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means和LCA的自动驾驶交通事故聚类分析
1
作者 乔剑锋 王亚楠 +2 位作者 吕淑然 王汀 夏学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200,共9页
为了深入挖掘自动驾驶汽车(AV)道路交通事故的内在规律,仅依靠单一事故描述因素的统计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所体现的综合潜在类别。鉴于AV事故数据既包含结构化信息,又包含叙事文本的特点,在类型识别过程中... 为了深入挖掘自动驾驶汽车(AV)道路交通事故的内在规律,仅依靠单一事故描述因素的统计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所体现的综合潜在类别。鉴于AV事故数据既包含结构化信息,又包含叙事文本的特点,在类型识别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将K-means聚类分析与潜在类别分析(LCA)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使用K-means方法从叙事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然后,将其作为LCA模型的输入,克服LCA仅能利用现有事故报告中的结构化信息这一局限性;最后,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437起AV交通事故验证组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V事故主要表现为4个综合类型;K-means与LCA的组合方法能对含叙述文本的结构化信息实施高效的聚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潜在类别分析(lca) 自动驾驶 聚类分析 自动驾驶汽车(AV)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潜类别分析及与居家照护安全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松梅 肖峰 +3 位作者 梁怡青 黄欢欢 柏素萍 赵庆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分析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居家照护安全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36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tz指数量表、简明精神认知状态问卷、照护者负担简明问... 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分析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居家照护安全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36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tz指数量表、简明精神认知状态问卷、照护者负担简明问卷、中文版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量表和居家照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的家庭照护类型进行潜类别分析,并通过稳健三步法探讨亚群划分的影响因素,采用Lanza方法探讨不同亚群的居家照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识别出4种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轻失能良认知-强照护型(15.1%)、重失能-中照护型(32.8%)、重失能-弱照护型(15.1%)、重失能良认知-中照护型(36.9%)。老人年龄、慢性病种类、子女数量、家庭经济状况及照护者性别、照护者文化程度、照护负担是亚群分类的影响因素(均P<0.05);重失能-弱照护型发生居家照护不良事件的概率最高(P<0.05)。结论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存在异质性,其影响了居家照护安全结局。根据家庭照护类型采取针对性策略是提升居家照护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家庭照护者 居家照护 安全 照护能力 照护负担 不良事件 潜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未婚群体的内部差异:类别、特征与影响因素
3
作者 杨凡 卢俐君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42,共15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表现出明显的结婚推迟趋势,未婚率持续升高,晚婚和终身不婚的群体规模逐渐扩大。然而,在大龄未婚群体内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造成其晚婚或不婚结果的因素各有不同。已有研究多为基于育龄群体的普遍分析,可能会掩盖群体内... 近年来我国人口表现出明显的结婚推迟趋势,未婚率持续升高,晚婚和终身不婚的群体规模逐渐扩大。然而,在大龄未婚群体内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造成其晚婚或不婚结果的因素各有不同。已有研究多为基于育龄群体的普遍分析,可能会掩盖群体内部固有的差异。本文将研究对象直接定位于我国的大龄未婚群体,采用中国不婚、不育及少育群体专项调查数据,选取30~45岁从未结过婚的样本,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大龄未婚人群进行分类。描述不同类别人群在个人、经济和社会等层面的主要特征,并使用Logistic回归考察大龄未婚人群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龄未婚群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消极受阻型、积极受控型和中性自由型。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消极受阻型,这类人对婚姻的态度相对消极,在婚姻决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经济压力和职业发展等阻碍。第二类是积极受控型,他们对婚姻态度积极,但恋情受到家庭的干预或反对,难以自主掌握婚姻决策权。第三类是中性自由型,该类型人群的婚姻态度处于中间位置,其婚姻决策受到的阻碍和干预最小。三类人群均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职业忧虑和择偶困难。相比于婚姻态度,婚姻打算对婚姻行为有更好的预测性,因此本文又估计了不同潜在类别对结婚打算的影响,结果显示中性自由型有明确结婚打算的概率最高,消极受阻型最低。在考察大龄未婚人群类型的影响因素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个体成为中性自由型的概率更高,结婚经济压力感知会提高成为消极受阻型或积极受控型的概率。对大龄未婚人群的类别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晚婚不婚现象,从而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精准施策。对于结婚意愿较低的个体,应该首先满足其进入婚姻的客观条件,降低结婚的经济成本以及婚恋和择偶难度;而对于结婚意愿较高但未婚的个体,家庭和个人均应认识到晚婚已经并不少见,需要在减轻婚恋焦虑的同时,给予个体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未婚群体 婚姻推迟 晚婚 终身不婚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聂艳聪 尹梅林 +1 位作者 王晓霞 仇丽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RA-ILD将其分为单纯RA组(n=523例)与RA-ILD组(n=18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根据RA相关抗体指标的不同,采用LCA法将712例患者分为3个潜在类别:抗体指标高危组(n=364例)、抗体指标中危组(n=205例)及抗体指标低危组(n=14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并计算RA-ILD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纯RA组与RA-ILD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指标高、中、低危组在性别、年龄、醋酸泼尼松(PRED)及甲氨蝶呤(MTX)用药史、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血清球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体指标高危组的男性占比、RBC、IL-2、IL-4、IL-10、IL-17、TNF-α、INF-γ、血清球蛋白水平等均高于抗体指标中、低危组,MTX用药比例低于抗体指标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中危组的MTX用药比例高于抗体指标高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低危组的女性占比、年龄等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RA-ILD的患病率分别为30.5%、23.9%、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5,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920,95%CI 1.722~4.952)、年龄(OR=1.055,95%CI 1.035~1.074)、IL-17(OR=1.013,95%CI 1.003~1.023)、TNF-α(OR=1.050,95%CI 1.017~1.083)、INF-γ(OR=0.962,95%CI 0.932~0.993)、血清白蛋白(OR=0.919,95%CI 0.869~0.971)、抗体指标高危(OR=1.725,95%CI 1.084~2.745)是RA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A患者抗体指标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抗体指标高危者RA-I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肝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异常及抗体指标高危的患者更易发生RA-ILD,应及时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潜在类别分析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白云 马睿婕 +1 位作者 陆敏 王艳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升其内在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856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老年友善环境量表...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升其内在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856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老年友善环境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利用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得分为4(3,5)分,555例(64.8%)患者存在内在能力下降。患者内在能力分为相对稳定组(77.8%)、低感知觉-低认知组(13.6%)、低活力-低心理-低运动组(8.6%)3个潜在类别。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晚睡眠时间、糖尿病并发症、老年友善环境、社会支持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的内在能力具有异质性,且受不同因素影响。应针对不同潜在类别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开展精准护理干预,以提升其内在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共病 内在能力 老年友善环境 社会支持 潜在类别分析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与动脉硬化的关联性研究
6
作者 宋小玲 郑利 +5 位作者 金菊珍 卯光艳 商元昊 胡瑾 汪俊华 王子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13-2118,2126,共7页
背景睡眠质量是成年人动脉硬化(AS)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睡眠质量的类别特征尚需进一步探讨,且各睡眠质量类别特征与AS的关联尚未明确。目的了解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为完善AS的个体化防制策... 背景睡眠质量是成年人动脉硬化(AS)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睡眠质量的类别特征尚需进一步探讨,且各睡眠质量类别特征与AS的关联尚未明确。目的了解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为完善AS的个体化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22年3—11月“贵州省中老年人群睡眠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随访研究”的基线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和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利用其各维度得分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CA)。采用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以性别、年龄和是否晚睡进行分层,探讨不同亚组人群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59人,共检出AS患者558例,检出率为52.69%。LCA识别出4种睡眠质量类别,为睡眠相对良好型(类别1,n=458)、睡眠不足伴夜间睡眠质量差型(类别2,n=248)、睡眠低效且不足型(类别3,n=238)和睡眠多重问题型(类别4,n=115)。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类别3人群AS的患病风险高于类别1(PR=1.14,95%CI=1.00~1.30)。亚组分析显示:在女性人群中,类别3和类别4人群患AS的风险分别是类别1人群的1.44倍(95%CI=1.11~1.86)和1.41倍(95%CI=1.06~1.90);男性人群各睡眠质量类别与AS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睡人群中类别4人群患AS的风险是类别1人群的1.26倍(95%CI=1.02~1.56);在非晚睡人群中,类别3人群患AS的风险是类别1人群的1.20倍(95%CI=1.00~1.43)。在4类人群中,类别2人群与AS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存在4种潜在的类别特征,不同睡眠类别特征与AS的关联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人群睡眠问题分类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预防AS的发生,尤其重点关注女性和晚睡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睡眠质量 中年人 潜在类别分析 修正Poisson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分析
7
作者 董瑞莹 孙善文 +2 位作者 张静漪 李娟 张晓春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特征,为有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99名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及抑... 目的:分析成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特征,为有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99名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及抑郁症状的问卷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法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可分为“整体依从性好-无意识不依从倾向型”(52.1%)“、整体依从性一般-混合不依从型”(26.6%)和“整体依从性差-故意不依从倾向型”(21.3%)3个潜在类别,抑郁症状(P<0.001)、必要性信念(P=0.024)及顾虑信念(P=0.005)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存在群体异质性,抑郁症状、服药信念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评估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类别及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疾病及治疗认知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依从性 抑郁 服药信念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吴岫霏 周燚 +3 位作者 张晓萱 敬文丹 范艺禧 寇红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66-1873,共8页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南充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首次行肺癌根治术的17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依从性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南充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首次行肺癌根治术的17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依从性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肺癌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拟合运动依从性的潜在类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其中中水平缓慢上升-下降组39例、高水平快速上升-下降组29例、低水平稳定组110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状态、医疗付费方式、术后治疗方式、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是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癌病人术后运动依从性存在明显的分类,提示医护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对病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病人运动依从性的发展趋势,通过调节自身的行为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运动依从性 术后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COPD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徐俊风 陈义 +2 位作者 杨芳婷 杨琴 肖江琴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6-100,106,共6页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准化护理策略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衰弱量表、健康素养...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准化护理策略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衰弱量表、健康素养量表和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护理依赖的类别,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发生率63.1%。其护理依赖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独立-昼夜节律依赖型142例(41.8%)、部分活动-学习依赖型121例(35.7%)、全面依赖型76例(2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功能分级、有无呼吸困难、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及健康素养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依赖具有群体异质性,需针对不同潜在类别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应重点关注肺功能差、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增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健康教育以及改善衰弱水平,从而降低护理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依赖 衰弱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 呼吸困难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及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10
作者 香舒 陈娴 +3 位作者 曹海红 姜小梅 钱鹏 张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潜在类别,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可分为3类,即“严重调节疲劳-屈服应对组”(21.62%)、“中度调节疲劳-常规应对组”(59.07%)和“轻度调节疲劳-积极应对组”(19.31%)。贫血、运动频率、睡眠情况、婚姻状况、抑郁症状是影响患者潜在类别的重要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不同类别的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状况和医学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调节疲劳 医学应对 潜在类别分析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身共病关系的潜在类别分析
11
作者 刘晓潼 卢燕娥 +1 位作者 王晓 刘佳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以及疲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就诊的SLE患者147名。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通过...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以及疲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就诊的SLE患者147名。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疲劳的关联性。结果:将SLE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分为2个潜在类别,高心理健康问题组(n=60)和低心理健康问题组(n=87)。与低心理健康问题组相比,高心理健康问题组与患者自评疾病活动度(β=0.22)和疲劳(β=0.27)正关联。结论: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同时发生,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应选择综合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理健康 疾病活动度 疲劳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老年流动人口群体细分及特征识别研究
12
作者 陈娟 徐远远 王雨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流动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和特征识别,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社会保障,协助其更好地适应城镇环境。结合2018年全国流...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流动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和特征识别,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社会保障,协助其更好地适应城镇环境。结合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CA模型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与特征识别,并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找寻影响不同类型老年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为更好满足其流动需求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可将城镇化背景下的老年流动人口细分为3类:(1)“代际交换型”,多以农村高龄、健康状态不佳且家庭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为主要特征,属于3类流动老年人口中最弱势群体,基于代际之间的互惠互利而发生的流动迁移。(2)“经济驱动型”,多以农村低龄、健康、家庭子女较多为主要特征,属于3类流动老年人口中就业创业意愿最强群体,绝大部分基于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原因而流动。(3)“情感依赖型”,多以城镇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普遍较高为特征,属于3类流动老年人口中追求情感富足意愿最强的群体,基于养老考虑随子女一起流动。提出应从保障经济驱动型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参与、加强代际交换型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完善情感依赖型老年流动人口的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升其社会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老年流动人口 群体细分 潜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思宇 朱凯丽 +2 位作者 夏超 杨玲 段培蓓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不同特征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30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分析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不同特征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30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素养评估量表、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及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内在能力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是“内在能力相对较高”(22.15%)、“低感觉-低运动”(31.51%)、“低认知-低心理”(43.3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年龄、文化程度、化疗次数、健康素养、自我感知老化是内在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衰退有明显的类别特征,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内在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能力 健康素养 自我感知老化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倩倩 马凯蒂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慢性疼痛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7例AS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慢性疼痛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7例AS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AS病人的慢性疼痛可将其分为高-疼痛稳定组(35例,19.8%)和低-疼痛降低组(142例,80.2%)。决策树模型显示,性别、焦虑抑郁、病程、每周运动天数、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合并外周关节炎以及合并附着点炎均为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其中,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为影响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的最重要因素。结论:AS病人的慢性疼痛可分为2种潜在类别,性别、焦虑抑郁、病程、每周运动天数、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合并外周关节炎以及合并附着点炎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疼痛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决策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牛雨田 柏晓玲 +3 位作者 楼婷 余娜 杨曾桢 黄婧靓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5,29,共5页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积极感受组(35.71%),高自我肯定-低生活展望组(23.63%)和低水平积极感受组(40.66%)。照顾者的性别、与失能老人的关系和照顾者的应对方式是积极感受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家庭照顾者 积极感受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代际关系类型与影响因素
16
作者 崔烨 靳小怡 胡钊源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0,共10页
利用深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团结理论、纳入冲突维度,采用潜在类别模型构建农民工代际关系类型;基于构建的“宏观结构-微观资源”解释框架,使用分层Logistic模型分析这些关系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家庭存在远但和谐型... 利用深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团结理论、纳入冲突维度,采用潜在类别模型构建农民工代际关系类型;基于构建的“宏观结构-微观资源”解释框架,使用分层Logistic模型分析这些关系类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家庭存在远但和谐型、近但有间型、远但亲近型、远且不和谐型等关系类型,继最传统的远但和谐型、最现代的远且不和谐型成为次普遍的关系类型,反映了异地城镇化的深刻影响。跨区域流动、养老机构印象差与远但和谐型关系负相关,反映了异地城镇化对农民工家庭即时、深远的冲击。长期和短期资源交换总体上有助于维系传统代际关系,表明利他动机和互惠原则对异地城镇化风险的应对。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农民工和谐代际关系和家庭福利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城镇化 农民工 代际关系类型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17
作者 陈潇 张玉侠 +6 位作者 张晓云 徐嫣嫣 孙丽骏 沈韵 裘洁 潘亭 俞静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2-737,共6页
目的:对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症状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391例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整体评价问卷及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 目的:对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症状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391例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整体评价问卷及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肝移植受者按照症状特征进行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差异。结果:肝移植受者症状存在3个异质性群体,分别为症状低发组(占43%)、症状中发组(占30%)、心理社会症状高发组(占27%)。与症状低发组相比,移植后1年内、使用非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的病人更易归于症状中发组;移植后半年内、居住地为非城市、有合并症的病人更易归为心理社会症状高发组。结论:医护人员应有效识别肝移植受者的症状特征,重视移植后早期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维度症状,尤其应关注存在合并症、居住地为非城市的病人,促进病人将疾病管理融入日常生活,减轻其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症状群 人群异质性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学习倦怠与心理韧性关系的回归混合分析
18
作者 闫春艳 贝冬丽 罗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探究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中生学习倦怠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786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及心理韧性水平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回归混合模型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 目的:探究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中生学习倦怠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786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及心理韧性水平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回归混合模型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可分为低倦怠(69.9%)、低成就感(9.8%)和力不从心(20.3%)3个潜在类别;回归混合分析表明,心理韧性较低的高中生学习倦怠较高(OR=0.22~0.56),情绪控制困难的高中生大多在学习上表现出力不从心(OR=0.23)。结论: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且与心理韧性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心理韧性 高中生 潜在类别分析 回归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戒毒人员精神病理症状与药物成瘾的关系及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
19
作者 高雨燕 李伟 +2 位作者 王书婷 岸本鹏子 张洳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识别男性戒毒人员群体中由精神病理症状自发关联而产生的不同共病类型,探究潜在类型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痛苦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招募450名由云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2017年国家公安部修订的《吸毒成瘾认定办法... 目的:识别男性戒毒人员群体中由精神病理症状自发关联而产生的不同共病类型,探究潜在类型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痛苦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招募450名由云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2017年国家公安部修订的《吸毒成瘾认定办法》认定为吸毒成瘾的男性戒毒人员为受试。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成瘾物质渴求与自动化行为反应量表(Craving Automated Scale for Substances,CAS-S)、心理痛苦量表(Psychache Scale,PAS)评估受试的精神病理症状水平、药物成瘾程度和心理痛苦程度。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受试群体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精神病理共病类型,并根据识别结果对类型进行命名。使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潜在类别在药物成瘾和心理痛苦程度上的差异,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心理痛苦在不同潜在类别与药物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潜在类别分析将受试识别为高、中、低精神病理水平3个类型;根据SCL-90包含的10种精神病理症状结果,这3类受试的阳性率和共病数依次递减。3种类型受试在心理痛苦、药物成瘾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病理症状正向预测受试心理痛苦和药物成瘾程度。心理痛苦在中度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高度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男性戒毒人员中存在高、中、低3种精神病理共病类型,心理痛苦在中、高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分别起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精神病理症状 心理痛苦 共病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分析
20
作者 高飞 张贤贤 +4 位作者 卢喜玲 王欢 张菲 辛想 张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74-1879,共6页
目的:探索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病人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6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易感性人格... 目的:探索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病人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6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易感性人格类型问卷和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分为高失志组(38.9%)、中等失志-波动组(30.8%)和低失志-情绪不安组(30.3%)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失志-情绪不安组比较,年龄<45岁、癌症分期为Ⅲ期或Ⅳ期、易感性人格、经验性回避水平高的病人归为高失志组和中等失志-波动组概率更高。结论: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失志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医务人员重点关注青年、晚期癌症、易感性人格特征的病人,给予针对性干预。同时,可将经验性回避作为失志的干预靶点,挖掘病人的积极心理资源,降低其经验性回避水平,帮助其寻找生命责任和动力,降低失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原发性肝癌 失志 易感性人格 经验性回避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