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落叶松内源GUS基因鉴定及其酶活性分析
1
作者 叶查龙 张陈谊 +2 位作者 杨玲 孙晓梅 李万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2,共7页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内源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及其酶活性,分析GUS作为报告基因的可靠性。[方法]利用pCAMBIA1301载体上的GUS基因序列在日本落叶松参考基因组中进行比对,鉴定并克隆出日本落叶松GUS(LaGUS)基因。在NCBI利用blastp查...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内源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及其酶活性,分析GUS作为报告基因的可靠性。[方法]利用pCAMBIA1301载体上的GUS基因序列在日本落叶松参考基因组中进行比对,鉴定并克隆出日本落叶松GUS(LaGUS)基因。在NCBI利用blastp查找其他物种中LaGUS的同源序列并构建进化树。利用已有的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LaGUS基因在日本落叶松中的表达模式。利用组织化学的方法,以X-gluc作为GUS酶反应底物,检测日本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内源GUS的酶活性。[结果]在日本落叶松中鉴定到一个LaGUS基因,CDS长3435 bp,编码1144个氨基酸。25种植物中具有与LaGUS基因相似的序列。LaGUS基因的表达量在活动期高于休眠期,在体胚苗中高于在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中。组织化学染色表明,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和体胚苗在室温下染色6 d时均观察到蓝色,但体胚苗的染色程度高于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结论]日本落叶松具有内源GUS活性,在基因工程中利用GUS作为报告基因可能存在一定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内源GUS 体细胞胚胎发生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体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成成 崔文山 +5 位作者 董健 冯健 王骞春 姜韬 闫文文 张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模板DNA、Mg2+、dNTPs、引物、Taq酶浓度五因素在四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模板DN...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模板DNA、Mg2+、dNTPs、引物、Taq酶浓度五因素在四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模板DNA影响最大;筛选得到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μL)为模板DNA浓度为120ng.20μL-1,dNTPs的浓度为0.15mmol·L-1,引物浓度为0.3μmol·L-1,Mg2+浓度为1.5mmol·L-1,Taq酶浓度为0.5U.20μL-1。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日本落叶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SRAP-PCR 日本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整形修剪对插穗产量及生根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笑山 马常耕 +2 位作者 寇金堂 霍忠秀 鲁国林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采穗园母株高、中柱式,矮台式等3种整形修剪方式,产穗母枝留茬长度,采条时期等对母株生长、新枝萌发生长、穗条产量及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高、中柱式母株平均产条量显著大于矮台式。与2年生时相比,3年生母株插...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采穗园母株高、中柱式,矮台式等3种整形修剪方式,产穗母枝留茬长度,采条时期等对母株生长、新枝萌发生长、穗条产量及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高、中柱式母株平均产条量显著大于矮台式。与2年生时相比,3年生母株插穗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平均插穗产量分别达到284.6,209.8,135.5根/株。不同整形方式母株3—3.5年生木质化、半木质化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差异。用0.005%的IBA溶液处理后生根率可分别达到70.0-77.8%,87.7-90.0%。但高柱式母株上部(110cm—140cm)的插穗生根率显著低于下部(20cm以下),表现出明显的位置效应。从一级侧枝基部全部将其剪除不利于新枝萌发,将其重剪留4一5cm长的基段培养成产穗母校,新枝萌发生长良好。4月下旬至5月初(辽宁东部)母树针叶充分展叶时是水质化枝适宜的采条扦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母株整形修剪方式 插穗产量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因花 刘翠兰 +5 位作者 孔雨光 张才 吴德军 王开芳 李自成 燕丽萍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68-70,共3页
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出苗率、存活率及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达52.00%、72.00%、89.78%和29.14%、38.85%、47.26%,其中,处理3的效果最好,其出苗率和幼苗存活率均优于其他2个... 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出苗率、存活率及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达52.00%、72.00%、89.78%和29.14%、38.85%、47.26%,其中,处理3的效果最好,其出苗率和幼苗存活率均优于其他2个处理;3个处理间幼苗苗高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育苗基质 出苗率 存活率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生长及种实性状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杜超群 赵虎 +3 位作者 袁慧 侯义梅 朱于勤 许业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提高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的产量和品质,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5代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母树生长状况、球果产量和种子品质的调查,评价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生长和结实兼优的无性系。结果表明:不... 为提高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的产量和品质,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5代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母树生长状况、球果产量和种子品质的调查,评价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生长和结实兼优的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之间结实量、球果单果干重和种子千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球果长宽及苗圃播种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及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胸径与结实量、结实量与发芽率无显著相关,说明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的选择要兼顾胸径、结实量和发芽率3个指标;选出优良无性系11个,结实量提高14.29%,种子发芽率提高32.96%,可为新一轮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群体的构建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种子园 种实性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落叶松幼苗对CO_2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毛子军 赵溪竹 +1 位作者 刘林馨 姜海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7-323,共7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CO2升高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Herry.),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Carr.)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升高使3种落叶松光饱和光合速...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CO2升高对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Herry.),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Carr.)和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升高使3种落叶松光饱和光合速率(Pmax)和呼吸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长白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1%和83%,日本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1%和94%,而兴安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Pmax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和106%。除兴安落叶松外,CO2升高使所有落叶松当年生幼苗的光补偿点(LCP)下降,说明当年生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更敏感。CO2升高使日本落叶松当年生和1年生幼苗光饱和点(LSP)都升高,反映了其光合作用提高的潜力较大。CO2升高条件下,除1年生兴安落叶松外,其他处理的落叶松最大量子效率(AQYmax)均增加。比较分析表明,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生长潜能可能最大,具有较强的生态优势,长白落叶松次之,兴安落叶松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 兴安落叶松 光合作用 CO2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日本落叶松栽培区划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超群 袁慧 +3 位作者 单华平 苏尚敏 侯义梅 许业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9,共7页
根据湖北省温、湿度气象资料及已知日本落叶松造林点的位置信息,利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开展日本落叶松栽培气候区划研究,旨在阐明湖北省日本落叶松栽植的气候差异格局,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发展的布局和规划提供支持。结果表明:湖... 根据湖北省温、湿度气象资料及已知日本落叶松造林点的位置信息,利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开展日本落叶松栽培气候区划研究,旨在阐明湖北省日本落叶松栽植的气候差异格局,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发展的布局和规划提供支持。结果表明:湖北省日本落叶松气候区划可以分为3个等级: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中最适宜区面积为1.35×10~4km^2,较适宜区面积为1.29×10~4km^2。适宜区域主要为鄂西大巴山东段、巫山和武陵山的部分地区,以及鄂皖交界处的大别山山脉,海拔在800~2 000 m之间;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值(AUC)达到0.927,证明预测效果较好。刀切法分析对分布预测的贡献率排名前5位的因子分别为温度季节性变异、最热月最高温度、最热季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和温度年较差,说明影响湖北省日本落叶松适生区划分的气候因子主要为温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最大熵 生态位模型 栽培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虫性的一些规律比较 被引量:32
8
作者 戈峰 李镇宇 +1 位作者 谢映平 李艳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 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 ,分析比较了 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 ,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 ;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 ,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 ;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 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 ,分析比较了 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 ,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 ;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 ,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 ;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用过程 ,总结了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性的一般规律 ,为分析松毛虫发生机理及松毛虫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诱导抗虫性 马尾松 油松 华北落叶松 害虫种群动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成像和纳米压痕测试技术研究热处理落叶松管胞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喆 孙柏玲 +1 位作者 柴宇博 刘君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2,共6页
以我国主要用材树种日本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改性方法真空热处理技术对其材质进行改良。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显微镜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160~240℃温度范围,处理4 h)下落叶松木材晚材管胞细胞壁形态... 以我国主要用材树种日本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改性方法真空热处理技术对其材质进行改良。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显微镜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160~240℃温度范围,处理4 h)下落叶松木材晚材管胞细胞壁形态、化学组分结构和分布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研究热处理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木材热处理过程中,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晚材管胞细胞壁出现裂纹并增加;半纤维素发生降解,细胞壁红外成像中半纤维素相对高浓度分布区域逐渐减少,木质素高浓度分布区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该过程中木质素发生了热解并进行了重新分布。木材细胞壁压痕弹性模量和硬度随着真空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当热处理温度为200℃时,压痕弹性模量和硬度相比素材分别增大54.57%和45.69%,达到最大值,该变化规律与木材细胞壁中木质素分布变化趋势相吻合。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真空热处理木材性能的变化,为真空热处理改性木材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晚材管胞 真空热处理 红外成像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措施对日本落叶松插穗质量及生根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阳 王力华 +1 位作者 张颂云 许思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1,共5页
依据扦插生根率的差异 ,探讨了经营措施对日本落叶松插穗适插性能的影响 .分析表明 ,一定量的施肥能够显著改善插穗的生根能力 ,与对照相比可提高生根率 14%~ 37% .生根期间 ,施肥处理的插穗体内N ,P含量较未施肥者有更大的内迁移率 ,... 依据扦插生根率的差异 ,探讨了经营措施对日本落叶松插穗适插性能的影响 .分析表明 ,一定量的施肥能够显著改善插穗的生根能力 ,与对照相比可提高生根率 14%~ 37% .生根期间 ,施肥处理的插穗体内N ,P含量较未施肥者有更大的内迁移率 ,推测施肥促进了插穗体内的养分代谢活动 .强度修剪和密度控制不一定增加插穗的总产量 ,但可显著地提高植株中、下层有效穗条 (长度 >15cm ,基径≥ 0 3cm)的数量 .枝条发育在生长季前期主要受修剪的影响 ,后期主要受栽植密度的影响 .通过修剪控制采穗母株的树体高度 ,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是 1 5h(东西向 )× (1 0~ 1 2h) (南北向 )的间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采穗圃 经营措施 插穗质量 生根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落叶松正交胶合木胶层剪切强度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迎春 任海青 丁青锋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3,共5页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胶层剪切强度是其胶合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依据层板模量(8~12 GPa为低、12~16 GPa为中、16 GPa以上为高)、层数(3、5层)、层板厚度(15、25 mm)、组坯方向(正交和45°)共设置6种组坯方式,按...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胶层剪切强度是其胶合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依据层板模量(8~12 GPa为低、12~16 GPa为中、16 GPa以上为高)、层数(3、5层)、层板厚度(15、25 mm)、组坯方向(正交和45°)共设置6种组坯方式,按照LY/T 3039—2018《正交胶合木》测试CLT板胶层剪切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胶层剪切的破坏模式主要有沿着木材表面发生锯齿状剪切破坏和沿着横向层层板年轮方向剪切破坏;加载速率对胶层剪切强度影响不显著;除层板厚度对CLT板胶层剪切强度影响不显著外,表层层板模量、层板层数、组坯方向对CLT板胶层剪切强度存在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 胶层剪切强度 落叶松 破坏模式 组坯结构 缝隙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花粉散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隋娟娟 张卓文 +4 位作者 李时元 侯义梅 黄晓玲 杨年友 柳云海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59,共5页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内花粉散发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很大;整个散粉期间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量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节律,每天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散粉...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内花粉散发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很大;整个散粉期间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量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节律,每天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散粉期间出现一个散粉高峰期,一般持续3~5d,散粉高峰期间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散粉量也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节律,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8:00~16:00,具体时间段受当日天气的影响,每天不同时间段内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种子园内不同样点花粉散发量中,八方位花粉散发量及树冠内、中、外部花粉散发量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花粉分布都呈均匀分布型1种子园内不同垂直高度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花粉分布呈集群分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 日本落叶松 种子园 花粉散发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山区日本落叶松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福禄 李树人 +2 位作者 冯宗炜 王建文 刘金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用A值法和R值法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的种群结构和不同生长级林木的分布格局。两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分化状态:Ⅰ级木和Ⅱ级木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呈均匀分布状态;Ⅲ级木之间关系不太明显,在Ⅰ,Ⅱ级木之间呈随机... 用A值法和R值法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林的种群结构和不同生长级林木的分布格局。两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分化状态:Ⅰ级木和Ⅱ级木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呈均匀分布状态;Ⅲ级木之间关系不太明显,在Ⅰ,Ⅱ级木之间呈随机分布状态;Ⅳ,Ⅴ级木在林冠空隙中呈集群分布状态。各级林木个体,随着遮光指数的增加,其树高、冠幅、胸径和年轮宽度相应减少,导致林木个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林 遮光指数 分布格局 河南西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幼林水土流失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健 王笑山 +1 位作者 沙德纯 吴明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3-49,共7页
为了观测日本落叶松丰产林栽培措施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作者于1991~1995年分别在辽东宽甸、清原县设置了径流场,对林地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分析了林地水、土、肥流失年度和季节性变化及其与栽植、抚育等项营... 为了观测日本落叶松丰产林栽培措施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作者于1991~1995年分别在辽东宽甸、清原县设置了径流场,对林地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分析了林地水、土、肥流失年度和季节性变化及其与栽植、抚育等项营林措施的关系。指出在辽东地区气候条件下所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丰产林,造林后前几年有轻度的水土流失现象;最高年土壤流失量为19694t/hm2·a,低于我国目前规定的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200t/hm2·a的标准。清原县径流场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雨季7~8月份是一年中径流发生的主要时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24%,径流次数占617%。由于林地径流发生与立地、整地、抚育等关系密切,不同立地可采用减小或加大整地规格、变更抚育时间和对育林措施进行调整,水土流失量还可进一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幼林 径流小区 径流量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EST-SSR标记挖掘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超 张力鹏 +2 位作者 王春国 宋文芹 陈成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F10期60-68,共9页
基于日本落叶松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利用SSRIT工具查找SSR位点,检测到1788个EST—SSR位点,平均长度是17.5bp。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在落叶松中重复类型SSR位点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六、三核苷酸,其余依次是五、二、四核苷酸重复... 基于日本落叶松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利用SSRIT工具查找SSR位点,检测到1788个EST—SSR位点,平均长度是17.5bp。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在落叶松中重复类型SSR位点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六、三核苷酸,其余依次是五、二、四核苷酸重复类型;同时检测到656种重复基元类型,种类丰富。用PrimerPremier5.0设计500对引物,随机合成102对,以红豆杉科、柏科、松科材料为模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红豆杉科和柏科里的扩增率分别为95%、50%;在松科不同属的通用性为落叶松属99.01%、黄杉属67.4%、雪松属63.8%、冷杉属67.4%、云杉属70.2%和松属75.7%。利用101对SSR引物对7种不同落叶松品种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获得79个多态性位点,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其区分为4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转录组测序 SSR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新鲜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司传领 刘忠 +2 位作者 权东周 金辰奎 裵映寿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新鲜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从其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溶性部分中分到7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新鲜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从其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溶性部分中分到7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没食子儿茶素(3)、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4)、紫云英苷(5)、2"-O-鼠李糖牡荆黄苷(6)和cedrusin(7)。7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经DPPH试验,测定了核酸溶性部分、二氯甲烷溶性部分、乙酸乙酯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粗提物及分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溶性部分及化合物1~3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新鲜松针 SEPHADEX LH-20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优势木和平均木材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义强 方文彬 史加敏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21,共7页
日本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引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为了比较日本落叶松优势木和平均木的材性差异 ,在辽宁桓仁国营黑沟林场 17年生日本落叶松林分设置 3个标准地 ,对每木进行调查 ,并采集试材 .按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取样和测定 .... 日本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引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为了比较日本落叶松优势木和平均木的材性差异 ,在辽宁桓仁国营黑沟林场 17年生日本落叶松林分设置 3个标准地 ,对每木进行调查 ,并采集试材 .按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取样和测定 .对测定数据作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材性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该地引种的日本落叶松优势木的木材密度小于平均木的木材密度 ,两者的木材全干干缩率皆随木材密度增大而减小 ;平均木的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等均是南坡向的大于北坡向的 ,优势木的这 4项指标均是南坡向的小于北坡向的 ;优势木的 3项力学强度指标小于平均木 ,平均木的 3项力学强度指标与其基本密度成线性正相关 ,而优势木的各项力学指标与其基本密度既有呈线性正相关的 ,也有呈线性负相关的 ;优势木和平均木的木材干缩比皆随立地指数增大而增大 ,且前者小于后者 ,但后者的木材强重比却高于前者 ,这表明平均木材质优于优势木 .引种材平均木的强重比比日本原产材的高 ,引种材优势木和平均木的全干干缩率比日本原产材的小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优势木 平均木 材性 木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林生长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金伟 白世红 +2 位作者 王利 李守仁 宋勇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对山东药乡林场不同立地条件日本落叶松林分的调查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在本区生长发育良好,在阴坡或半阴坡海拔65 0~780m的中、下坡生长最好。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立地条件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配子产量及种子在球果中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隋娟娟 张卓文 +2 位作者 李时元 候义梅 杨年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种子园母树雌雄球花在树体中的分布特征、不同无性系雄球花的花粉产量、不同无性系单个雌球花的胚珠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雄球花主要着生在二年生和三年生枝上,不同年龄枝条上雄球花的数目差异达到极...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种子园母树雌雄球花在树体中的分布特征、不同无性系雄球花的花粉产量、不同无性系单个雌球花的胚珠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雄球花主要着生在二年生和三年生枝上,不同年龄枝条上雄球花的数目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雄球花在树冠不同方位及不同枝条上数目的差异为随机误差;不同无性系植株间单个雄球花的花粉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无性系植株间单个雌球花的胚珠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单个雄球花产花粉量为168.9×103粒,每株树产花粉量40.93×106粒,种子园产花粉量1.473×1012粒;平均单个雌球花产胚珠量为86.628个,每株树产胚珠3539.280个,种子园产胚珠量98.90×106个,雌雄配子比例约为1∶14.90×103;球果的直径、长度、苞鳞数、苞鳞长、苞鳞宽、饱满种子数、涩粒种子数及空粒种子数平均值分别为24.961 mm、27.432 mm、44.694片、10.773 mm、9.843 mm、55.917粒、6.889粒及5.217粒,不同无性系球果间的以上特征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通过调查单株日本落叶松花粉产量、胚珠产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种子园种子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无性系 配子产量 球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的日本落叶松2代优树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成成 冯健 +2 位作者 姜韬 王月婵 黄夏 《山东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分析80株日本落叶松2代优树间的遗传多样性,本次试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采自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大孤家国营林场的80个样本进行了DNA的提取与检测、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及引物筛选、ISSR扩增及电泳检测。结果发现:筛选出的8个... 为分析80株日本落叶松2代优树间的遗传多样性,本次试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采自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大孤家国营林场的80个样本进行了DNA的提取与检测、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及引物筛选、ISSR扩增及电泳检测。结果发现:筛选出的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81条DNA条带,全部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10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为35.1。ISSR扩增结果的遗传相似性在0.8479~0.9142之间,其中编号为C46和C94的遗传相似系数最低,表明二者亲缘关系最远;编号为C96和C97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表明二者亲缘关系最近。基于日本落叶松ISSR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当相似系数为0.856时可将80个日本落叶松样本划分为5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ISSR 2代优树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