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清洗光学玻璃表面微纳米颗粒的热力学效应研究
1
作者 谢仑靖 何长涛 +4 位作者 熊玲玲 宋倩倩 牛富增 张雨阳 韩敬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9,共13页
激光清洗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玻璃元件表面的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清洗。光学玻璃的材质、激光清洗能量及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尺寸等参数对清洗的效果影响显著,尤其是选择恰当的激光能量是决定玻璃表面微纳颗粒清洗... 激光清洗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玻璃元件表面的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清洗。光学玻璃的材质、激光清洗能量及微纳米颗粒污染物的尺寸等参数对清洗的效果影响显著,尤其是选择恰当的激光能量是决定玻璃表面微纳颗粒清洗效果的关键。研究激光与玻璃表面微纳米颗粒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作用过程的综合效应预测清洗效果,选择合适的清洗能量,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建立清洗过程的热/热应力模型,利用COMSOL进行仿真,得到当激光能量密度大于0.764 J/cm^(2)时,由于热应力的作用使粒径大于1μm的微纳米污染物剥离玻璃表面,表面得到清洗且无热损伤,当激光能量超过1.426 J/cm^(2)时,由于热效应颗粒温度超过玻璃基底的熔点以产生的热应力与冲击波,导致玻璃表面出现损伤。以K9玻璃为基底材料,氧化铈颗粒作为玻璃表面的污染物,采用颗粒沉积的方法制备清洗样本,并进行激光清洗实验和分析。实验表明,0.815 J/cm^(2)的激光能量使玻璃表面大颗粒得到较好的清洗效果,当清洗能量密度增大到1.120 J/cm^(2)时清洗效果进一步提高,当能量密度为1.426 J/cm^(2)时,玻璃表面出现明显的热力学损伤,如凹坑、形变。实验与理论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激光诱导损伤 热力学效应 多物理场仿真 微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high power laser coatings 被引量:1
2
作者 SHAO Jian-da FAN Zheng-xiu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1-479,共9页
High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and large aperture were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high power laser coating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at our center. Several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High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and large aperture were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high power laser coating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at our center. Several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characters of laser damage, including determination of laser 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and detection of absorption based on surface thermal lensing technique. Defect was deemed to be the initial source of laser damage, and was the main factor restricting the laser damage resistance of optical coatings. The contribution of several kinds of typical defects to laser damage was analyzed, and some deposition measures were adopted to control and eliminate the origin of defect. Furthermore, some post-treatment methods were also employed 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defect and to improve the laser damage resistance. Correction mask was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thickness uniformity, and the thickness uniformity can be amended to less than 1% in the range of Φ650 mm.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related to surface deformation was also condu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涂覆技术 LIDT 吸收能力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程度量化评估的光学薄膜元件激光损伤阈值测量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辛磊 杨忠明 +1 位作者 孟君 刘兆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光学薄膜元件是高功率激光器中的关键器件,其抗激光损伤的能力对整个激光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精确测量薄膜元件激光诱导损伤阈值对提升激光器使用寿命与出光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新型激光损伤程度量化评估法,该方法对薄膜元件在... 光学薄膜元件是高功率激光器中的关键器件,其抗激光损伤的能力对整个激光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精确测量薄膜元件激光诱导损伤阈值对提升激光器使用寿命与出光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新型激光损伤程度量化评估法,该方法对薄膜元件在不同能量密度下的激光损伤程度量化分析,通过损伤趋势拟合,评估激光损伤阈值。对激光损伤区域的量化采用图像超分辨白光显微干涉测量法,可实现纳米量级测量精度。通过仿真验证该测量方法可实现纳米量级损伤结构的三维重构,重构损伤区域误差小于0.01%。在实验部分,以激光谐振腔镜及窗口片为测试样品,无需大量重复性激光损伤实验,基于单片样品在一组不同能量密度激光束照射下产生的单次损伤结果实现测量,结果数据与S-on-1方法吻合,偏差小于0.5 J/cm^(2),两个样品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分别为0.361 J/cm^(2)和0.064 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元件 激光诱导损伤 损伤阈值测量 白光干涉技术 三维形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电学成像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监测
4
作者 于鑫飞 严刚 周登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3,共7页
针对军用飞机遭受导弹和炮弹及其碎片高速冲击的情况,提出具有自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层板结构,对损伤进行监测。采用激光诱导技术在聚酰亚胺纸表面制备石墨烯感知层,并共固化于复合材料层板中,结合电学成像技术对损伤进行感知与识别。在... 针对军用飞机遭受导弹和炮弹及其碎片高速冲击的情况,提出具有自感知功能的复合材料层板结构,对损伤进行监测。采用激光诱导技术在聚酰亚胺纸表面制备石墨烯感知层,并共固化于复合材料层板中,结合电学成像技术对损伤进行感知与识别。在复合材料层板结构遭受高速冲击前后分别对石墨烯层注入激励电流并测量边界电压数据,通过正则化算法重建损伤引起的电导率变化分布图像,并识别获取损伤信息。实弹射击试验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纸上激光诱导的石墨烯层具有良好的感知功能,结合电学成像重建的损伤图像可以较准确反映出损伤位置,并提供损伤近似尺寸等信息,验证了所提出的自感知复合材料层板对高速冲击损伤监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石墨烯 自感知复合材料结构 高速冲击损伤监测 电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_2薄膜的结构对抗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高卫东 张伟丽 +3 位作者 范树海 张大伟 邵建达 范正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利用蒸发氧化铪和离子辅助蒸发金属铪反应沉积氧化铪薄膜,对两种工艺下制备的氧化铪薄膜进行光学和结构以及激光损伤特性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用金属铪反应沉积的氧化铪薄膜不仅结构均匀,并且具有较高的激光损伤阈值 文章对损伤阈值... 利用蒸发氧化铪和离子辅助蒸发金属铪反应沉积氧化铪薄膜,对两种工艺下制备的氧化铪薄膜进行光学和结构以及激光损伤特性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用金属铪反应沉积的氧化铪薄膜不仅结构均匀,并且具有较高的激光损伤阈值 文章对损伤阈值和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铪 薄膜 激光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透射反射扫描法检测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 被引量:13
6
作者 甘荣兵 林理彬 +4 位作者 蒋晓东 黄祖鑫 钟伟 郑万国 叶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用波长 1 .0 6 μm的激光透射反射自动扫描装置扫描了激光辐照前后薄膜的反射比和透射比。薄膜样品的工作波长为 1 .0 6 μm。将扫描结果与相衬显微镜观察到的形貌相对照。实验结果表明 ,用透射反射扫描法不仅能反映出相衬显微镜所能观... 用波长 1 .0 6 μm的激光透射反射自动扫描装置扫描了激光辐照前后薄膜的反射比和透射比。薄膜样品的工作波长为 1 .0 6 μm。将扫描结果与相衬显微镜观察到的形貌相对照。实验结果表明 ,用透射反射扫描法不仅能反映出相衬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损伤 ,而且也能发现某些显微镜所不能发现的损伤。由于透射比和反射比可以反映出薄膜对激光的传输性能 ,因此也能反映出薄膜能否继续工作 ,以此来判定损伤与否。因此用透射反射扫描法可以作为检测损伤的手段 ,由于简单易行 ,可以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损伤 光学薄膜 损伤阈值 透射扫描法 检测 惯性约束核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K7玻璃后表面缺陷诱导体内激光损伤 被引量:10
7
作者 甘荣兵 林理彬 +5 位作者 卢勇 刘强 卓志云 蒋晓东 黄祖鑫 叶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3-606,共4页
对 UBK7玻璃在波长为 1 .0 64 μm的短脉冲激光作用下产生的损伤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体损伤的形貌的相衬显微镜观测 ,发现体内和后表面炸裂点间的丝状损伤 ,从而提出后表面缺陷导致体损伤的理论解释。同时分析了表面损伤和体损伤的机理 。
关键词 激光损伤 缺陷 光材料 损伤阈值 UBK7玻璃 相衬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P晶体激光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坤鹏 房昌水 +4 位作者 张建秀 王圣来 孙洵 顾庆天 李义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大口径KDP晶体是唯一可用作激光约束核聚变(ICF)中Pockels盒和倍频器件的晶体材料,但是低的抗激光损伤阈值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从电子 空穴对的产生及稳定机制、光伤实体的本质等方面总结了多年来人们对KDP晶体激光损伤机理的研究... 大口径KDP晶体是唯一可用作激光约束核聚变(ICF)中Pockels盒和倍频器件的晶体材料,但是低的抗激光损伤阈值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从电子 空穴对的产生及稳定机制、光伤实体的本质等方面总结了多年来人们对KDP晶体激光损伤机理的研究进展,尤其从多光子电离、碰撞电离、激光加热三个方面定性阐述了电子 空穴对的产生机制,而电子 空位对的稳定机制是探讨光损伤的关键步骤。另外从晶体生长过程及后处理两个方面初步讨论了提高光伤阈值和光学均匀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激光损伤机理 光伤阈值 激光约束核聚变 ICF 晶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蚀深度对熔石英三倍频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世珍 吕海兵 +4 位作者 田东斌 蒋晓东 袁晓东 祖小涛 郑万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0-764,共5页
采用干涉仪和台阶仪测试蚀刻深度随时间的变化,结合材料去除速率测量,研究了HF酸蚀液对熔石英表面蚀刻的影响。测试了蚀刻后损伤阈值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研究表明,熔石英表面重沉积层厚度约16 nm,亚表面缺陷层大于106 nm;重沉积层去除... 采用干涉仪和台阶仪测试蚀刻深度随时间的变化,结合材料去除速率测量,研究了HF酸蚀液对熔石英表面蚀刻的影响。测试了蚀刻后损伤阈值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研究表明,熔石英表面重沉积层厚度约16 nm,亚表面缺陷层大于106 nm;重沉积层去除后损伤阈值增大,随亚表面缺陷层暴露其阈值先降低后又增加,最后趋于稳定;然而,随蚀刻时间的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增大。分析表明,蚀刻到200 nm能有效地提高熔石英的低损伤阈值,有利于降低初始损伤点数量和提高熔石英表面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熔石英 化学腐蚀 亚表面缺陷 激光诱导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辐照CCD探测器的硬破坏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姜楠 张雏 +5 位作者 牛燕雄 沈学举 杨海林 陈燕 王龙 张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具有一定能量强度的激光辐照CCD图像探测器时可造成探测器的干扰和破坏。基于热传导和热弹性力学的基本关系式建立了脉冲激光辐照CCD多层结构的热力耦合数学物理模型,对热传导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求解,计算得到不同能量密... 具有一定能量强度的激光辐照CCD图像探测器时可造成探测器的干扰和破坏。基于热传导和热弹性力学的基本关系式建立了脉冲激光辐照CCD多层结构的热力耦合数学物理模型,对热传导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求解,计算得到不同能量密度下脉冲激光辐照CCD的瞬态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分析了CCD最易损伤的位置及激光参数对探测器损伤的影响,并结合CCD的像元构造和工作方式阐明了CCD各层结构的损伤对CCD成像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破坏 CCD 损伤机理 温度场 热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的激光破坏(损伤)阈值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钟海荣 刘天华 +2 位作者 陆启生 姜宗福 王云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系统收集各种光电探测器及其相似材料在受到激光辐照时所导致的软、硬破坏效应 (有时称为激光损伤 ) ,综合对比分析各种破坏阈值的大小。为激光与光电探测器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激光 破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的激光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天华 钟海荣 +2 位作者 陆启生 姜宗福 王云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主要分析激光辐射各种光电探测器及其相似材料结构时 ,所产生各种破坏效应的物理机制 ,进而分析讨论产生各种破坏效应时的理论计算模型及其适用性。最后探讨光电探测器及其相似材料的激光破坏机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激光 破坏机理 破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光纤的传能效率、损伤阈值和损伤积累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杨 赵兴海 +5 位作者 赵翔 苏伟 程永生 徐美健 段文涛 於海武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4,共5页
对激光起爆用全石英光纤传输高峰值功率Nd:YAG激光的传能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调Q激光源,单脉冲功率超过1 MW;传能光纤为阶跃折射率多模石英光纤,芯径有400μm、600μm两种,包层直径分别为440μm和660μm。研究结果表明:... 对激光起爆用全石英光纤传输高峰值功率Nd:YAG激光的传能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调Q激光源,单脉冲功率超过1 MW;传能光纤为阶跃折射率多模石英光纤,芯径有400μm、600μm两种,包层直径分别为440μm和660μm。研究结果表明:光纤芯径、数值孔径、长度等都会影响光纤的传能效率;当注入激光功率超过一定阈值后,光纤内的非线性效应,比如SRS和SBS将很明显,造成激光能量损耗;参照ISO/DIS 11254-1.2标准对光纤零概率损伤阈值进行了测量,为58.6 J/cm2;光纤有匀化输出光斑能量分布的作用;光纤端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后,光纤仍可传输部分激光能量,并存在损伤积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起爆 传能光纤 激光诱导损伤 损伤阈值 激光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蚀与紫外激光预处理结合提高熔石英损伤阈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猛 向霞 +8 位作者 蒋勇 祖小涛 袁晓东 郑万国 王海军 李熙斌 吕海兵 蒋晓东 王成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3-1387,共5页
采用HF酸刻蚀和紫外激光预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熔石英元件的负载能力,用质量分数为1%的HF缓冲溶液对熔石英刻蚀1-100 min,综合透过率、粗糙度和损伤阈值测试结果,发现刻蚀时间为10min的熔石英抗损伤能力最佳。采用355 nm紫外激光对HF... 采用HF酸刻蚀和紫外激光预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熔石英元件的负载能力,用质量分数为1%的HF缓冲溶液对熔石英刻蚀1-100 min,综合透过率、粗糙度和损伤阈值测试结果,发现刻蚀时间为10min的熔石英抗损伤能力最佳。采用355 nm紫外激光对HF酸刻蚀10 min的熔石英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紫外预处理能量密度在熔石英零损伤阈值的60%以下时,激光损伤阈值单调递增;能量到达80%时,阈值反而低于原始样片的损伤阈值。适当地控制酸蚀时间和紫外激光预处理参数能有效提高熔石英的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化学刻蚀 激光预处理 光透过率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谐激光场作用下SBS过程诱导的光学材料破坏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少锋 陆启生 +2 位作者 程湘爱 江厚满 银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9-233,共5页
 提出了光学 力学相干耦合的概念,采用非线性光学的耦合波理论,建立了高功率激光辐照下透明光学材料中相干声波的产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在泵浦激光场和Stokes激光场共同作用下受激布里渊过程对光学材料破坏的可能性,计算了稳...  提出了光学 力学相干耦合的概念,采用非线性光学的耦合波理论,建立了高功率激光辐照下透明光学材料中相干声波的产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在泵浦激光场和Stokes激光场共同作用下受激布里渊过程对光学材料破坏的可能性,计算了稳态情况下激光场在材料内部激发出的应力幅度,结合弹性力学,建立了透明光学材料的相干破坏阈值理论,研究了破坏阈值与Stokes光强的关系,发现在稳态下破坏阈值对Stokes光强并不敏感。分析了在实际情况下一些因素对材料破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光学材料 受激布里渊散射 破坏阈值 相干耦合 双谐激光场 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脉冲激光对K9玻璃的破坏实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少锋 陆启生 +2 位作者 邓少永 黎全 汪晓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7-820,共4页
 采用高速PIN光电探测器和高带宽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实时检测透射光脉冲和散射光脉冲的变化特征,并将之用作材料破坏的光学判据,测量得到K9玻璃在1.06μm纳秒脉冲激光作用下的能量损伤阈值约18mJ,相应的能量密度阈值为1.0kJ/cm2。通过...  采用高速PIN光电探测器和高带宽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实时检测透射光脉冲和散射光脉冲的变化特征,并将之用作材料破坏的光学判据,测量得到K9玻璃在1.06μm纳秒脉冲激光作用下的能量损伤阈值约18mJ,相应的能量密度阈值为1.0kJ/cm2。通过分析透射光脉冲和散射光脉冲的特征,给出了材料的破坏时刻,并推断出K9玻璃所能承受的极限光强为1015W/m2。研究了能量透过率与泵浦能量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透明材料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多纵模激光的作用下,透明光学材料破坏是电离击穿与自聚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介质 YAG激光 透射率 激光损伤阈值 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诱导光纤损伤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兴海 高杨 +3 位作者 徐美健 段文涛 赵翔 於海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27-1631,共5页
针对传能光纤的高峰值功率激光损伤过程,研究了光纤损伤测试方法。实验装置搭建中增加了定位孔,有利于激光注入光纤对准;分别采用刀口法和CCD法对入射光束不同截面处光斑大小进行了测量,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参考GJB1487-92激... 针对传能光纤的高峰值功率激光损伤过程,研究了光纤损伤测试方法。实验装置搭建中增加了定位孔,有利于激光注入光纤对准;分别采用刀口法和CCD法对入射光束不同截面处光斑大小进行了测量,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参考GJB1487-92激光光学元件测试方法和ISO11245光学表面的激光诱导损伤阈值测试方法,采用N-ON-1损伤测试和有效光斑面积计算方法对芯径为400μm的石英包层阶跃折射率石英光纤进行了损伤阈值测试。实验发现:光纤损伤部位全部为入射端面,利用200倍显微镜观察光纤端面,出现明显永久性损伤点。最后采用统计学原理和线性拟合等方法得出测试光纤的端面零概率损伤阈值为3.85G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 激光诱导损伤 传能光纤 损伤阈值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9基片的亚表面损伤探测及化学腐蚀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宁 张清华 +2 位作者 许乔 王世健 段利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89-1293,共5页
研究了几种类型的腐蚀液对K9基片化学腐蚀的影响。通过腐蚀液对基片纵向腐蚀速度的变化初步判断了K9基片重沉积层的深度。考察了腐蚀前后基片表面参数的变化以及腐蚀对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定的腐蚀液能够对K9基片进行平稳... 研究了几种类型的腐蚀液对K9基片化学腐蚀的影响。通过腐蚀液对基片纵向腐蚀速度的变化初步判断了K9基片重沉积层的深度。考察了腐蚀前后基片表面参数的变化以及腐蚀对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定的腐蚀液能够对K9基片进行平稳可控的腐蚀,并且腐蚀能提高其激光损伤阈值,其主要原因是去除了重沉积层及表面、亚表面缺陷中的污染物,但过多的腐蚀会暴露本来为重沉积层所掩盖的划痕等亚表面缺陷,所以腐蚀并非越深越好。同时,表面各种杂质与缺陷的去除能够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从而也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激光损伤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腐蚀 亚表面缺陷 激光损伤阈值 重沉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冲激光辐照下介质损伤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晋 刘志超 +1 位作者 陈松林 马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01-3306,共6页
针对纳秒脉冲和飞秒脉冲不同的损伤机制,分别建立了两种多脉冲激光损伤模型。脉宽小于10ps时,损伤是由于等离子体形成造成介质发生烧蚀所致,对此建立了基于电子密度演化方程的介质击穿模型;脉宽大于100ps时,损伤是由于热沉积造成介质发... 针对纳秒脉冲和飞秒脉冲不同的损伤机制,分别建立了两种多脉冲激光损伤模型。脉宽小于10ps时,损伤是由于等离子体形成造成介质发生烧蚀所致,对此建立了基于电子密度演化方程的介质击穿模型;脉宽大于100ps时,损伤是由于热沉积造成介质发生熔融所致,对此建立了基于傅里叶热传导方程的介质热损伤模型。通过计算两种模型下激光参数和材料参数对多脉冲损伤的影响,发现由于损伤机理不同,不同参数对单脉冲损伤阈值和多脉冲损伤阈值的影响趋势不完全一致,敏感程度也不同。通过计算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多脉冲损伤阈值与脉冲数间关系,使定量预估多脉冲损伤阈值和元件使用寿命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损伤 透明介质 多脉冲激光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石英表面铜膜污染物诱导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苗心向 袁晓东 +3 位作者 王海军 吕海兵 王成程 郑万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3-1486,共4页
在熔石英元件表面溅射一层厚度小于10 nm的金属铜膜污染物,并测试元件的透过率。测试355 nm熔石英元件的激光损伤阈值,并用光学显微镜观测损伤形态。实验结果表明:污染后的熔石英元件的损伤阈值降低20%左右,元件表面的金属污染物薄膜经... 在熔石英元件表面溅射一层厚度小于10 nm的金属铜膜污染物,并测试元件的透过率。测试355 nm熔石英元件的激光损伤阈值,并用光学显微镜观测损伤形态。实验结果表明:污染后的熔石英元件的损伤阈值降低20%左右,元件表面的金属污染物薄膜经强激光辐照,在熔石英表面形成很多坑状微损伤,分布不均的热应力导致表面起伏,并有明显的烧蚀现象,导致基底损伤阈值下降。建立的光吸收和热沉积传输模型初步解释污染物膜层导致熔石英元件损伤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污染物 铜膜 表面损伤 损伤形貌 激光诱导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