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gmuir理论的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志军 刘炯天 +1 位作者 冯莉 邹文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9-751,756,共4页
为了实现对吸附反应的平衡吸附量的预测,建立了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以高岭土、蒙脱土这两种黏土矿物吸附Ca2+为例,验证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在Langmuir吸附等温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单组分... 为了实现对吸附反应的平衡吸附量的预测,建立了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以高岭土、蒙脱土这两种黏土矿物吸附Ca2+为例,验证其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在Langmuir吸附等温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单组分吸附反应的平衡吸附量的预测.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可以较好地吻合,证明该模型的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反应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平衡吸附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吸附剂浓度效应与Langmuir方程的适用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芳 吴晓芙 +1 位作者 张艳丽 黄中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8,共4页
以蛭石吸附Zn2+和Cd2+为例,探讨Langmuir方程在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传统吸附等温线随吸附剂浓度W0增大而下降,吸附量qe不仅仅由液相平衡浓度Ce所决定,而是Ce和W0两个变量的函数;以Langmuir方程的线性形式对实验数据... 以蛭石吸附Zn2+和Cd2+为例,探讨Langmuir方程在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传统吸附等温线随吸附剂浓度W0增大而下降,吸附量qe不仅仅由液相平衡浓度Ce所决定,而是Ce和W0两个变量的函数;以Langmuir方程的线性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在给定吸附剂浓度水平下的实验数据与Langmuir方程拟合的相关性很好,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随吸附剂浓度增大而降低而且差异显著,表明Lang-muir方程仅适用于给定吸附剂浓度的体系,采用单一参数的Langmuir方程难以准确描述试验检测范围内Zn2+和Cd2+的吸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浓度效应 langmuir方程 蛭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混合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结果与扩展Langmuir方程预测值的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唐书恒 杨起 汤达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通过实验获得了CH4和N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并利用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和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吸附行为的预测结果,均与二元混合气体的... 通过实验获得了CH4和N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并利用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的吸附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纯CH4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和扩展Langmuir方程对二元混合气体吸附行为的预测结果,均与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当煤层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甲烷气体时,只有通过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实验,才能获得准确的吸附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气体 等温吸附方程 甲烷气体 煤层气 扩展langmuir方程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muir方程在变压吸附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辜敏 陈昌国 鲜学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总结了Langmuir方程在变压吸附分离过程设计中的应用。利用Langmuir方程从理论上阐明了混合气体组分吸附性质和组成对分离的影响及组分浓度随压力的变化情况 ,并推导了Lewis关系式。
关键词 langmuir方程 变压吸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模式对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影响3.MEA-Langmuir-Hinshelwood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纲 刘媛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传统的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式不能定性、定量地解释H酸在TiO2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KL与其在TiO2悬浮液中的光催化降解速率r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在实际测定中,吸附平衡常数KL一般是通过给定有机物的平衡吸附量和平衡浓度而求得的.这样... 传统的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式不能定性、定量地解释H酸在TiO2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KL与其在TiO2悬浮液中的光催化降解速率r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在实际测定中,吸附平衡常数KL一般是通过给定有机物的平衡吸附量和平衡浓度而求得的.这样的KL不能表达给定有机物不同吸附模式吸附力的差别.因而以往的理论方法不能描述吸附力对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而只能描述吸附量对r的影响.亚稳平衡态吸附(MEA)理论认为,同一吸附质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可以不同的MEA态(包括同一溶质的不同吸附构型/模式)达到实际的吸附终态.从MEA的概念对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进行半经验性修正,可以较好地描述吸附量和吸附力(吸附模式)共同对H酸在TiO2悬浮液中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酸 TIO2 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 吸附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位Langmuir模型活性炭的CH4吸附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岳高伟 王路 +1 位作者 李敏敏 蔺海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132,共8页
较之于压缩天然气存储和液化天然气存储,天然气吸附存储(ANG)方式具有能显著降低储存压力和运行成本的优点,然而,要将测定的吸附量转化为绝对吸附量,需要采用合适的模型。为了准确预测活性炭上甲烷的总储存量,采用双位Langmuir模型描述... 较之于压缩天然气存储和液化天然气存储,天然气吸附存储(ANG)方式具有能显著降低储存压力和运行成本的优点,然而,要将测定的吸附量转化为绝对吸附量,需要采用合适的模型。为了准确预测活性炭上甲烷的总储存量,采用双位Langmuir模型描述并准确预测了甲烷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误差在5%以内;进而解释了温度介于283.15~323.15 K、压力介于0.1~14.0 MPa条件下,活性炭上甲烷吸附平衡的临界点。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过剩吸附量超过极大值后,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将出现交叉现象,在交叉点后,温度越高过剩吸附量越大;②甲烷的吸附相体积和气相密度,随平衡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密度项对于绝对吸附量的贡献逐渐减小;③在343.15 K和14 MPa以下,实际吸附甲烷量超过86.9%,游离甲烷相含量低于13.1%,游离甲烷相含量的贡献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结论认为,该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真实的甲烷存储量,可以为大型天然气吸附存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吸附存储(ANG) 过剩吸附 绝对吸附 吸附 温度 活性炭 双位langmuir模型 精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muir方程Γ_∞在被吸附的重金属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菀劼 谢德体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5,128,共4页
为研究吸附剂吸附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采用数学建模和模拟方法对Langmuir方程的常量Γ∞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吸附剂总表面积是影响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吸附剂吸附能力随总表面积增大而增大,随粒径减小而急剧增大,悬浮物颗粒的几何形态影... 为研究吸附剂吸附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采用数学建模和模拟方法对Langmuir方程的常量Γ∞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吸附剂总表面积是影响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吸附剂吸附能力随总表面积增大而增大,随粒径减小而急剧增大,悬浮物颗粒的几何形态影响甚小。天然状态下,单位水体悬浮物含量的不同将导致总表面积的不同,进而影响被吸附重金属的量。总之,改变悬浮物颗粒表面都会影响试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方程 吸附 悬浮物 重金属 测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乙烯的平衡数据测定及其Langmuir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飞龙 孟凡超 +3 位作者 郭杰 王悦 王重庆 马正飞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采用容量法测定温度范围为223.15~313.15 K、压力范围为0~1.5 MPa的乙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数据,通过Langmuir模型回归每个温度点的吸附平衡数据。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参数饱和吸附量(q_m)与温度(T)的关系为线性关系,Langmuir模型常... 采用容量法测定温度范围为223.15~313.15 K、压力范围为0~1.5 MPa的乙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数据,通过Langmuir模型回归每个温度点的吸附平衡数据。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参数饱和吸附量(q_m)与温度(T)的关系为线性关系,Langmuir模型常数b与温度的关系符合关系式b=kexp(E_a/RT);将该关系应用到考虑吸附剂内存在不同吸附位点的双位点Langmuir(DSL)模型,采用DSL模型回归关联实验测定的各个温度点的乙烯-活性炭体系和文献中的吸附平衡数据,结果表明这些关系也适用于DSL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平衡 langmuir模型 模型参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gmuir模型温度对煤吸附解吸甲烷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唐明云 张海路 +3 位作者 段三壮 姚冠霖 郑春山 张亮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189,共8页
为研究热对煤体吸附/解吸瓦斯的作用效果及影响程度,在高压气体吸附仪的基础上,使用外接的恒温水浴装置,对潘三煤矿11-2煤层煤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甲烷吸附/解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为研究热对煤体吸附/解吸瓦斯的作用效果及影响程度,在高压气体吸附仪的基础上,使用外接的恒温水浴装置,对潘三煤矿11-2煤层煤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甲烷吸附/解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幅度逐渐降低;相同气体压力条件下,甲烷气体吸附量与温度之间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且降低幅度逐渐增大;将气体压力修正系数引入到Langmuir方程之后,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样吸附数据拟合,发现与传统的Langmuir方程相比,修正后的Langmuir方程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更高,而且拟合回归得到的吸附常数a、b的标准误差更小;在Langmuir方程修正模型基础上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附常数a、b及修正系数c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得到煤吸附甲烷含量与温度、压力之间的耦合方程;试验得到的同一温度条件下煤样对甲烷的吸附和解吸曲线不重合,说明煤样对甲烷的解吸过程滞后于吸附过程,随着试验温度升高,吸附和解吸2条曲线间距越小,表明煤对甲烷的解吸滞后性越弱;利用吸附/解吸滞后评价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解吸滞后量,通过曲线拟合得到解吸滞后量与温度呈现负指数关系;从吸附热角度进一步揭示了解吸滞后于吸附的原因是吸附热小于解吸热,而且随着温度升高,煤对甲烷吸附/解吸热差值越小,从而导致煤解吸甲烷滞后量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压力 温度 吸附 langmuir修正方程 解吸滞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机质含量的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建国 李忠刚 +2 位作者 顾岱鸿 朱智 宋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8-33,共6页
为了对压力、有机质含量对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更准确地对吸附气含量进行估算,基于对吸附类型的讨论,通过在储层温度条件下的等温吸附实验,获得不同有机质含量下的等温吸附特征曲线;并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得到Langm... 为了对压力、有机质含量对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更准确地对吸附气含量进行估算,基于对吸附类型的讨论,通过在储层温度条件下的等温吸附实验,获得不同有机质含量下的等温吸附特征曲线;并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得到Langmuir体积和Langmuir压力,分析有机质含量(TOC)对吸附气含量影响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球状模型和反正切函数形式拟合等温吸附特征以及TOC与吸附气含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吸附气含量计算模型,并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3口井的多组岩心样本数据为例,对比岩心刻度后的模型计算结果与解吸气量,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相关系数达到93%以上,对页岩吸附气量和含气量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吸附气含量 等温吸附实验 langmuir模型 球状模型 反正切函数 总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石与人造沸石氨氮平衡吸附——基本关系式与二次方程的解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晓芙 胡曰利 +1 位作者 雷电 董敏慧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在给定pH值(pH=7.0)和温度(T=25C)的条件下,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测定了NH_4Cl溶液中蛭石和人造沸石的氨氮平衡吸附量,在平衡吸附量Q_(?)与溶液离子浓度C和介质有效吸附势P关系基础上建立了平衡吸附量Q_(?)与溶质起始浓度C_0... 在给定pH值(pH=7.0)和温度(T=25C)的条件下,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测定了NH_4Cl溶液中蛭石和人造沸石的氨氮平衡吸附量,在平衡吸附量Q_(?)与溶液离子浓度C和介质有效吸附势P关系基础上建立了平衡吸附量Q_(?)与溶质起始浓度C_0、吸附介质用量W_0的一元二次方程,测试结果证明,这一方程可在较大的C_0和W_0变化范围内用以描述蛭石和人造沸石的氨氮等温平衡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人造沸石 氨氮吸附 langmuir方程 二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吸附模型——以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爱芬 韩文成 +1 位作者 孙海 ASADULLAH Memon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3-1013,共11页
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同时受页岩本体物理性质和外部储存条件的综合影响,为了建立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页岩气吸附模型,以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开展了不同总有机碳含量(TOC含量)的页岩在多个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对甲烷的吸附... 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同时受页岩本体物理性质和外部储存条件的综合影响,为了建立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页岩气吸附模型,以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开展了不同总有机碳含量(TOC含量)的页岩在多个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对甲烷的吸附实验,采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了饱和吸附量及Langmuir压力分别与温度、TOC含量及含水率的定量关系,最终建立了考虑温度、压力、TOC含量及含水率综合影响的多因素页岩气吸附模型,并通过与实测吸附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能很好的拟合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特定条件下的吸附数据,拟合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介于0.9728~0.9982。饱和吸附量与TOC含量呈正线性相关,与温度及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Langmuir压力与TOC含量呈线性负相关,与温度及含水率呈线性正相关。30℃下TOC含量为4.17%的页岩干样吸附量比TOC含量为2.95%的页岩干样吸附量高约39%。当温度由30℃增至80℃时,TOC含量为4.17%的页岩干样其饱和吸附量降低约30.6%。对于TOC含量为3.66%的含水页岩,当含水率由0增至4.2%时,30℃和60℃下页岩气的饱和吸附量分别降低了23.1%和11.4%。基于Langmuir模型建立的考虑多因素的吸附模型能准确的计算不同TOC含量、不同温度及不同含水情况下的页岩气吸附量。经与2组实测吸附数据对比验证,整个实验压力范围内的相对误差均小于6%,平均误差分别为3.67%和2.48%。经采用其他文献中不同物性的页岩吸附数据验证,表明多因素吸附模型对不同页岩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等温吸附 吸附模型 饱和吸附 langmuir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吸附低浓度甲苯废气吸附等温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华存 张小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49,共4页
在自制吸附器上研究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吸附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特性,通过实验测定活性炭纤维吸附不同浓度甲苯废气的穿透曲线,并运用Origin6.0Professional软件计算出不同浓度甲苯废气的平衡吸附量,分别用Freundlich、Langmuir和D-R方程拟... 在自制吸附器上研究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吸附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特性,通过实验测定活性炭纤维吸附不同浓度甲苯废气的穿透曲线,并运用Origin6.0Professional软件计算出不同浓度甲苯废气的平衡吸附量,分别用Freundlich、Langmuir和D-R方程拟合得出吸附平衡关系,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浓度较低时,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符合实验结果,而浓度较高时,D-R方程与实验结果吻合得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甲苯 穿透曲线 吸附过程 等温曲线 低浓度甲苯废气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吸附等温方程 langmuir方程 PROFESSIO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矾石吸附水的模型及等温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子成 孙淑巧 +1 位作者 李建军 陈贤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67-671,共5页
关键词 钙矾石 吸附模型 等温方程 特性方程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4/CO_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吸附的实验与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伟 孙林兵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DL-IAST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和CO2纯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同摩尔分数下,C2H4/CO2混合体系的DL-IAST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C2H4摩尔分数越大,模型的相对偏差就越小;随着压力的增加,C2H4的吸附选择性减小,C2H4摩尔分数越大,C2H4的吸附选择性也减小。DL-IAST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CO2混合体系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推算出C2H4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二氧化碳 吸附等温线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 langmuir模型(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场影响Langmuir吸附相平衡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平生 韩光泽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29,34,共6页
从分子动力学规律出发,建立了Langmuir吸附系统在外场作用下的吸附相平衡关系式,并根据超声条件下吸附相分子的受迫振动和非吸附相分子的波动,分别讨论了吸附相分子及非吸附相分子在超声波场中获得的能量,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场中,吸附相... 从分子动力学规律出发,建立了Langmuir吸附系统在外场作用下的吸附相平衡关系式,并根据超声条件下吸附相分子的受迫振动和非吸附相分子的波动,分别讨论了吸附相分子及非吸附相分子在超声波场中获得的能量,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场中,吸附相分子比非吸附相分子获得更多的能量是Langmuir吸附平衡等温线降低的本质所在.理论结果进一步表明:当超声波频率一定时,Langmuir平衡吸附量随超声波场能流的增大而减少;当超声波能流一定时,可通过调节超声波频率达到吸附相分子的固有频率而使吸附相分子获得最大的能量,从而使Langmuir平衡吸附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吸附 相平衡方程 超声波场 吸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煤吸附甲烷的Lang muir方程的讨论 被引量:45
17
作者 赵志根 唐修义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煤吸附甲烷量一般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 .Langmuir方程是用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在理论上 ,煤吸附甲烷不符合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由于煤吸附甲烷得到的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 ,所以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煤吸附甲... 煤吸附甲烷量一般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 .Langmuir方程是用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在理论上 ,煤吸附甲烷不符合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由于煤吸附甲烷得到的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 ,所以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煤吸附甲烷量 ;同时 ,Langmuir方程使用方便 ,两个吸附常数a和b的物理意义明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吸附 langmuir方程 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吸附等温线 吸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gmuir吸附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林华 姜家钰 谢向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讨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的对应关系,应用Langmuir方程,分析总结了吸附常数测值的影响因素,初步阐述了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的内在联系,并进行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常数测试受吸附... 为探讨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的对应关系,应用Langmuir方程,分析总结了吸附常数测值的影响因素,初步阐述了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的内在联系,并进行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常数测试受吸附时间、压力点设置、温度和水分含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利用修正的Langmuir方程换算的瓦斯含量或瓦斯压力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在低煤级阶段表现为高压低含量特点,而高煤级阶段正好相反,瓦斯压力0.74 MPa和瓦斯含量8 m3/t只有在贫煤阶段才近似一致。建议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和构造煤发育情况,以实测瓦斯压力为主要依据,针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矿井制定合理的突出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方程 吸附常数 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 突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吸附水溶液中镍离子的特性及吸附平衡模型
19
作者 王文华 冯咏梅 +2 位作者 刘夫锋 常秀莲 孙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6,共3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裙带菜对废水中重金属镍离子的吸附特性和吸附平衡模型。实验表明裙带菜对镍离子的吸附能力最高达0.76m m ol/g(干裙带菜)。在恒定pH条件下,Langm uir方程可用来描述吸附容量与平衡浓度的关系。但吸附容量受溶液pH值影响... 本文实验研究了裙带菜对废水中重金属镍离子的吸附特性和吸附平衡模型。实验表明裙带菜对镍离子的吸附能力最高达0.76m m ol/g(干裙带菜)。在恒定pH条件下,Langm uir方程可用来描述吸附容量与平衡浓度的关系。但吸附容量受溶液pH值影响很大,在pH2.0~6.0范围内p,H值越低吸附量越小,pH在5.5~6.0时有较大吸附容量。竞争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溶液中pH值和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可以预测再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模型 裙带菜 镍离子 langmuir方程 水溶液 吸附容量 溶液PH值 吸附特性 实验研究 吸附能力 平衡浓度 离子浓度 吸附模型 再生条件 重金属 pH2 吸附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水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建信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73-78,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等温吸附模型对等温吸附实验的模拟效果,更好地描述页岩甲烷吸附规律,对川东南PY1井的7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过剩吸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859 4,而与黏土矿物呈现负相关... 为了研究不同等温吸附模型对等温吸附实验的模拟效果,更好地描述页岩甲烷吸附规律,对川东南PY1井的7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过剩吸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859 4,而与黏土矿物呈现负相关。分别采用不同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不同模型所得到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其中以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系数表现最好,而SDR模型所得到的最大过剩吸附量最大,其次为定密度修正的Langmuir模型。SDR模型和修正的Langmuir模型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过剩吸附量的修正,但修正结果表明,SDR模型所得到的吸附相密度最为合理。最后综合考虑认为定密度修正的Langmuir模型和SDR模型对页岩中甲烷的吸附规律描述更为精确,能够更好地指导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水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气 等温吸附 langmuir SD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