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AASO观测站中高低压电源模块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彩霞 盛祥东 +5 位作者 丁凯奇 赵立志 武媛媛 刘晓博 张少如 崔树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 LHAASO )的所有探测器都将在羊八井进行宇宙线探测工作,其工作环境为高海拔(海拔4300 m)、低气压(大气压强0.6 atm)、昼夜温差大(温度-25-40℃)。即便如此,探测器依然要求稳定运行,为了保证光电... 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 LHAASO )的所有探测器都将在羊八井进行宇宙线探测工作,其工作环境为高海拔(海拔4300 m)、低气压(大气压强0.6 atm)、昼夜温差大(温度-25-40℃)。即便如此,探测器依然要求稳定运行,为了保证光电倍增管的增益变化在5%以内,高压电源模块的温度系数和纹波系数要分别小于0.01%/℃和0.01%。为此,搭建了模拟试验系统,其试验箱中的温度和气压均可控。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电源模块在模拟试验箱中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个厂家的电源模块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lhaasO) 电源模块 光电倍增管(PMT) 温度系数 纹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城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截排水方案对比
2
作者 尚彦军 金维浚 +3 位作者 肖刚 何万通 杨朋 白云翔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7,共12页
针对高海拔区花岗岩弱透水和松散堆积层厚度及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等特征,采用过水断面测量、高密度电法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对稻城海子山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LHAASO)场区进行水文地质研究,分析河水流量、地下水位变化及其与覆盖层厚... 针对高海拔区花岗岩弱透水和松散堆积层厚度及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等特征,采用过水断面测量、高密度电法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对稻城海子山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LHAASO)场区进行水文地质研究,分析河水流量、地下水位变化及其与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面埋深等关系。结果表明:盆地中地下水埋深基本在5 m以内,水位高程与地面高程呈线性关系,基岩面埋深小的部位往往地下水位较低,说明基岩面起伏对地下水位影响较大;地表水质属矿化度低、硬度低的I型水(HCO 3-Na+K-Ca型水),显示花岗岩岩性对水质影响明显;基于上述认识提出既保护LHAASO场区安全同时又便于利用优质水源的地表截排水方案。研究结果已被场区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采纳,并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和环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 水质 地表截排水 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 稻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物理分布式数据获取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瑾 顾旻皓 +1 位作者 李飞 朱科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28-234,共7页
当代高能物理实验规模庞大且产生的实验数据量急剧增加,向数据获取软件系统提出更为严格、复杂、高性能的处理要求。借助于高速互联网络和强大的处理单元,采用分布式的数据获取软件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更高效地实现... 当代高能物理实验规模庞大且产生的实验数据量急剧增加,向数据获取软件系统提出更为严格、复杂、高性能的处理要求。借助于高速互联网络和强大的处理单元,采用分布式的数据获取软件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更高效地实现粒子物理实验数据获取目标。这种分布式数据获取处理架构在功能上主要负责对多个数据处理进程的运行控制和管理、软硬件配置、状态监控、信息共享和交互等。相较于基于消息传递的分布式协调服务,以Redis为中心的共享内存技术简化了数据获取系统中多进程间的同步,实现轻量级的CAP最终平衡,还作为中心数据库完成数据获取过程中信息的共享需求,是实现分布式处理框架的一种方便、轻巧、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当前规模的高能物理实验计算集群中可以可靠、稳定地开发实现和部署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获取 分布式处理框架 分布式系统 REDIS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冯帆 常劲帆 王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5,133,共9页
KM2A探测器阵列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主体探测器阵列之一,近7000个探测器平均分布在1.3 km 2的实验范围内。针对大面积分布式布局的高能物理实验中读出电子学系统的时间同步和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数... KM2A探测器阵列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主体探测器阵列之一,近7000个探测器平均分布在1.3 km 2的实验范围内。针对大面积分布式布局的高能物理实验中读出电子学系统的时间同步和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数据传输方法。借助TCP/IP协议栈和White Rabbit时钟同步技术融合时钟网络与数据网络,TCP/IP协议栈在仅保留PC通信协议的基础上,无需增加额外硬件,即可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高精度时钟同步。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探测器阵列内LHAASO KM2A读出电子学插件间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 ns,同时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时间同步 TCP/IP协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硬件描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