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配电网运行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乔俊峰 周爱华 +5 位作者 彭林 王一清 沈晓峰 潘森 杨佩 黄晨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203,共11页
配电网作为供电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其运行水平决定了供电服务质量,因此配电网运行评价是供电单位的重要工作。但配电网运行评价工作受到跨业务数据资源难以融合、评价指标选择难以反映实际配电网运行状况等条件限制,现有评价方法难以实... 配电网作为供电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其运行水平决定了供电服务质量,因此配电网运行评价是供电单位的重要工作。但配电网运行评价工作受到跨业务数据资源难以融合、评价指标选择难以反映实际配电网运行状况等条件限制,现有评价方法难以实施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配电网运行评价方法,首先对区域配电网进行网格化划分,然后基于地址分级匹配算法对跨业务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取并设计配电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多层权重约束的配电网运行综合评价模型,求解配电网综合评价结果。最后研发配电网运行评价系统,支持配电网各业务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接入,实现配电网评价功能的可视化、智能化应用。研究成果配电网运行评价系统已采用某省级电网公司数据中台的相关数据进行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试验验证,以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运行评价 网格化划分 深度数据融合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电力系统负荷节点分区策略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厚合 运奕竹 +1 位作者 邢文洋 胡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53,共7页
针对传统分区方法无法给出区域内关键负荷节点的缺点,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提出一种新的负荷节点分区及关键负荷节点确定的新方法。依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灵敏度的物理意义,将系统中负荷节点映射到多维负荷空间中,将多维负荷空间中负荷... 针对传统分区方法无法给出区域内关键负荷节点的缺点,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提出一种新的负荷节点分区及关键负荷节点确定的新方法。依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灵敏度的物理意义,将系统中负荷节点映射到多维负荷空间中,将多维负荷空间中负荷节点间的空间距离定义为负荷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建立起与负荷节点空间相对应负荷子图模型。引入谱聚类算法,对负荷节点进行分区,层次递推的给出负荷节点的合理分区,将分区结果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灵敏度矩阵相结合,确定各分区中的关键负荷节点。将该方法应用到IEEE-14节点系统与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分区 局部电压稳定指标 灵敏度 电气距离 谱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及复杂网络理论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文通 舒勤 +1 位作者 钟俊 李欣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9-27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局部电压稳定指标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首先根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定义了新的电气距离,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分区负荷内层;再以基于边介数的社区发现方法对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的无功传输网络拓扑图进行... 提出了一种局部电压稳定指标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无功电压分区方法。首先根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定义了新的电气距离,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分区负荷内层;再以基于边介数的社区发现方法对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的无功传输网络拓扑图进行分区,构建分区外层;最后,以相应的划分原则进行图层叠加,实现电网分区。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分区 局部电压稳定指标 电气距离 凝聚算法 复杂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的分层调控体系及区域自治策略 被引量:20
4
作者 苏小林 吴富杰 +2 位作者 阎晓霞 刘孝杰 张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134,141,共7页
合理的运行体系构建及分层分区调控方法,可以实现主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主动决策、管理和控制,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构建了基于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三层控制体系框架,提出了目标提前决策、全局集中优化、区域分散自治的... 合理的运行体系构建及分层分区调控方法,可以实现主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主动决策、管理和控制,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构建了基于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三层控制体系框架,提出了目标提前决策、全局集中优化、区域分散自治的分层分区协同调控方法。主动配电网的每个控制区域接受全局优化给定的计划目标,进行实时功率校准。提出扰动临界切换指标,对运行中系统受到的扰动大小进行量化,以此作为控制模式选择的依据。以馈线控制误差作为控制目标,提出短时间尺度下的功率调整策略,跟踪上层给定的全局优化目标,进行实时校正。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不同场景下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层分区协调控制 区域自治 馈线控制误差 扰动临界切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恢复路径转移系数的电网黑启动分区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梁海平 芦佳硕 顾雪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在电网发生大停电之后对系统进行合理分区可以缩短系统的整体恢复时间,加快恢复进程。文中对黑启动分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转移系数的分区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恢复过程中设备投运失败的可能性,在选择恢复路径的过程中建立... 在电网发生大停电之后对系统进行合理分区可以缩短系统的整体恢复时间,加快恢复进程。文中对黑启动分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转移系数的分区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恢复过程中设备投运失败的可能性,在选择恢复路径的过程中建立了基于转移路径系数的评价函数,以此评价函数作为分区指标对系统进行分区。在考虑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区的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交叉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分区恢复优化问题。本文以IEEE118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恢复 路径转移系数 黑启动分区 粒子群算法 路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分析的网络分割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明全 周明全 耿国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3-185,共3页
在并行计算中,网络分割的质量会极大地影响并行计算的效率,然而在网络分割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评价指标,因此网络分割评价指标的定义以及最佳网络分割方法的构造,成为大规模网络中并行计算的一个核心问题。根据对影响并行计算效率的... 在并行计算中,网络分割的质量会极大地影响并行计算的效率,然而在网络分割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评价指标,因此网络分割评价指标的定义以及最佳网络分割方法的构造,成为大规模网络中并行计算的一个核心问题。根据对影响并行计算效率的各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一个网络分割评价指数的定义,并利用并行最短路径的计算验证了该评价指数的定义的正确性;并且基于社区分析,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分割方法,理论分析表明:该网络分割方法是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网络 社区 网络分割 分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重构服务承载网的分域混合承载组调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博 汪斌强 袁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1-1238,共8页
传统网络技术体系,网络是封闭的、刚性的,无法满足未来网络大量差异化业务的规模化应用,由此提出了面向服务提供的柔性网络技术体系,该体系将传统网络中的用户业务、网络服务和网络基础设施中的紧耦合关系转变为松耦合关系,通过资源分... 传统网络技术体系,网络是封闭的、刚性的,无法满足未来网络大量差异化业务的规模化应用,由此提出了面向服务提供的柔性网络技术体系,该体系将传统网络中的用户业务、网络服务和网络基础设施中的紧耦合关系转变为松耦合关系,通过资源分割构建可重构服务承载网实现对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该文分析了服务承载网映射到交换结构的需求,提出分域调度的思想。通过选择关闭部分交叉节点的方法建立了crossbar交换结构分域模型,实现了分域调度的端口分离。提出了支持可重构服务承载网构建的混合承载组调度(HCGS)算法,推导了承载组内SDRR(Smoothed Deficit Round Robin)调度、单个域内基于时间戳的输入端口调度和交叉节点输出端口调度算法,证明了HCGS具有良好的时延性能和最坏公平指数(WFI)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均匀分布的泊松业务源条件下,分域HCGS算法具有更优的时延性能,可保证业务带宽的公平性。在diagonal非均匀允许流量条件下,该算法的吞吐量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服务承载网 松耦合 分域调度 混合承载组调度 时间戳 最坏公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