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掺杂钛酸铋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压电-光催化性能探索性实验设计
1
作者 陈志武 王歆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9,共6页
该文将稀土掺杂钛酸铋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压电-光催化性能研究设计成探索性实验项目。该实验采用一步熔盐法和固相法分别合成了Bi_(4-x)La_(x)Ti_(3)O_(12)(x=0,0.75)薄片和不规则的Bi_(4)Ti_(3)O_(12)颗粒,研究了La掺杂对样品形貌及压电... 该文将稀土掺杂钛酸铋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压电-光催化性能研究设计成探索性实验项目。该实验采用一步熔盐法和固相法分别合成了Bi_(4-x)La_(x)Ti_(3)O_(12)(x=0,0.75)薄片和不规则的Bi_(4)Ti_(3)O_(12)颗粒,研究了La掺杂对样品形貌及压电-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其中,Bi_(3.25)La_(0.75)Ti_(3)O_(12)纳米片的压电光催化效率最高,仅在60 min内就实现了甲基橙的完全降解,其表观速率常数分别是Bi_(4)Ti_(3)O_(12)不规则颗粒和Bi_(4)Ti_(3)O_(12)薄片的约2.26倍和1.60倍。通过深入分析能带结构、光电流曲线及压电响应,提出了Bi_(3.25)La_(0.75)Ti_(3)O_(12)压电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机理。该探索性实验项目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理论知识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实验 la掺杂钛酸铋 压电-光催化 光催化 纳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Ti-4.35La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其细化变质效果
2
作者 丁万武 田旭东 +4 位作者 陈建超 安家志 余海存 魏振鹏 杨成亮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8-360,共13页
通过SEM、XRD和DSC等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3Ti-4.35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究Al-3Ti-4.35La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细化变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150℃下,保温4 min时... 通过SEM、XRD和DSC等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3Ti-4.35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究Al-3Ti-4.35La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细化变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150℃下,保温4 min时Al-3Ti-4.35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以块状形态均匀分布在基体中,且其含量最高为20.78%,长宽比为2.33;向Al-7Si合金中添加0.2%Al-3Ti-4.35La中间合金后,其α-Al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共晶Si的平均尺寸及长宽比分别由未添加的18.33μm、8.91μm、6.6下降至13.88μm、6.12μm、4.1,且粗大的片状共晶Si向棒状转变,具有良好的细化变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Ti-4.35la合金 Ti_(2)Al_(20)la 细化变质 Al-7S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Mg-7Zn-0.3L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黄晓锋 张展裕 +1 位作者 杨凡 张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41,共5页
通过金属型铸造制备Mg-7Zn-0.3La镁合金,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研究热处理对Mg-7Zn-0.3La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335℃固溶24 h后获得较理想的显微组织,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234 ... 通过金属型铸造制备Mg-7Zn-0.3La镁合金,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研究热处理对Mg-7Zn-0.3La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335℃固溶24 h后获得较理想的显微组织,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234 MPa、6.15%和69.8 HV。在此基础上,合金在160℃时效25 h时达到峰时效,其晶界上析出短棒状和粒状沉淀相,晶粒内部析出细小粒状相。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277MPa、4.13%和93.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7Zn-0.3la镁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Cl-LA低共熔溶剂电沉积镍钴镀层析氢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洋 郝建军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8,共6页
本文在氯化胆碱(ChCl)-乳酸(LA)体系下,研究在相同沉积量下不同金属镀层对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形貌观察,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结构分析,阴极极化曲线测试(HER)、电化学极化测试(Tafel)以及交流阻... 本文在氯化胆碱(ChCl)-乳酸(LA)体系下,研究在相同沉积量下不同金属镀层对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形貌观察,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结构分析,阴极极化曲线测试(HER)、电化学极化测试(Tafel)以及交流阻抗测试(EIS)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3种镀层晶形均为多边形结构,晶体由面心立方结构的单质Ni或Co组成,均择优于(220)晶面生长,且Ni-Co合金(200)晶面位置的特征峰总是位于纯镍和纯钴(200)晶面的特征峰之间。在相同沉积量下,3种镀层中Ni-Co镀层具有最低的析氢过电位178.9 mV,最小的析氢反应容抗弧半径,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1.452×10–6A/cm2以及最高的阻抗值2410Ω,析氢催化性能及耐蚀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Cl-la 电沉积镍钴 电催化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W-Ni-Fe-La合金力学行为及高速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廖雅文 陈才 +4 位作者 韩冬生 赵金库 王名川 杜成鑫 杜忠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对热静液挤压制备的2种弹芯材料93W-5.4Ni-1.6Fe和93W-5.5Ni-1.1Fe-0.4La进行显微组织表征,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断口形貌分析,以及高速侵彻后弹芯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合金的W颗粒尺寸及WW界面连接度降低,力学性能增... 对热静液挤压制备的2种弹芯材料93W-5.4Ni-1.6Fe和93W-5.5Ni-1.1Fe-0.4La进行显微组织表征,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断口形貌分析,以及高速侵彻后弹芯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合金的W颗粒尺寸及WW界面连接度降低,力学性能增强,在高速侵彻实验中93W-5.5Ni-1.1Fe-0.4La弹芯的侵彻穿深更高,形成“自锐”效果;93W-5.4Ni-1.6Fe合金的主要断裂模式为W-基体界面分离,93W-5.5Ni-1.1Fe-0.4La合金的主要断裂模式为W颗粒解理,其在不同应变率下的裂纹扩展模式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稀土la元素 裂纹扩展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热处理对Mg-x Zn-0.3La-0.3Si镁合金组织的影响
6
作者 黄晓锋 贺光亮 +3 位作者 陈宣宇 张鑫涛 陶伟 何丹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等温热处理法对Mg-9Zn-0.3La-0.3Si合金进行不同时间与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保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对Mg-9Zn-0.3La-0.3Si合金非枝晶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分析非枝晶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等温热处理可以将Mg-9Zn-0.3La-0.3Si合金铸... 采用等温热处理法对Mg-9Zn-0.3La-0.3Si合金进行不同时间与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保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对Mg-9Zn-0.3La-0.3Si合金非枝晶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分析非枝晶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等温热处理可以将Mg-9Zn-0.3La-0.3Si合金铸态枝晶组织转变为球状的非枝晶颗粒组织.合金在585℃保温30 min时获得的非枝晶组织最为理想,其固相率、形状因子和颗粒平均尺寸分别为74%、1.32及63.59μm.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或保温温度的增加,非枝晶颗粒平均尺寸和形状因子先减小后增大,非枝晶组织的固相率持续降低.非枝晶组织演变主要分为初始粗化、枝晶熔断和晶粒球化、颗粒合并及熟化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la-Si镁合金 半固态 等温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Mo-0.9La合金板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 王快社 +3 位作者 刘仁智 席莎 周莎 付静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79,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97%以上变形量的Mo-0.9La板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Mo-0.9La合金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Mo-0.9La合金的微观组织从细密的纤维组织粗化至35μm左右的板条状搭接组织,Mo-0.9La合...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97%以上变形量的Mo-0.9La板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Mo-0.9La合金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Mo-0.9La合金的微观组织从细密的纤维组织粗化至35μm左右的板条状搭接组织,Mo-0.9La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硬度降低。在1500℃时,Mo-0.9La合金的伸长率最高,达到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0.9la合金 热处理温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钐渣焙烧变质协同熔盐电化学法分离稀土La/Sm研究
8
作者 黄浩添 王旭 +2 位作者 廖春发 钱勇辉 赖江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稀土金属镧热还原渣中La元素再生利用对稀土二次资源高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镧钐渣(LaSlag)焙烧变质和(LiF-LaF_(3))_(eut).氟化物熔盐载体中电化学还原分离La/Sm规律,探索阴极电流密度和温度对(LiF-LaF_(3))_(eut).-LaSla... 稀土金属镧热还原渣中La元素再生利用对稀土二次资源高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镧钐渣(LaSlag)焙烧变质和(LiF-LaF_(3))_(eut).氟化物熔盐载体中电化学还原分离La/Sm规律,探索阴极电流密度和温度对(LiF-LaF_(3))_(eut).-LaSlag电还原参数(槽电压、反电动势和过电位)的影响,为优化还原外部条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镧钐渣在不低于823 K条件下,经焙烧改性可全部脱氢转型为稳定的稀土镧/钐氧化物。在温度1 223~1 323 K范围内,当(LiF-LaF_(3))_(eut).-LaSlag体系电还原过程阴极电流密度在低于4.0 A/cm^(2)范围内递增时,体系的槽电压、过电位也逐渐增加,阳极效应周期则逐渐缩短;当电流密度高于4.0 A/cm^(2)后,体系的槽电压、过电位和阳极效应周期趋于稳定。当阴极电流密度一定时,阴极过电位和阳极效应周期影响较小,低于1 273 K时体系槽电压和反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小幅度降低,温度高于1 273 K时则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钐渣 稀土la/Sm 熔盐 反电动势 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对6082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奎 李慧琴 +4 位作者 杨帆 宫美娜 刘永珍 陈重毅 麻永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7-162,共6页
通过SEM、EDS和XRD,研究了稀土La添加量(0.1wt%、0.2wt%、0.4wt%、0.8wt%)对6082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La可以明显细化合金晶粒、有效调控第二相并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合金中稀土La含量的增加,合金晶粒尺... 通过SEM、EDS和XRD,研究了稀土La添加量(0.1wt%、0.2wt%、0.4wt%、0.8wt%)对6082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La可以明显细化合金晶粒、有效调控第二相并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合金中稀土La含量的增加,合金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加,当稀土La含量为0.2wt%时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最好,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81 MPa、167 MPa和5.43%,明显优于未添加稀土La的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128 MPa、87 MPa和4.68%)。稀土La的添加能将细长条状的β-Al Fe Si相调控成π状α-Al Si Fe相,大大降低了应力集中,从而有效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la 6082铝合金 铸态组织 晶粒细化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P507树脂对La(Ⅲ)和Zn(Ⅱ)的吸附行为研究
10
作者 刘帅峰 刘培 +5 位作者 来鹏飞 黄龙 郭浩然 冯伟航 聂华平 张小林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2+)和La^(3+)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探讨了Zn^(2+)和La^(3+)在吸附过程的分离迁移规律。结果表明:CL-P507树脂的磷酸功能基中的H^(+)会参与吸附反应,当料液pH=4.0、La^(3+)和Zn^(2+)吸附时间分别为8、15 min时均可达到吸附平衡,静态平衡吸附量分别达0.0989、0.1534 mmol/g;CL-P507树脂对La^(3+)、Zn^(2+)的吸附反应均为吸热过程,且均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受化学反应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稀土与非稀土杂质的深度分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P507树脂 吸附 稀土 la(Ⅲ)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和脉冲磁场对ZL205A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郝天 王军 +3 位作者 刘永珍 邢淑清 陈重毅 麻永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于铝合金在实际生产大规模铸件时会出现质量不稳定、晶粒粗化、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高铝合金的适用性,通过OM、XRD、SEM-EDS、硬度计以及万能试验机研究了稀土La和脉冲磁场对ZL205A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 基于铝合金在实际生产大规模铸件时会出现质量不稳定、晶粒粗化、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提高铝合金的适用性,通过OM、XRD、SEM-EDS、硬度计以及万能试验机研究了稀土La和脉冲磁场对ZL205A铝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La并施加脉冲磁场后,ZL205A铝合金中会生成新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β-LaAlCu,且初生α-Al枝晶、θ(Al_(2)Cu)相骨骼状结构均得以细化,其分布也更加均匀。随着施加脉冲磁场的时间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也更小。添加0.1%稀土La并施加脉冲磁场90 s时,ZL205A铝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硬度分别为138 MPa、214 MPa、9.5%和74 HV,比原始ZL205A铝合金分别提高了22.1%、26.6%、6.0%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la 脉冲磁场 ZL205A铝合金 晶粒细化 铸态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对Ni/Al_(2)O_(3)催化剂氨分解制氢反应的助催化作用
12
作者 李涵 高典楠 +2 位作者 王胜 汪明哲 王树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3-702,共10页
本工作对Ni/Al_(2)O_(3)氨分解催化剂载体Al_(2)O_(3)及活性组分Ni的焙烧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La助剂对Ni/Al_(2)O_(3)的氨分解催化性能的调变作用。结果表明,在550℃、WHSV=36000 mL/(g·h)的条件下,10%Ni/5La-Al_(... 本工作对Ni/Al_(2)O_(3)氨分解催化剂载体Al_(2)O_(3)及活性组分Ni的焙烧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La助剂对Ni/Al_(2)O_(3)的氨分解催化性能的调变作用。结果表明,在550℃、WHSV=36000 mL/(g·h)的条件下,10%Ni/5La-Al_(2)O_(3)催化剂上氨分解转化率达83.2%;当进一步提高La助剂的含量至15%,在524℃下氨分解转化率达92.2%,且100 h内催化活性无明显衰减。结合XRD、XPS、TEM、H_(2)-TPR等表征结果显示,Ni/La-Al_(2)O_(3)催化剂的优良氨分解性能及稳定性可能是由于La的添加提高了Ni氧化还原性能,丰富了催化剂表面氧缺陷及镍单质含量,增加了NH_(3)分子吸附位点,稳定了Al基载体结构。相关研究为洞悉稀土元素La的助催化作用和高效Ni基氨分解催化剂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剂 la助剂 氨分解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貌调控对La/MnO_(2)低质量浓度甲苯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齐飞 沈隽 +3 位作者 王伟东 陈宇 郑德宗 栗琳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共9页
家具和木质装饰材料会持续性地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苯作为其组分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目前,关于低质量浓度甲苯的催化氧化研究较少,为适应室内环境中甲苯降解的需求,笔者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形貌(颗粒状、花状... 家具和木质装饰材料会持续性地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苯作为其组分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目前,关于低质量浓度甲苯的催化氧化研究较少,为适应室内环境中甲苯降解的需求,笔者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形貌(颗粒状、花状、棒状和片状)的La/MnO_(2)催化剂,系统研究其对低质量浓度甲苯的催化活性。实验制得的4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La/MnO_(2)纳米片>La/MnO_(2)纳米颗粒>La/MnO_(2)纳米棒>La/MnO_(2)纳米花。La/MnO_(2)纳米片样品在40℃下对2000μg/m^(3)甲苯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0%,且在7 h后催化效率才开始逐渐下降。对反应7 h后的La/MnO_(2)纳米片进行150℃、1 h的老化加热处理,催化剂的甲苯去除率恢复至40%。程序升温脱附(O_(2)-TP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明了La掺杂和片状结构导致更多氧空位和低价锰的产生,这对于甲苯转化为苯甲酸盐以及反应过程中活性氧种类的转化具有促进作用。La/MnO_(2)纳米片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可再生性,为其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构建健康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la/MnO_(2) 催化剂形貌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a-Al尖晶石催化剂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文杰 冯阳 +5 位作者 王俊刚 陈从标 马中义 郗宏娟 侯博 杨晓峰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反应中,Cu-Al尖晶石催化剂因具有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该反应的理想催化剂,但其催化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采取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Al尖晶石催化剂,并将其用于MSR反应中。结... 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反应中,Cu-Al尖晶石催化剂因具有低成本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该反应的理想催化剂,但其催化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采取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Al尖晶石催化剂,并将其用于MSR反应中。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在MSR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是由于其比表面积最大,有利于活性位点的暴露。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摩尔分数的稀土元素La对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的引入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还会导致Cu-Al尖晶石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由于部分La进入尖晶石结构中,从而改变了Cu-Al尖晶石阳离子的分布情况,并使晶粒尺寸减小。因此,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La可以提升Cu-Al尖晶石的MSR反应性能,而过量的La会导致催化剂表面形成LaAlO3,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Cu-la-Al尖晶石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制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量制备La-Fe-Si系磁热材料的磁热性能和制冷性能研究
15
作者 郭亚茹 黄焦宏 +9 位作者 金培育 刘翠兰 程娟 张英德 李兆杰 戴默涵 张建平 高磊 王鹏宇 裴昊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使用中频熔炼炉批量制备公斤级(La,Ce)(Fe,Mn,Si)_(13)H_(y)磁热材料,对合金的磁热性能和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居里温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为292.9、287.8和283.9 K。在2 T外加磁场下,合金最大等温磁熵变达到12.0... 使用中频熔炼炉批量制备公斤级(La,Ce)(Fe,Mn,Si)_(13)H_(y)磁热材料,对合金的磁热性能和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居里温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为292.9、287.8和283.9 K。在2 T外加磁场下,合金最大等温磁熵变达到12.0 J/(kg·K),半峰宽最大为11 K,3种合金的相对制冷能力分别为110.2、132.0和110.0 J/kg。使用课题组自制的磁热效应测量仪,得到变化磁场为1.5 T时,3种合金的最大绝热温变分别为3.48、3.14和2.96 K。将3种合金分层装入主动式磁回热器中,在课题组自制的磁制冷样机上测试制冷性能,当设定环境温度为295 K,可实现16.9 K的制冷温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量制备 (la Ce)(Fe Mn Si)_(13)H_(y)磁热材料 磁热性能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CA-T特征和CNN-LA-BiLSTM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朝龙 陈阳 +3 位作者 刘梦玲 张俣峰 华国庆 阴盼昐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8-1269,共12页
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精度不足以及退化过程描述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局部注意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A-BiLSTM)的锂离子电池SOH估计方法。首先,测量锂离子电池在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间... 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精度不足以及退化过程描述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局部注意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A-BiLSTM)的锂离子电池SOH估计方法。首先,测量锂离子电池在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间、电流、电压、容量以及温度等数据。然后,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增量容量分析,提取增量容量(IC)曲线的面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特征;计算锂离子电池充电阶段的温度积分,作为温度特征;将曲线面积与温度相结合,用作锂离子电池SOH估计的联合特征增量容量面积-温度(ICA-T)。随后,利用CNN-LA-BiLSTM方法建立SOH估计模型,在模型中,引入局部注意力(LA)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权重和偏差,使用Huber损失函数优化模型参数从而获得良好的SOH估计效果。利用本实验室的2组锂离子电池数据开展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估计电池的SOH,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5794%,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99,决定系数(R2)为0.9961。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电池SOH估计中表现出了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估计 卷积神经网络-局部注意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增量容量 Huber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纳米LaF_(3)的抗微点蚀性能研究
17
作者 张亚江 范淑光 +3 位作者 张玉娟 余来贵 张平余 张晟卯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2-592,共11页
研究了LaF_(3)纳米微粒作为抗微点蚀添加剂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改善轴承钢微点蚀及磨损行为的潜力.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5)进行了模拟接触疲劳试验,用三维光学轮廓仪(Contour GT-K)测量了磨损痕迹的三维结构和磨损体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研究了LaF_(3)纳米微粒作为抗微点蚀添加剂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改善轴承钢微点蚀及磨损行为的潜力.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5)进行了模拟接触疲劳试验,用三维光学轮廓仪(Contour GT-K)测量了磨损痕迹的三维结构和磨损体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钢盘磨损表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模拟接触疲劳试验和三维表征结果表明: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修饰LaF_(3)纳米微粒具有优异的抗微点蚀性能.表面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大和试验时间的延长,齿轮油润滑的钢盘表面的微点蚀损伤越来越严重,而LaF_(3)纳米微粒的加入使磨损表面更为光滑平整,粗糙度大幅降低,有效抑制了微点蚀的萌生和发展,但没有在磨损表面检测到LaF_(3)纳米微粒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化镧 纳米添加剂 边界润滑 微点蚀 滚动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熔融制备高强度Al_(2)O_(3)-La_(2)O_(3)二元陶瓷微球
18
作者 蒿洪彦 吴粤晟 +2 位作者 谢俊 张继红 韩建军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75-3382,共8页
为克服传统陶瓷微球制备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与高性能材料应用中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相图设计,通过喷雾造粒和射频等离子熔融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氧化铝-氧化镧(Al_(2)O_(3)-La_(2)O_(3))二元透明陶瓷微球。对不同配比的Al_(... 为克服传统陶瓷微球制备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与高性能材料应用中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相图设计,通过喷雾造粒和射频等离子熔融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氧化铝-氧化镧(Al_(2)O_(3)-La_(2)O_(3))二元透明陶瓷微球。对不同配比的Al_(2)O_(3)-La_(2)O_(3)二元透明陶瓷微球的化学组成、形貌、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Al_(2)O_(3)-La_(2)O_(3)二元透明陶瓷微球的主晶相为LaAlO_(3)和LaAl_(11)O_(18),且表现出了较高的机械性能,其中80.0Al_(2)O_(3)-20.0La_(2)O_(3)组分微球的维氏硬度为21.20 GPa,弹性模量为192 GPa,高于其他不同成分的铝酸盐玻璃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造粒 等离子熔融 氧化镧 陶瓷微球 微观结构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表面La(NO_(3))_(3)掺杂PEO/HTS复合涂层微观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
19
作者 孙明阳 李春丰 +6 位作者 任晓雪 周洋 张云龙 刘德宝 王俊青 牛楚涵 李成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TC4钛合金因其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点在人工骨植入领域广泛使用,但其耐磨性低、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应用范围的拓展。为了提高TC4耐磨性,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水热合成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复合涂层。重点研究水热合成液中... TC4钛合金因其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点在人工骨植入领域广泛使用,但其耐磨性低、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应用范围的拓展。为了提高TC4耐磨性,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水热合成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复合涂层。重点研究水热合成液中La(NO_(3))_(3)掺杂量对涂层相组成、微观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表征涂层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相为锐钛矿型TiO_(2)(A-TiO_(2))、羟基磷灰石(HAp)。随着La(NO_(3))_(3)掺杂量增加,涂层中HAp含量增加。水热处理过程中La元素直接参与到HAp的合成。随着La(NO_(3))_(3)掺杂量增加,涂层显微硬度和摩擦因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过多掺杂La(NO_(3))_(3)后,HAp生成量略有降低,掺La涂层表面变光滑,涂层耐磨性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水热合成 掺镧涂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居石LA-ICP-MS U-Pb法测定北大别木子店片麻杂岩变质年龄
20
作者 邱啸飞 卢山松 +6 位作者 谭娟娟 童喜润 吴年文 杨小莉 邵鑫 刘飞 杨小丽 《岩矿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7,共13页
北大别构造带木子店片麻杂岩是目前华南陆块范围内出露的最古老岩石,但有关其变质时代和构造性质等问题仍缺乏研究。对这些岩石的变质时代开展研究,对于了解华南陆块早期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木子店片麻... 北大别构造带木子店片麻杂岩是目前华南陆块范围内出露的最古老岩石,但有关其变质时代和构造性质等问题仍缺乏研究。对这些岩石的变质时代开展研究,对于了解华南陆块早期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ICP-MS方法对木子店片麻杂岩中两件片麻岩样品进行了独居石的微区原位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采用独居石标准物质44069对年龄进行校正,独居石标准物质Trebilcock作为监控,测试结果与其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结果显示,大多数独居石具有均一、无环带特点,且存在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以及负Eu异常,暗示其可能形成于变质成因。两件片麻岩样品的独居石U-Pb年龄分别为129±1Ma和130±1Ma,代表了木子店片麻杂岩发生变质作用的时间,这一年龄与木子店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也与北大别造山带内大量出露的混合岩时代相吻合。研究认为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加厚地壳的伸展垮塌和造山山根拆沉,引起了变质作用和同时代的岩浆活动,将北大别构造带从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时间限定在~13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子店片麻杂岩 变质作用 独居石 北大别构造带 英云闪长片麻岩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