并利用D2Q5模型对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模拟... 在河流、渠道和湖泊等浅水流环境中,污染物的输运现象广泛存在。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研究污染物在这些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D2Q16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浅水流动,并利用D2Q5模型对污染物扩散过程进行模拟,探讨了圆柱群不同间距比、不同布置形式以及水流流速对柱后污染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间距比对于柱后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较大,当进口流速一定时,随着圆柱间距比的增大,柱后各横断面的污染物分布更加集中,当圆柱间距比L/D为1.0时,各横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极值均大于其他圆柱间距比下的污染物浓度极值;当圆柱间距比一定时,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大,柱后各断面污染物浓度的极值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柱群布置形式对于柱后污染物的分布影响较大,正方形布置形式相比于梅花形、梯形和菱形柱后同位置横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分布 污染物浓度 柱群 格子boltzmann 浅水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场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载表面活性剂液滴的剪切动态行为
2
作者 陈涛 姚丽萍 +2 位作者 张良奇 曾忠 谢守勇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8,共17页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流体界面的表面张力,显著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特性,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为探究载表面活性剂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运动特性,基于Cahn-Hilliard相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引入由实验得出的考虑三相接触线移动速度的Yokoi...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流体界面的表面张力,显著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特性,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为探究载表面活性剂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运动特性,基于Cahn-Hilliard相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引入由实验得出的考虑三相接触线移动速度的Yokoi动态接触角模型,建立了一种考虑可溶性表面活性剂流动的移动接触线模型。根据控制方程独立开发计算程序,并采用并行化处理提高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线性剪切作用下液滴的动态过程,分析了有效毛细数Ca_(e)和固体表面润湿性对纯净液滴和载表面活性剂液滴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效毛细数Ca_(e)增大会促进液滴变形,当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液滴会产生破裂,载表面活性剂液滴相对于纯净液滴有更大的变形量和移动速度。当液滴附着于亲水性固体表面时,在相同剪切作用下,载活性剂液滴相对于纯净液滴有更长的相对弧长和相对润湿长度;且液滴在亲水表面比其在中性表面变形的相对弧长和相对润湿长度值亦更大。而当液滴附着于疏水性固体表面时,液滴则会在剪切作用下脱离固体表面;在相同的毛细数下,载表面活性剂液滴相对于纯净液滴先脱离固体表面且移动速度更快。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会对液滴剪切运动和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可以促进液滴变形,增大液滴移动速度。本文的数值方法可用于计算载有可溶性活性剂液滴的移动接触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可溶性表面活性剂 剪切 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内声传播格子Boltzmann建模及其特性研究
3
作者 杨雨 余江波 +3 位作者 苏娜娜 张新翠 单鸣雷 韩庆邦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3,共12页
吸声材料在抑制噪声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吸声性能受到内部微通道结构影响。然而微通道尺寸小且结构复杂,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数值工具来研究微通道内声传播特性。该文采用介观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构建了微通道内声传播模型,并引入了声... 吸声材料在抑制噪声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吸声性能受到内部微通道结构影响。然而微通道尺寸小且结构复杂,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数值工具来研究微通道内声传播特性。该文采用介观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构建了微通道内声传播模型,并引入了声学无反射边界以消除声波反射的影响。通过构建单/双层微通道声传播模型,探究了波长、通道宽度对声传播的影响及水平声压幅值的分布情况。进而通过在微通道上放置凹凸固体块模拟粗糙微通道环境,研究声波经过粗糙微通道后的变化,分析固体块的长度对声传播的影响,并将声波经过两种固体块的声压幅值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明格子Boltzmann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微观尺度下通道内声波的传播过程,从流体力学角度描述声场的分布,为声流固耦合相关领域的模拟计算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微通道 声传播 多松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吸热反应双颗粒沉降模拟
4
作者 宋祎祺 李雪 +1 位作者 叶茂 刘中民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84-2996,共13页
双颗粒沉降问题是研究颗粒两相流系统流体力学行为的经典算例。为探究反应过程中热对流的影响,本文采用浸入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耦合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双颗粒沉降过程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中低格拉晓夫数Gr下吸热反应对颗粒-流... 双颗粒沉降问题是研究颗粒两相流系统流体力学行为的经典算例。为探究反应过程中热对流的影响,本文采用浸入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耦合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双颗粒沉降过程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中低格拉晓夫数Gr下吸热反应对颗粒-流体间相互作用和颗粒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颗粒的沉降运动受颗粒雷诺数Re、Gr和达姆科勒数Da的协同影响。由于热流体中发生吸热反应的颗粒所受热浮力与重力方向一致,随着Gr的增加,颗粒沉降速度增加,两颗粒出现横向振荡行为,并在热对流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根据颗粒Re的大小,颗粒运动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随着Re的增大,热对流的影响逐渐减弱,颗粒惯性作用占主导。Da主要影响颗粒周围的热对流,当颗粒表面发生快速反应时,颗粒周围流体温度梯度增大,颗粒-颗粒间相互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入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 流体动力学 颗粒流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process for liquid film spreading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邱祖 寇子明 韩振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47-3253,共7页
Combined with the kinetic model of liquid film spreading, a new numerical method of solid-liquid-gas three-phase flow was developed for the moving of contact line, which was a hybrid method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 Combined with the kinetic model of liquid film spreading, a new numerical method of solid-liquid-gas three-phase flow was developed for the moving of contact line, which was a hybrid method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lattice Boltzmalm method (LBM). By taking the effect of molecule force in droplet and the wall surface on liquid film into account, the changing law of contact angle with different surface tensions was analyzed on glass and aluminum foil surfaces.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by using LBM is less than 0.5°, which validates the feasibility of LBM simulation 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iquid film spreading. In addition, oscillations are discovered both at the initial and end phases. The phenomenon of retraction is also found and the maximum retraction angle is 7.58°. The obtain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traction is proved to be correlative with precursor film by tracking the volume change of liquid film contour. Furthermore, non-dimensional coefficient 2 is introduced to measure the liquid film retrac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film spreading contact angl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 retraction phenomen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场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相间传质模拟
6
作者 崔嘉 秦妍 +3 位作者 董波 周训 张雅瑾 李维仲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相间传质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广泛存在。为了研究静态和动态情况下不混溶两相之间的相间传质过程,本文将连续组分传输模型与相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结合,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模拟具有大密度比两相流系统相间传质过程的格子Boltzmann多相... 相间传质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广泛存在。为了研究静态和动态情况下不混溶两相之间的相间传质过程,本文将连续组分传输模型与相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结合,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模拟具有大密度比两相流系统相间传质过程的格子Boltzmann多相模型。该模型通过在碰撞过程引入源项和相界面处引入传质通量,保证相界面上的通量连续性。随后通过模拟静止相界面传质问题和毛细管驱替与传质过程验证了传质模型的正确性。和现有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在模拟相间传质过程中可以保证相界面传质通量具有较高的精度。随后,本文模拟了多孔介质内相间传质过程,并对多孔介质内两相传质通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相界面传质通量的变化可以将多孔介质中相间传质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界面总传质通量随界面处浓度梯度迅速减小;第二阶段的总传质通量曲线与单位相界面速度曲线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传质 两相流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相场模型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重叠法求解一、二维耦合浅水动力学模型
7
作者 杨浩 敬玥彤 +3 位作者 刘海飞 毕娟 王洪达 褚珣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129,共9页
提出一种重叠耦合法(superposition coupling method, SCM),以高精度地实现基于一维与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的水动力模型在复杂地形浅水区域的跨维度模拟耦合。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浅水水体进行水动力模... 提出一种重叠耦合法(superposition coupling method, SCM),以高精度地实现基于一维与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的水动力模型在复杂地形浅水区域的跨维度模拟耦合。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浅水水体进行水动力模拟通常涉及跨维度建模,可能会在某些边界处做近似处理,例如河流-湖泊汇合处、洪水淹没区和河口区域。为高效求解跨维度浅水方程(shallow water equations, SWE)问题,SCM通过在一维和二维LBM模型边界处人工设置重叠区域,使不同维度的2个模型在该区域交换水动力信息。在重叠区域采用零梯度边界条件,从而得到耦合所需的变量。1D-2D耦合模型通过了圆形空腔射流和急弯河道2个验证模型的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一、二维耦合模型的精度与二维模型基本相当。本研究通过SCM有效地求解了跨维度浅水方程问题,提高了一维与二维模型间的耦合精度,为复杂地形浅水区域的水动力模拟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水动力模型 一、二维耦合 重叠法 浅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for thermomagnetic convection of paramagnetic fluid in square cavity under a magnetic quadrupole field 被引量:1
8
作者 XIE Nan JIANG Chang-wei +1 位作者 HE Yi-hai YAO 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74-1182,共9页
Numer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rmomagnetic convection under magnetic quadrupole field utilizing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Present problem was examined under non-gravitational and gr... Numer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rmomagnetic convection under magnetic quadrupole field utilizing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Present problem was examined under non-gravitational and gravitational conditions for a wide range of magnetic force number from 0 to 1000. Vertical walls of the square cavity were heated differentially while the horizontal walls were assumed to be adiabatic. Distributions of the flow and temperature field were clearly illustrated. Under non-gravitational condition, the flow presents a two-cellular structure with horizontal symmetry, and the average Nusselt number increases with the augment of magnetic force number. Under gravitational condition, two-cellular structure only occurs when the magnetic field is relatively strong, and the average Nusselt number de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rises with the enhancing magnetic fiel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and the Rayleigh number both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the gravit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heat transfer under weak magnetic field while a negative one for magnetic force numbers larger than 1×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boltzmannmethod thermomagneticconvection magneticquadrupolefield magnetic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流扩散系统的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多分布正则化格子Boltzmann方法
9
作者 赵勇 葛懿萱 +2 位作者 陈鑫梦 陈震宇 汪垒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7-1610,共14页
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在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和流体力学等众多科学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展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的稳定高效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 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在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和流体力学等众多科学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展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的稳定高效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的多分布正则化格子Boltzmann(MDF-RLB)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转换为一个耦合的对流扩散系统,并针对该系统进行正则化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建模,即为系统中的每一个对流扩散方程(CDE)构造一个分布函数的演化方程.接着,通过Chapman-Enskog分析证明了该模型能够准确恢复基于对流扩散系统的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此外,本文推导了利用分布函数的零阶矩和一阶矩直接计算速度和压力,以及利用非平衡态分布函数的一阶矩来局部计算速度梯度、速度散度、应变率张量、切应力和涡度的公式.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基准解算例:二维泊肃叶流、简化二维四辊轧机问题以及二维顶盖驱动方腔流验证了本模型和这些物理量的局部计算格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数值测试发现本模型和我们所提出的一些物理量的局部格式在空间上具有二阶收敛速率.同时,与多分布多松弛的格子Boltzmann(MDF-MRTLB)模型相比,MDF-RLB模型在某些情况下模拟结果更精确,且MDF-RLB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计算时间减少了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 对流扩散系统 多重分布函数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瓦斯渗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谭云亮 尹延春 +2 位作者 滕桂荣 赵志刚 田智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6-1454,共9页
为了更好地处理瓦斯渗流中的吸附-解吸问题和复杂边界条件,Lattice Boltzmann方法(LBM)被引入到瓦斯渗流模拟研究中。给出了考虑Klinkenberg效应和吸附-解吸特性的LBM瓦斯渗流方程和建模方法,得到了2种因素对渗流的影响,模拟研究获得了... 为了更好地处理瓦斯渗流中的吸附-解吸问题和复杂边界条件,Lattice Boltzmann方法(LBM)被引入到瓦斯渗流模拟研究中。给出了考虑Klinkenberg效应和吸附-解吸特性的LBM瓦斯渗流方程和建模方法,得到了2种因素对渗流的影响,模拟研究获得了煤体中瓦斯压力在时间上的演化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不同裂隙分布对瓦斯流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抽放压力及抽放孔布置对瓦斯抽放效果的影响等,并初步探索了煤体细观结构图像处理与LBM相结合的瓦斯渗流模拟研究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瓦斯渗流 瓦斯压力 瓦斯抽放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ttice Boltzmann模型的液-液混合流模拟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红斌 刘学慧 +1 位作者 柳有权 吴恩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71-2079,共9页
引入了一种二元Lattice Boltzmann Model(LBM),实现了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流的模拟.不同于其它的类似模型,它区分考虑了流体的粘性和扩散特性,可以很容易地模拟各种互溶或者不互溶的混合流现象.此外,由于LBM的运算大都是线性的局部运算,... 引入了一种二元Lattice Boltzmann Model(LBM),实现了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流的模拟.不同于其它的类似模型,它区分考虑了流体的粘性和扩散特性,可以很容易地模拟各种互溶或者不互溶的混合流现象.此外,由于LBM的运算大都是线性的局部运算,这使得它很容易在可编程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 Unit,GPU)上进行加速,从而进行实时模拟.给出了若干二元混合流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流 lattice boltzmann模型 GPU 粘性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方柱绕流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天成 葛耀君 +1 位作者 曹丰产 刘高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8-1033,共6页
从分子动力论出发,探讨了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流动的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根据粒子平衡分布函数和非平衡反弹思想,提出了高效的出口边界条件处理格式.结合区域分裂技术设计了适合集群计算机运算的LB并行算法,并用C++程序语言开发了L... 从分子动力论出发,探讨了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流动的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根据粒子平衡分布函数和非平衡反弹思想,提出了高效的出口边界条件处理格式.结合区域分裂技术设计了适合集群计算机运算的LB并行算法,并用C++程序语言开发了LB并行计算程序.通过对不同雷诺数时的方柱绕流模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详细分析了雷诺数对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柱绕流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区域分裂 出口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计算流体对曲线边界的作用力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施卫平 祖迎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通过分析格子Boltzmann方法中边界受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用LB方法计算边界受力的方法———动量转换法和应力积分法,其中动量转换法较为可靠、准确,且易于执行.应用LB方法模拟了圆柱绕流问题,并计算出圆柱的阻力系数.通过模拟凹坑... 通过分析格子Boltzmann方法中边界受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用LB方法计算边界受力的方法———动量转换法和应力积分法,其中动量转换法较为可靠、准确,且易于执行.应用LB方法模拟了圆柱绕流问题,并计算出圆柱的阻力系数.通过模拟凹坑表面的层流流动,发现随着Re数的增大,凹坑表面的阻力系数逐渐接近平板的阻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动量转换法 应力积分法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网格的Lattice Boltzmann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兴勇 索丽生 +1 位作者 程永光 刘德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0,共6页
针对均匀网格的LatticeBoltzmann方法(LBM)计算效率较低的不足,引入有限差分方法(FDM)中双重网格算法的基本思想,结合LBM在连续流场上变量也连续分布的特点,推导出双重网格的LBM.这种算法充分利用粗、细两种网格各自不同的优点,加快了... 针对均匀网格的LatticeBoltzmann方法(LBM)计算效率较低的不足,引入有限差分方法(FDM)中双重网格算法的基本思想,结合LBM在连续流场上变量也连续分布的特点,推导出双重网格的LBM.这种算法充分利用粗、细两种网格各自不同的优点,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流场的计算效率.通过模拟二维Poiseulle流动和后台阶流动两个算例,证明双重网格算法的计算时间明显地少于均匀网格算法的计算时间,计算结果正确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流场计算 双重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模拟方柱绕流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兴勇 索丽生 +1 位作者 程永光 刘德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用LatticeBoltzmann方法模拟了两种情况下的方柱绕流:方柱位于流场的边壁和方柱位于流场的中央.在第1种情况中,分析了流场的流线、速度矢量分布以及方柱后面绕流形成的回流区长度随Reynolds数的变化曲线;在第2种情况中,除了给出稳定时... 用LatticeBoltzmann方法模拟了两种情况下的方柱绕流:方柱位于流场的边壁和方柱位于流场的中央.在第1种情况中,分析了流场的流线、速度矢量分布以及方柱后面绕流形成的回流区长度随Reynolds数的变化曲线;在第2种情况中,除了给出稳定时流场的流线、速度矢量分布和压力分布以外,还模拟了Re=150时方柱后面形成的周期旋涡现象.两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中的计算数值和试验数据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boltzmann方法 方柱绕流 流场 流线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人工泡状流的Lattice Boltzmann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志强 徐进良 蒋方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6,共5页
采用高频电控热激发汽泡的方式构造微通道人工泡状流,可以有效抑制微通道沸腾流动的不稳定性和强化传热。本文基于Lattice Boltzmann大密度比多相流复合模型,数值研究了通道内人工泡状流的流动和传热,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发泡频率的泡状流... 采用高频电控热激发汽泡的方式构造微通道人工泡状流,可以有效抑制微通道沸腾流动的不稳定性和强化传热。本文基于Lattice Boltzmann大密度比多相流复合模型,数值研究了通道内人工泡状流的流动和传热,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发泡频率的泡状流,量化分析了汽泡运动和增长对微通道流动与传热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着重分析了汽泡运动对微通道运动边界层以及汽泡相变增长对热边界层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研究了边界层对汽泡动力行为的影响,所得结论对研究抑制微通道沸腾流动不稳定性和强化传热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微通道 泡状流 沸腾流动不稳定性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与多相复杂系统模拟研究——Lattice Boltzmann动理学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许爱国 张广财 +1 位作者 李英骏 李华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6-167,共32页
在自然界和工程物理领域存在大量的非平衡、多相等复杂系统和复杂行为。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起源于复杂系统复杂行为研究的格子气或元胞自动机模型;其中,现代版的Lattice Boltzmann Kinetic Model(LBKM)植根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 在自然界和工程物理领域存在大量的非平衡、多相等复杂系统和复杂行为。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起源于复杂系统复杂行为研究的格子气或元胞自动机模型;其中,现代版的Lattice Boltzmann Kinetic Model(LBKM)植根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方程—Boltzmann方程。本文从物理学视角评述LB方法,给出单松弛因子和多松弛因子LBKM构建的统一理论,介绍其在非平衡与多相复杂系统研究方面的应用。简单列举LB在多相流、可压流、材料动理学等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使用LB研究流体界面不稳定性、燃烧等问题的工作。本文所重点传递的信息为:可以通过宏观量研究系统的非平衡行为、可以提供系统偏离热力学平衡引发的宏观效应是LBKM建模优越于宏观连续介质建模的地方;除了可以从更基本的层面理解相应物理系统的特征、机制和规律外,这类研究结果可以为现有程序或软件中宏观模型的改进(例如修正项的构造)提供物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 动理学模型 非平衡效应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tice Boltzmann方法理论和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兴勇 索丽生 +1 位作者 刘德有 程永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6,共6页
与传统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如FDM,FEM等)相比,LatticeBoltzmann方法(LBM)具有算法简单、精度高、压力可以直接求解、能够模拟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问题以及适合于并行计算等优点.边界条件处理和提高模拟流场Re的新方法,促进了LBM理论的... 与传统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如FDM,FEM等)相比,LatticeBoltzmann方法(LBM)具有算法简单、精度高、压力可以直接求解、能够模拟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问题以及适合于并行计算等优点.边界条件处理和提高模拟流场Re的新方法,促进了LBM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并且在二维和三维的水力学、多相流、热传导以及对流 扩散问题的模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boltzmann方法 流场计算 边界处理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真空绝热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阚安康 吴亦农 +2 位作者 徐志峰 张安阔 王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多孔介质微尺度空间形貌结构及物性参数对其绝热性能影响较大。为研究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性能,选择颗粒状、纤维状和泡沫状3种典型多孔介质材料,并基于Lattice-Boltzmann(LBM)提出了一种随机构造多孔介质物理模... 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多孔介质微尺度空间形貌结构及物性参数对其绝热性能影响较大。为研究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性能,选择颗粒状、纤维状和泡沫状3种典型多孔介质材料,并基于Lattice-Boltzmann(LBM)提出了一种随机构造多孔介质物理模型的方法。模型中重要参数结合多孔介质电镜扫描图像处理获取。采用D3Q15LBM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真空度及颗粒/纤维/泡孔等效直径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模拟与实验的对比结果揭示了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系数随真空度及多孔介质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板 多孔介质材料 lattice-boltzmann方法 导热系数 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tice Boltzmann方法不同边界条件的混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智 陈硕 赵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98-1800,1805,共4页
在Lattice Boltzmann方法数值模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边界条件的确定.通过对不同边界条件混用情况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边界条件确定方法可以相互混用,说明了Lattice Bolt-zmann方法对于边界的处理是比较灵活的.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方法 数值模拟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